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常识网

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发布时间:2023-02-10 17:00:10作者:普门品常识网

  智慧解脱

  智慧解脱

  智慧的由得

  智慧的对答

  所证真空

  三法印与四念处

  出离.断灭

  中观论颂

  从法空到心空

  所入妙有

  十如法界

  从无心入妙有

  性相二门

  性相不二

  修证次第

  小结

  智慧解脱

  今天继续讲「智慧解脱」,也就是很多人急于明了的「如何从定发慧?」对什么才是智慧解脱?我们就先以「简报」档案的这张图片来说明吧!

  各位读佛书时,或许曾看到这样的比喻:我们的身体,就类似一所房子;其次,六根者,即房子的六个门窗也。而心,乃如里面的人,由透过六个门窗而能与外界触对。其实,这样的比喻,有蛮严重的瑕疵:内里的心,乃还不出我见.自性见的窠臼。故如用这样的观念去修行,以自我中心的执着还在,绝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所以我用这顶「帐篷」,来象征五蕴所聚合的假体。以帐篷更易于搬动与拆除,故更非坚固实有之法。在帐篷内空无一人者,即喻已内证无我也。本来帐篷中间还有一根柱子,但被我拿掉了;此乃喻非自我中心也。于是以证得无我.无心故,乃能出离帐外,而作狮子吼。

  智慧的由得

  由定能不能发慧呢?定确能发慧,但未必是发出世间慧。

  何以定能发慧呢?有的人就是不肯相信,只傻楞楞坐在那里,什么书也不看,甚至什么事也不淮想,就能增长智慧。我说:禅坐能让人更冷静,你相信吗?他说:这我倒相信。「那头脑冷静者,不将更有智慧吗?」「是有道理!」

  由以上的对答,乃可知:智慧者,非知识也;只禅坐在那儿,确未必能增长你什么知识。但智慧者,却是你怎么来统合.应用已有的知识。故愈冷静.愈公正.愈超然者,必能统合.应用得更圆满。

  世间人因只有世间的知识,故只能统合得世间的智慧。除非在禅坐前,已闻思过出世间法;否则不能统合得出世间的智慧。以上已略说明智慧的定义。其次,再以三个对答个案,说明智慧的精义。

  智慧的对答

  一.问:学佛后,反应却不如从前灵敏。答:智慧是不执着,应无所住之意。

  这是一位居士向我请教的问题:他在学佛前,自认为还算聪明灵敏,反应很快;但何以学佛后,反应却变成较迟钝了呢?学佛不是当愈学愈有智慧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也可以简单说:可能你禅坐,气上不了头部,故头部缺氧而反应迟钝。待熬过此青黄不接的时期后,你必将转好而变得很有智慧,不必担心的呀!

  我相信:如用这样的方式回答,对方还将很满意的。但是这样的回答,却显现不出「禅」的特质。于是我乃问曰:「《金刚经》不是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句子吗?那当是什么智慧呢?」于是问者腼然。

  所以「反应很快」,譬如爱财的人,赚钱的点子动得特别快,只道是世间的聪明,而非必佛法的智慧。若佛法的智慧者,有钱无钱皆不是问题,皆无所罣碍。因此不执着.心无所住,才是佛法的智慧。

  二.问:请法师加持,使早开智慧。答:心不贪着,才得有智慧。

  这是另一位信众的托词,本来她只是随口说说「请法师加持」。然当我问她:「要加持什么?」时,她或许想:其它的不好意思开口,至少加持智慧,怎该没错吧!

  各位听过「所罗门王」的故事吧!他只向上帝祈求智慧,结果上帝什么都赐给他了,既赐给他智慧,也赐给他财富.权力等。而当这位信众向我祈求加持智慧时,我该如何回应呢?

  结果,这位法师却很吝啬地说:「只要不这么贪心,你就会逐渐有智慧的!」各位觉得好笑吗?事实上,就是如此,以心多求故,反而无智慧。故有心求智慧者,亦即是求无智慧也。反之,什么也不求,倒成就了智慧。

  三.问:法师多住山中不闻世事,何以对很多世情的了解甚于我等?答:我在云端稍一瞥眼,即比你们在土堆里盲目钻动良久,清楚多了。

  这回答似太自负了。但其实我只要说明:必出世愈远,才能愈清楚。而在红尘里打混的人,就像在土堆里钻动一般;即使洞内的情况已稍明白了,但对洞外的世界,就浑不知情也。故反不如一个远离洞口者,一看就能看透整个大局。

  所以智慧既不是知识,更不是世智辩聪者。故不要以为,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因风转舵,八面玲珑,就是有智慧。余曰:智慧乃从「反其道」而得之也。

