普门品常识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讲于桃园正觉莲社)

发布时间:2023-02-05 19:13:01作者:普门品常识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目次

  悬谈

  甲一、解经题(分二)

  乙一、经题

  乙二、人题

  甲二、释经文(分二)

  乙一、显了般若(分二)

  丙一、略标纲要(分四)

  丁一、能观人

  丁二、所行行

  丁三、观行境

  丁四、明观益

  丙二、广陈实义(分五)

  丁一、拂外疑

  丁二、显法体(分二)

  戊一、总显

  戊二、别显

  丁三、明所离(分四)

  戊一、法相开合门

  戊二、缘起逆顺门

  戊三、染净因果门

  戊四、境智能所门

  丁四、辨所得(分二)

  戊一、结前起后

  戊二、正明所得(分二)

  己一、明菩萨得涅槃断果

  己二、明诸佛得菩提智果

  丁五、结叹胜能

  乙二秘密般若(分二)

  丙一、结前起后

  丙二、正说咒语

  附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科判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二○一一年修订版)

  —道源长老民国七十一年讲于桃园正觉莲社—

  施旺坤 敬记

  悬谈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佛教梵文经典,由印度传到中国,陆续翻译成中文,经典浩瀚。经过历代祖师研究结果,佛法有浅有深,有小乘、有大乘,按五教家的判释,全部佛法分为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五种。除小教属于小乘教外,其余始、终、顿、圆四种教都属于大乘教。这五种教的分法,就像台湾的学制,六年小学相当于小乘教,三年初中相当于始教,三年高中相当于终教,顿教像是大学速成学程,圆教相当于大学。始教里面有两个宗派:一个是相宗,就是法相宗,讲唯识法相。另一个宗派是空宗,就是般若宗,讲般若空理,这两个宗派都属于大乘初门,因此学终教、顿教、圆教,一定要先明白般若空理。

  小乘教传到中国来,成立两个宗派,一个是成实宗,一个是俱舍宗,但是不久就失传了,因为中国佛弟子喜欢学大乘教。法相宗、般若宗属于大乘初门,佛弟子不愿意学,要直接学更高的顿教、圆教。初中都没有读,怎么能读高中、大学呢?这是中国佛教衰落的原因。

  今天为什么要向诸位讲《心经》呢?因为《心经》属于般若经,它是大乘最初的法门。我们学大乘法,先学般若经典,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研究,不要越级、躐等,否则好高骛远,反而不能得到真实利益。我们这次讲《心经》,有三个因缘:

  一、要学大乘法先研究《心经》

  《大般若经》长达六百卷,能全经研究受持当然最好。不过现代工业社会,大家生活忙碌,全经光看一遍都不容易,遑论全部研究。尤其到了末法时代,众生根机浅薄,看到大部经都害怕,而《心经》最短,只有二百六十字,并且是《大般若经》的经心,所以容易研究,这次讲《心经》就是这个原因。

  二、先了解佛理再修行

  释迦佛教我们学佛法的次第:信、解、修、证。一、先发信心,二、了解佛理,三、脚踏实地修行,四、方能证得。现在无论出家、在家弟子,都会念《心经》,但大多不了解里面的道理,佛弟子不了解佛理就要修行,是盲修瞎练。等于眼睛没张开,就要走路,非得堕坑落堑。所以能把《心经》的道理了解后,再念就不一样。

  三、念《心经》的感应最大

  末法时代,我们博地凡夫灾难太多,不易修行,要求感应,莫过于《心经》的感应最大。玄奘法师赴西域取经,途中遇到种种灾难,都是念《心经》渡过难关,由于《心经》非常重要,所以过去祖师把《心经》列为早晚课。

  为什么念《心经》感应这么大?因为《心经》前面讲的是显教的道理,后面咒语是佛的秘密真言,显密圆融无碍,所以念起来感应特别大。

  接着讲经的题目,其次讲翻译经的人题。

  全经分两大科:甲一、解经题 甲二、释经文

  甲一、解经题(分二) 乙一、经题 乙二、人题

  乙一、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字是经题,「经」字是通题,通于一切经,《地藏经》叫经,《阿弥陀经》也叫经。「般若波罗蜜多心」七字是别题,因为这一部经不是《地藏经》,不是《阿弥陀经》,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别合起来经题有八个字。

  先讲别题,「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心」是譬喻。按七种立题,这部经是法喻立题,有法、有譬喻,合起来一个题目。讲法,「般若波罗蜜多」,有因有果,「般若」是因,「波罗蜜多」是果,因果一对。

  先讲因,「般若」二字,现在念「班若」,但是在《心经》要念「拨惹」,因为与梵音相合。既然中国也有同音字,为什么要用「般若」呢?因为唐朝当时首都长安的语言,「般若」念「拨惹」,后来字音转变,我们仍保存它的原音。

  「般若」,翻译成中国话是智慧,但是不翻为智慧。因为社会上说这个人很聪明,指他很有智慧,但是跟佛经上讲的智慧不一样。依着佛经,「真智妙慧」才是般若智慧,翻译经典有规矩,这叫生善不翻,为令众生生起善法,所以不翻译。

  「波罗蜜多」,翻成中国话是「到彼岸」,我们众生在苦海里流转生死,修般若智慧,是因;超出苦海,了生脱死,到达彼岸,是果。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合起来解释,就是「智慧到彼岸」。

  「心」字是譬喻,如人的心脏,一个人有各个器官,但是以心脏为主,心脏停止活动,这个人就无法挽救,所以心脏是人最重要的器官。《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经心,等于人的心脏。把《心经》研究通达,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宗要都了解了。

  再推而广之,一切佛法都是心法,你想学高深的大乘法,终教、顿教、圆教,要先了解般若空理。《中论》讲:「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般若的义理你了解,一切大乘法都能成就。

  这是讲「般若波罗蜜多」别题,接着讲通题「经」字,梵语「修多罗」,中国话叫「契经」,契者合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这部经上与诸佛之理相契合,下与众生的根机相契合,中国人好简略,所以翻译为「经」字。

\

  经题讲完,下面讲翻译经的人题。

  乙二、人题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唐」是朝代,这部经典是在唐代翻译的。「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把经藏、律藏、论藏都贯通,才能称为「三藏法师」。比如: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是印度来的高僧。「法师」两字,「法」是以经、律、论三法作法则,自己来学佛法,叫以法自师。「师」是模范、师范,学会了法,要教化众生,叫以法师人。以佛法自利,以佛法利他,自利利他,故称「法师」。

  「玄奘」是法师的别名,他是中国河南省偃师县人,十一岁出家,十三岁就能升座讲经说法,到二十一岁受具足戒以后,遍访中国境内善知识,在当时,宏扬相宗与性宗的法师,各讲一番道理,他研究中国当时所有的经典,还是不能融会贯通。他想:都是释迦佛说的法,怎么不能圆融无碍呢?可能印度的经典,没有完全翻译到中国来,于是他发愿去印度取经。二十八岁出发,到印度学法十七年,四十四岁回到中国。当时皇帝唐太宗召请他翻译经典,到六十五岁上生兜率天。

  「奉诏译」,奉皇帝的诏命翻译。他翻译出来很多经,最大的一部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就是玄奘法师成立的,对佛教有很大的贡献。

  玄奘法师到印度去求法,单说六百卷《大般若经》梵文的经本,有多少本?要把经本带回中国,当时交通极不便利,要经过北方的大沙漠,一部小心就死在沙漠里。梵文的经本带回中国以后,要一个字一个字翻译,有多么困难?现在印刷出来,我们连一遍都不敢念,不是太惭愧吗?劝请诸位找时间把《大般若经》看一看。

