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呢?而生长在现代社会的孩子们,正值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他们长大以后,必然要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生存竞争,会经历各种沟沟坎坎,应对很多挑战和失败。如果孩子的精神世界过于脆弱,很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如何让孩子的内心强大起来?这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问题。
佛教,正是一个最佳解决方案。
正如一位大德所说:“要想拯救这个时代,佛法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步入佛门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信佛的父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他们急于让孩子信佛,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教他诵经、持咒、磕头、打坐,甚至强迫孩子吃素,吃饭前还要念供养文。却常常忽视道德教育,导致孩子连起码的礼貌都不懂。
这是不正确的引导方式。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些佛法种子当然是好的,但首先要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人。
好人是学佛最重要的基础。如《六祖坛经》所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好人,不仅能获得世间法的成功,学佛也很容易成就。
汉地的六祖惠能大师和藏地的密勒日巴尊者就是最好的例子。
惠能大师在出家之前,每天都要起早摸黑地进山砍柴,把卖柴所得的钱全用来赡养母亲。
密勒日巴尊者的孝顺在藏地更是无人能比。
他从小就对母亲言听计从,从不违背母亲的心意,母亲让他去学习咒术、杀死仇人,他就毅然决然地去求学,不畏惧任何艰难困苦。
学成以后,他遵从母亲的意愿杀害了三十五个仇人,造下了深重的罪业,这让他感到深深的恐惧,极度渴望消除这些恶业。
于是尊者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玛尔巴大师,接受了极为严厉的调教,最后通过苦修,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大手印成就。
如果他不孝顺母亲,就不会杀害仇人,也就不会畏惧恶报,当然也就不会去找玛尔巴大师,更不会获得成就。因此,尊者的一切成就都是根源于孝顺。
从这两位大师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好人对学佛的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好人的素质?
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佛教小故事,教他相信因果,懂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还可以给孩子讲传统文化中《二十四孝》的故事,培养孩子的孝心。
还应该让孩子背诵《弟子规》,并引导孩子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弟子规》在藏区也很受重视,已经翻译成藏文,很多藏族学校都开设了《弟子规》的课程,很多大堪布都曾亲自讲授《弟子规》。
还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放生,引导他建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生命的观念。
还可以多给孩子看动物世界的视频,以及能培养爱心的动画片,帮助孩子建立起对弱者的同情心,等等。
等到孩子自己对佛法产生了兴趣时,再去教他如何持咒、念经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父母的“身教”往往比“言传”的效果更显著。
父母口头教训孩子一百次,不如自身做一次榜样。如果父母总是嘴里教育孩子一套,自己却做另一套,这样的教育不会起什么作用。孩子即使被迫服从,稍微长大一点就会叛逆父母。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孩子在幼年时,表面看上去懵懵懂懂,实际上内心远比成年人清净,孩子会从父母的言行里吸取很多信息,铭刻在内心之中,很深、很牢固地种在阿赖耶识里,产生长远的影响。
比如说,看重钱财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自然会贪财;修养很高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自然会懂礼貌。
所以,要想引导孩子步入佛门,父母最好通过自己的“身教”,让孩子感受到佛法的本质——慈悲和智慧,而不能只执着于佛法的外在形式。
我常常看到有一些佛教徒,念诵了很多遍《心经》、《金刚经》、《普贤行愿品》等,也能长年吃素,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脾气很坏,待人冷漠,缺乏包容心,做人的素质甚至还不如很多非佛教徒。
这样学佛,不仅会背离佛法的核心——菩提心,更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信佛的父母责任很重,一定要努力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给孩子做出榜样。
学佛之后,要改造的并不是佛堂、法器和衣着等外在形式,而是要改造自己的身语意!
平常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无论夫妻之间发生什么矛盾,都要冷静面对,彼此包容,互相理解,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
佛陀曾说:“仇恨不能解决仇恨,爱心才能解决仇恨。”尤其当着孩子的面,父母千万不要吵架,即使心情很糟,也要努力装出一张笑脸,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
一个好的修行人,不仅能给孩子做榜样,还能影响很多人。
我曾经听朋友说起,他们家乡有一位非常好的修行人,在大家眼里他是最好的人,因为他一生中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没有得罪过任何人,也没有说过任何人的是非,他以实际行动给家乡人带来了温暖,做出了榜样,是家乡人的自豪和骄傲。
这些话让我深深地感动。
如果孩子看到学佛的父母除了拥有一间佛堂、手上戴着佛珠、经常念经修法之外,跟别人没什么不同——脾气一样暴躁、内心一样自私,总是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孩子不可能对佛法产生向往。
更严重的是,孩子本来不会吵架,却渐渐从父母身上学会了吵架,长大以后接触社会时,自然会变成一个心态不健康的人。这样的人,何谈幸福的人生呢?
相反,如果孩子发现父母学佛以后,变得热情、善良、包容、乐于助人、积极乐观,自己的家比以前更加温暖,总是会充满笑声,家人彼此都能关爱、体贴,孩子自然会对佛法产生仰慕之心。
同时也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成年以后就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心,勇敢地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很多孩子长大后之所以成为了杰出人物,不一定是父母言语管教的结果,而是因为父母自身很出色。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会自然而然地步入佛门,并精进修行。这样,孩子不仅能获得幸福的人生,更能走上解脱成佛的光明大道。
因此,父母引导孩子步入佛门的最佳方法,就是以身作则。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敬畏感,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感动孩子。感动才是最有力量的教育。
从更广阔的角度说,佛弟子不仅应当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想引导亲人、朋友、同事、陌生人乃至一切众生步入佛门,都应该这样做,这叫作“以身弘法”,这才是最有感染力的弘法方式。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