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意足讲记
圣严法师著
四如意足是四种定境
修证次第中的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的内容
四如意足即是四种三摩地
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
四如意足为何称为四神足
四神足不是神足通
四如意足是四种定境
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种定境,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重要资粮,共有七科,也可称为七个阶段或七个层次,依次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加起来一共是三十七项,因此称为三十七道品。在此之前,已经分别讲过第一科「四念处」及第二科「四正勤」。
四如意足的梵文叫作catv?ra ṛddhi-p?d?ḥ,是得神胜如意的四种定,名为神足,又可称作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但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种神妙的脚,是以定为足。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意志,不受外境的影响;可以约制内心的烦恼,不会表现成为不善的动作及语言。
一般人修行禅定,目的是在希望入定,在定中,自然不造恶不善业,暂时不起烦恼、痛苦,然而并未能从潜在的烦恼随眠,永得解脱,出定之后,瞋怒骄慢等心还是存在。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继续修习增上,便能以观慧及禅定之力,将烦恼由粗而细,逐层伏断。
以中国禅宗的修行来说,虽然是重视开悟的,但开悟并不一定要入次第禅定,只要能够见到自性或空性,便算开了小悟。开了小悟,并非完全没有烦恼,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烦恼并没有断,也清楚知道自己的心有时候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因此,有一些所谓已经见性了的修行人,他们还是有许多的烦恼习气,不论是在语言中或是在动作中,会表现出不清净的情绪以及不清净的行为。因此,见性之后的人还是要多闻熏习、打坐、修定。禅宗是先用观慧入门,若无基础的禅定工夫,想要一悟彻底是很难的,故在一悟再悟之后,仍得继续修行。
修证次第中的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在五个修证次第中,属于第二个次第,名为加行位。所谓五个修证次第,是声闻法的从初修习而至解脱涅槃,兹介绍如下:
一、资粮位:资粮也叫作道粮。就像过去的人在出门的时候,先要随身准备着路上吃喝的干粮及饮水等。是指三贤位: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此位初伏三界见思二惑。见惑是指知见、观念的迷惑,包括身见等,思惑是指心理迷乱的烦恼,包括贪瞋等。
二、加行位:准备了路粮之后就要上路了,往什么地方走呢?是往解脱的路上,努力前进。此位乃四善根位,是指: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此位续伏三界见思二惑。
三、见道位:始发无漏正智,始见未曾见过的真谛;小乘初果位,大乘初地。《俱舍论》云:至四善根的第四,于世第一法的无间道发无漏正智,即以十六行相,次第观欲、色、无色三界四谛之中,通过十五行相,至见道。此位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到圣道,进入圣者的阶段,即是声闻的初果位。
四、修道位:是声闻的第二果及第三果位,继续修诸道品次第,继续渐断八十一品思惑及色等有漏法。
五、无学位:初二三果,虽入声闻圣位,仍称有学,到了第四阿罗汉果,断尽思惑,称为非所断,入此位者不再到三界受报,故称无学。
四念处及四正勤,是在资粮位修,四如意足则是在加行位修。在修行禅定的过程之中,能够发起暖、顶、忍、世第一的四种善根,因此,加行位又称作四善根位。依据《俱舍论》卷二十三有云:「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兹再分述如下:
一、暖法:是总相念住之后念所生的善根,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苦、集、灭、道四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暖是譬喻圣火,是见道位无漏智的前相。若入此位,虽或退堕、或断善根、造无间业,堕于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得涅槃。
二、顶法:是暖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四谛十六行相。顶是譬喻山顶,在进退两者之际,或有进而上登忍位,或退而下降至暖位,有造无间业而堕地狱者。然此位之人,纵然退堕,终不断善根。四如意足,即在此位修习。
