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本自解脱
问:什么是心灵的本自解脱?心灵本自解脱了,还需要佛法吗?还需要修持吗?还需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证悟菩提吗?
《心灵本自解脱》倡导的“智慧生命”的智慧,是人世间的生命智慧吗?“生命圆觉”的觉,是人世间生命的觉知、觉性吗?
答:这些问题很复杂,涉及到了全部佛法,涉及到了从一个凡夫到证悟菩提圆满佛果的全过程。
佛法如须弥山,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我们称为全佛。世间与出世间,生命中的一切,宇宙、法界的一切,都是佛法中所说的显现。显现是无常的,“诸行无常”,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平等的,称为法性大平等性,万法不依你我的存在而存在,诸法无我。
众生执著无明生死轮回与涅槃,都是幻化显现,无有实相,实相无相。所以涅槃寂静,一切显现不生不灭。涅槃不离生死,生死不离涅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法的三法印,是佛法的基本教理,是佛法的究竟义趣。
觉证智慧生命,即在智慧生命中证悟到生命圆觉的究竟——本觉智慧。证悟究竟真理是什么的同时,首先要了解真理是法尔解脱。佛法,不是诸佛菩萨创造出来的,诸佛菩萨只是觉悟、证悟了的真理者。我们学习佛法,不仅要认识,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佛法称之为修证。不去实践,不去修证,是不可证悟到法尔解脱的真理。即便你是转世应愿再来的菩萨,也要示现这一修证证悟的报化二身的证量。
“心灵本自解脱”的含义是法尔本自解脱,“智慧生命”的含义即生命是本觉智慧的显现,这些仅仅是概念。佛法真实不虚,不是以世间几个概念和名称诠释的。
问:心灵本自解脱是生命解脱的方法之路吗?
答:心灵本自解脱无有解脱与非解脱的问题。生命、宗教、万物万相,都是佛的法身,都是显现,是本自解脱的、本来如如的、无以附加,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显现,不生不灭;一切显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法尔解脱的真理。成佛就是证悟了这一真理。这一真理不被一切所束缚,一切形式、内容、信仰都是认识、理解、修持、证悟这一真理的方便之法和修证之路。而同时一切形式、内容、信仰、方便本自解脱,因为一切形式、内容、信仰、方便也是法。法自性大平等性,从执著我相、外境、一切幻化之显现,到执著法相的形式、内容、信仰、方便,都是一种执著,终不可究竟解脱,因为其背离了法尔解脱的真理。心灵本自解脱是佛法的第一义谛。
莫要执著于宗教的形式,并不是说要舍弃它,而是将其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使其形式成为展示究竟解脱、法尔解脱的方便。过于执著于形式、内容、方便,不仅不能走上法尔解脱之道,反而会背上更大的包袱。今天信佛、学佛之人不少,可是有多少人明白法尔解脱的般若智慧真理,有多少真正依佛陀的教法、教言实修实证呢?许多信佛者反到成为了宗教文化市场、宗教经济市场的贡献者。
过于追求形式,会掩盖住佛法法尔解脱真理的光辉。佛法如此走下去,生命力何在,究竟真理性如何显现,如何能够使信仰者真正走上解脱之道,归于生命的本来面目?这是大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佛法面临的现实问题。
我们看到很多人拜佛,为的是家人的福报、个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礼佛拜佛增长善业福慧,是集存资粮的加行之法,但将诸佛菩萨视为自身私利的保护神,是对佛法的亵渎。
“智慧生命”中的智慧,在佛法中称为般若;“智慧生命”中的生命,指法界众生。
众生俱生无明,以执著心为实有,因而有生有灭。众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无明众生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众生因无明,以无明为因,产生造作的行为(行),挟持前世生命所造的善恶业种子而投胎(识),形成心物两种元素和合而成的胎相(名色),逐渐形成了各种感官(六入),产生触觉(触),而有苦乐感受(受),进而产生贪爱欲望(爱),因贪爱而欲据为己有(取),以取为条件产生了有(有),因取、有而造种种业,形成感果受报的生命体(生),有生即有灭,诸根衰颓则老,身坏命终为死(老死)。这是无明众生从生到死的命转里程,即三世轮回之流转。其中无明与行属于前世,是今世的因,中间八个环节说明了今世。识、名色、六入、触、受五个环节是现在的果,爱、取、有三个环节是现在和来世的因,生与老死为来世之果。
十二因缘可以分为惑、业、苦三道。无明和爱、取三支属于烦恼惑道(无明为过去惑,爱取为现在惑),行和有二支属于业道(行是过去业,有是现在业),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属于苦道。一切有情生死轮回的因果链中,依过去世的惑业(无明、行),招感现在世的苦道(识、名色、六入、触、受);由现在世的苦道,引生现世的惑业(爱、取、有);再依现世的惑业,引发未来世的苦道(生、老、死)。如此,依惑造业,由业引生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业,再受苦,循环不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以有情流转生死,生生世世难以解脱。同时,无明有情众生执著能所二取相,以为一切显现境相实有,起贪嗔痴慢疑五毒,造种种业。此业熏习成业习,故业力习气作用下,生死轮转,不得解脱。
问:刚才听你讲了无明众生生生世世难以解脱,生命的生死过程皆因众生无明而缘起(十二因缘)。众生俱生无明,执著无明妄见,能所二取相,受业力习气所感,难以自解脱;又听你讲了心灵本自解脱,一切生命本来具足般若智慧,所以倡导智慧生命。那么,这不是相矛盾吗?