  以上把经题、人题讲完。

  在还没讲解经文之前,先介绍两部注解,一部是《心经略疏》,一部是《心经添足》,这两部注解先看《略疏》,再看《添足》,因为《略疏》是贤首国师着的,书上称「唐翻经沙门法藏述」,表示他曾经参加翻译经典的法会,亲自听到玄奘法师讲《心经》,他听了之后,就把它记下来,所以是《心经》最标准的一部注解。「法藏」是法名,我们都尊称他为贤首国师。《心经添足》是明朝弘赞律师着的,他戒律研究得很好,大家都称他为律师。因为《添足》是根据《略疏》着的,所以先看《略疏》,再看《添足》,比较容易研究。

  有两部注解可以看,就不必来听经吗?错了,你看了注解再来听,才能听得深入。这两部注解当初道源看了两遍,看不懂,每讲《心经》一次,我就把两部注解再看一遍。不是看一遍、二遍,不知看了多少遍?注解是文言文,我讲经不是把注解背给你们听,因为只背注解,我背得很热闹,你们一句也听不懂。讲经是为初发心的人,注解上很多内容我没有讲,所以你要去看注解,看了注解,知道得更多、更深。

  【释疑】:《心经》怎么没有六种成就的序文?

  【答】:佛经分成三大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因为序分、流通分,在《大般若经》里面,所以没有序分、流通分。

  【释疑】:这部《心经》,到底是释迦佛说的,还是观自在菩萨说的呢?

  【答】:《心经》一共有六种翻译,有一种翻译,是释迦佛说给舎利弗听,引证观世音菩萨有深的般若功夫。但是其他的译本,都是观自在菩萨,说给舎利弗听的。不管是释迦佛,还是观自在菩萨说的,你依着经文,修深般若观行就对了。

  【释疑】:《心经》前面的经文,是显了般若,后面的真言,属于秘密般若。我们了解显了般若的义理后,就修般若观行,何必再要秘密般若呢?

  【答】:显了般若,显明了达,能启发智慧,灭除烦恼障。诵持秘密般若,能增长福报,灭除罪业障。我们修行是为求福求慧,求到圆满成佛,是两足尊,福报具足,智慧具足。所以我们佛弟子想成佛,应该一方面求福,一方面求慧,由福慧把法身庄严起来,庄严到究竟圆满,就成佛。而我们要求福求慧,一定要先灭除三种障,烦恼障、罪业障、果报障。

  一、烦恼障:贪、瞋、痴烦恼,能障碍善法、妨碍圣道。你想修善法,成就圣道,修不成功,因为被烦恼障碍了。

  二、罪业障:造了五逆十恶的恶业,会生障碍。你一面修行,一面造罪业,所修的行不能成就,因为被罪业障碍了。

  三、果报障:除障,是除烦恼障、罪业障,等堕到三恶道,得了果报障,想除为时已晚!地狱道、恶鬼道,我们看不见,畜生道我们看见了,你家里养了一只小狗,很听话、懂人性、很可爱,但是你讲, 经给它听,它听不懂,开不了智慧,这是果报障。

  三种障碍,是先起惑、造业,再受报。惑是烦恼,先起烦恼,才造恶业;造了恶业,才遭果报。众生修行最要紧的是先断烦恼障,再断罪业障,果报障自然消灭。要断烦恼障,要先开智慧;要开智慧,必须听经。现在你听《心经》,就能开智慧。不开智慧,烦恼起来不知道,就要造恶业。

  你不了解佛理,没有开智慧,烦恼除不掉,你以为天天在修行用功,其实是在养无明。有一个老修行念阿弥陀佛,他拿的是十八颗大念珠,由于念珠大,掐的声音很大。另一个老修行喜欢念《金刚经》,敲着木鱼念,念得很大声,因为两人在一个佛殿里用功修行,所以彼此干扰。一个心里想:他念《金刚经》的声音太大,打了我的闲岔;另一个心里想:他念阿弥陀佛的声音太大,打了我的闲岔。心里就发了无明火,这个念佛的,声音越念越大;那个念《金刚经》的,也是越念声音越大。声音念得越大,无名火起得越高,两个人就吵起架来。念经的说:「你念佛小声一点不行吗?念那么大声吵死人了!」念佛的告诉他:「你念经那么大声,不也是吵我吗?」越说无名火越大,念经的忍不住,就用小木鱼打念佛的脸,血流不止!念佛的拿念珠反击,也把念经的头打破了!这么一打,两人头脸都是血!这两个老修行怎么打成这样呢?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佛理就要修行。因此我们要好好研究《心经》,了解显了般若开智慧,就能灭除烦恼障;诵持后面咒语,增加福报,就能灭除罪业障,所以显了般若与秘密般若,缺一不可。

  显了般若(心经前面经文)

  能启发智慧,除掉烦恼障

  秘密般若(心经后面咒语)

  能增加福报,消除罪业障

  讲这些话,是要解除诸位的疑惑,坚定信心,下面开始讲解经文。

  甲二、释经文(分二) 乙一、显了般若 乙二、秘密般若

  乙一、显了般若(分二) 丙一、略标纲要 丙二、广陈实义

  丙一、略标纲要(分四) 丁一、能观人 丁二、所行行

  丁三、观行境 丁四、明观益

  丁一、能观人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是这位菩萨的别名,这位菩萨不是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而是观自在菩萨,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翻译为观世音,《心经》翻译为观自在,观自在菩萨,是自利利他,悲智双运的德号。眼睛看叫观(观),「观自在」的「观」应该念「惯」,是心里观想,也叫观照,就是回光返照用功。「自」是自性。「在」是存在。

  我们了解教理,知道人人都有自性,而你回光返照,观照不到自性在什么地方?「观自在」,按自利解释,观自在菩萨用功用到深般若的时候,忽然大彻大悟,照见了自性。按悲心利他解释,观自在菩萨观察救度一切众生的苦难,无障无碍,自由自在。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观世音菩萨救水难、救火难,看见众生掉到水里,只要众生念一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即时漂到浅处。众生掉到火坑里面,只要念一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火坑马上化成清凉池,免于灾难。看见众生被火烧,看见众生掉到水里,我们救不了,因为我们凡夫救度众生不得自在。观自在菩萨救度众生能得自在,就是他的悲心,能够利他。

  大乘佛法,不但能自度,也能度人。大乘的车子,一个悲轮,一个智轮。凡夫有悲心,无智慧,不得自在;二乘人有智慧,没有悲心,也不能度众生。必须有智慧、有悲心,既能自利,也能利人,才能自度度人,悲智双运。观自在菩萨有智慧,能观自性存在,并且有悲心,才能救度众生,所以叫「观自在」。

  「菩萨」二字,是梵音「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翻为觉,「萨埵」翻为有情,叫觉有情,是上求觉道,下化有情的人,既有智慧,又有悲心,是大乘佛弟子的通称。

  别名和通名合起来,叫观自在菩萨,他是大乘佛弟子,既要自利,还要利人,所以他修般若观行,下面就说他修行用功的方法。

  以上将「丁一、能观人」讲完。

  丁二、所行行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般若」,有二种,一种是浅般若,只证得人空,不得法空,叫人空智慧,也叫我空智慧,是小乘弟子修的般若观行。二种是深般若,所证得的,不但我空,法也空,是大乘弟子修的般若观行。「行深」是用功修深般若的观行。「时」是功夫修到纯熟,究竟大彻大悟的时候。

