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离合
我们今天再讲马斯洛于《动机与人格》的书中,所论第三种需求─被认同、尊重、和关怀的需求。至于成就感、归属感以及最后的自我实现等需求,待明天再说。
其实,被认同、尊重、和关怀的需求,就广义而言,即是整个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也。
很多人常把人际关系的离合,当作「纯对象的际遇」而已!
不来电或缘来就是你!
很多人在人际关系中,常把沟通得好、不好,当作是「纯对象的际遇」。怎么说呢?如果碰到好的对象,沟通当就很快,全无罣碍;如碰到坏的对象,那沟通不良,便是理所当然的。
如中国人有句话:「秀才遇着兵,有理讲不清。」不是我有问题,而是他有问题。因为他就是土匪强盗,蛮横无理,所以怎么讲也讲不清。
反之,沟通好的,即是最浪漫、最唯美的「一见钟情」。或者如时下正流行的术语─来电。这个不来电,那个常来电。我们不太清楚什么状况会来电?什么状况不来电?但是,却常在茫茫人海中,寻求「被电到」的感觉。什么感觉呢?非理性的感觉也。
或者如有部电影的名字,乃「缘来,就是你」─名字虽听过,内容却没看过。如果缘凑巧的话,那就非你不可了。所以很多人,都把人际的沟通,甚至男女的交情,当作纯对象的问题。今天为寻不到好对象,所以还是孤家寡人;然如那天寻到了,就能跟她白头偕老,厮守一辈子。
两个人既从不认识、也不了解,怎么可能一见钟情呢?以佛法来讲,很简单,因共业太重,且已超乎理性的范围。所以,没办法再用理智去判断,就直接被业力牵引过去了。
因此,最初的感觉虽浪漫唯美,然最后却十有八九不得善终。我们听到最典型的故事,就是罗密欧与茱丽叶。当然,我们没办法去问沙士比亚:这个故事是真有其事,还是你创作出来的?但总而言之,最后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却是真实不虚的。
这也是说:人际关系的好坏,不只是纯对象的际遇而已!因如是纯对象的际遇,那我们都可以不用负责任了,也不能学习成长了。
其实,在人际关系的离合中,更切要的乃是:我是否有诚意?是否有能力?去作沟通协调。
故在人际关系中,更重要的是:我有没有诚意去沟通?有没有能力去沟通?如果有诚意、有能力,则相应者,当然会愈来愈多。如果没有诚意、没有能力,而到处找不到相应的人,这乃是「自作孽,不可活」也。
于弗洛姆《爱的艺术》乃谓:爱的能力,必得经由学习而成长。
在我大学时,曾看过一本书─弗洛姆所写的《爱的艺术》。不知在座各位,曾看过否?这本书的名字,取得不好,让人看了容易想入非非。就我的认知而言,应该取名为《爱的能力》才适宜。因为里面主要的观点为:爱的能力,必经过学习、训练,才能成长、才能熟练。而不是寻到一位对象,就有能力去爱。甚至就有资格,被人所爱。
不信,且看父母们如何生儿育女,便明白了。
不只要有爱心.耐心,且还要有专业的知识与技巧。
且不谈男女间的爱情,最浅显的,如父母对儿女的爱。在座诸位,很多都已生儿育女了,必十分肯定:要教养一个小孩,实在不简单。不只要照顾他的衣食、睡眠,还得照顾他的健康、品德。不能小孩子已病歪歪的,还不知道。或知道了,也无能为力。所以,爱心不是一个空泛的名词。不只要付出耐心、恒心,而且还要有专业的知识与技巧。
事实上,我在大学时,就想过这个问题:小孩子虽很可爱,抱一抱,亲一亲,还可以;但要照顾他到长大成人,就觉得负担太重。所以,即立意:就算结婚,也不要生小孩。
关于父母对儿女的关爱,这大家很容易明白。故不是只想「我爱你」,就能把爱心发挥出来。而是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历练,才有办法把爱心发挥无余。
同理,对异性的爱亦然
故对异性的爱,也非只是说「我爱你」或互相亲嘴、拥抱,即可了事的!而是既然爱她,就得去关心她、照顾她,不只帮她解决问题,而且还要帮她学习、成长。故所需用心、用力者,还多得很呢!
