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验、知识、经历等都通过概念或者情景记忆而储存下来,形成经验记忆与知识系统。在重新遇见事物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些旧的经验与新的感官影像进行对照,从而产生识别。这是一般的认知作用的特征,我们把这种特征叫做分别。
分别的意思,有两重:第一是识别,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他者,而做出鉴别性的识别,说此事物是此,而非彼;另一重意思是分别,就是带入经验、知识之后去判别感官前呈现的事物。因为不可避免地有主观认知介入,所以就可能有虚妄性或者说不可靠性。
具体到一个识别的过程,会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见过的熟悉事物,被重新地呈现出来,你得出的结论是——认识。
第二种情况是见过但不知名的事物,被重新呈现出来,你会得出个什么结论呢?你只会说见过,不能说是认识或不认识。因为要说不认识,你见过那个影像;要说认识,又不知道他是谁。
第三种情况是听过这个名字,但从来没见过,当事物第一次呈现在面前时,如果没人介绍,你会说不认识,若有人介绍,你就会说认识。我们的“认识”,本来是说感官影像跟过去的记忆形象想接触,但这第三种情况是跟过去的经验无关,只是有熟悉的名字,如果形成一个名字和感官影像的连接,也可以得出“认识”的结论。
还有一种情况,呈现的不是一个真的事物,而是纯粹的影像,例如一张菩提达摩的画像,如果你已经有这个知识,你会觉得那是菩提达摩;如果没有这个知识,你还是觉得不认识;人家如果告诉你这就是菩提达摩,你又觉得认识。
总结一下:当你脑子里一个影像与当前呈现的具体的事物相联系的时候,你产生“认识”的判断;你脑子里有这个名称但是没有见过祂的本身(本尊),如果突然告诉了你名称,名称与他联系起来,你也会说“认识”;你眼前见到一个虚幻的影子,比如说电影上光合成的影子、空中的影子甚至是出现幻觉,然后与你脑子里的概念相联系,你也“认识”;或者只有光影与一个名称相连接,你也“认识”。
那么,你的认识到底是什么呢?
一方面,你认识的是事物的本身,即当前呈现的事物与你脑子里旧有的概念或者名称相连接。包括对当前事物命名,你也会说是认识。另一方面,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出现了一个幻影与我们的经验和名称相联系,我们同样也产生认知、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的认识不一定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它只不过是一个新经验与过去经验之间的同一化,而得出对当前经验的一个判断。当前正在呈现的事物不一定是事物本身——可能是事物本身,也可能不是事物本身。那么我们认知之后是怎么把事物理解为客观性的存在呢?这就是佛教中“分别”的本质。
分别是什么呢?
实际上,是你把你脑子里的影像和祂对应上了以后,投射为一个客体性的存在。认为祂外在存在着这样一个具体的东西。所以,祂是一种主观的投射,这个投射首先祂会有这样一个过程——试认知。
比如,夜晚在路上的看到了一条绳子。你首先警觉——是什么?你会先怀疑它是蛇;当你走近一看——是条绳子。你最初的判断,是对你最有价值或者最有负面价值的(如危险),首先投射出去,让我们回避——第一反应是回避危险。这个认知是一个投射过程,还没有确认,但必须有一个投射、试认知的过程。然后再去看,也就是再一次和我们感官经验对照。
如果验证过程不充分,就叫做“分别”——有主观投射。如果没有经过验证、再证并且最终证实的这个过程,那么这种认知就是主观性的投射,也就是说,把自己主观性的判断当成真的了。我们在对世界进行认识时,之所以看一眼,就直接把外面的事物看成是外面的,其实是我们的习惯。我们并没有把一个一个认知拿去验证,所以这个过程是简单的主观判断,习以为常的判断——这个过程就是“分别”——纯粹是主观判断,主观臆断就是分别。
上面说的是对一般事物的认知,我们如果要对超感官、非具体、高复杂度等超过感官范围的事物进行认知,是怎么实现的呢?需要通过知识建构来实现。有建构就会有构造,所以在一个家庭里,不同的人眼里的家庭是不一样的,甚至同床异梦;在一个社会里,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对社会的认识也不一样。祂们的建构基础是来源于具体的事物,通过对具体的事物进行逻辑组织,这样就会有抽象的结构,而这种抽象的结构也会形成心理的影像——比较典型的就是“图式”。也就是说你心中的复杂事物——家庭、社会、单位、组织、宇宙等等,实际上是你的图式。
因此,我们的认知实际上是有建构性的,这样我们对认知的可靠性就会发起探索。再加上我们知道知识可以脱离对象而自为的存在,自为的生成、存在和演化。结果就是这个知识,完全可以在中间领域、在信息领域不落地的自我繁殖。所以,如果被这种知识所左右,完全生活在信息中介的领域里,那么人就会在信息的红尘里不落地。就是说,许多人可以成天在信息里做学问,在信息的世界玩游戏——他一天到晚就老是打游戏,而在现实中找不到存在;然后他就继续打游戏,在游戏里面去找存在感……
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人的心理过程,都经不住这样分析。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心学修讲坛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