三、忍法:是顶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三品。下忍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毕竟不堕恶趣。中忍渐灭所缘之四谛,灭能缘之十六行相,最后仅余一个属于欲界苦谛下之苦行相,谓之减缘减行。上忍仅为一剎那间。至此,毕竟不再退堕忍法,亦无堕于恶趣者。
四、世第一法:是生于上忍后念之善根,仅为一剎那间,故无下中上的三品。此位同于上品忍位,仅观苦谛苦之一个行相。「世」是世间有漏法,此位是于有漏法中,无有超出此一观智的程度者,是世间有漏法中最高最胜之法,故名世第一法。此位极速无间,必生无漏智,入见道位,证悟胜谛,为初果圣者。
四如意足的内容
根据《大智度论》卷十九云:「行者如是得四念处实智慧,四正勤中正精进,精进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种定,摄心故,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
这也是说在三十七道品次第之中,四念处、四正勤的修习,重点在于智慧增多,定力则不足,故须再以修习四如意足的禅定,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与定力相等,所以称之为如意,所愿皆得故。
又云:「问曰:四念处、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虽有定,智慧、精进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
这也是说,在修习四念处、四正勤中,虽也有定,但以智慧精进之力为多,定力较弱,所以不得如意愿故。
很多人有种误解,认为修行只要发悟见性,似乎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这是「未得谓得」的错误观念。单靠禅定,不会见性,单凭观慧,不得如意愿。必须智慧与禅定同等生起,才入顶位,但这还未见道,何况得大解脱。
四如意足是指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分别介绍如下:
欲如意足
欲如意足(chanda-ṛddhi-p?da):是以希望求得胜定,以欲为主得定。欲有三种性质:
一、欲心所:欲有多层意思,通善、恶、无记的三性;发愿乐修道品是善,沉醉于五欲的享受及贪得无厌的追求占有是不善,这里所讲的欲如意足,当然是善心所。
二、希望:欲是一种希望、企盼。是对所爱乐的事物,想做、想得之欲求、愿望。此处的欲如意足,是希望得到殊胜、神妙的禅定。
三、意欲(意乐):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之中,有昏沉、掉举、放逸、懈怠、失念、不正知等六种缺陷,会阻碍禅定的修行,而「欲」的「意乐」就能帮助我们在习定时,排除其中的「懈怠」。例如《药师经》有云:「正见、精进善调意乐。」《摄大乘论》则指出有六种意乐。《三藏法数》卷二十七则云:「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
精进如意足
精进如意足(v?rya-ṛddhi-p?da):是以精进策励得胜定,是以精进之力得禅定。有了欲这样的意愿、意欲之后,必然要下定决心,开始精进地用方法,这就要回到四正勤了;用四正勤的态度,既已精进努力地修习四念处观,亦以精进力来修四如意足。
心如意足
心如意足(citta-ṛddhi-p?da):是以守心摄心得胜定。以习定因缘生起道分,以有漏无漏心得禅定。用精进心来修习禅定,在任何一个时空里,都是维持在当下这一念的方法上。这个心,本来是散乱的妄想心,若将此心放在方法上时,就能够生起菩提道分了。这是将执着心、烦恼心,转为心如意足,作为习定的能缘所缘心。
思惟如意足
思惟如意足(v?ṃa-ṃs?-ṛddhi-p?da):是以智慧、思惟观察得胜定。以思惟为主得定,以定因缘生起道分。虽然已经能够用心修定,但是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变为修道的心,在用方法时,还是会有六种缺陷隐现出没,因此,就要用思惟、用智慧来省视观察了。省察自己在修定之时的心,如理不如理?正确不正确?如理正确,就持续下去;不如理不正确,就马上改过。渐渐地、渐渐地,到最后,只有如理正确的状况,这种状况称作「顶法」。在加行位中的「顶法」,就是在升堕进退之际,只允许有如理正确的心念出现,不断地思惟省察,使得不正确不如理的烦恼心(总名为十缠: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没有现行的机会。
由于修习禅定有六种障碍,只要有其中一种障碍出现,心就是有问题的,是不如理的。因此,要以如理、思惟、观察来对治六种缺陷,对治十缠烦恼。如果能够到四加行位的最后一个「世第一」位时,那就超出凡界而进入初果见道的圣者位了。此时,心中不再有恶不善法的现行,可是见惑虽断,思惑未断,一直到成佛为止,才会永断最后一分微细无明。能到「世第一」位已经伏三界见思二惑,剎那无间,离凡夫位,入「见道位」时,断三界见惑;思惑已伏而尚未断,不名为缠,而称随眠。
