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话头的参法
话头的定义
参的法门
从思惟到不思惟
内观的准则
两类话头
滚雪球
剥芭蕉
参禅人的性格
鲤鱼跃龙门
得力时刻
自力与他力
禅宗的师徒关系
小结
前已说到「要开悟,必先使气入中脉;而欲摄气入中脉者,唯用参禅法门。」参禅法门若在中国,则多以「参话头」或「参疑情」而入门的;因此今天就此而作更详尽的解析。然在正讲参法之前,我们得先对「话头」做个较明确的定义:
话头的定义
参禅,何以又称「参话头」?盖话头者,乃一切语言、文字及思惟之本源。我们平日所说话,阅读所用文字,皆不出意识的思惟作用;而意识的思惟作用,更因「真心」而存在。故参话头者,即谓从动心起念中去溯本追源,而参究真心之所在。
其次,话头者亦可谓一切烦恼、迷惑之根源。一般众生从生至死,皆有很多烦恼、迷惑。然若顺着已有的迷惑、烦恼而去寻求解决之道,终不免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轮回相中。其实众生的烦恼、迷惑,虽似波涛蔚起、层出不穷;但这只是表象,若深入根本去探究,却不出「那个」而已!故参话头者,即是参究此一切烦恼迷惑之根源处。以佛法而言,一切烦恼、迷惑的根源,乃不出「我见、法执」而已!
以上所定义话头,虽似有两种说词;但其实,只一体之两面而已!以能悟得真心,即能去除我法二执;反之,能去除我法二执者,必现真心。见真即破假,出假即现真。因此参话头者,倒未必要死抓个什么问题,如「狗子有无佛性?」之类。以若只死抓问题,而不知往上、向内去参究,却只道是「缠话尾」而已!
参的法门
然话头,何以曰「参」?这乃与「逆流的方向」有关!在十二因缘中,常谓有「顺流的生死门」与「逆流的还灭门」两种。若顺着已有的问题去寻求解决之道,即是顺流的生死门;反之,必从已有的问题中去溯本追源,才得究竟还灭的解脱道。因此要能从枝末寻根本,从话尾转话头,才是『参』法要诀。
世间人皆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不断地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之方;但何以皆愈理愈乱,愈搞问题愈多呢?原因不外乎,皆在话尾、枝末里作功夫而已!
从思惟到不思惟
参话头者,其次须掌握一个原则:从思惟到不思惟。一般众生习用思惟的方式去寻求解决之道,但思惟只是我们意识的表层作用,既肤浅、零碎又间断,因此难有什么大用!尤其欲参『真心』之所在,而用思惟者,更将南辕北辙而愈寻愈远。故参禅者,必舍思惟而就不思惟。
然什么是「不思惟」呢?昏沉无记是不思惟吗?苟且偷安是不思惟吗?当然不是!我所谓「不思惟」者,乃『悬而不忘』也。必将问题紧提于心而不暂忘,妄想驱不走它,尘境夺不了它。时时刻刻,心唯系念此问题而已。然虽不断忆念,却仍是不思惟也。
这我以前曾用一比喻:如母鸡孵蛋,它只能时时去孵以待因缘成熟。而不能半途打妄想:我且稍啄一下,看小鸡究竟已孵到什么地步?在禅宗里也有类似的比喻:如人口中含着铁珠,他既不能吐出、咽入,亦不得用牙齿去嗑它。吐出和咽入,乃喻忘失了话头;而用牙齿嗑它,则喻用意识去思惟也。
内观的准则
参禅法门,我们又可用『内观的准则』来阐释祂。佛法常谓为「内学」,何以为「内」?内者,内观也。此内观乃与修定大不相同。若修定,心则守住一个特定的对象,如数息或念佛。于是因对象是固定的,故即使是某内在的存想或意象,仍是修定而非内观。
所谓『内观』者,乃「内剥于无」也─即从有相而内剥于无相。以一般众生的心皆似大海奔腾,内中大妄想、小妄想、粗妄想、细妄想,皆似众浪蔚起,从不停息。而此内观者,即从警觉到内中有妄想而即剥除之,不断起,不断剥;于是妄想渐消尽而成为「无妄想」。
故此之『无』者,乃从「有灭而无」,非本自无者;更非作意去悬念某个「无」的境界。这也就说,必先从有想的执着,去剥尽成无相的空灵,才可能参究出「真心之所在」。
故内观者,即是参禅法门。(在禅宗里,或以"观心法门"称之;但我以为用"内观法门"名之,必能更凸显出其意义。)前所谓参禅必从话尾转话头,从枝末究根本,即须透过此内观原则才能完成。