  丁三、观行境

  照见五蕴皆空,

  「照」是观照,「见」是证见,一旦豁然贯通,大彻大悟,叫「照见」。「五蕴」,也翻译成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个法,「蕴」者积聚之义。众生由这五个法,积聚成一个身体,再由身体积聚重重无尽的烦恼。阴是盖覆之义,这五个法等于乌云,把清澈的天空盖覆起来,能够盖覆我们本来有的自性。我们凡夫,外面一个身体,属于色法,里面有一个心,属于心法。心法再分成:受、想、行、识四个法,把色法和心法合起来,叫五蕴。

  色 色法

  受

  五蕴想 心法

  行

  识

  凡夫不了解自己是由五蕴和合起来,把它当成一个我,起我执,起烦恼造业,受报无穷。二乘人有般若智慧,他晓得没有实在的我,我是色、受、想、行、识,五个法组合起来的,般若智慧生起,把我执打破,照见我空。所以他证得的般若,叫我空般若,但是他认为这五个法还是不空。大乘菩萨用功,证得我法俱空,我也空、法也空,照见五蕴皆空。

  丁四、明观益

  度一切苦厄。

  「度」是度脱,「苦」是痛苦,「厄」是灾厄。五蕴你如果不能把它照空,就受一切苦厄。等你把五蕴照空,一切法都空了,就度脱了一切苦厄。这是观世音菩萨修深般若的观行,所得的利益。《心经》是要我们学他修深般若的观行,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第一大科显了般若(前面经文),第二大科秘密般若(后面咒语)。第一大科显了般若,再分二科,第一科「略标纲要」,简略标举纲要,把最切要的道理标举出来。第二科「广陈实义」,广为说明般若的真实义理。

  以上经文是「略标纲要」,先讲「观自在菩萨」,是能修观想的人,给我们作榜样,使我们跟观自在菩萨学。「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是修行,也就是观照。「深般若」不是小乘的般若,是大乘的深般若。观自在菩萨修深般若观行,用到功夫成熟的时候,一旦大彻大悟,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这时候「照见五蕴皆空」,观照证见,得到五蕴皆空的功夫,下面有明文,色、受、想、行、识都空了。「度一切苦厄」,度脱一切苦厄。

  众生在苦海里受苦,就是有二个执着:一个是我执,一个是法执。一起执着,我也不空,法也不空。能把这二种执着空掉,一切苦厄就度脱。我法二执本来是空的,众生一起执着就迷,本来空,他认为有,起了迷惑就造业,造业就受苦,真是冤枉!佛菩萨是过来人,看得很清楚,众生本来不必受苦的,所以开示我们依着他修行的方法,就能度一切苦厄。

  【释疑】:佛菩萨既然大慈大悲,看到众生受苦可怜,他顿转我们成佛不就好了吗?

  【答】:因为这样背离因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修因,怎么得果呢?所以佛菩萨教我们研究经典,还是要我们自己修行,转迷成悟,度脱生死。

  观自在菩萨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他修「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就「照见五蕴皆空」。修行关键「照」字,就是用功修行的方法。「照」是观照、观想,当你观照一旦大彻大悟,证见五蕴皆空,就转迷为悟。你平常要照,不照不得见,五蕴不空,要把它照空。

  五蕴是一切法的根本,内而根身,外而世界,都不出色蕴,加上心法四个蕴,一切有为法不出这五个法。在人说人,内而根身,我们六根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都在身体上,叫五根身。对着外面的世界,山河大地,乃至日月星辰器世界,都属于色蕴。光一个色蕴,构不成一个我,加上心法:受、想、行、识,合起来就变成一个我。

  你坐下来修行就观照什么是我?光一个身体不能算是我,光心也不能算是我。里面的心,和外面的身体,有二个法,既然能够分成二个法,我不就空了吗?坐下来这样观想,就是用功的方法。

  身心二法组合起来一个我,就起了我执,把身体当成一个我,执着得厉害。一执着身体是我,就要爱护身体,怕它冷、怕它热、怕它渴、怕它饿,把它保护得无微不至!用功要把我观空,本来没有我,众生执着是我,起了我执。要把我执观空,先用数息观,怎样观呢?

  你打坐起观照,身体叫色蕴,色者质碍为义,我们的身体,乃至外面山河大地,桌子、椅子、凳子,都有形体、有体质,就会阻碍。观我空,先观色蕴的身体是因缘生法,不是单有一个条件,至少有四个条件: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的。一、地大,坚硬之性,如身体的骨头。二、水大,湿润之性,如身体的血液、水分。三、火大,热燥之性,如身体有暖气。四、风大,流动之性,如呼吸,身体一个部分受风寒就生病,中风,就不会动了。地、水、火、风四大叫四大种,为什么叫四大种呢?因为一切众生的身体,及外面山河大地器世界,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组合成的。

  众生的根机不一样,有上根、中根、下根的分别。你要是上根的人,一听到四大假合之理,随文作观,当下就开悟。你要是中根、下根的人,要天天观照,观照到功夫成熟,忽然贯通,也能观空。身体观空,还有一个妄心,我们众生的心是妄想心,由受、想、行、识四个蕴合成。

  一、受蕴,「领纳」为义,能领受、纳受,一接触外面的境界,就把它领纳到心里。妄想心有这种功能,能接受外面的境界。

  二、想蕴,「取像」为义,境界现前,它能领纳外面的境界;境界不现前,它能想一个外面境界的像貌出来。

  三、行蕴,「造作」为义,造善业、造恶业,都是行的功能。

  四、识蕴,「了别」为义,众生喜欢起分别,知人识物,都能明了分别。人里面,谁是男人?谁是女人?谁是老人?谁是年轻人?都是识的功能。乃至于我们学佛法,了达佛经上的义理,都是识蕴的作用。受、想、行、识这个识,即第六识的心王。按心王说,八个识心王,以第六识心王,明了分别的功能最强盛。「受、想、行」属心所,是心王所有的法。心所若详细分,一共有五十一个心所,以「受、想、行」三个的力量最强。这里标出来第六识,由心王、心所合起来,就成众生的妄想心。

  你打坐起观照,观想我的心是什么?就是四个心所在妄想分别,我的心只有一个,为什么会有受、想、行、识四个心所呢?可见心没有真实的本体。你要是上根利智的人,一观照心就空了。中下根的人,只要你肯观照用功,久了功夫成熟的时候,一旦豁然贯通,也能照见心空。色照空,心也照空,就照见五蕴皆空。

  刚才讲坐下来用功,实际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要常常起观照,但初发心的人,可先坐着观照,方法如何?