故第二点,我要强调的是:有了诚意后,还要经过学习、训练、历练,才能使爱心慢慢成熟。
问:「女朋友跑了,如何把她追回来?」
答:「还是先把你追回来吧!」
记得我在农禅寺,有一天于「甘露门」执勤时,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不是他自己愿意来的,而是被他妈妈带来的。
在他妈妈再三催促下,他才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女朋友跑掉了,当怎么把她找回来?」我心理想:这问题应该去问张老师,或那些爱情专家,怎么来问我呢?可是又想:如果我直接说:「你问错人了!」又太不给情面了!
所以,我只好说:「且先不要想:当如何把女朋友追回来。而是当先设法,把自己找回来?」他说:「为什么?」「看你三魂六魄,现在剩不到一魂一魄;你这种鬼样子,谁会喜欢你呢?」他说:「好,当怎么把自己找回来?」我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要去追女朋友。让她回来倒追你,或者让她后悔一辈子!」「这可能吗?」「所以你当庄敬自强,奋发有为。如果你能飞黄腾达,既不用担心她会跑掉,也不用怀疑她不会重投怀抱!」
这样讲,有点用「激将法」的味道。但我主要的观点,乃强调:你要先具备被人所爱的条件,而不是一天到晚在设计:如何把她追到手?如何把她追回来?
因此如何能有被认同、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呢?
且看你是什么料子吧!
其实,我会这么回答,乃是因为看过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而有这样的观点:她会不会回来?且看你是什么料子!故如何使自己变成这种料子?这才是努力的重点。
故马斯洛虽曰:「人有被认同、被尊重、被关怀的需求!」但云何能有被认同、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呢?他却未说明白。如果每个人都「守株待兔」地等着别人来认同我、尊重我,那就等到海枯石烂也轮不到你。
所以如果你不是这种料子,那就摸着鼻子,到一边凉快吧!或者摸着鼻子,到一边庄敬自强去吧!
你想:「这世界,有这么现实吗?」没错,就是这么现实。如俗话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凭什么要别人来尊重我、关怀我呢?如果我对别人没有一点好处,像只癞痢狗一般;则别人看到我,能不把我一脚踹出去,就偷笑了。还能寄望谁来尊重我、关怀我呢?
我们不能学小孩子,用哭闹来唤取父母的注意。
如某些老人,借装病来博取儿孙的关怀。
或经常聚众抗争,拉白布条;为弱势族群造势。
至少一个理性的人、一个发心修行者,不能像小孩子一般,经常在那边哭哭闹闹─为唤取父母的注意。这种小孩,如果是我的,先把他毒打一顿,再饿它三天三夜,以免从小就不学好。
我们也不能学有些老人家,一天到晚在生病,今天头痛、明天胃痛,后天又不知道那里会作怪。其实不是真有病─乃为博取儿孙的关怀而已!所以真正的病,乃心病也。
我们也不要像:目前的社会中,常看到有些人,到街上抗争、拉白布条。以为「大声就会赢」,这只是无理取闹而已!如果大家都用这种方式,去争取不当有的权益;则整个社会必将是「负成长」,且还会每况愈下尔!
反之,如我能经常给别人好处,竟会不被尊重.认同和关爱吗?
所以,要有被认同、被尊重、被关怀的感觉。其实很简单:如果我经常能给他人好处,则不用担心,他人会不关心我、会不尊重我。乃不求而自得也。各位想:世间真有这么现实吗?我可以告诉你:其实,佛教也是这么说的。不信,我们看四摄法:
四摄法
诸位都知道,经典上说:菩萨有四摄法,第一布施,第二爱语,第三利他,第四同事。故于布施、爱语和利他中,才能方便摄受众生。摄受众生且先不奢求,至少能赢得别人的认同、尊重和关怀。
所以,在菩萨四摄法里,早直截了当地指出:要经常给别人好处,才能被别人尊重和关怀。
我们不要想:凭什么,要我先给你好处呢?因为如果我是等别人给我好处,再给别人好处。那别人也是且待我给他好处,才愿给我好处。则大家就等来等去,永打不开僵局。故我能先给别人好处者,既表示我比别人富有,也表示我比别人有智慧。因此何乐而不为呢?
