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常识网

雪窦重显大师—云门宗

发布时间:2022-12-20 18:47:08作者:普门品常识网

雪窦重显大师—云门宗

  (公元九八○──一○五二年),宋代云门宗僧人。

  大师与佛门因缘甚深,七岁便依止仁铣法师出家;后投香林澄远弟子光祚禅师,因问:「不起一念,云何有过?」被棒喝三次开不了口,终于豁然大悟,遂任五年首座,朝夕参悟,尽得其真传,坚定日后中兴云门不移的信念。宋元徽四年(公元一○二○年),福建明州太守曾会敦请大师住持雪窦山资圣寺,海众云集,大倡云门宗风三十一年,有「云门中兴之祖」称号,朝廷并加封为明觉禅师。

  大师工翰墨文章,诗情超迈,灵秀特达,常题诗相赠知己;并以前代禅门公案、话头举示后学,闻法弟子将其所拈提故事及诗作整理为〈雪窦和尚拈古〉一百则、〈雪窦和尚颂古〉一百则、〈瀑全集〉一卷、〈祖英集〉二卷,流传后世。

  字贯一,号金刚心斋主人,

  一九五九年生。山西运城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现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攻读古典文学博士学位。着有《圆照法师与金刚心法》、《苦海与极乐》、《心路历程》、《东方人生智能珍品丛书》等十余部及数十篇论文。

  佛教与其它宗教一样,追求的是人类的最高智能,尤其是中国的佛教禅宗。

  智能不是聪明,聪明只是一种智识的能力。如果没有正确方向,没有智识的积累,越是聪明反而离开智能就越远,这就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赔了夫人又折兵;智能不是知识,知识只是一种认识的常识。如果没有灵秀之机,没有聪明的运用,知识越多反而离开智能越远,这就叫做知识越多越反动,坑了自己害别人。但是,智能又离不开聪明与知识,知识与聪明的圆融结合才是智能。聪明因为知识的运用而永不枯竭,知识因为聪明的滋润而生机盎然。

  智能是人类千万年思惟和实践的结果,是焚烧愚昧的火炬,是照破暗夜的灯塔,是指引航向的南针,是唤醒迷梦的晨鸡。有了智能,人类才能够与天地鼎足而立,为万物之灵长。没有智能,人则不成其为人,与畜生无异。所以,追求智能便是人类完善自我并且升华精神的唯一途径,也是最崇高的行为。因为拥有了智能,才能够主宰自己;主宰了自己,才能活得幸福潇洒。也就是最有智能的人生了。

  人类文明千万年,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获得智能而现大无畏身,勇猛精进,以智能之火炬照亮了茫茫苦海,扬起了希望的风帆,驶向那理想的彼岸。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佛等,都是人类智能的象征。有了榜样,人类的前进便有了目标和希望,所以历代后起之秀,都是以前人为准则来激励自己的。他们都是因为拥有了智能,才得以成就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佛教的发展,到了中国的禅宗,才算在思想上真正超越了人类的物性,而成就了根本的佛智。尤其是五家七宗中的云门宗,以人类的文明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地完成了精神上的提练和升华。

  云门的兴盛,就在于他能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作为自己觉悟的基础,而不是扬弃所有的文明智能,而只讲究狭隘的觉悟。有大智能方能够有大觉悟,没有智能自然无法得到觉悟,而我们所谓的智能是包括着聪明与知识两个方面的。其它的人并没有像云门文偃那样,能够出道入儒,或者出儒入道,然后再融三归一而成大家,所以无法真正地领悟云门宗的宗旨和奥妙。他们所拥有的,只是从专一的佛教的或者禅宗的角度去修行,自然无法领略到云门大师所拥有的境界和成就。所以,云门之后,云门宗便呈现出衰微之势。然而,就在他的玄孙辈,出了一个与他的经历相彷佛的雪窦重显,自然能够进入他所领悟的境界,而且阐扬宗风,光大门庭,因此便有了云门中兴的局面。

  雪窦重显(公元九八○──一○五二年),名重显,字隐之,四川遂宁府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俗家姓李.母文氏。家世豪富,业儒传家,为人善良厚道。生时瞑目若寐,三日浴后豁然乃悟。随即摒去荤腥之食,而不乐游戏。重显幼承家学,得其精髓。七岁时,有一僧过其家门,便挽持僧人袈裟,喜不自胜。听闻经咒梵呗之声,便洒然泣下。父母问其缘故,他便恳请父母让自己出家。父母坚执不可,重显便数日不进饮食。他志存高妙,征得父母同意,髫龄即投依益州普安院仁铣法师出家。曾与福建泉州晋江人曾会同舍学习,而曾会则中揣拱二年(公元九八九年)进士。之后,重显初习经律,兼及世间学问,儒道佛之书,无不涉猎。

  宋真宗咸平二年、三年(公元九九九──一○○○年)回家办了父母丧事,便又回到普安院。咸平六年(公元一○○三年),受具足戒,以戒为本,专习定业,颇有收获。然后,历经法师讲席,执经问难,究理穷玄,机辩无敌,三川僧众都以为他是佛教大法器。