  各位于佛法的十二因缘中,必已得知有「顺流的生死门」与「逆流的还灭门」。故顺众生之期许,顺众生之业习,只道是生死的旧路而已!而真智慧者,乃须从「反其道」的还灭门而得之也。因此,对于『回向』的名相,我乃将之定义为:回顺流而向逆流也。

  如套用大乘的用语:智慧乃是从真空出妙有,而更达于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境地。简单讲:智慧者,先出世,再入世。先能从对境界种种的贪染和执着中超越出来,才能用更公正.更客观.更宽阔的视野,去观察出世间种种因果和本末始终的关系;于是乎,若再处理世务,必能处理得比其余人更高明.更圆满。

  何以很多学禅的人,给人的感觉竟是锐利无比?因为他能从大体着眼,故能一点即击中要害。所以欲成就智慧者,还是先准备出世吧!

  所证真空

  关于出世,既有出世的理论,也有出世的修行方法。就理论而言,我乃偏用《中观》的理念;至于修证,则取用禅宗的方法。以下进一步解析:

  印顺法师曾说:「不怕不圆融,只怕不破自性。」中国佛教从来偏尚于圆融;但能真从破自性后,才得的圆融却不多,包括很多所谓的祖师大德亦然。故若自性未破者,则只是假圆融而已!

  同样,我也可以说:「不怕不起大悲心,只怕未证得空性。」真证得空性者,即能从无心中而显现出无比的悲心。反之,未曾证悟空性者,即使再三刻意模仿慈悲,还只是假慈悲.滥慈悲而已!

  所以我的修行理念,其实最单纯不过了:一切唯以出世为第一要务。故自觉者,觉悟于出世之理;自度者,修证于出世之行。必先有出世的功夫,才有入世的圆满。

  三法印与四念处

  然出世,从那里出得呢?从我们本有的无明.业障.执着处起出离。所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即是为对治众生常乐我净的无明颠倒,而使之归究于无常苦空无我的空义。

  即以「观身不净」来作说明:之所以观身不净者,乃为对治因执着于净而有的烦恼;倒非必把「不净相」观得很清楚。所以我常调侃说:「世间最有机会,观身之不净者是谁呢?乃外科医师也!」因他们整天在动手术,今天把张三的肠子切出来,明天把李四的胃壁补一块。人生理上的种种不净,他们看得实在太多了,但有谁证得果位呢?没有!也许手术后拿了钱,又去大吃大喝矣!不净是他人不净,但我还固执得很。所以如不能由之而起出离心,则只观不净仍与道不相应也。

  或者也有另一类人,更宜修不净观:在葬仪社工作者。我们要修不净观,还未必找到死人看;而他们天天有机会。但症结仍一样,他们志不在此,其心中唯想着:要死钱,死要钱而已!

  所以观不净,只是前方便;必由之起出离心,才能究竟。再以观受是苦来说吧!我想:即以禅坐的痛来作比喻,应是最直接相应的。我们常说:痛苦.痛苦。然痛是身痛,苦是心苦。身痛必然心苦吗?本来未必。然以我们于痛时,必生畏避之心;而现竟求避而不可得,故以心之矛盾而苦。简单讲,乃由痛而引发心之矛盾故苦。若痛,而心能袒然接受;则因不矛盾故,乃不苦也。所以我昨天,何以须再三强调:痛是好事,愈痛愈好?乃为消除因痛而有的矛盾尔。

  出离.断灭

  扩而言之,世间人为何苦恼呢?为求乐而不可得故苦。所以有心求乐者,倒成为苦恼的根源。反之,先观世间本苦,而不生丝毫取乐之心;于是从心不再矛盾,而不再受苦矣!不再受苦或名为乐,但此乐乃是从无所累而有的「寂静常乐」;而非从有所得而有之「剎那觉受」尔!

  所以不明佛法的人,皆以为佛法乃消极悲观而已!然谁料佛法却是「反其道」而得之也。观苦是为解脱,证真空反成就妙有。所以单观身不净,或单观受是苦,还非真智慧也。唯有从不净相.苦相中,而体证得出离的「性」,才是智慧也。

  所以在《阿含经》里,多将智慧形容为出.离.断.灭。这唯有从先出世.再入世的修证过程里,才能理会。或如《金刚经》和《六祖坛经》,何以皆再三启用「无住」「无相」「无念」等字眼呢?其实,用意是差不多的。以世人着相.执着.念念不舍故,而说无相.无住.无念等对治法门。

  所以非顺众业之取向,有求更有,好求更好,分别后更生分别,假名后更建假名,头上安头,缠上加缠,才叫智慧。

  中观论颂

  何以我对出离的理论,乃偏用《中观》思想呢?因为《中观》思想最与「实相」相应。

  『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是《中观》最著名的句颂,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诸法以缘起,故无自性。以无自性故,而称其为空;空是本来空,非修故空。