  一、调身,结跏趺坐,双腿要盘起来,两只手结三昧印。初用功的人,未曾盘过腿,双腿盘起来痛得受不了!你也可用半盘跏趺坐,但是要坐得端端正正,不可左偏右倚,前俯后仰。

  二、调息,呼吸要调得不粗不细,不粗,要调到坐下来,鼻子呼吸的声音,自已耳朵听不见。不细,调得太细,呼吸会困难,自已感觉闷气不好。总之,调息,要调到听不到自己呼吸的声音,而呼吸感觉通畅自在。

  三、调心,把自己的妄想心调好,就是不掉举、不昏沈。心浮起来就是掉举、散乱、打妄想,你不坐下来,妄想不来,一盘腿妄想就来,妄想是一连串,打不完的妄想。有时想用功一小时,坐下来要起观照,妄想来了,一个妄想跟着一个妄想来,妄想还没打完,一个小时到了。你以为用功一小时,实际都在打妄想。好不容易不打妄想,这时候起昏沈,瞌睡来了,这更害人!因为妄想有间断的时间,还能起觉照。昏沈来,不容易起觉照,你以为打坐用功一个小时,实际都在睡觉,你一天要用功三小时,实际是睡了三小时。昏沈来了,真是要命,不盘腿瞌睡不来,一盘腿昏沈就来,坐在那里身体摇摇晃晃,还没有睡醒,一个小时到了,所以打坐不能让心昏沈。

  你想了解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请参阅智者大师着的《小止观》,里面说得很清楚。

  你坐下来调身、调息、调心,前方便都调好了。我们修般若观行,要用般若智慧,观照五蕴皆空。我的身体是空的,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心也是空的,由受、想、行、识合成。内外八大合成一个我,也是空的,哪有一个我?要这样观照,观照到功夫成熟时,就把我观空了。观照到五蕴没有我,我空,这是小乘的智慧,是浅般若。我们修深般若,要把五蕴假法照空,因为五蕴法没有本体自性,也是空的。

  「照见五蕴皆空」,古人有个譬喻,众生起我执,等于五根线合成一条绳子,众生把绳子当成是真实的。二乘人观照到我空,我是五根线合起来的绳子,把绳子抖开,只是五根线而已,绳子没有本体,当体就空,但是二乘人认为五根线还是有的。大乘修深般若,连五根线也观空,因为线是由棉花纺出来的,再把它抖开,五根线没有线的本体,只是些纤维,线空了。你能照见我空,照见法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

  一切苦厄,包括九法界的众生,三界以内六凡法界,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三界以内的众生有分段生死苦。三界以外三乘圣人:声闻、缘觉、菩萨,还没成佛,还有变易生死苦。等到照见五蕴皆空,成了佛,九法界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全部都解脱了。因此十个法界,只有佛度一切苦厄。

  分是分限,三界以内众生的寿命,都是有分限。比如天人的寿命最长,活到八万劫。人寿命长的活到一百岁,再长的,活到一百二十岁。朝生暮死的众生,早上生出来,晚上就死了,活不到一天,寿命都是有分限。段是段落,身形有段落,一条小虫一、二分,有段落。一个人身长五、六尺,有段落。人死了,修善业的,生到天上去;造恶业的,堕到三恶道。三恶道出来再转为人,死此生彼,彼死生此,寿命有分限,身体有段落,这叫分段生死。

  三乘圣人超出三界,分段生死了脱,不会再死此生彼,在六道轮回。他的身体由粗变细,妄念有生有灭,叫变易生死。五蕴法是外面一个身体,色蕴里面一个妄想心。三乘圣人没成佛,五蕴还是有,只是和凡夫不同,身体、妄念都比凡夫微细。等到照见五蕴皆空,九法界众生的苦厄都照空,二种生死都了脱,就能度一切苦厄。

  【释疑】:观自在菩萨尚未成佛,还是有苦,如何能度一切苦厄呢?

  【答】:前面讲过,观自在菩萨,本位是正法明如来,老早成佛,为度众生,他倒驾慈航,示现菩萨身,分段、变易二种生死都已了脱,所以能度一切苦厄。

  这一科是略标纲要,下面一科是广陈实义,广为说明真实的义理,说明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丙二、广陈实义(分五) 丁一、拂外疑 丁二、显法体 丁三、明所离

  丁四、辨所得 丁五、结叹胜能

  丁一、拂外疑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说明五蕴皆空的道理。「舍利子!」叫一声当机者。「舍利」是梵语,「子」是中国话,这是华梵合译的名词。舍利是他母亲的名字,中国话翻为「鹙」,舍利子母亲的眼睛,像鹙鸟的眼睛那么美丽。舍利,也翻为「身」,舍利子母亲的身形最窈窕。舍利子母亲眼睛最美丽,或者身体最窈窕,因为翻译的规矩含多义不翻,所以保存梵音叫舍利。中国人避讳父母名字,印度的风俗习惯和中国不同,冠父母的名字,表示最尊敬,他是舍利的儿子,因此叫舍利子。

  为什么不叫别人,叫舍利子作当机者呢?因为舍利子在声闻众中,智慧第一。声闻乘都破我执,证我空,证得阿罗汉,但是叫他们进一步观法空,智慧不够观不来,所以找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来当机,好进一步修法空的道理,证大乘果位。

  前面总说「照见五蕴皆空」,下面分别解释,「色」,质碍为义,色是眼睛所看见,内而根身,外而世界,都是色法。我们凡夫看见有色法,但是真空理体是没有的。这里说明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色不异空」,「异」是不同,色法没有不同于空法。反过来讲,「空不异色」,空法也没有不同于色法。色与空相似,空与色也相似,但是还是二个法。再进一步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法就是空法,空法就是色法,没有二个法。

  把色空了,下面再空四个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跟色蕴一样,要是详细地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于「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心经》上所讲的空,是真空,不是没有东西的空,也不是虚空的空。《心经》上所讲的色,有这个法,也有受、想、行、识,但是幻化而有,不是实实在在的有。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因缘所生的法,《大智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生起来的法,你看是有,但是当体即空。因为因缘生出来的一切法,没有本体自性,当体就是空的。

  一切有为法如幻化,可用印度的幻术来解释,你看变幻术的人,虽然幻化出来东西,可是当体即是空的。变幻术的人,拿条手巾一挥,即变出一匹马来,「马即是空」,你虽然看见活泼生动的马,但是当体即是空的。

  《金刚经》最后有个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生的,看似有,当体却是空的。「如梦幻泡影」,像作梦一样,梦境是有,当体却是空的。梦里人人物物,悲欢离合,仿如真实的境界,等梦醒之后,才知道空梦一场。其实梦里的境界就是空的,哪里有实在的境界?「泡」,水里有个泡沫,你看见似有,并无实在的本体。「影」,如水中月,你看水中有月亮,那只是个影子,当体即是空的。如镜中像,镜子里面有一个像,看见是有个像在,当体却是空的。「影」,最好用电影来解释,现在家家户户有电视,等于电影缩小银幕一样。看电视时,观赏者的心情,随着剧情发展变化,剧中令人欢喜的情节,你跟着笑;剧中使人悲痛的剧情,你跟着哭。实际只是影子,哪是真实的呢?其实一切有为法,就像电影、电视所现的影像一样,只是个影子,哪是真的?

  五蕴,先讲色蕴,因为色蕴最难空,它是我们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尤其我们众生执着身体是我,起了身见,执着得厉害,你能够把身体空掉,色蕴就空掉了。所以《心经》上单说色蕴,先把色蕴空掉,受、想、行、识四蕴,就容易空了。

  三界以内一切有为法,分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大科。十二处、十八界,都是由五蕴开出来的。三界以内森罗万象一切诸法,不出五蕴,你能把五蕴空掉,三界以内一切有为法就都空掉。

  怎么空呢?要修般若观行,你依着经上所讲的,五蕴是众缘生的法,有各种条件。你先空身体,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先作析空观,析是分析,骨头是地大,血液是水大,暖气是火大,鼻息是风大。你把地、水、火、风四大一一分析开来,找不到身体的本体,空了,这是析空观。你了解析空观的道理,再作体空观,「体」是体会,体会身体是四大假合的,没有本体自性,当体是空的。

  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凡夫从哪里下手修呢?就在「照」字下手。前面讲过,你修般若观行,先打坐,坐下来调身、调息,调好了,这时候观照妄想心受、想、行、识,是因缘生法,没有本体自性。这个时候不要动受、想、行、识的妄念,把心定下来观照一番。起一个念头就是妄念,观照到一个妄念不生起,就是真空境界现前的时候,这时候你在那里打坐,如果身体不在,怎么打坐呢?如果身体在,这时候身体怎么没有了?因为你没有动身体的妄念,身体的妄念就是身见。身体属于色蕴,跟真空没有两样,空没有离开你的身体。不是离开你的身体,另外有一个空。