  一次,他听说元莹法师在大慈寺开讲《圆觉经疏》,便前往听法。他执卷辩难大义,越辩越深,法师不能屈服。至夜晚,重显进入元莹法师方丈室,请教「本心是佛,由念起而漂沉」一句,往返数次,法师深深歎服,便拱手称谢,且劝告他说:『贫僧说服不了你。依法师之才华与缘分,决不是久留教中的人!听说南方有位得了诸佛祖师清净法师的大师,他在那里等着你去求法好久了!』于是,重显整装南下,弃教归禅。他先向东出发到襄阳,依止于石门山聪禅师处三年,但机缘不契。聪禅师劝谕他说:『此事非是思量分别能够解悟的事,北塔光祚禅师乃是你的出身师父。不妨前往参拜!』于是,重显便朝复州的北塔走去。一路上,又来到郢州的大阳,做了一段时间的知客。曾与僧人谈论赵州和尚的宗旨,僧人说,当年法眼禅师邂逅觉铁嘴于金陵,而觉铁嘴是赵州大师的侍者,号称「明眼」。法眼便问他道:『赵州说「庭前柏树子」的前前后后,你还记得吗?』觉铁嘴却回答说:『没有这样的话,千万不要诽谤先师啊!』法眼便拍手赞歎道:『真是从狮子窟中出来的啊!』

  客僧举毕这则公案,便问道:『觉公说没有这样的话,法眼禅师竟然能够肯定了他。这里边的奥妙在哪里里呢?』重显回答道:『宗门之中,抑扬起伏,变化无方,那里有什么规矩和定准呢?』这时,正好有个修苦行的叫做韩大伯的人,侍立在一旁。一听重显的回答,便窃窃笑着走了。等客僧走了,重显便去找他来,数说他道:『我只是偶然跟客僧说话而已,你怎么就敢轻视嘲笑呢?你到底在笑什么?』韩大伯回答道:『我笑你这知客眼儿不正,选择正法还不明亮。』重显立即询问道:『你有什么说法没有?』他便用一首偈句来回答道:「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重显一听,心中大异,便相互结为道友。

\

  重显壮盛之年,工为翰墨文章,追慕禅月贯休大师,情景交融,境界高迈,独具机杼,灵秀等达。

  红芍药边方舞蝶,碧梧桐里正啼莺;

  离亭不折依依柳,况有春山送又迎。

  重显曾经上过庐山,依止在栖贤寺征諟禅师座前。然而征諟简慢少礼,重显磊落孤寂,机缘不合,便作〈五老师子〉诗:「踞地盘空势未休,爪牙何必竞时流;天教生在千峰上,不得云擎也出头。」知道此处无有结果,便掉头下山往回走。在路上遇禅僧齐岳,相约同游,共谒爚州五祖师戒禅师。先令齐岳前试探,机语不契,便继续参访高僧大德。后来,至湖北复州北塔,参拜光祚禅师。

  光祚禅师是云门文偃之徒子香林澄远之弟子,知见甚高,学者莫能赌其机关。而重显才资俊迈,灵悟异常,深得智门厚爱。一日,重显开口问道:『不起一念,云何有过?』光祚禅师召他近前,拿起拂子就打。他正要开口争辩,拂子又打了下来。重显当下便豁然开朗,妙不可言。后又随师父住持随州的智门,遂依止五年为首座,朝夕参悟,尽得其真传。此后奉师之命,重显遍参诸贤。先参洞山晓聪禅师,再至鼎州大龙为知客,到南岳福岩为藏主,然后上庐山拜参罗汉林禅师。师诸大师砥砺辩论,境界不凡。后来,重显又往池州景德寺为首座,为大众讲解肇法师的《般若论》,大众多获益处。恰值故人翰林学士曾会为池州太守,畅瀢阔别之情,共讨禅悟之机。不久,重显欲往南行,曾学士问他何往,重显答道:『将游钱塘,绝西兴,登天台、雁荡。』曾会说道:『灵隐乃天下胜处,寺中住持珊禅师乃是我之故友。』于是便写信推荐。

  真宗天禅元年(公元一○一七年),重显到杭州的灵隐寺,并未去找珊住持,而是隐姓埋名,混迹于大众之中,做掏大粪的净头。三年后,曾会奉使浙西,来参访灵隐之重显。然而灵隐上上下下竟无识者,直到将千余僧众挨个考察,才在净头里找到重显。曾会问他把三年前的书信放在哪里里了,重显便从袖中掏出那封还未拆开的信来,交还给了曾会说:『多谢公意殷勤,然而我这个行脚僧却不是邮差员啊。』曾会听罢大笑起来,珊禅师因此特别看重重显。后来,重显名声大显,出住在苏州洞庭湖的翠峰寺。

  三年后,因为曾会官守福建明州,所以敦请重显转住明州雪窦山资圣寺。海众云集,大倡宗风三十一年,有「云门中兴之祖」称号。驸马都尉李和文,上表奏闻,赐重显紫方袍;侍中贾公奏闻,加号封为明觉禅师。