这也就说参禅,既须以「内剥于无」不断去剥尽妄想,也须以「悬而不思」来保任疑情,才能弃假存真,悟得真心之本然。
两类话头
行人如已能奉行前所述法要,即可渐成就矣!但很多人却作不到,故有『刻板话头』的造作。以中国禅宗而言,刻板的话头是宋朝以后才开始启用的─先用一个固定的问题去套住行者的心,使他免受妄想尘境的干扰。所以刻板话头,事实上还是以修定方便而着手入门的。在常用的话头中,依我的理解,可将之分为两大类:
有疑情的话头:譬如「我是谁?」这本是一般人易于现起的疑惑。于是顺此而有「念佛者是谁?」「拖死尸者是谁?」「六根门头的主人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问题的形式虽多,但根本的症结还是类同。或如「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皆可说是有意义的话头。因为问题本身,即是一般人所极欲探究之疑情。
无意义之话头:譬如「什么是无?」「庭前柏子树」「麻三斤」等。似有问题,却不明其义。以若问题太直接切要,则凡夫众生反会顺此去寻思推虑,而使心更妄想杂乱。于是祖师为对治此病,乃倡参无意义之话头─以无意义故,不能从中打妄想,而为参禅入道之初门。
虽然,除以上两种典型的话头外,我们也可找到另一类介于有疑情与无意义之间:
譬如香严禅师示众曰:「若论此事,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不蹋枝,手不攀枝。忽树下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若不对他,又违他问;若对他,又丧身失命。当恁么时,作恁生即得?」
以上问题,既可说有意义,也可说无意义─都自身难保了,还管那人上树作什么?但禅师们却习用这样的话头去套牢行者,以若被套住的话;则整个心都只在此打转,而不能攀缘其它妄想。如此日久,或有转机的可能。
滚雪球
一般而言,有疑情的话头都将愈问愈切,就如雪球愈滚愈大。于是便渐从疑情而转成疑团矣!譬如初只问「我是谁?」继而吃饭时,问「吃饭者是谁?」走路时,问「走路者是谁?」在一切根尘交触之际,一切动心转念之时,疑情皆相伴而起。于是口虽吃饭,却未曾咬过米;脚虽跨步,竟未曾踩着地。或见熟人,瞠而不识;苟遇汽车,盲不知避。即使于万里晴空之日,却见不到任何光明;即使于海阔天空之郊,亦寻不得任何间隙。因为心整个被疑团塞满了,故弥天漫地皆只是「黑漆桶」而已。
若参禅,能从疑情转成疑团,必离悟境已不远了。因为他已无打妄想的余隙矣!然很多人未及此境界,即已自吓坏了:我再参下去,铁定要出乱子的。于是回头是岸,打退堂鼓去。
剥芭蕉
其次,若参的是无意义的话头;则妄想却如芭蕉,必愈剥愈小,以至于近无。然众生在妄想渐少时,又会起另一种退道心:妄想渐尽,则生机枯槁矣!
因人一向是从『有所求』『有所得』中,而感受到生命的欢欣与价值。为有好吃的、好玩的,或正奋发图强、前途似锦时,才觉得生命有意义。现妄想(一切的理想、使命,就禅而言,仍是妄想。)将尽,亦人生乏味也。于是:我再参下去,也许会去自杀吧!思念至此,不寒而栗,快改弦易辙吧!
参禅人的性格
因此不管是从有疑情的话头起参,或从无意义的话头着手,很多人皆不免歧路亡羊,裹足不前。参禅如前已谓:只一条路,直走下去而已!但很多人之必半途而废,乃为没有「大信心」也。大信心者,即使参成天地无光、海枯石烂;我只头也不回,脚也不停地直走下去。
除大信心外,其次乃「大愤心」。好!我就有进无退,看你能柰我何?或为觉成此道,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佛在菩提树下降魔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但若及身,而不遑遑求避者,九牛一毛尔。故生死仍是生死,众生恒为众生。
因此参禅者,既须有直捣黄龙的壮志,也须有破釜沉舟的承担。事实上,很多人的个性是不适合参禅的,既婆婆妈妈,又携家带眷;而稍遇着困难,便逃之夭夭。或随时得找靠山者,如何能参禅呢?