在布施中,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首先说到财施:
或曰:非吝于财施,而是为「贫穷布施难」也。
其实未必施多,才称为施呀!
有人说:我也知道要布施啊!可是为贫穷,所以不能勉为其难呀!其实,佛法里讲布施,却没有说:非得捐多少,才能称为布施。而是当有这种心。
故「贫穷布施难」者,不是为贫穷尔,而是为心有不平也。心想:别人不布施给我,就已够可怜了,还指望我去布施别人吗?
在这个数位时代,我发觉有一类布施,是「惠而不费」的,因为布施的不是金钱,而是智慧财产权。如我网站上的文字稿,乃可自由流通,而不用花什么钱。甚至如把所有的文字稿全部集中,也区区不到一片光碟而已!而一片光碟,更不到十块钱哩!
我个人也喜欢照相,今天照这、明天照那。喜欢的,我就送给他。真是施者大方,受者欢喜。所以要布施,其实没有那么难。
再说法施,未必法师才能法布施呀!
尤其在目前专业分工的时代中,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作法施的─以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有缘的众生
说到法施。有人又想:我又不是法师。尤其在佛法上,也不像你那么专精,云何能法施呢?其实也不限是佛法的布施,才能称为法施。
因为在这个「专业分工」的社会中,很多时候,真是「隔行如隔山」。所以,现代人却比过去人还无知,你相信吗?因为只要跳出你的领域,你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力所不及处。因此,每个人其实都有机会去作法施,就是以自己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去帮助有缘的众生。
如医护人员、建筑师、理财专员等。
譬如:一个医护人员,看到别人气色不对时,关心他一下,问问是什么原因?是否需要那些调养?给对方一些善意的建议。虽不必花钱,却给对方蛮大的帮助。同理,一位建筑师,若别人要盖房子时,且把蓝图稍微看看。有问题的部分,稍提醒他一下。就可能省上百万、千万的花费。
因此,以前我就曾劝一位建筑师道:「叫你去赚个两、三千万,再来布施给佛教,不只是难,而且迂回。但是,以你的专业知识,要为佛教的硬体建设省下两千万、三千万,却是轻而易举的!」他听了,深觉「与我心有戚戚焉」。「法师!有我效劳之处,请不吝吩咐!」可惜,我却执意不作硬体建设。
所以,我经常跟一些居士强调:其实要护持佛教,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只要拿你专业的技术来帮助佛教,就能于无形中,为佛教省下很多的金钱、人力。因此要作大护法,也不会太难。当然也得看执事的法师,是否有此眼光?
第三说到无畏施,不只是去帮助别人度过险难而已
第三无畏施。很多人对「无畏施」的定义是:如别人遭遇到什么困难、险逆,我再去帮助他、解救他,这即是「施无畏」也。言下之意,一定要别人先遭殃,我才能作无畏施。
其实,所谓「无畏施」者,乃因为人间,经常有畏。畏什么呢?畏的就是你。因为人跟人间,经常不能推心置腹,而是常彼此猜疑、顾忌。如俗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就不敢坦白交心,不能肝胆相照。所以有的人,你跟他讲话,就会觉得他「庭院深深」;讲的话,有如北宜的九湾公路十八拐。跟这种人沟通,不累死才怪。跟这种人交往,可能无畏吗?
而是当于人间,坦白交心.彼此信任。
所以,要无畏施者,就得作到「内外如一、坦白交心」。这样,别人对我才能没有顾忌。这样,才能渐赢得彼此的信任。
所以,理论上欲作无畏施,其实比财施、比法施都还容易。因为既不用花钱,也不需要专业才能。但事实上,它却是最困难的。因为,人与人间,实很难做到「推心置腹、内外如一」。
尤其有些人喜欢摆出一副很酷的样子,既高傲、又冷漠。这种人,你看到他就像看到罗剎、夜叉一般,不寒而栗。这可能施无畏吗?
