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有漏皆苦,“有漏”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做了功德,却被你自己给偷走了。平常大家都觉得自己挺好,不坏,在努力地积德行善,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就去做义工,力所能及干点儿好事,对自己的家人也没怎么尖酸刻薄,也努力孝顺父母,照顾晚辈等等。到底是谁偷走了你的福报?有个小偷,名字叫:负面情绪。
比如,一个家庭主妇,一大早起来做早饭,自己还要上班,然后回来煮晚饭,洗碗、打扫卫生、洗衣服……所有家务都干了,本来是很大的功德,但负面情绪起来的时候,功德就被偷走了。因为不甘心去做这些事情,觉得委屈,没有感到欢喜,所以就会有埋怨,会觉得为什么要自己来做?另一半为什么不做?刚开始,可能只是简单抒发一下情绪,唠叨唠叨,当伴侣的回答未能让自己满意,马上就会产生嗔恨心。这个时候一天做的功德全没了,火烧功德林就是指这个。
如果学会为众生发无上菩提心,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能转为道用。你会发现再苦再难,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众生,你都心甘若怡。做了功德,还要及时回向,不要被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所控制,火烧功德林。
很多时候,当功德被烧掉了,人们却一点儿不知道,还以为自己付出了很多,还等着得到回馈。实际上,因为你没有好好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没有去观察情绪的起伏,所以就不会发现好不容易累积的功德,被漏掉了。就像你有个带孔洞的容器,无论你做得多么辛苦,不停放水进去,水并不会被囤积起来,只会在不知不觉中全都流走。
在人世间努力做了许多功德,本应成为福报的最大来源,可如果不懂得囤积福报;不懂得把负面情绪尽量减少,正面情绪不断扩大;不懂得把好不容易累积的功德储存在福报银行里,没有经常做功德回向,也没有发菩提心,福报被漏掉了自己还不知道,这真是太可惜了!就算你做了很多好事,随着负面情绪的产生,这个功德又消失了。贪、嗔、痴、嫉妒、傲慢、疑心病等等烦恼带来的只能是痛苦。
在人的情绪中,怨恨或仇恨,是最最强烈的一种负面情绪,也是最可怕的一种意念,这种情绪或意念,就像是一种“导向”,常常将我们导向不可测度的痛苦深渊,不只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别人!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抵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就贱价的将牛出售。
当牛的新主人买牛回家,走到半途中,来到一河边,想给牛饮水,那知牛不但不饮水,而且突然凶性大发,又把新主人给抵死了,新牛主的家人,知道后不禁勃然大怒,拉到市场贩售。
有一个农夫,贪着便宜,买下了牛头。用绳子系着牛角担回家,半途中,因天气炎热,就将牛头挂在树枝上,然后坐在树底下休息,哪知正休息时,系牛头的绳子不知何故突然断裂,牛头从树枝上掉落,刚好打在农失的头上,可怜的农夫,当场被打得伤重而死。
一头牛,在一天之中,意然害死三个人,这件不寻常的事故,惹得大家不禁纷纷议论着,后来消息也传到了频婆娑罗王耳中,他也觉得不可思议,想其中必有缘故,因此亲自前往请教佛陀。
佛陀解释说,在过去世,有三个商人,相约到外地做生意,为了省钱不住旅馆,特地到一个老妇人家借住,本来双方约定,要付老妇人租金,但到了第二天,这三个商人,趁着老妇人外出时,竟偷偷溜走了,等老归人回来后,发觉了,非常愤怒,就追上去,要向他们索取欠款。
三个商人,因担负着沉重的行李,所以在不远的地方,就被老妇人给追上了,可是这三个商人,以为她年老可欺,不只赖帐不还,还用恶言恶语侮辱她,老妇人对他们无可奈何,只得愤恨的对他们说:“你们这些无赖汉,欺负我年老孤单,你们以后一定会有报应的,今生我虽然奈何不了你们,等来生无论是否为人,我一定要报复,要杀害你们,以泄我心头的愤恨!”
佛陀继续说道:“那条凶牛,就是这老妇人的后世,而同日被牛抵死的三个人,就是欺负老妇人的那三个商人!”
这个故事,不只显示了因果的丝毫不爽,更显示了怨恨的可怕,三个商人的行径,固然可恶,但还不至于遭受杀身之祸的报应,而老妇人可怕的怨恨心,就像个毒咒,不止将自己咒进了因果报应的罗网,而且催促恶化了彼此本来还不算严重的因果关系。
因为怨恨,彼此注定了,将展开一场长期而难以止息的“冤冤相报”悲剧,而在这场悲剧,或即将接着上演的悲剧中,注定了将没有人是赢家,因为怨恨的毒咒,一方咒向了别人,另一方也咒向了自己!
一切负面的情绪即将起来之时,一定要提醒自己:有漏皆苦,让自己能够掌控情绪,化烦恼为菩提,能够将负面的情绪转为正面的情绪,如此一来,一个人就会内心祥和,能稳住自己的情绪,就是安心。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