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常识网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发布时间:2022-09-30 19:09:53作者:普门品常识网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宽运法师母亲节过堂开示

  看到大家非常精进的念佛,我心里头很赞叹,也非常的高兴。我们念佛一方面要以恳切至诚的心,这是必需的,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感恩的心。

  今天(5月8日)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所提倡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恩其中的一恩,是要报父母恩,也就是「孝养父母」。我们的人身是由父母所生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关爱是无微不至的。古人说:「眠干睡湿。」儿女尿在床上,妈妈把儿女推到干的地方去睡,自己却睡在湿的地方。在饮食方面,妈妈常常把苦的东西自己吞下去,把甜的、好食的,留给儿女吃;爱护子女之心是何等的微细!所以父母把儿女养育成人真的非常的辛苦、非常的不容易。所谓「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羔羊都是跪下来饮奶的,而乌鸦年老之后子女亦都会为其喂食。畜牲尚且懂得孝养父母,何况我们是人呢?所以子女孝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昊天罔极,父母的恩比天要高、比地还厚;父母对子女的爱更是无非彼此的,没有分别的,再丑、再坏的子女,父母照样是爱护他们,不嫌弃他们,即使怎么样的苦,怎么样的困难,父母都能忍耐、接受,所以父母爱护子女之心,确实是无微不至。因此我们做人要有孝养父母之心,长大以后要供养父母;父母年纪大了,不能动、不能吃,也得要喂养、也得要孝敬,这是应当、应份的事情。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报佛恩。试想,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我们就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行的方法,更不知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够求生西方净土,而且一念到十念都能成就,所以我们应该感恩佛陀。

  其次,我们也要感恩这个国土,这个国家,为什么感恩它啊?你看现在很多的地方战争频频、战火不断,经济破坏,民不聊生,在这个时候,我们又那有心情念佛呢?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有这个责任,非常幸福的是,我们现在处于太平盛世,虽然有很多不理想、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总算没有战争,没有那么多的灾难,我们国家还算是一个最好的时期,我们也很幸运能赶上,所以我们应该报国家的恩。

  还有,就是报众生的恩;可能有人会说,我们佛弟子在这里头念佛,不事生产,没有耕田,就有饭吃;没有织布,就有衣服穿;一按按钮,这电就来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也就是所谓「士、农、工、商」,种种的互相配合,成就我们今天在这里可以安心的修行念佛,所以说,众生的恩啊,我们一定要报答。

  而你们更要报家庭的恩,为什么要报家庭的恩呢?因为,如果你们的丈夫也好、太太也好、子女也好,不能成就你们,你们也没办法来这里和大家一起共修,所以说要感恩你们的家庭啊!家里的人支持你们,让你们能够安心的在这里念佛七天,这个因缘啊,都是不容易的。

  我经常跟大家说「三界火宅」,我们赖依生存的世界,就好像火宅一样,我们发觉自己身在火宅里头,那应该怎么办呢?就是要赶快走出去。怎么走啊?唯有靠我们自己念佛,所谓行也念佛,坐也念佛,也就是一切二六时中都不要忘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念佛的功德的确是非常的殊胜啊!

\

  此外,我们还要有悲悯的心,一个实践菩萨道的人,要有什么心呀?就是要有大悲心,这个「大悲」就是「悲悯」,悲悯什么呢?悲悯「三涂」的苦啊!这地狱、饿鬼、畜生,他们都是生前做什么呢?都是由于不行十善,反行十恶的原因,所以他们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道去,因此,我们今天要用悲悯的心,以此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令他们都能够离苦得乐,让他们都能够解脱超生。经上说:「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意思就是说,不单我们自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也要令得其他有情众生,都能能够往生,这才是我们大乘佛教的精神,也就是慈、悲、喜、舍的襟怀,这个「慈」啊,就是予人以乐;这个「悲」啊,就是能够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人家欢喜、给人家快乐;所谓「舍得、舍得」,要舍才能得;要知道,我们帮人家其实就是帮自己;我们帮人家就是跟人家结缘啊!

  我们佛教里的「六度」以布施为主,而「四摄」还是以布施为先,所以我们要广结善缘,我们要广度有情,只要我们能帮到别人,我们心里也会生欢喜;因此,我们每一天都应该以欢喜心来念佛,所谓一念欢喜就有一念诚恳,而我们跟阿弥陀佛的一念感应也都从欢喜心中来、从诚恳心中来;所以大家在这佛七里头要珍惜、珍惜、再珍惜;我们要好好地念七天的佛,来成就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缘。好了,我们现在结斋。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


Warning: mysql_close(): no MySQL-Link resource supplied in /www/wwwroot/pumenpincs.com/m.pumenpincs.com/index.php on lin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