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常识网

杀生的过患和放生的功德

发布时间:2024-08-02 01:23:43作者:普门品常识网

  杀生的过患和放生的功德

  就现在的情境而言,人们杀生的动机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贪欲杀生。为贪食肉食美味,杀生贩卖而得到的利润,获取报酬。野兽的弱肉强食,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然而人类杀生却表现出种种自身贪婪和欲望的满足。现在的人们,变化着各种花样,食用不同动物的肉,即使非典、禽流感等疾病让人们有暂时的畏惧,但是多数人依旧不能反省自我。二是嗔恚而杀。某大学的研究生虐待黑熊,就是为了报仇泄愤,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既有人谈论现代人的心态,也有人探究对动物的关爱,不论是基于那种出发点,社会能够重提关注动物,也令人感到欣慰。可惜,时下虐猫、虐狗等现象仍然存在,有人还以此为快乐,确实太不应该。三是邪见而杀。中国的习俗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大约从新石器时代起,人类就开始以动物殉葬。所以,人们为求福报、功德,祈平安、丰收,举行祭祀等习俗。直至今日,各种民间信仰、风俗文化中还保留以动物头颅、鲜血等拜祭祖先的传统。其实,完全可以采用文明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祭祀方式,减少对动物的杀戮。

  所以饮食,不仅仅对我们的精气神有影响,对我们个人的气质,个性都有影响。为什么马屁股随便拍,因为马是吃草的,脾气好,怎么拍都没问题;老虎屁股摸不得,是因为它是吃肉的,脾气急躁。有人担心,不吃肉,天天吃蔬菜、会不会影响体力,从马身上就应该找到信心。马吃草,千里马,耐力大;老虎吃肉,爆发力很大,但是耐力不足。你要让马和老虎赛跑,肯定老虎跑不过马,老虎是短跑,马是长跑。对于杀生的害处,现在连屠夫都有体验,他们在杀猪之前,先念一段咒语:“猪啊猪啊你莫怪,你是盘中一道菜,他不吃来我不杀,你向吃的去讨债!”人家也把责任分得很清楚、也怕承担后果。在餐馆,现在餐馆的老板也是这样,以前是你点菜他安排,现在是你现场选,他们拿去宰。让那些鱼、虾之类的看清是谁要吃它的,杀生的责任和由此产生毒素就转嫁到吃的人的身上了!

  人世间的善事有千百种,而且必须等待机缘、时间才有机会去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顾,点点俱行。但有一种善行,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钱多钱少、人多人少限制,只要你发善心,随时可以去做,那就是—“放生”。从基本的人性上来说,我们具有人身,应该有更博大的关爱精神,有善良的心地,有平等的意识。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关爱动物,也不是现在才提出的,可以说是自古有之。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白居易也说:“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所以,真正的参与放生者,应该明白放生的最终含义。只有端正身心,所做的一切事有意义,才能积累自己的福德。因此,说到放生,仍然要从发善心开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触景生情,人内心的慈悲总会生起的。古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思就是说,救人一命的功德,比建造七层高宝塔的功德还要大,放生也是如此,放生就是救命,会让放生者受益。儒家的放生思想源于恻隐之心,如“子产畜鱼”等具有影响力,昭示着放生的好处多多。

  行文至此,我也一直在想,不杀生对于某些个体和特殊群体而言,特别是那些虔诚的信众,怎么说,怎么做都有它的道理,也不过分,纯属于个人信仰和兴趣,应该予以尊重,不宜过多议论、干涉和施加影响。但对于社会层面来说,就不一定适合,或都不能杀生,还要看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试想,如果都不杀生,那饲养的动物往哪里去?随之而来的是有多少人失去职业,怎样生计?一概不吃肉,人们的营养怎样均衡,体力和健康靠什么保障?一旦产业链出现断裂,肯定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所以,不杀生也得适度,不宜过分强调,千篇一律,而应该灵活把握,尊重信仰,尊重习惯,特别是尊重规律,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才能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有序运转。放生虽然是好事,有益处,但也要把握好度,不可滥放,不加控制与管理,否则也会破坏生态环境,一种生物的增加必然会对另一种生物产生威胁和危害。比如放生的季节、场所、品种、数量,以及放生的方式、方法等,都要应该严格把握,讲究科学,相关部门还得加强放生知识的宣传、组织和管理,从而使放生既能满足部分人群、特殊群体的需要,更要考虑社会效果,比如,不破坏生态平衡,妨碍经济发展,不影响某些动物的生存,确保经济社会能够文明、和谐、稳定发展,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福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


Warning: mysql_close(): no MySQL-Link resource supplied in /www/wwwroot/pumenpincs.com/m.pumenpincs.com/index.php on lin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