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应生嗔恨。】这里佛举出自己因地修行忍辱波罗蜜之事,说明修忍辱不能著忍辱之相的。这里面用一个公案,歌利王支解割截佛的身体,来帮助佛修忍辱波罗蜜,成就佛的忍辱波罗蜜。
歌利王译为极恶,这个国王残忍成性,有一次他带着他的宫女到城外郊游,几位宫女在游玩中发现一个年轻的修行人,她们就围绕着这个修行人听他说法。国王看到后,由于嫉妒心,他生起了恶心,他就问修行人,你得阿罗汉果了没有?这个年轻的修行人说未得。国王又问,你得不还果了没有?这个修行人回答未得。国王说你这么年轻,未得圣果,还有贪欲烦恼,怎么能这么放肆地看着我的女人?修行人说,我虽然未断贪欲,然而内心实无贪著。国王说,世间有仙人,每天只是服气食果,就是他们只吃水果,炼吐纳,炼气吐纳,他们这么来修行的。这仙人,他们就是说这些仙人,这个国王就说了,这些仙人只是炼气吐纳,只吃水果,他们见到女色还有贪心,何况你这么年轻又没有证果,怎么能见色不贪呢?这个修行人就对国王说了,见色不贪,不是因为服气食果,而是由于心中系念无常不净。国王说,你这样轻视他人而生毁谤,怎么能说是修持净戒呢?这个修行人就说了,我没有嗔恨嫉妒,何谈诽谤呢?国王就问他了,什么是戒?修行人说忍辱为戒。国王就说,我用刀来割你,就知道你是否持戒了没有。修行人就被这个国王用刀割,我们说凌迟,一块一块的割肉。在割他的时候这个修行人面不改色,国王跟前的这些大臣们就劝国王说,此人是大士,不应该伤害他。国王就问他的大臣,你怎么知道他是大士呢?这个大臣就说了,当在割他的时候他面不改色。国王就说那我就再试试,接着又命人去割他的鼻子和手足,这位修行的年轻人还是面不改色。这个时候四天王发怒了,天空中就下起了沙子还有石头,就像下雨一样,纷纷落下沙子还有石头。这个国王一看,心里害怕了,赶紧跪在地上忏悔。修行人就对这个国王说,说的大王,我心无嗔也无贪。国王说,大德,如何得知呢?修行人说,我如果真的没有嗔恨,我的身体马上就能够复原,修行人说完,他的身体马上就都复原了。修行人就对国王发愿说,我于来世成佛先度大王。这个年轻的修行人他就是世尊的前世,这个歌利王就是现在的憍陈如比丘,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五比丘,憍陈如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这五比丘当中,憍陈如最先证得斯陀含果,其他的四位比丘都是先证的须陀洹果,他们最后也都证的是阿罗汉果。所以说在佛初转法轮的时候,最先证斯陀含果就是憍陈如比丘,这是佛修忍辱波罗蜜的时候对歌利王发的愿。好,我们知道这个公案的前因后果,我们接着往下说。
佛在这里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什么这么说呢?佛解释说,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心了。正是因为当时世尊心无四相,不见能忍所忍,所以嗔心不起。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