  最初下手用般若观行,观照久,照得成熟了,一旦豁然贯通,你照见的真空境界,和观自在菩萨证得的一样。色法是因缘所生,幻化不实,真实有色,空不掉。好像看电影,你看见人人物物,悲欢离合的境界,像真的一样。但不是真实有,它是因缘生出来,所以幻色,当体就是空的。因为五蕴是因缘生法,色是有,受想行识也是有,把一切有为法的有观空。但是什么是真空?我们凡夫还没成佛以前,真空不容易了解。

  下面先解释几种错误的见解:

  一、离开色法以外叫空:比方我们讲堂内,人、桌子、凳子以外才叫空,这是虚空,不是真空,这是凡夫起的执着

  二、色灭的断灭空:比方这些桌椅是色法,认为桌子、凳子坏了、没有了,才是空,这是断灭空,不是真空,这是二乘人起的执着。

  三、认为真空是物:他了解真空不是虚空的空,也不是没有了的断灭空,他执着修行,要证得真空,把真空当成一个东西,这是菩萨错误的见解。

  真空之体无形无相,一切万法以真空为体,但是真空不生万法。佛经上讲这个哲理,你们应该懂得,一切万法都是依着真空生出来的,不是真空能生出来一切万法,万法是缘生的。例如水不生波,水比喻真空理体,我们在大海边看见千波万浪,波浪不是从水里生出来,是随着风的因缘生出来,不起风,不会生波。

  再以黄金与庄严器具作比喻,黄金,比如真空理体。你们戴的庄严器具,金戒指、金项链,都是依着黄金生出来,没有黄金,生不出来庄严器具。庄严器具,是人工打造出来的,所以人工是造出来庄严器具的因缘。

  《大乘起信论》有引证这个法喻,它只是依着这个法,生出那个法。庄严器具,是依着黄金生出来,不是从黄金生出来。波是依着水生,但是水不生波。

  再讲经文,「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了色蕴已空是真空,不要错解那是虚空。虚空的空,是离开色以外的空,那个空不是色。所以这里不是离开色以外的虚空,叫做「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异,不是不同,真空跟色法相同,色法与真空相同。色就是空,不是离开色以外,还有一个空。

  再讲到「色即是空」,不是色灭了的空,色灭了的空是断灭空。真空,是色法当体即是空。反过来讲,「空即是色」,不是离开色法以外,另外有一个可以证得的真空,那叫离色空,空就是现在的色法。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先说色、空,这两个法没有不同,但是还有两个名相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把两个名相也泯灭了,本来没有两个名。拿水与波作比喻,先要认识「波不异水,水不异波」,但是波与水还是两个名词。波与水是相即的,「波即是水,水即是波」,没有两个名。

  我们观照人人物物,森罗万象,幻化不实,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是真空理体。真空理体不是离开森罗万象,另外有真空理体,在森罗万象上就是真空理体。这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空掉一切万法之相,你就悟到真空理体。「即一切法」,真空理体就在一切法上,不是离开一切法,另外有个真空理体。

  下面再空四个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法我们眼睛看得见,最难空。把色法空掉,心法就容易空了,所以总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跟上面的色蕴是一样的。详细地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想、行、识四个蕴,也是依这样配下来。实际你把色蕴空掉,受、想、行、识四个心法,很容易空掉。我一再解释,空掉,不是把一切法灭掉,是空掉假相,不起执着,真空就现前。要是把一切法去掉,就是断灭空。

  丁二、显法体(分二) 戊一、总显 戊二、别显

  戊一、总显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把五蕴法空掉,现出空相来,三界一切有为法不出五蕴,五蕴就是一切法。把「诸法」的假相空掉,「空相」现前,空是真空,相是实相,真空实相现前。实相是无相之法,并没有形相,为令众生容易了解,勉强取名叫「诸法空相」。

  戊二、别显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真空实相是无相之相,怎样能令众生了解呢?只好拿一切有为法来作比喻,就是三对六不,真空实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样子。

  「不生不灭」,包括六道凡夫及二乘圣人的境界。六道凡夫,死此生彼,有生有灭,有生有死,受轮回生死之苦。二乘人学了佛法,知道生死是大苦,他用功要了生脱死,把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断掉,超出三界,脱出六道轮回。但是他认为生灭之法,实实在在有,还是非常害怕生死,所以他超出三界以外,不愿意回来度众生,把生死之法当作是真实的。

  生灭之法,就是生死之法,六道凡夫及二乘圣人的境界,都是有生有灭。「诸法空相」里面没有生灭之法,「不生不灭」,生灭之法是因缘生,是幻化的。在真空实相中,本来没有生,本来没有灭。就如水中月、镜中像,天上的月亮升起来,水中就现月;天上的月亮落下去,水中的月就灭掉了。水,本来没有生灭。等于镜子照的像,镜子的本体,从来就没有生,没有灭。再比喻播电影,电影开始播放,一切法都从银幕出来;等到电影结束,一切法灭掉了,银幕上从来没有生,也没有灭掉。

  「不垢不净」,是菩萨的境界。「垢」是染污,一切烦恼都是染垢法,菩萨要修清净的行门,属于净法,有垢有净。但是真空实相之中,烦恼本来空,修的清净行门也本来空。

  「不增不减」,是佛的境界。成了佛,把一切烦恼断掉,一切障碍就减掉。一切功德修圆满,功德就增加。在真空实相之中,烦恼除,功德修,本来没有增,也没有减。

  这三对六不,都是对待的假名言相,都是虚幻之法。真空实相,是绝对的真理,没有对待的假名言相。「不生不灭」,是对着「灭」说「生」,本来没有「生」,怎么讲「灭」呢?「不垢不净」,「垢」与「净」也是对待的,本来没有「垢」,怎么讲「净」呢?「不增不减」,「增」与「减」是对待的,本来没有「减」,怎么会有「增」呢?所以诸法平等,无有高下。在真空理体上,哪有生灭?哪有垢净?哪有增减?实际理地,绝生佛之假名,众生是假的,佛也是假的。佛不是六道凡夫的众生,也不是三乘圣人的众生,超出九法界众生之上叫做佛。九法界众生都空了,佛怎么安立?所以讲到真空实相,众生与佛的假名,都无从安立。

  《地藏经》记载,释迦佛到忉利天开法会,十方如来都来作证明,各遣侍者问讯世尊,十方如来已经到了法会,佛跟佛怎么不见面呢?道理很难懂,《大乘起信论》上有解释:「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佛与佛同一个法身理体,没有彼此的身相互相见面,那么怎么看见释迦佛、十方佛呢?是菩萨看见的,佛与佛没有两个身相。对九法界众生,才有佛。九法界众生相空了,不必讲佛,就是一个真空实相,没有对待假名。

  以上「丁二、显法体」讲完,接着讲「丁三、明所离」,诸法都得远离,下面再分为四小科。

  丁三、明所离(分四) 戊一、法相开合门 戊二、缘起逆顺门

  戊三、染净因果门 戊四、境智能所门

  戊一、法相开合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是故空中无色」,以是之故,真空实相之中,本来没有色法。「无受想行识」,也没有受想行识四个法,这叫做五蕴皆空。

  下面接着空十二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由五蕴法开成十二处:内六根、外六尘,我们身体上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根。因为根能生识,所以叫做根。色、声、香、味、触、法,叫外六尘,眼睛看见的是色尘,耳朵听到的是声尘,鼻子嗅到的是香尘,舌头尝到的是味尘,身体接触的是触尘,意所了解的是法尘。