所以最方便的无畏施,是常给人好脸色瞧瞧─一副恬淡的微笑。
因此,最方便、最现成的无畏施,就是先给人好脸色瞧瞧。这好脸色,不是涂得青红皂白、以至面无人色。而是带着一副淡淡的微笑,让人觉得:至少我对他没有敌意、没有顾忌。
但如笑得太夸张、太牵强了,又让人觉得有「礼多必诈」的嫌疑。于是又成施有畏,而非施无畏了。
然而恬淡的微笑,只是最初的印象。尔后,必以「无求于人」才能真让人无畏也。于交朋友中,最痛恨的就是:别人只把你当作满足自己的手段。甚至把你卖掉了,你还忙着替他数钞票。
于是乎,别人如何能肯定:我不会作这种事呢?如果我一切自足,一切无求于人的话,他们就能放心也。所以无求于人,才能真正做到「推心置腹、内外如一」。
所以,马斯洛的第三种需求:希望被别人所认同、尊重、和关怀。这只是就凡俗众生而言。因为这即「有求于人」矣!于是以「有求于人」故,即为人所束缚矣!既「有求于人」,即不能施无畏矣!
个人的心路历程
从少欲知足,而无求于人。
到顺结善缘,以「平等互惠」而相得益彰。
讲到「无求于人」,就回想到:我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心路历程,可提供各位作参考。
我从小是个比较叛逆的人,所以对于社会风俗、人情事故,给我的束缚与制约,深觉得不以为然。于是我就去参究:这束缚与制约,究竟来自何处?后来,我终于觉悟:这束缚与制约,其实是来自社会的默契。这怎么说?
比如:我从小不喜欢历史、地理等,偏重记忆的功课。但我还得要念啊!因为希望成绩好。成绩好,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考上理想的大学后,要找工作,就方便很多……,有一连串环环相扣的制约过程。
甚至,我希望在家是个好儿子,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所求愈多,即得接受更多的束缚与制约。
于是,如何能不受束缚与制约呢?如果我能做得「无求于人」,便谁也制约不了我。然云何才能「无求于人」呢?唯有少欲知足!才能「无求于人」。
所以那时候,我的座右铭,很确认为「无欲则刚」。如果我能无求于人,则何需要再委屈自己,再被社会所制约,再被谁所左右呢?所以,那时在我生活中,其实也没有:如何与人沟通、协调的问题?因为我已习惯独来独往了。甚至,也不觉得有被尊重、被认同的需要。
在这种心态中,我也经历了蛮长的时间。到后来,才再觉悟:虽能无求于人,但如能顺便结点善缘,不是更好吗?而如何才能结善缘呢?就是秉互惠的原则,最方便结善缘也。故于「四摄法」中,云何为「同事」呢?彼此间,既能平等互惠,即是同事也。
于是如常能以「平等互惠」而相得益彰,还须担心有不被尊重.认同和关怀的可能吗?当不必担心。但这「平等互惠」而相得益彰的成果,还是得由「无求于人」的前提,才能落实也。
所以我刚才是说「顺结善缘」,而非「广结善缘」。因为如想广结善缘,便又落入「有求于人」的困境中矣!
是以菩萨既是「眷属围绕」,也能「独行无侣」。且「独行无侣」又为成就「眷属围绕」的先决条件。
所以在经典上,讲到菩萨的风范,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第一是「眷属围绕」。大菩萨常眷属围绕,乃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能经常地施舍别人好处,不管是法益,还是布施等。至于,另一点的「独行无侣」呢?菩萨为什么又会变成独行无侣呢?以我的理解,就是无求于人的意思。
过去,我很肯定:如果没办法先跟自己做朋友的话,也不用寄望能找到好朋友─因为你会变成别人的负担。所以「独行无侣」者,即是先跟自己做朋友。云何跟自己做朋友?默默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如中国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自个禅修、自个深入经藏。等待成就了,终能示现「眷属围绕」的果德。
所以独行无侣,乃是眷属围绕的先决条件。正如无求于人,是平等互惠的先决条件。因此,从这个角度再去看:人际沟通会有什么困难吗?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因为如果你能从「独行无侣」的基础中,去分享相得益彰的结果。那别人欢迎还来不及,那有什么不能沟通协调的呢?
这话说来很简单–平等互惠,但是如一个人不能跳脱出以「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便绝没能力去找出平等互惠的平衡点。所以现代人的难以沟通协调,也不过是我见.我慢的必然结果!如所谓的:「自作孽,不可活。」能怪谁呢?