  雪窦教化人,全以开启智能,觉悟本性为务。所以将历代公案整理分类,时刻提示开导,循循善诱,以便学人能够得门而入。他根据自己的学力智能,将所学佛法归纳起来,传播流布,启迪悟性,收效显著,遂有法嗣弟子八十四人,郁郁乎盛哉。

  大师暮年,悲叹学人寻流而失流,本末倒置,作出一首〈为道日损偈〉以勉之:「三分光阴二早过,灵台一点不揩磨;贪生逐日区区去,唤不回头争奈何。」又书写〈戒进后学文〉于壁云:「身如行厕,利称软贼;百年非久,三界无安;可惜寸阴,当求解脱。」读之者为之鼻酸。

  闻法弟子将其所拈提前代公案的故事整理为〈雪窦和尚拈古〉一百则,将其颂举前代公案的故事整理为〈雪窦和尚颂古〉一百则,将其接引学人的公案整理为〈瀑泉集〉一卷,将其诗作整理为〈祖英集〉二卷。雪窦在世时,其英名已远播,诗文集已广泛流行。

  雪窦一日游山,四顾周览,谓侍者曰:『何日复得来此?』颇多感慨。侍者哀乞遗偈,雪窦回答道:『平生惟患话语多!』谓自己是老婆心切,只希望天下的人能够觉悟成就,所以不厌其烦地给人指点迷津。就像一个明眼人一?,看着那盲人走路,明明前边有个障碍,眼看就要撞上了,心里实在着急,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要让这盲人明白前边有危险。

  盲人无法看清明眼人所看到的世界,所以无法接受明眼人的指点。明眼人要让盲人明白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自然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还不见得就能够使上劲。就像苏轼写的〈日喻〉一样,明眼人看到太阳圆得像个盘子,便敲着盘子告诉盲人说太阳就是这个样子;看到太阳温暖光明像蜡烛的火焰,便让盲人感受蜡烛的光焰和温暖。然而,这个盲人再怎么样也无法感觉到太阳的样子,所以一听到盘子响便认为是太阳来了,一摸到蜡烛便觉得捉到了太阳。这就是禅宗所说的认指为月。

  手可指月,而月不在指,或者说指不是月。指月者知道什么是月,不过用手指去给人指点一下。然而被指着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是月,聪明的人能够因指而见月,胡涂的人始终只把手指头当成了月亮。同样,文字说法再多,都是让我们明白真理的钥匙,用钥匙可以打开宝藏的大门,但却决不等于真理宝藏的本身。所以,必须破除众生对于文字说法的执着。

  释迦牟尼佛传法四十九年,佛法说了千千万万,但《金刚经》中却说道:『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说法者无法可说,就是要破除大众对于文字语言的执着。雪窦认为自己一生言语太多,也如同佛陀的说法一样,总是不要大众执着于他的话语文字,而要从中悟出真正的生机来。

  仁宗皇佑四年(公元一○五二年)六月十日,雪窦重显大师沐浴更衣,朝北端坐而逝,年七十三。塔全身于寺之西坞。

  天下英才出蜀川,学游四海访真禅;

  智门一拂开明悟,灵隐三年得妙传;

  小试翠峰流贯玉,大阐雪窦瀑飞泉;

  颂拈今古成公案,宗祖中兴性月圆。

  刚刚为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写了一部《云门大师传》,负责大陆组稿的吴言生教授又给我下达另一个任务,即再写一部《雪窦重显大师传》。

  依我当时的实际情况,接受这项任务的难度颇大。因为我在大陆上的写作任务还很重,如人民出版社的《安纲智能人生丛书》、《圆照法师与金刚心法丛书》和中国社会出版社的《东方人生智能珍品丛书》、《三教九经丛书》等,要完成这些写作,已经顾不过来了,的确没有任何时间再去接受其它的任务了。

  但是,言生大德是我的师兄,在我没来陕师大文学所读博士之前,我们已神交多年。现在我既然来西安,言生兄又一再希望我能承担此一项目,我就是再忙,也得以《雪窦重显大师传》为当务之急。况且,《云门大师传》出版后,承蒙佛光文化编辑厚爱,希望能再编辑我写的书;加之雪窦大师觉悟的路,以及佛学素养,在在使我钦佩景仰。由于这种机缘,终于使我承担起了这项工作。

  暑气炎蒸,挥汗如雨,沉浸于雪窦公案故事中,沐浴在翠峰瀑泉飞玉里,早已不知身在何处,生当何时了。雪窦大师的一首〈迷悟相返〉诗,正好表达了我此时的心境:

  霏霏梅雨洒危层,五月山房冷似冰;

  莫谓乾坤乖大信,未明心地是炎蒸。

  一个又一个不眠夜。一串又一串的字符,从键盘中珠贯而出。真不知是我在写着雪窦大师,还是雪窦大师在写我,更多地是我们合成了一个,分不清是他还是我。我只觉得,随着写作的深入,我越来越浑身里外澄明,沐浴在璀璨的佛光之中。

  愿这段佛缘,永远伴随着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


Warning: mysql_close(): no MySQL-Link resource supplied in /www/wwwroot/pumenpincs.com/m.pumenpincs.com/index.php on lin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