答:众生虽俱生无明,受业力所惑,同时又本具佛性光明、内证智、觉性光明,在本基上本来解脱,究竟解脱。
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介绍般若的体、性、相、用,即佛法中的本基的概念。
“般若波罗蜜多”中的般若是智慧之意,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之意。从无明轮回界,越过生死海,到达涅槃的彼岸,称之为到达智慧的彼岸,也指破尽无明众生的我法二执,证悟法性的大自在境界,证悟无分别智、明空不二、明觉双运、智悲双运。
问:怎样的智慧称为般若?何种智悲能使我们证悟菩提涅槃?
答:“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般若分为三种:文字般若、观照(内修证)般若、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
实相是诸法的真实之相。所谓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关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
实相无相。对于众生来说,实相不可知,必可言说。正如华严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
实相无相,离一切虚妄之相,没有一相可得;实相无不相,具足恒沙功德之相,没有一法不是;实相无相无不相,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无相无不相,即是实相般若。
观照般若
观照般若,即观照实相之理智慧,亦为修行者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的道用。行修六度般若蜜中的忍辱、布施、持戒、禅定、精进、般若,修习禅定、参禅、止观,密宗教法中的四加行、十加行等一切观心法门,都是观照般若。
般若波罗蜜多修习实证最为重要。《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指观世音菩萨,又泛指一切习修观照般若的菩萨,又称观心般若。
问:如何理解观照般若?
答:学佛的人都知道禅宗中北禅祖师禅秀的那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为了纪念,就把这棵树称为菩提树。心如明镜一般,就可以照物;如果镜面上积有尘埃,镜子就失去了照物的功能,“照见五蕴皆空”就不可能了。所以要用功,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个偈子的本意是:虽然人人都有清净的佛性,但客尘来了,不加扫除就会污染,要时时修观心般若,“莫使惹尘埃”。
禅秀的偈子了不起,我们不能因为有禅宗六祖的顿悟法门,而忽视渐悟法门和观当下的起心动念。依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的修法,修行者见到心性,建立起了“彻切”见,仍需要修习“妥噶”,即大用,而成就报化二身。这是因为见到本体心性,阿赖耶识暂时不功用,但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种子仍然会遇到风吹草动而翻起,不能转识成智成就三身五智。
释迦佛灭度后百余年间,通过“七百结集”和“万人结集”两大法会,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系统,后又分成二十部之多,称为二十部。其共同点是“无我”。
这个“无我”,在佛教中分成“人无我”和“法无我”二种。佛教认为任何个人都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合和而成。色蕴是物质部分,其余四蕴是精神部分,是物和心两个部分。“照见五蕴皆空”中的“五蕴”指的就是色、受、想、行、识。万事万物归结起来,都是这五个东西,是物与心两类。“人我”是五蕴合和、心物合和而成的一个假象,所以才叫“五蕴皆空”。离开五蕴,就找不到“我”。有“我”,就会生贪、嗔、痴种种烦恼,陷在生死苦海中。
小乘佛教认为“我空法有”。这里的“法”,指天地宇宙的规律,法则永恒,不依我存在不存在而存。
因缘而成的东西无有生、住、灭,是空。因和缘非空。
现在自然科学也这样认识:宇宙中的一切现象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可分,于是就寻找最基本的不可分割的物质,从分子找到原子,从原子找到基本粒子,现在对基本粒子还在进行解剖。
一切生死轮回的因是“我”,懂得了“无我”,就找到了断烦恼的方法。我空,而五蕴、烦恼这些“法”不空,烦恼如何了断?于是产生了大乘佛法。
公元二三世纪,印度出了一位龙树菩萨。他对般若学说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其代表作是《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龙树的弟子提婆又作了《百论》。这四部论正统地解释了般若,其中《中论》最重要。《中论》是破小乘的,认为不仅人我空,五蕴也空,提出了一切法空的著名论断,由此大乘佛法确立。
一切法空,不留半点执著。只有一切法空,一切烦恼才起不了作用,才有解脱可言。
《中论》把小乘破得特别厉害。小乘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中论》都毫不留情地一破再破,破到最后,连佛的四谛法、十二因缘、涅槃都全部加以横扫。
问:这些都是佛教的根本,怎么能破呢?