  以众生皆习用,从个体和实有的角度来观待世界,故树是树,花是花,草是草;既各有其界限,也各有其假名。然个体.实有与界限.假名者,乃不与实相相应。于是以不相应故,唯自起烦恼与生死尔。

  如我们改用「缘起」的法则,来观察世界。则何以有「我」这个假体呢?如经典上说:以五蕴聚合故,有此假体。或者再问:那这色身,又是从何而存在的呢?以父精母卵.业识着胎故,而得初生;其次,再经衣食.空气等的滋养而渐次长大。所以本不曾有能自生.独存的个体存在。

  所以俗话说「息息相关」,诸法本在缘起的梵网中相关互动;而何曾有坚实的界限呢?当然,在缘起中,虽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但缘还是有「远近亲疏」的区别。是以虽融布而不坏其差别相,虽差别相而不失其整体性。

  所以从「缘起」的法则,来观待世间;则成为我常说的「至小无内,至大无外」。内则能从空义,来消除我见.自性见;外则能透过缘起的梵网,而开拓至无量无边。因此欲理会菩萨道的见地和行持,我相信:除《中观》外,没有更直接.更殊胜的方便可得。

  故《中观》之特胜者,乃能从世俗谛而径入第一义中。为诸法本来空,非观故空。

  从法空到心空

  问:诸法既本来空,何以须修证?

  答:法虽本空,而众生不觉悟.不相应故,妄起烦恼生死;故须修证以返本源。

  故空者,乃有法空与心空的差别。法空者,从缘起之理,而觉悟本来是空。而心空者,从觉悟法空后,再经严修的过程,而得相应于空之境界。故心空者,即是出离.断灭,无住.无相.无念者也。古德曰:「理则顿悟,事乃渐悟」。故从觉悟法空,到体证心空,斯乃修行的不二法门也。

  如于觉悟缘起性空的道理后,即于事中起修─以正见.正思惟而渐消除习气业障,这虽是可能的;但过程将非常久远,如某些大乘经论所谓的「三大阿僧祇劫」。

  其次,于觉悟缘起性空的道理后,乃更以修定参禅的法门,以加速消除习气.业障和无明的种子;则证悟的速度将增快很多。如阿罗汉者,能即生成就。故能以缘起的空理作基础,再修定参禅,无乃既稳当又迅捷的超方便呢?

  反之,既对性空之理毫无理会,又对修定参禅的法门却而不顾;乃整日遑遑盲盲于徒有其名的菩萨道,这真是缘木求鱼的大颠倒啊!

  所入妙有

  佛法常谓「真空妙有」,故觉悟法空,或体证心空,都还不是佛法最后的目的。能从真空出妙有,才是佛法最后的目的。尤其就大乘佛法而言,更是如此。

  真空云何能出妙有呢?如前已谓,既能用更冷静.更超然的心态,来观察一切法的本末因缘;则能显现出「无心者明,旁观者清」的效果来。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某些问题,我们三番两次地想要把它弄清楚;却怎么理也理不清楚。于是只好无奈地把它暂搁一旁,或竟是出门走走。然而不意之中,它却霍然开通矣!所以必无心,才有真智慧;由真空,斯乃成全于妙有也。

  故所谓的「空」,绝非乌有;而是于中道的心行中,知其本不即不离,故能从矛盾的两端间超越而得圆满。这在前面所举的「义利之辨中」,已解释过了。

  所以我们不必老引用经典上的神通境界,如《维摩诘经》或《华严经》等,才能说明妙有的世界,那些毕竟离我们的现实太远了。反之,用「无心者明,旁观者清」或「从超越而圆满」的角度,来诠释妙有;即可现证于妙有的世界里。

  十如法界

  妙有,如更用缘起之理解释,则为缘起的别相。如《法华经》所谓的: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所以能从所体证的心空境界,再去深入缘起的别相;必然更能观察到法界中相涉相入.层层不尽的绵密关系。或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境界来。

  有位居士曾向我诉道:他也看过《中观》,也深自肯定缘起无自性的理则,确是世间出世间中,至高至圆满的真理。但是为什么在世间事上,却一点用不上力呢?我答曰:缘起无自性的道理,只是总相而非细则。故除非你能深入世间的缘起相,否则于世间事上还是难免欲振乏力。

  比如就以办这研习营来说吧!若已理会缘起无自性的道理,就必能将之办好吗?大可未必!除非我们对师资.对学员.对课程.对场地等,皆已作详尽妥善的规划;否则何能将研习营办好呢?

  或问:要观待世间种种的缘起别相,凡俗众生不是有更大的方便吗?

