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度众生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第一要断烦恼、要除习气。烦恼的外缘,最困难的、不容易摆脱的,我们实际的生活,衣、食、住、行。我们福报不大,每一天为这些俗事忧虑奔波,心定不下来,这是客观的事实,谁都不能够避免。有钱、有势力、有地位的人,说实在的话,那些财富、地位、权势,都很危脆、很薄弱、很容易失掉;失掉之后,你又怎么办?所以没有一个人,不论富贵贫贱,生活都充满了忧虑、烦恼。很想自己心安定下来,来好好的用用功、修修行,没这个缘分、没这个福分,换句话说,业障习气太重。
因此,佛教我们「断烦恼、发大心」重要了。只要肯发大心、肯断烦恼,烦恼没断没关系,有心要断,有这个决心、有这个诚意,就得诸佛菩萨的护念、就得诸佛菩萨的加持,来帮助你,这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断烦恼让自己心地清净,成就自己的德行。佛法的教学跟儒家观念,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中国的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教学,教学生四门课程,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佛法的教学第一科「断烦恼」,意思完全相同。第二个科目,四弘誓愿底下一个再「学法门」,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烦恼不断,学法门,法门决定不能成就,这个我们要晓得的。你烦恼不断,学一切法门,最后得的什么结果?增长邪见,不是增长智慧,把你所修学的,全部都变成邪知邪见。谁把它变成邪知邪见?烦恼,贪、瞋、痴、慢。所以要成就真实的智慧,一定是先断烦恼。烦恼断尽了,在佛法里面说,你才是一个法器;譬如一个器皿,你是完整的,没有丝毫损坏,你有能力接受如来的大法。
佛法称为无漏法,「漏」是烦恼的代名词。譬如一个茶杯,茶杯要有破损,盛茶就漏掉了,这个漏就比喻烦恼,有烦恼统统就漏掉了,留不住的。必须烦恼断尽,你这个茶杯才是个完好的,可以盛茶,可以接受无量法门,所以才能够进入底下一个阶段,「法门无量誓愿学」。修学法门的成就,对自己来说,成就自己的无上道、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德能;对他来说,对一切众生来说,你没有德、没有能、没有智,你怎么能够普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根性不齐,需求不同,你能够满一切众生的愿,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那是要全知全能。所以佛法发愿之后,要真干、要真修。
大乘无量寿经 (第十四集) 1998/6/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34-014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