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天地间的一物”,我们每个人生命都与其息息相关,但却常常忘了感知;数千年来,中华文化之所以在历史中源远流长,除了我国的汉语文字便于以古籍流传理解,也得益于自古以来我们的先族从中证悟到了修身养命的方式与智慧。
这一物,是什么呢?呼吸。说到这,很多人便忍不住想笑了。你在装什么玄呢?谁不会呼吸呀?
是的。我们每个人一出生便会呼吸,主要用到的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修道者然而,如果真的要细细深入体会呼吸,给人带来的身心曼妙,寂静欢喜,奇乐无趣……那却大有不同。
真正懂得呼吸者,便能懂得呼吸给予人身心之乐,同时,也能小到滋养身心形体,滋润皮肤,祛病延年。再深入便可连接身心与宇宙天地间的能量。
悟道者说说历史上那些由呼吸证道的圣贤及书录的典籍有哪些?
自华夏古国建立以来,黄帝向已有1200岁的广成子求教“修身养性”,广成子传他神仙呼吸之秘要,留下一部《自然经》予黄帝。自此,黄帝懂得让人心安静,不兴战争,让民众懂得禀承自然之气,令国家得到休养生息,长治久安。同时,有一部《黄帝内经》得以流传于世。
伏羲剧照同样,身为三皇五帝之尊的人文始祖伏羲,则为后人留下了《易经》八卦。周文王又续前人智慧传《周易》。
后人读《黄帝内经》、《周易》等,大多数只能根据以文解字来读,却不知真正要应用到其中更深处的智慧,还要证得天地之正气,才能真正受天承德,借以安身立命,广济世人。
黄帝剧照人生一命,受之于父母。人生气数,受之于天地,不过一呼一吸间。自古以来,除了黄帝伏羲周文王之先祖懂得擅用呼吸养命法,与通天地阴阳两气之法。到春秋前后,圣人齐出共悟生命之道。在万马齐喑之势下,老子在边关留下《五千言》予关尹子文始真人后,不知所踪。其书中无不有着以呼吸悟道,养自我性命,与治国之要;周游列国有些累了的孔子在离世前,渐入天命之道,一心整理《周易》等书,百年后,他的孔门学子们写出了《大学》、《中庸》,书中渐有更深入的证得天地之气的感悟;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敷草而座,数日后,身形消瘦,不吃不喝的他没想到活了下来,但却在一系列的苦行、降魔、成道的过程中,破妄想执著,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悟得《心经》智慧,此中“空”,亦和“呼吸”相关。
刘亦菲版女娲后人讲到,由呼吸入道证道,除了上面提到的古贤三世诸佛,后世还有哪些证道者?都有怎样的文字记载?这些人物,我们常通过读书与其对话。你有多久没读一本可令你觉悟的好书了?
话说,人越不读书,越容易自高自大。人一读书,便越能反省,觉自我浅薄。不懂读书乐趣时,纵使古籍在手,也看不懂古人所说的大道理,读来都是神话。人若一用心读书,而且证悟自我身心,纵使古人过了千万年,却如在眼前倾心而谈,读来说来,都是无穷妙理,如有可解身心的法药法器,开心不矣。
归隐“得道之士,呼吸之术既备,服食之要又该。
”晋朝时的道医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一书提到呼吸与食物。葛洪在医学方面传承了《黄帝内经》。他承认呼吸之术是基础之要,同时,又根据时代,融入了个人对道的理解与体验。陆毅版苏东坡剧照宋朝时的大学士苏东坡,一生心胸开阔,能伸能屈,人们都说他若不是懂“道”之士,不会有如此胸襟,写出千古豪迈文章。一个懂“道”之学者,一定也懂得自古以来的呼吸养生要道。果然,苏东坡在一些个人的养生心得方面,也有侃侃之谈,提醒人们:懂得道家中的“内视五脏”、“津液炼形”等要点,并劝后人在行气时要安然,不要强行,免得“轻夭人命”。
在众多的呼吸法中,庄子也提到“古之真人……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世人之息以喉。”这里,庄子提出的让呼吸停留在“踵”即脚底,正是大周天中的“胎息”时的某种行气体验。
太上老君剧照因文章篇幅有限,下一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中,呼吸法被换装后的生死沉沦变化史。
作者:沁心明蕊,原名:刘颖萍,字珍一,笔名:萍颖琉璃,老颖子等。
曾一心向文,固有文人之思。亦因生活所迫,渐有商人之忧。愚非政客,渐知政之重要。一介布衣,最悟生活之况味。现兼任校外语文/作文辅导。创作中长篇小说《琉璃花开如梦藏》敬请期待。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