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桥旦曾堪布
清晨,阳光普照大地,万物从黑夜中苏醒,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时光,那么,作为一个大乘佛弟子,我们醒来之后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们当然可以去烧香、供水、顶礼、做早课等,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甚至可以忘记烧香、供水、做早课,但有一件事绝不能忘,那就是“利他”!
利他之心能够发展为广大的菩提心,而菩提心正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所以,大乘佛弟子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利他。
在我们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可以把刚才的睡梦观想为轮回,将清醒观想为证悟;当我们看到光时,可以观想众生的无明黑暗被破除了,都接触到佛法的曙光;我们从被子里钻出来时,可以观想自己和众生像破茧而出的小虫,冲出了生死的牢狱;起床时,观想所有众生都离开了轮回。
经典中说,“睡眠和觉醒”是对“轮回和证悟”最恰当的比喻,因此,早上醒来非常有利于观想解脱轮回,然后充满热情地投入新的一天。
当我们刷牙的时候,可以观想牙刷就像利他之心,把一切众生的口业都清净了,从此刻起,一切众生都不再造口业了。
当我们吃早餐的时候,如果认为这顿早餐是自己花钱买的、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所以吃起来心安理得,这样的想法就不太符合利他之心。
正因为这一类世俗观念太强,所以我们依然在轮回。因此,不能让这种观念继续束缚和伤害我们,要将其转变成利他的观念。
即使暂时生不起利他之心,最起码不要浪费。浪费每一口食物,都是在浪费地球的资源和自己的福报。
那么,吃早餐时该如何观想呢?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感恩之心
一部噶举教言曾说:“吃饭的时候,要希望所有给予我食物的众生都得到究竟的安乐。”
我们之所以能吃到面前这顿早餐,是因为有食材、调料,有锅、桌子、碗筷等,这些东西是凭空而来的吗?当然不是,是农民、厨师、工人等很多人辛勤劳动的结果。
因此我们要心怀感恩,希望他们都获得究竟的安乐。不仅要感恩这些人,大自然的一切也都给予我们恩惠,比如窗外的朝阳、露水、空气、大地等。
所以我们吃下这顿早餐,要让一切有情、无情都得到幸福和光明。
第二、供养之心
我们的身体中有无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命,它们都要依靠我们的身体而存活。
从金刚乘的角度说,我们的身体有无数诸佛菩萨、本尊、护法。因此,身体就像一个大家庭,自己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我们要养活他们、照顾他们、供养他们、利益他们,这是主人应尽的责任。
第三、勇猛之心
吃完这顿早餐,要让吃下去的食物变得有意义,不能仅仅变成厕所里的垃圾,或是仅仅浪费了卫生纸,或是仅仅让自己变得更胖。
吃完这顿早餐,我们摄入了很多营养,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要勇猛无畏地去从事更多的利他事业。
以这样的心态享用这顿早餐,不仅能增长我们的菩提心,还能让早餐变得美味可口。
同样,在接下来的一天里,不论工作、办事、吃饭还是休息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利他。
不是说起床时要保持出离心、吃饭时要供养三宝、上班时要修菩提心、打坐时保持空性见等,不只是这样,而是所有言行都要保持同一个心态——利他。
然后我们再一步步扩大这种心态,从早到晚,从日到月,从春到冬,从生到死,时时刻刻不忘记利他。利他的对象可以先从父母、子女、朋友、师兄等小范围开始,然后逐步扩大到三界六道一切众生。
更进一步,当我们遇到恶缘时,也要保持利他之心。
一位噶举大德曾说:“任何一个辱骂我、让我痛苦、伤害我的人,哪怕是杀害我的人,都希望他们得到究竟的菩提果位。”
我们不仅在顺境中要利他,在遭遇各种麻烦时也应该利他。
比如说,夫妻闹矛盾时,要保持利他;被别人辱骂时,要保持利他;遇到堵车、被他人抢路时,不能立刻就犯“路怒症”,也要保持利他;遇到要伤害甚至杀害我们的恶人,也要保持利他,并希望他们能获得究竟的佛果。
这才符合大乘佛法的精神,体现了大乘佛法的伟大。佛弟子如果能把这种精神时时刻刻牢记于心,并落实于行,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