四如意足即是四种三摩地
大乘唯识学系所说四如意足,亦名四种三摩地,例如《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云:「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以欲、勤、心、观,四增上力,所得三摩地。三摩地即是定、等、持、一境性,下面即依《瑜伽师地论》来介绍四种三摩地:
欲三摩地
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于是时,纯生乐欲,生乐欲已,于诸所有恶不善法,自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起一境念;于诸善法自性因缘,功德出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习故,触一境性,于诸所有恶不善法,现行诸缠,能令远离,而未永害,烦恼随眠。」
欲增上力,就是有个意愿、期待、希望,想要如何才能得定。首先,就要对治种种不善的烦恼心,看看这个烦恼是真的有吗?它的本性又是什么?如果知道它只是一种虚妄的妄念,不是实在的,那为什么还要有烦恼呢?执着自己的烦恼心,反而变成了麻烦,只有不断、不断地观察自己的心,知道所有一切的妄念,无非烦恼。也就是观察恶法及善法的自性因缘,使得妄念越来越少,到最后就是心念的统一,称为「起一境念」、「住一境念」,而得远离「恶不善法」及「现行诸缠」,不过尚未永除「烦恼随眠」。
勤三摩地
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于过去未来现在,所缘境界,能顺所有恶不善法,能顺所有下中上品烦恼缠中,其未生者为令不生,其已生者为令断灭,自策自励,发勤精进,行彼所缘,于彼境界自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于诸所有恶不善法,现行诸缠,能令远离,而未永害,烦恼随眠。」
勤增上力,又叫精进增上力。对于心中所想的念头,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全部都是妄念。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再去管它;未来的还没有来,让它不要产生;现在有的妄念,不执着它,赶快停止。这个名为「能」调「顺所有恶不善法」,也是「能」随「顺所有」「烦恼缠」缚。这个时候的心,只有清净的一念境,必须不断地观察现在这一念,停在现在这一念上。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够这样不断地练习,即使还没有达到《金刚经》过现未三心不可得程度,但是方向相同。从有间歇的一念,成为持续的一念,便是「心一境性」的三摩地,住此「心一境性」,便能远离「所有恶不善法」及「现行诸缠」,不过尚未永除「烦恼随眠」。
心三摩地
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复策发诸下劣心,或复制持诸掉举心,又时时间修增上舍,由是因缘,于诸所有恶不善法,若能随顺恶不善法及诸善法,若能随顺所有善法自性因缘,过患功德,对治出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心增上力,即是持心不昏、不散、不掉举,名为奢摩他。要时时省察自己的心,念念不断观察自己的心,是否有掉举等的现象,发现了马上要舍。此即是随顺一切恶法及善法,如理审察其自性因缘,或为过患、或为功德,或对治、或出离,便能得三摩地而住于「一境念」,而发起「一境性」。此三摩地,虽能远离所有恶不善法及现行诸缠,亦尚未能永除「烦恼随眠」。
观三摩地
观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于能顺恶不善法,作意思惟,为不如理;复于能顺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为如理。如是远离彼诸缠故,及能生起诸缠对治,定为上首,诸善法故,能令所有恶不善法,皆不现行。便自思惟:我今为有现有恶不善法,不觉知耶?为无现无恶不善法,不觉知耶?我今应当遍审观察。彼由观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观察,断与未断,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触证,心一境性。由是因缘,离增上慢,如实自知:我唯于缠心得解脱,未于一切一切随眠心得解脱;我唯获得及已修习,诸缠对治,定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获得及未修习,随眠对治。」
观增上力,观是观察审思的意思。观察自己是否正在用功,随顺一切恶法,为不如理,随顺一切善法,为如理。远离诸缠,对治诸缠,皆由如理思惟,如是反复遍审观察,便能得三摩地,便是能「住一境念」,而「触证心一境性」,「离」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增上慢」心。故其自知,唯于现行诸缠,心得解脱,未于一切「随眠」,心得解脱,尚须修习,对治一切随眠之法。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又云:「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远诸缠,复为永害一切一切恶不善法,诸随眠故,及为修集能对治彼诸善法故,便更生起乐欲策励,广说如前修四正断,加行道理。」