  五蕴是对于迷「心」法重的人说的,因为色法只有一种,心法有受、想、行、识四种。对于「色」法迷得厉害的众生,就开十二处:内六根、外六尘,只有「意根」是心法,意根对的「法尘」,有一半是心法,一半是色法。所以十二处,只有一个半是心法,十个半是色法。在真空实相之中,没有这十二个法。

  眼

  耳

  六根鼻

  舌色法(十个半)

  身

  意

  十二处色

  声

  香

  六尘味心法(一个半)

  触

  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空十八界,由五蕴开成十二处,再开成十八界。内六根、外六尘,对起来中间再生: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这是对于「色法」、「心法」二法都迷的众生,再开成十八界。六个识都是心法,意根属于心法,法尘里面有一半是心法。「乃至」是超略之词,在真空实相之中没有眼界,乃至于没有十八界。三界之内的法,不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三科,十八界合起来十二处,十二处合起来五蕴,五蕴合起来色心二法,外面一个身体,里面一个妄想心。在真空实相之中没有色法,也没有心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没有,都是真空理体。

  在真空实相之中没有五蕴法,没有十二处法,没有十八界法。三界之内的有为法,不出这三大科,在真空实相之中都没有。

  眼

  耳

  六根鼻

  舌

  身

  意色法(十个半)

  色

  声

  十八界六尘香

  味

  触

  法

  眼

  耳

  六识鼻心法(七个半)

  舌

  身

  意

  以上把「戊一、法相开合门」讲完。

  戊二、缘起逆顺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讲在真空实相之中,没有十二因缘法。三界以内、三界以外,一切凡夫圣人归纳起来,有六种凡夫、四种圣人,合起来叫四圣六凡十法界。佛经上所讲的凡夫,有凡夫的界限;圣人,有圣人的界限,界限在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超出三界之外才叫圣人,三界以内都是凡夫。三界内的六道凡夫,也各有界限,六道凡夫在欲界当中,有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欲界有六层天,超出六层天是色界。色界有十八层天,超出十八层天是无色界,无色界有四层天。三界一共有二十八层天,生到最高一层天∣∣非想非非想天,还是凡夫。为什么叫凡夫?凡者多也,有众多的生死。凡者平常也,平常的众生,自已做不了主,随业受报,生到天上把福报享尽,还是要堕落下来。因为有众多的生死,是平常的众生,所以叫凡夫。

  超出三界之外有四种圣人:一、声闻,二、缘觉,这两种是小乘圣人。三、佛,四、菩萨,这两种是大乘圣人。为何称为圣人呢?因为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已经了脱,不再死此生彼。到三界以外还要修行,把变易生死了脱才成佛。所以三乘圣人还是有生死,不过和我们三界内的分段生死不同。二乘人超出三界,他有变易生死,自已感觉不出来,只有菩萨感觉得出来。二乘人超出三界,以为自己得了究竟涅槃,不知道证得的是有余涅槃,不是究竟涅槃。不晓得他只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没有了。

  二乘人为什么没有感觉到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因为二乘人只破我执,未破法执,心粗境细,变易生死太细,他感觉不出来。譬如拿一根很微细的毛,放在手掌上,你感觉不出来,因为手掌的感觉太粗了。如果微细的毛放到眼睛里,你可受不了,因为眼睛的感觉很细。所以心细,才能感觉得到细的境界,二乘人心粗,没有感觉到变易生死苦。声闻、缘觉合起来叫二乘人,也叫小乘圣人,因为有二乘,所以又叫二乘圣人。他们临涅槃的时候,入灭尽定,身心都灭尽了,认为他这个众生没有了。出了定之后,才知道他的生死还没有了脱。我们众生是三界出不去,二乘人是三界回不来。我们众生三界出不去,是因为造了三界以内见思二惑的业,业譬如绳子,被绳子绑住了。二乘人把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断尽,等于把绳子解脱,超出三界。他出定了以后,因为没有三界以内的业,所以回不来三界。

  大乘佛菩萨怎么回来?是乘愿再来,发菩提大愿回来的。二乘人没有发菩提大愿,又没有三界以内见思二惑的业,所以三界回不来。他出了灭尽定,正在仿徨无主时,心想我已了生死,怎么还有我这众生呢?这时候佛菩萨向他开示:「你的生死了脱了一半,分段生死了脱了,变易生死没有了脱,你现在要赶快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才能把变易生死了脱,才能证得究竟涅槃成佛。」所以二乘人不发菩提心,走冤枉路,出了三界以外,还是得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二乘人称为圣人,因为不会再到三界来轮回生死。他出了灭尽定,发菩提心,还是要行菩萨道,一定要成佛,所以称为圣人。大乘的佛菩萨,菩萨是佛的因位,佛是菩萨的果位,自然可以称为圣人。

  讲到这里,我们就要会悟,学佛法要学大乘佛法,第一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永远不能成佛。让你证得阿罗汉、辟支佛,还是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奉劝大家,你今天学佛法,就发菩提心,不要走那么多冤枉路。

  两种小乘圣人,声闻在先,缘觉在后,声闻比缘觉的位子高,可是《心经》先缘觉,后声闻。顺着《心经》我们先解释缘觉,缘觉是修十二因缘法而觉悟,梵语叫辟支佛,翻成中国话「辟支」是缘,「佛」是觉。

  缘觉、声闻有何不同呢?都是小乘圣人,深浅不同。缘觉又叫独觉,生于有佛之世,听佛说十二因缘法觉悟,叫缘觉。生于无佛之世,遇到外面成、住、坏、空的境界,忽然觉悟,叫独觉。

  独觉过去有一个公案:有一位国王带着宫女去山上游玩,看见山上的桃花开得很茂盛,游玩一段时间,国王有点疲乏,坐着休息就睡着了。国王一睡着,宫女自由了,每个宫女摘几枝桃花,准备拿回宫庭插。因为宫女很多,就把桃花摘得干干净净!等国王醒来一看,刚才桃花盛开,怎么一下子光秃秃的?忽然间大彻大悟,悟到一切法无常,这叫独觉。

  此公案就证明佛经上说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当作佛。」生于无佛之世,可以自己觉悟,因为他有佛性,佛性就是觉义。由独觉的道理就晓得,释迦佛是无师成佛。觉得浅,是独觉;觉得深,究竟圆满,就是佛。

  十二因缘法,《心经》上只说第一、第十二个因缘,中间十个因缘略过去,因为十二因缘法属于小乘法,释迦佛成佛以后,《阿含经》说了十二年,里面每一个名相,都已经讲得很清楚。方等经是大乘经,也讲了八年。一共说了二十年以后,才说般若经,所以用不着一个名相、一个名相讲。而且《心经》是般若之心,只有二百六十字,要把十二个因缘夹在中间,篇幅太多,所以把中间十个因缘略去。《心经添足》有一个一个解释,初发心来听的,你应该了解十二因缘的名相。你们看着《心经添足》上十二因缘的注解,我们依着讲解:

  (下面这段要用标楷体)