所谓「应酬」的需求
再补充一下,所谓「应酬」的问题。
如从「平等互惠」的角度去看应酬,应有不同的解码方式。比如有人生日、作寿,我会不会去应酬呢?一般而言,我是不会去的。因为吃吃蛋糕、唱唱「生日快乐」歌,竟有何边际效用?或者有人结婚了,我也不会去参与。你结婚,我可以为你祝福,但未必要到现场,才能祝福哩!更何况现场,祝福的人那么多,也不差我一个。
但如果是别人生病呢?或许我会去!因为我自认:对医学还有些了解。尤其就心理的调适、安慰,大概能帮上一些。然这是我愿意去的,而非为应酬而已!
这也是说,对于应酬,我是非常理性,非常现实。真有利益之处才去,如纯只是凑热闹、充人头,则不去。然所谓「有利益」,是指对别人有利益,而非对自己有利益也。
再说到一种现代人非常厌烦、又无可奈何的事–经常开会。其实,很多会都是没有什么效益的。或会而不议,或议而不决,或决而不行。所以如这个会,我确定是没有什么效益的,我也不会参加。因参加了,唯浪费时间而已!反之,若我去了,可以提出良好的建议,可以对最后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则我会去。甚至,我愿意在会前,即针对所要讨论的主题,而提出我的建议。而非到现场时,才眼花撩乱、措手不及。
所以,应酬不应酬的问题,对我而言,只是效益而已!我不会有:心里很讨厌,又不得不去的情结。因为这情结云何而有?讲清楚了,也不过是:你有求于人,所以不得不去应酬。
如果我有求于人,就一定要去吗?也不一定!为什么?如果我在另外的地方,能给对方极大的好处,那也不用担心,他会对此斤斤计较。因此,我的观点很明确:理想与现实,其实是一体的。理想是自利利人,而现实呢?则平等互惠也。
郎静山的抉择
我记得有这样的故事:有人去访问近代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他活了一百多岁。郎静山先生,既喜欢交朋友,也常常被朋友骗。于是有人就问他:「俗话说:上当学乖。你为什么总是上当,而不会学乖呢?」郎静山先生却回答:「我宁可被骗、上当,也不愿因此变得很世故!」
郎静山先生,我对他并不了解。但是,表面上经常被骗、上当,其实是大智若愚哩!因为他很清楚:被骗、上当,损失事小;如果自己因此变成世故、狡猾,那损失才多哩!
然究竟而言,我们不需要经常受骗、上当,才能维持我们的天真。因为若能从无所求的基础,去寻求平等互惠的关系,即能福慧自增长也。
总之
先站稳无求于人的基础,再去寻求「平等互惠」的可能;便能立于「不败之地」也。
所以马斯洛其实是说错了:因为他再三强调,人有被认同、被尊重的需求。其实人应先站稳「无求于人」的基础,再去寻求「平等互惠」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先立于「不败之地」。
反之,如先从须被认同、被肯定的心结中,再去寻求「平等互惠」的可能性,那眼睛早已瞎了一半。既视野无法开阔,就更不容易寻得「平等互惠」的平衡点。
所以我今天讲的,其实是从逆向思考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有「不能沟通协调」的心理准备,才能做好沟通协调。我们要有不被认同、不被尊重的能耐,才有办法锻炼出被认同、被尊重的条件。
尤不可以「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而互相苛求,而互相糟蹋。
然现代人却刚好相反,都是以「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而互相苛求。如果苛求不到,就互相糟蹋。这最明显的,就是选举时,到处都在谩骂、抹黑。这些人如被选上了,则大家都倒霉。
这也就说,即使你力争,而能争到一点蝇头小利。但事实上,大众因此而丧失的,绝对多得太多了。
就佛法观之,一切人际的沟通协调,也不过是从智慧与慈悲的前提中,而能成就于福慧双全尔。
所以人际关系说到最后,也不过是佛法所谓的「智慧和慈悲」而已。能够不求于人,这是智慧。能够平等互惠,既能慈悲他人,又能兼顾己利。因此,能行之以恒,最后一定能福慧双全。
这是从逆向思考中,而让大家都能过得既轻松自在,又福慧双全。而不像目前的社会,大家都在抗争、谩骂、抹黑,弄得鸡犬不宁。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