  答云:如前所谓「无心者明,旁观者清」。凡俗人即使奋勉向上.汲汲有为;却只是钻牛角尖而已!所以我常调侃「专家」为能进而不能出的「钻家」。有些专家的意见,乃比我这无事旁观者还偏端些。

  从无心入妙有

  所以真正的妙有,乃必由无心的体证才契入的。而无心的体证,乃可再用四个阶段,来说明之:

  1.理念的超越:一般人皆以我见.自性见的无明业习,来观待世间;故很难超越个体.界限.假名的樊牢。而若透过缘起,则自得超越于个体.界限.假名.偏端之上。

  2.心态的净化:理念既超越已,心态自能净化。不再以自我中心而产生贪.瞋.卑.慢等痼习。以八正道而言,前理念的超越,乃近于「正见」;而此心态的净化,则较类于「正思惟」。

  3.见识的博通:理念既超越,心态又净化矣!则再来观察世界,或研习种种知识学问;必能既深刻高明,又广博细致地涵容万物于一心中。在研习过《中观》后,我蛮有把握已得到世间知识的钥匙─对各行各类的知识学问,只要我有心研习,必可在极短时间内,即得其精要。如《楞严经》曰:吾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庵摩罗果。所以是「想不想」知,而非「能不能」知也。

  4.福智的圆满:待见识博通后,再来处理庶务或度化众生;必能左右逢源,事半功倍。所以自渐成就于福智的圆满。

  性相二门

  所以智慧就佛法而言,乃可又分性相两门。性是共通性,即缘起无自性的总则。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者,即是从缘起法中而得一切智。

  相是差别相,即一切因缘果法中亲疏离合的关系。虽曰:诸法互为因缘,然在缘中,却有的亲,有的疏,有时离,有时合。于是在此亲疏离合的变化中,展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迷离现象。此对一切现象的描述说明者,即相门也。

  所以共通性者,乃必由差别相中,去归纳.去参究才能悟;而差别相者,亦必由共通性的原则去观察,才能得其本末终始而不失偏端。故曰:性相不二也。

  如再将性门,作更仔细的探究;则性门,乃可再分「法性与心性」二纲。法性者,即缘起无自性。而心性者,如镜照物,不留余痕。

  以心性亦本来「空」故,能如镜照物─为镜子不曾立意,想照什么,或不想照什么;想留什么,或不想留什么。故才能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反之,如镜是有分别作意的,则或照此不照彼,或留此不留彼;那我们便见不到实相的世界了。

  「未来之前不期待,已去之后不留恋;而当下现前者,如实了知。」故在心性本空的当下,即现成于妙有的世界也。

  同样,如将相门,再仔细推敲,实又可分为法相与心相二纲。法相者,即前已谓的诸法缘起别相。以缘起故,总归如《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而心相者,乃唯识所现而已!因众生各有其不同的业障种子,故「天见为琉璃,人见为水,鬼见为浓血」。亦皆不出空幻的本质尔!

  性相不二

  所以不管从法相入门,或从心相着手,到最后总归究于「一切相如幻不实」。于是以悟性空不实故,心得出离。以心出离故,渐成就于无心境界。

  所以不管从法相入门,或从心相着手,到最后总归究于「一切相如幻不实」。于是以悟性空不实故,心得出离。以心出离故,渐成就于无心境界。

\

  由是性相不二者,亦即是空有不二也。性虽空,而不坏相之有。反之,相之迷离变化者,乃正显现出性空之本然。故《中观》里既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同样,以心空故,能如镜照物;或为镜不留痕故,知仍归空寂。

  所以智慧的体认,并非那么神秘,也非那么遥远,祂即在心境对映的观照里。若一念觉,即与智慧相应;反之,一念迷,则重蹈无明覆辙。于是若能理会得性相不二的道理后,在修学上必将成就「不退转」的境地。因为不管你怎么转来转去,必仍在性相不二的梵网里。故只要此正见还在,即到处是修学的道场矣!

  修证次第

  现再将智慧的修习次第,总说明一下:

  『不从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这也是《中观》的名句,我们必先透过世间种种的知识.学问.观察和经验中,去理会缘起无自性的道理,而得法空之见地。其次,再以修定参禅消除习气业障,使心归于空,而体证无心境界。于是再从无心出妙有,而成就于福智的圆满。

  所以不管说:先出世再入世,或从超越而圆满等;其实,意思是差不多的。即使如禅宗所谓的:「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也都可用这次第去意会。

  小结

  众生着有,故习从有所求.有所得中,去意会智慧的境界。很多人都希望直从第一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直契入第三阶段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然若不经真空的理会.无心的体证,终难成就真正的智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


Warning: mysql_close(): no MySQL-Link resource supplied in /www/wwwroot/pumenpincs.com/m.pumenpincs.com/index.php on lin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