  此名十二因缘,亦名缘起,亦名缘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言无明者,昏暗义也。(谓过去世,烦恼之惑,盖覆真性,无妙觉之明,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名无明。《大般若经》云:「如无所有,如是而有,若于如是无所有法,不能了达,说名无明。」何等法无所有?谓蕴处界,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彼由无明,及爱势力分别,执着断常二边,由此不知,不见诸法无所有性。)行者,造作也。(谓过去身口,造作善、不善业,故名行。)识者,心王也。(真妄和合名之为识,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神识,投托母胎。)名色者,名即心,色即身也。(从托母胎,至第五个七日,生诸根形,四肢差别,是为名色。)六入者,六根也。(从名色后,至第七个七日,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故名六入,亦名六处。)触者,触对也。(从出胎已来,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对六尘,然未能了知生苦乐想,故名为触。)受者,领纳也。(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外六尘,触对六根,即能领纳前境好恶等事,然犹未能起淫贪等心,故名为受。)爱者,贪爱也。(从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贪于淫欲诸境,及胜妙等事,然又未能广徧追求,故名为爱。)取者,求取也。(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广徧驰求,故名为取。)有者,后有也。(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界有漏之果,故名为有。)生者,受生也。(今现世所作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故名为生。)老死者,衰坏也。(谓来世受生已后,五蕴之身,衰已还坏,是名老死。)此十二法,展转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名为缘。三世相续循环,无有间断,如轮回转,故曰轮回。始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招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而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

  《心经》上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名十二因缘,亦名缘起,亦名缘生。」这一段讲的就是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又名十二缘生,是哪十二个呢?「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个法为何叫因缘呢?因为第一个法是因,第二个法是助缘,第二个法是第三个法的因,第三个法是第二个法的助缘,谓之因缘,这样三世因果不断。

  先解释「所谓无明缘行」,我们众生是从前生前世来的,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无明,二是行,这是过去世之因。

  一、无明,依《心经添足》解释「言无明者,昏暗义也。」昏暗就是不明。再看解释,(谓过去世,烦恼之惑,盖覆真性,无妙觉之明),真性本来有妙觉之明,因为被前生前世的烦恼之惑,盖覆住我们原有的真性,所以真性本来光明,就变成无明。(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名无明。)这两句出自《圆觉经》,执着身心是我,起了我执。前面讲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众生没有妙觉之明,起了妄想,把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的,当成自己的身体。里面的「心」是妄想心,是六尘缘影,是六根攀缘外面的六尘,落谢到心里的影子。我们起执着的心,就是六尘缘影,本来没有本体自性,认为自己有个心,因此之故,叫做无明。

  再引《大般若经》解释:「如无所有,如是而有,若于如是无所有法,不能了达,说名无明。」在真如理体上,本来无所有的法,但是依着如是因缘,才生起来一个法。假若对于因缘生起来的法,不能明了通达,叫做无明。

  (何等法无所有?)是什么法无所有呢?再看解释:(谓蕴处界,乃至十八不共法),所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凡夫法,乃至于三乘圣人各不同的十八不共法,都无所有。(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的智慧。「道相智」是菩萨的智慧。「一切相智」是佛的智慧。这三种圣人法,本来无所有,怎么由因缘而有了呢?(彼由无明,及爱势力分别,执着断常二边),由根本无明,以及爱势力的分别,不是执着断,就是执着常二边。(由此不知,不见诸法无所有性。)诸法本无所有,妄执为有,就是由无明执着出来的,因此无明是十二因缘的根本之因。

  二、行,「行者,造作也。」(谓过去身口,造作善、不善业,故名行。)「行」是行为、行动。由无明再起执着,就起行为、行动,发动身口二业,造作善业、不善业,第二生就分出三善道、三恶道,都是由造业造出来的。造了善业,生三善道;造了恶业,生三恶道。

  再解释「行缘识」,「识者,心王也。」「识」是第八识心王,也就是阿赖耶识,再看解释:(真妄和合名之为识,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神识,投托母胎。)《大乘起信论》说,由真法与妄法合成如来藏,由如来藏再变为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有一部份是真法,一部份是妄法。由过去的烦恼,起惑,造善恶业,牵引第八识来投胎。第八识是由过去的惑业,牵引到今生今世,因此第八识称为神识,投托于母胎。《八识规矩颂》讲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去后」,最后去;「来先」,它先来投胎。我们人要死的时候,第八识最后走;来的时候,第八识先来投胎。有过去世、今生、来世,所以有三世因果。

  人怎么会受胎呢?佛经上说是三法和合而成,就是父精母血,和第八识。古时候医学不发达,没有精子、卵子这些名词,都说父亲的精、母亲的血,现在说父亲的精子、母亲的卵子,和第八识三法和合而成。第八识要投到母亲肚子里面作胎,得藉父亲的精子,母亲的卵子,实际还是第八识转生的。

  再讲「识缘名色」,「名色者,名即心,色即身也。」「名」就是心,因为心没有形相,只有一个名。「色即身也」,色就是身体。「名色」就是心与身。再看解释:(从托母胎,至第五个七日,生诸根形,四肢差别,是为名色。)第八识投到母亲肚子作胎以后,经过三十五天,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形,和手脚四肢,刚有了差别,叫名色。

  再讲「名色缘六入」,「六入者,六根也。」六入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再看解释:(从名色后,至第七个七日,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故名六入,亦名六处。)从名色以后,到了四十九天,六根就慢慢显明。将来出胎以后,六根有涉入六尘的作用,所以叫六入,又叫六处。

  再讲「六入缘触」,「触者,触对也。」触是出胎以后,触对外境。再看解释:(从出胎已来,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对六尘),从出胎以来,到三、四岁时,六根虽然能够触对六尘,(然未能了知生苦乐想,故名为触。)他只能触对外境,不能了别外面的境界,不知道什么是苦乐?所以叫做触。

  再讲「触缘受」,「受者,领纳也。」受是领纳的意思。再看解释,(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外六尘,触对六根,即能领纳前境好恶等事,然犹未能起淫贪等心,故名为受。)小孩子从五、六岁,长到十二、三岁这一段时间,他六根能领纳外面六尘境界,能知道苦受、乐受,他能够知道所对的境界,是善的境界、恶的境界,但是还没生起淫欲贪心,所以叫做受。

  再讲「受缘爱」,「爱者,贪爱也。」再看解释:(从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贪于淫欲诸境,及胜妙等事,然又未能广徧追求,故名为爱。)从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淫欲心已经生起来,开始贪爱外面五欲的境界,但是还没广徧追求,所以叫做爱。

  再讲「爱缘取」,「取者,求取也。」再看解释:(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广徧驰求,故名为取。)从二十岁以后,贪欲心越来越炽盛,对于五尘的境界,执着越来越厉害,广徧追求,一定要取得,所以叫做取。

  再讲「取缘有」,「有者,后有也。」,再看解释:(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界有漏之果,故名为有。)因为他驰求五尘境界,起了善业、恶业,积集牵引起来,到来生来世,一定会有生死,所以叫做有。

  再讲「有缘生」,「生者,受生也。」再看解释:(今现世所作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故名为生。)由现世所作善业、恶业,这是业因,因此来世还是要六道轮回,在胎卵湿化四生中受生,所以叫做生。

  再讲「生缘老死」,「老死者,衰坏也。」由生老而衰坏而死亡。再看解释:(谓来世受生已后,五蕴之身,衰已还坏,是名老死。)来生来世,你受生以后,有五蕴之身,身体衰老,还要坏就死亡了,所以叫做老死。

  「此十二法,展转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名为缘。三世相续循环,无有间断,如轮回转,故曰轮回。」由这十二因缘法,才三世相续,循环不间断,如车轮转来转去,故叫轮回。「始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众生轮回之苦,都由过去世无明、行,这两个所作的因。「招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五者为果。」招感到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个现在世所受的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由现在所受的果,又起惑造业,爱、取、有,这三个为现在世所作的因。「由现在因,而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有现在所作的因,才能感未来世生、老死所受的果,受苦无穷。