可知,四如意足,是在加行位中修习四种三摩地,虽能以之远离恶不善法的现行诸缠,尚未永除一切恶不善法的诸种随眠,必须更生乐欲策励,修集对治此等随眠的诸种道品。
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
由于四念处是修观慧,四正勤是以精进心来修四念处,但定的力量不强。因此,修过四念处的观慧之后,再修四如意足的禅定。
在禅宗修行的方法,譬如说用参话头见性时,就叫作破参,也就是破了禅宗修行的第一关,但这并不等于解脱,也不等于已经修行完了。见性,只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走的路是什么,此时,便奠定了对于修学佛法的信心。
见性的经验,有点像一个人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什么也看不到,突然间有一串雷电之光,一闪即灭,让你看到道路,发现了道路的去向,瞬间的闪电过后,又回复黑暗,道路也随即隐没,可是这时候你已经知道有一条道路可走,便有继续往前的信心。但这绝对不等于已经走完了路,因此,从此以后必须要好好地次第修行一切道品,好好地走完这条解脱之道与成佛之道。
禅宗的见性,也不能与声闻初果的见道位相混。大乘法贵在菩提心的菩萨行,不为自求速成。迷人渐修,悟时顿悟;悟后起修,发大悲心,历劫润生。声闻法侧重出离心的解脱行,厌三界苦趣,求速脱五蕴;虽离我执,未离法执,不算究竟。
四神足与四加行位的关系,则如《俱舍论记》卷二十五云:「此(四神足)据加行立名」。又云:「欲谓希求,勤谓勤策,心谓所依,观谓观察。」
欲神足:欲者欲起此定,谓加行位,由欲力故,引发定起。
勤神足:勤者勤修此定,谓加行位,由勤力故,引发定起。
心神足:心者心所所依,谓加行位,由心力故,引发定起。
观神足:观者慧观察境,谓加行位,由观力故,引发定起。
这里将四如意足,名为四神足,只是用作比喻,与六种神通的神足通,实在不相同,它是在加行位中修习的四种禅定。凡夫修行四禅八定,以享受定中的安乐,或是希望得到神通;修习道品次第的四如意足,目的不在享受定乐,不在获得神通,而是为了解脱。因此,《俱舍论记》卷二十五也说:「一三摩地,由四因生」,将四如意足称作四种三摩地或四种三昧,就与六种神通中的神足通,有明显的区隔了。
四如意足为何称为四神足
以神足为如意足命名的用意,可举典据如下:
《俱舍论记》卷二十五云:「谓诸神灵,胜妙功德,故名为神;定是彼神所依止,故名之为足,神之足故名为神足。」
四如意足的四种三摩地,能发起许多神胜灵妙功德,故以此定,名为神足。
《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四十一云:「诸所思求,诸所欲愿,一切如意,故名为神;引发于神,故名神足。然此神用,略有二种:一世俗所欣,二圣者所乐。若分一为多,合多成一,此等名为世俗所欣。若于世间诸可意事,不住顺想;于诸世间,不可意事,不住违想;于诸可意不可意事,安住于舍,正念正知,此等名为贤圣所乐。」
所求如意,故名为神,此定有发神之能,故名为足。世间俗人所乐者神变发现;贤者及圣者所乐者,是舍却可意及不可意的两端执着,安住于正念正知。
《大毗婆沙论》又云:「复有三种神用:一运身,二胜解,三意势。运身神用者:谓举身凌虚,犹若飞鸟,亦如壁上所画飞仙。胜解神用者:谓于远作近解,由此力故,或住此洲,手扪日月,或屈伸臂,顷至色究竟天。意势神用者:谓眼识至色顶,或上至色究竟天,或傍越无边世界。」
此段是说明「世俗所欣」的神足通之妙用,分别有三类神用,唯其非关四如意足的功德。
又云:「三摩地名神,欲等(勤、心、观)四名足。由四法所摄受,令三摩地转故。」
以修习欲、勤、心、观的四种道品,发起四种三摩地的神用,故名四神足。
又云:「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
三摩地既是果位的功德,也含因位的运作;欲、勤、心、观的四者,唯是因位的方法,未必已有三摩地的果德。
四神足不是神足通
四如意足又叫作四神足,「神足」之名,也是六神通的一种。所谓六种神通,便是: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漏尽通。神足通就是神运变化,不论变大变小,变远变近,变多变少,变有变无等,所有一切的神变都属于神足通。
称为神足通的原因,就是能够以超自然的力量来运作,完成各种三度空间现象变化的目的,从这样变成那样,从这儿到那儿的种种过程,就如用脚走路一样。神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足是运作过程的现象。在佛经,常常看到罗汉、菩萨以及佛,都有神通的记载。所谓十八神变,放光动地等,就是神足通。
修学佛法的人未必有神通,亦非一定要修学佛法的人才会有神通,没有学佛而仅修禅定也可能修出前五神通。甚至有些众生,不修禅定,也可能有报得的神通。一般人的异常经验,属于感应而不是神通,所谓感应,就是偶而会碰到、听到、看到、闻到种种奇异现象。六神通中,除了属于四果圣人所具的漏尽通外,其他五种神通,凡夫外道乃至异类众生,也可能有。