鲤鱼跃龙门
所以我们常把禅悟形容为「鲤鱼跃龙门」,若鲤鱼跃得过龙门,当然就飞龙在天,超升去也。但若跃不过再摔下来,岂不粉身碎骨?然若畏于粉身碎骨,则绝无飞龙在天的可能?所以参禅者,必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放手一搏,庶几有超升的可能;否则若稍存余虑、迟钝,便非摔死不可。
因此,参禅常说「要从大死中大活」;然这大死听来容易,要作却是难上加难。尤其在关键时刻,而能不畏却、求避者,真只凤毛麟角尔。因此禅法,不只当于逆境中奋勉,更当于绝处里逢生。而众生既皆贪生怕死,又畏伤忌苦;故只能走平顺的路,而平顺的路绝不可能让我们脱胎换骨的。于是乎,生死还是生死,众生恒为众生。
得力时刻
从有疑情入门者,待至无功用心处得力:前虽曰从疑情到疑团,但还需掌握「悬而不思」的大原则。即便疑团愈卷愈大、弥天漫地的,但还是提而不思而已。以若起思虑,心必散也。譬如参「我是谁?」而转成「吃饭者谁?」「走路者谁?」还只切问而非思虑。若至触任何境界,起任何心念,皆能自与疑情相应,即是「无功用心」现起时!简单讲,虽最初是我们作意去提疑情的;但参到后来,却是疑情自来缠你。于是如影随形的,逼你非开悟不可。
从无意义入门者,待至起疑团处得力:其次,若无意义的话头能一参再参,初似与修定略同。但因参禅乃更着重「内观」与「剥舍」的大原则,故与修定之着重「守一」还是不同。于是从外而内,一剥再剥;待将把业障、心结逼出来时,往往相应而现起某些疑情。为业障、情结等,乃从迷惑生;若迷惑不除,业岂能消?于是乎,虽不刻意寻求疑情而疑情自起矣!如心已修得很定了,则疑情乍起,或立刻袭卷而变成疑团。(事实上,只单纯地数息亦可能现起疑情。)
于此,我们再回顾「从有疑情入门者,待至无功用心处得力」与「从无意义入门者,待至起疑团处得力」二句,便可看出『从有入无』与『从无到有』的交互关系。事实上,谓之『有无』,还非至理;必待与『非有非无』的『中道心』相应,才是正开悟的时刻。故所悟者,乃中道也。
自力与他力
参禅法门,解说到此应很确定:这纯是「自力」的用功而已。师父即使能将你推到疑情的悬涡中;但悟不悟,还只靠自己。在参禅的过程里,我们往往会倍觉得孤单,因为若真疑情现起时,即使是佛菩萨也帮不上忙。
这也就说,在参禅前经教的熏习,师父的指导,虽亦功不可没;但至疑情现起时,却只能靠自己尔。于是乎,很多人便对禅法没信心(严格讲,是对自己没信心)。尤其在此末法时代,很多人乃宁可信受他力的法门,而不肯修自力的法门。但他力的法门,难道就更可靠吗?
我认为他力,其实更不可靠;然此绝非菲薄诸佛菩萨等。而是未有正知见前,你有能力去辨别:谁是真正的善知识?何是真正的佛菩萨吗?譬如虽口中切切念的是佛名号,但感应现身的就一定是佛本尊吗?如是鬼神、精灵借佛形象前来,你能辨认吗?又有所谓的「瑞相」,就肯定与佛感应吗?
在此外道充斥,神佛不分的末法时代;我倒认为他力法门,才更不可靠。自力修不好,顶多「少成就」而已;而他力认错了对象,可必「偷鸡不着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禅宗的师徒关系
在此我们顺便谈及禅宗的师徒关系。禅宗既以自力的修持为主,故师徒关系便将与其它宗派不同:
一、依法不依人:在禅宗的公案里,我们往往可看到,一个禅行者即使已到某寺参方,他还要考考方丈,以确认他够不够格?若来者略有经验,而方丈等不能令他心服,则他立刻掉头它去。甚至若方丈亦自叹不如,则甘拜为师,倒请行者上座说法。因此禅宗,乃纯以道法论师徒。谁有法,谁即是师;谁无法,谁即是徒!
二、机锋与棒喝:然而有法、无法?凭何而见!乃提刀上阵,就见分晓。于是诸家乃多在机锋与棒喝间交战─都是想拼命套住对方或扳倒他人,似一点温情也没有。然若因此而让他人脱胎换骨,则绝情绝义,反才成就大恩大德也。
小结
前所谓参禅必参至「无功用心」处才成就。而「无功用心」者,即「唯识学」中所谓「恒而不审」的第八识种子也。参禅必待能将疑情深烙入第八识中,才能统合前已熏习之清净佛法与生生世世所修之善根而结晶。当结晶完成,便将乍起而成顿悟也。
这也是说,参禅乃须从有疑情、无意义、作意与无功用心中,去分辨它们间的交互关系,才能真明达参禅法门的究竟。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