  「是诸法空相,……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在凡夫位上,有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在真空实相之中,空一切相,没有十二因缘。

  无明过去世所作之因

  行

  识

  名色

  六入现在世所受之果

  十二因缘触

  受

  爱

  取现在世所作之因

  有

  生未来世所受之果

  老死

  缘觉是小乘圣人中的利根人,他观察生死的根本是无明,因为有无明才缘行,行是造了业才受报。要是没有无明,不再造业,也不受报。所以根机锐利的缘觉人,就用功把无明断灭。无明一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一直到生灭则老死灭。就是把无明断灭,下面十一个因缘就断灭,这叫还灭门。本来无明缘行,流转下来,把它还回去,从根本上把无明断灭,十二因缘就都没有了。

  《心经》的经文「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流转门和还灭门一起讲。「无明」是流转门第一个,「老死」是流转门最后一个。「无明尽」是还灭门第一个,「老死尽」是还灭门最后一个。

  虽然是三界以外的圣人法,还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根本没有流转门十二个因缘可以生出来,哪有还灭门叫你去灭呢?所以如幻如化。比如魔术师拿一条手巾,变出一匹马,但是他把幻术一收,马没有了。根本没有马生,哪有马灭呢?所以在真空实相之中,没有流转门,也没有还灭门。

  缘觉是小乘行门,灭无明是小乘用浅的般若观照,可以证到我空,他的般若虽然比大乘浅,但是灭凡夫的无明还是有力量。无论深般若、浅般若,无明禁不得般若观照,因为无明没有本体自性,只是个妄想。你把妄想停止下来,无明就灭了。我们凡夫流转生死,吃那么多的生死大苦,就是一念执着,把无明都当作真实的法,就有生死之苦。你把无明观空,一切生死都了脱。怎么能观空呢?因为无明没有本体自性,禁不得观照,你一观照它就空。

  前面讲过,观自在菩萨深般若的功夫,用到纯熟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那么我们从「照」字下手,调身、调息、调心,你把这三种都调好,坐在那里用功,用般若观行:「万缘放下,一念提起。」「万缘放下」,什么都不要想,凡夫法不要想,圣人法也不要想。「一念提起」,不是妄念,是般若的正念,就是万缘放下,不落于断灭。一念提起来,回光返照,照着无明从哪儿起的?

  前面讲过,要把心调得不掉举、不昏沈。第一不要掉举,我们的心动起来,就是妄想在那儿动。妄想是一连串的,你没有般若观照的功夫,就被妄想转了,你本来没有要想那件事,它自己要想。这件事刚想完,又想另一件事,你越不叫它想,它越想得厉害!你打坐一点钟,时间到了,你的妄想还没有打完,它是一连串跟着来的。

  你用回光返照的功夫,照着妄想,看它从哪儿起的?我们凡夫一天从早到晚,昼夜二十四小时,都被妄想转动,一点作不了主。这时候要转妄想,不能被妄想转。一念提起般若智慧,观照妄想从哪儿起的?发现怎么又打妄想?打什么妄想?一直追它的根,追的结果,妄想没有本体自性,是虚妄之想,就把它照空了。

  这是修般若观行,看你能照空多长的时间?就是功夫浅、功夫深的分别。你坐一点钟,能照空一分钟,功夫上手了,一分钟没打妄想;你坐一点钟,不打妄想,你的功夫够深了。下了坐,妄想又来了,可是你久而久之,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不打妄想,那你快到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了。说是容易,但下功夫还要勇猛精进,才能够上路。妄想本来是空的,可是无始劫来的习惯,你不用功还是空不掉。这是劝诸位修行,不要怕妄想照不空,但是你也不要看得太容易,因为无始劫来打妄想,打习惯了。

  现在是末法时代,般若观行,一念不生的功夫,不容易用。因为妄念打习惯了,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开净土法门,你不是欢喜动念头吗?不要动凡夫的念头,也不要动三乘圣人的念头,你动佛的念头,不就好了吗?你念阿弥陀佛,就不念六凡法界的凡夫,也不念三乘圣人,念最高无上的佛。你喜欢打妄想,念佛也是个妄想,可是这个妄想力量大,他是最高无上的佛!你把佛念提起来,把九法界的妄想都降伏住,也就是把它统一起来,只有一个佛念,这时候念出功夫来了,万缘放下,一念提起,把九法界众生的缘都放下,只把念佛的念提起来,把一切妄念都降伏住,也就是把散乱心归为一个念佛的心。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无论你修什么行门,都是把你的妄念统一起来,《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把凡夫的散乱心管住在一个地方,成佛作祖都能办到,还有什么事办不到?修般若观行,是这个道理;修念佛法门也是这个道理。一念提起,单单念佛,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你的无明妄想,是无始劫来的习惯,你不叫它打妄想,它要打妄想。你念阿弥陀佛,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所以你要观照在佛号上,嘴里在念,心里在想,想那句南无阿弥陀佛,看看有没有打妄想?打了妄想你不要动瞋恨、发脾气。你如果怪自己为什么打妄想?那是妄想上加妄想。妄想起来,念你的佛,「不理它」,就怕你不知道打妄想,随妄想转了。你说你要念佛一千声,念珠掐完了,随妄想转,妄想还没打够。你只要觉照,打妄想了,不理它,还是观照在佛号上,一句一句念下去,就是对治妄想的妙法。你这样观照着佛号念,念到一心不乱。一心,只有一个念佛的心。不乱,没有第二个妄念。这时候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要另外再找其他的方便法门,一句佛号你就大彻大悟。「心开」,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就是《心经》上的照见五蕴皆空。

  这是缘觉法门所空的,再归到经文上,「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明本来空,根本没有「无明」,哪有无明灭尽呢?「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第十二个流转门是「老死」,「无老死」,根本没有老死,哪有老死灭呢?

  以上将「戊二、缘起逆顺门」讲完。

  戊三、染净因果门

  无苦集灭道。

  「无苦集灭道」,这是无声闻法,「声」是四谛之声,听到佛讲苦、集、灭、道的声音,他闻到就觉悟了,叫做声闻。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初转*轮,就是说苦、集、灭、道四谛法。大乘经典上,都说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以前就成佛,现在是示现成佛。每一尊佛示现于世间,都示现八个相,叫做八相成道。

  第一个相、由兜率天降落下来。弥勒内院是补处菩萨住的地方,当来下生成佛,是弥勒菩萨,现在就住在弥勒内院。第二个相、入胎。第三个相、住胎,我们凡夫要怀胎十个月,佛在母亲摩耶夫人肚子里,也是十个月,但他住胎期间就开道场,大转*轮,说法度众生。第四个相、出胎,由右胁而出。第五个相、出家,第六个相、成道,第七个相、转*轮,第八个相、入涅槃,这八个相都是安排好的。

  释迦牟尼佛在人间成佛,也是安排好的,裴休在《圆觉经大疏》序曾说:「诸天正乐,修罗方瞋,能整心虑趣菩提者,唯人道能耳。」天上的众生,正在享受天乐,你跟他说苦、集、灭、道四谛法,他不能接受。阿修罗道的众生,瞋恨心重,动不动就想打仗,你跟他说法,他听不进去。堕入三恶道的众生,苦无间断,没有办法修行用功。人道是苦乐夹杂,苦多乐少,容易觉悟,所以佛示现在人间成佛,因为人容易觉悟修道。

  释迦牟尼佛本来是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将来可以当国王,他示现为太子,出家修道,是给一切人作榜样。太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


Warning: mysql_close(): no MySQL-Link resource supplied in /www/wwwroot/pumenpincs.com/m.pumenpincs.com/index.php on lin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