神通和感应是不一样的,神通可以自主发通,感应不能自主自发,感应不一定是修行的人才有,神经质的人也常会有感应。神通所现如幻似真,感应所现拟真非真,实则都应视为幻觉、幻境。有些大魔术师大催眠师,也能表现神通般的特异工夫。
凡夫对于神通都有兴趣,但是神通不是绝对有用,也不一定是正面的,它的本身并不可靠。譬如说,过去世的重现,未来世的预见,能听到、看到远处发生的事情,能看到一些隐藏不露的物件,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些什么等等。这些神通虽然会让人感到很惊奇,似乎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但是,从因果的原理来看神通,完全是没有用的,因为它违背了如是业因、得如是业果的自然定律。应该发生的事,迟早会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事,纵然发生了也不会真的管用,主观的神通是不可能改变客观事实的,纵然暂时改变,必然要于未来作更多的补偿。
不论在大乘和小乘的圣典中,都可以看到有关神通的记载。但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要吃饭他不会坐在那里等着,指挥一些天神送饭来吃,所以每天到了一定的时间,他会去村中托钵。成佛之后的释尊,在世间行化,不管走到哪里,也都像我们一样,是用两条腿在走路。他也不曾用神通变了一座又一座的寺院,让所有的弟子们都不需找工人建屋就有得住,释迦牟尼佛还是需要居士们供养土地,布施金钱来盖房子;甚至佛陀自己披的袈裟,也是他自己用手裁制。人间的佛陀,是很少现神通的,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智者。
佛虽然有神通,却不轻易用神通。佛的圣弟子中,有一男一女两位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及莲花色,已是罗汉,最后却由于宿世业报而被人打死。照理说他们可以用神通逃往他方世界,可是他们却没有,因为这是因果业力使然,纵然想逃,也逃不掉。
到现在为止,上座部的佛教界,仍是不准出家人表演神通,例如在今天的泰国,比丘表演神通是被禁止的。中国的大乘佛法,不论是哪个宗派,也都不准许展现神通。藏传佛教,非常重视神通,可是也不轻易表演,当我遇到那些大成就者,问他们究竟是否有神通时,他们也不直说有或没有。
有一次《西藏生死书》(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的作者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到农禅寺访问我。在他来的前一刻钟,我正在卧室,忽然有一只鸽子以非常快的速度飞撞到我卧室窗台下方的墙壁,当场死亡,那时寺内正在举行念佛法会,有一千多位莲友。我首先为这只死去的鸽子念阿弥陀佛,也愿以全体莲友们念佛的功德,回向这只鸽子往生极乐世界佛国净土。索甲仁波切到了以后,我吩咐我的侍者,用一只盘子托着这只鸽子,请索甲仁波切为它超度。
我说:「这只鸽子真有善根,仁波切来了,我们正在念佛,所以也请求上师超度。」索甲仁波切大概花了五分钟的时间,用一种也是弥陀法门的破瓦法(phowa),为这只鸽子念诵超度。
在他修法之后,我问:「仁波切,请问这只鸽子现在到哪里去了呢?」
他答得很爽快:「我没有这种神通力,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他是否有神通,至少他自己没有说他有神通,请问诸位,索甲仁波切究竟是否知道鸽子到哪里去了?其实从我的观点来看,它是往生了,但我不是靠神通而是因为信心,如果没有这个信心,我就不会自己为它念佛,也不会请仁波切为它超度了。
另外,最近有一位中年女士要来见我之前,我已得到讯息,因为在我的会客室中,忽然有了一股很浓的檀香味,我心里在想:「嗯,有什么神灵要来了!」
这一位女士来了之后,问我是否知道她是谁?我说我不知道,她说我应该知道她是谁,我说:「你应该知道,我不知道你是谁呀!」
由于那股檀香味,是从这位女士身上散发出来的,于是我说:「你身上有一样不是属于你的东西,是在借用你的身体,准备做些什么。」此时的她,似乎已不能分辨,那股檀香味和她自己之间是一是二了。
接着我又说:「我能够帮助你的,就是从今以后,劝你口中常称弥陀圣号,不要再听这样东西的命令,心中常念五蕴皆空,渐渐地就会离开你了。否则,你会变成灵媒,对你的家庭、工作、生活,都会有负面的影响,你会变得很不正常。学佛的人,一定要在正常之中,开发平等的慈悲与无我的智慧。妳今天来这里,附在你身上的灵,也未想到我会讲这番话,听了之后,对你们都好。」
像类似的现象,既非四神足,亦非神通,乃是灵体附身的功能,跟禅定无关,跟智慧不相应,和道品的修证无涉。最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用排斥它,也不必去注意它。(西元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十一月五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整理)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