答:因为小乘把这些大法变成了教条,在法上执为实有,这样法就死了,唯有通过破,才能变活。
其实《心经》、《金刚经》里全是个“破”字。“佛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禅宗祖师们的棒喝、藏密仁波切的心性直指,也都是“破”,打破当下的意识分别心。
《中论》的思想,就是佛教里的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谁也离不了谁,无一法可以独立。只有这个原则不能破,因为万法实相,超越了破立的范围,没有一法可以成为实法,没有一法可单独成立。一法缘起,万法相合,《华严经》称为:“法界缘起”。
禅秀虽然认识到了自性自清净,但停留在“我空法有”上,即使认识到“一切法空”,但没有证悟到“一切法空”。在实际的现量中,在修行的理趣中,只达到了“我空法有”的境界,所以才有“时时勤拂拭”。正如五祖说,“只到门外,未入门内”,还没有达到无上菩提绝对自如的境界。
对于无上菩提,五祖作了相当细致的阐述:“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种境界不是“时时勤拂拭”能达到的,因为佛性、大光明镜、基、本体、菩提心是不会被真正污染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六祖的如如智。针对禅秀“我空法有”,六祖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切法空”,甚至菩提也空。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的意思,是佛性本来清净的那个心是不能执著的,也是空无有自性的,未有一佛能分别见到本“基”、本体。因为一切证悟的果就是此本“基”、本体,其所证到的果和“基”、体是一体无离合的,本自一体、本自圆满。
“本来无一物”的意思,是说“一切法空”。《中论》、《心经》都讲了这一句。
“何处惹尘埃”的意思,是对内不再认为有什么佛性,对外不再认为有什么尘埃,一切法空,大平等性自解脱。一切法无有自性,对任何世间的、出世间的、凡的、圣的没有任何区别,找一个实在的佛性是找不到的。《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六祖听五祖讲《金刚经》,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才算大彻大悟。六祖见道了“一切法空”的般若思想,与《金刚经》的主题是一致的。
问:“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似乎与“一切法空”的思想不协调,六祖大彻大悟,悟的什么?
答:六祖大悟的不仅是“一切法空”的中观思想,还包括自己的心体。这种“悟”,不能用教下理论中的“法空”完全说明。
唯识学对“法”下的定义,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任持自性”,指每个事物都具有质、量、度、色、香、味等相应的属性而自成一法,与其它的法不同而有区别。
“轨生物解”中的“轨”,指轨道、规律;“解”,就是认识。
这句话的意思:事物不仅具有独特的“自性”,这个“自性”还具有相应的规律。既有“自性”又有规律的事物,才能使人们产生认识。如果没有“自性”,法法之间就没有差别,天下万物成了绝对的同一,认识就成了多余的、无用的,还要智慧、般若、开悟干什么?另一方面,自性为中观学所否认。中观学的基础是缘起性空,一切法无自性。这是因为中观和唯识所讲的自性有所不同。中观学破斥的自性,是恒一不变、实有独立、不依赖其它事物的关系自在自有的事物。缘起论则证明自性是没有的,一切法无自性,缘起性空。
中观学认为,佛证的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对一切法说“如所有性”,对一切法的根本属性加以确定。
二是对一切法说“尽所有性”,穷尽一切法之间的差别现象。对佛法而言,应如佛那样三身五智、五眼六通,才能究尽事物的“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才能明万法之源。说“一切万法无自性”,这是事物的“如所有性”,即空性。
中观学特别强调这一点,重点在于真谛。但就差别上说,从如何缘起上说,唯识学较中观详尽,倾向于缘起“尽所有性”,重点在明俗谛。
一切万法本来就为自己所具有,能把八识中本来存在的东西如意地发挥出来,就是一切智智。
问:要证一切智智,没有阿赖耶识这个前提如何证?
答:“转识成智”,就是一切智智。所以,全部唯识,六祖只一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就可以概括了。证了阿赖耶识,就是证了一切万法,结果还是证了你自己。
禅宗的自性对众生而言,是同体的;而唯识学中的阿赖耶识对众生而言,却是个别的。唯识学不承认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成佛。
以《六祖坛经》中“禅秀的渐悟、我空法留”,以六祖慧能“万法皆空”的顿见为例来理解般若,是因禅宗以般若为开悟、见性、明心道,只不过禅宗的般若更注重修习实证,而非仅仅停留在文字般若和般若见上。未证到究竟菩提都是戏论。
讨论实相般若和观照般若,并非否认文字般若不重要。
文字般若
诸佛菩萨亲证实相理体,是应对一切众生的因缘,以文字、语音、法相等坛城示现的法甘露,使其众生能够如理思维、如法作意。
文字般若,是开启观照般若直至证悟实相般若的基础。一切法在菩提心中本来圆满具足。一切文字般若,都是诸佛坛城的究竟意,都是妙法甘露。书写、阅读、体证文字般若,都是无量功德。同时,文字般若也是一切众生心光明的智慧,因为一切众生是佛,本具如来德相,只是不识本来面目,因无明、执著而颠倒梦想、生死轮回。文字般若如同唤醒众生之法钟,治愈众生无明之妙药,是究竟的如如智,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的菩提心光明。
佛在世时,以音声为文字,所以佛经以名句文身为教体,乃至历来的祖师们的一切开示莫不令人启悟。没有文字般若的方便,无法引导众生离妄执悟实相。
禅宗虽“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或佛”,但禅宗的参话头、禅师应机棒喝、开示,也是一种般若的方便,可谓方便般若,与文字般若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参学者破关后(见性),仍需以经来印证,仍不离文字般若,只是“悟后起修”、“见性起用”。
虽然般若分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但同为一体,无有分别。依功效来分,文字般若是到达智慧彼岸之舟,观照般若是行舟的驾驶,实相般若是到达彼岸目的地,三者缺一不可。
问:如何从文字般若进入观照般若?
答:这是个大问题。汉传佛教自汉以来传入中土,总立天台、华严、净土、禅宗四宗,佛光普照汉土二千年,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与儒教、道教相融、相合共同传承、发展到了今天,这是汉土众生的福德因缘。藏传佛教和自唐以后传入日本的唐密(东密),与汉传佛教各宗虽有传承、教法、方便的不同,但其教理、教法的根本都是一致的,而且千年来相互交融,都不离唯识、中观、大中观见。如藏传佛教宁玛派般若甘露之顶的阿底瑜珈、无上瑜伽大圆满的“彻却”见与汉土禅宗的见地无差别。但汉土的四宗中的观修体系,千年来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汉土古德、祖师的观修实证的风范、禅风禅骨的精神,今天已不多见。
古人的学佛精神,归结起来讲,就是明心见性、悟后起修,尤其是禅宗的风范,自六祖开始大力提倡。禅宗全力以赴的是开悟。永嘉大师说:“但得本,莫愁末”。沩山对仰山说:“只贵子眼正,不贵子行履”,都是抓住关键之处下手,纲举目张,从而达到了“王令已行天下遍,野老讴歌颂太平”的功效。如此,才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般若上。
李翱问药山禅师:“何为戒、定、慧?”
药山说:“老僧这里无此闲家具。”
禅宗的传法是个谜,这是因为禅宗历代传法文献都记载得极为简略,几乎一句带过,只有《坛经》交待得较为明白。五祖对六祖说:“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许多人认为其中有秘密,说五祖传了密法给六祖,传了“修命”的秘诀,这些都是对佛法见地不明的说法。五祖明明说:“昔达摩大师初来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物,代代相承。”为了破除外人的疑惑,使之有尊信之心,才将衣钵代代相传。得了衣钵,说明得了祖师的法,有资格传法。而这个法,是“以心传心,自悟自解”,也就是“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本体”、“本心”就是六祖大悟的“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因为“本体”、“本心”是佛性,是菩提心光明,是如如智,是般若波罗蜜多。
问:为什么殊胜的妙吉祥甘露不能人人得受呢?
答:因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我们对法,对以心印心的禅师、仁波切,还没有生起根本的信心。我们的心中充满疑惑,既使佛示现传法,恐怕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用。
般若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中的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是“观照”,又为能观之智。是说观世音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修观照般若,即用般若妙观智由耳根一门深入,背尘合觉,思维修习,而入三摩地(正定),故能闻声不循声,称谓闻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分别,能够反闻自性不被声境所转,得到耳门圆通,所以称为观世音。(依据《楞严经》的解释,详见菩萨自陈圆通文)。
凡夫依识成见,由耳根对声境而起耳识,循声流转,因而生起贪、嗔之惑,叫做妄闻。菩萨称性起智,以耳根闻性闻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分别所闻之声,但起观照能闻之性,此即反闻自在,于是不起贪、嗔之惑,叫做真闻。菩萨观听圆明,得大自在,能够观空不着空,观有不住有,根尘俱消,空有无碍,何尝不可称为观自在呢?《楞严经》“由我闻思,脱出大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可为表显自在的功德了。
具地利他菩萨成就菩提后,应众生愿,大悲救度,凡世间一切众生遇到灾难时,能够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智照无遗,一观便知,即时起大悲心,寻声赴感,无求不应,无苦不拔,故称观世音菩萨。法华经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许多同人学佛多年,读了许多大经大论,佛学知见通达,但是在修证上难以下手。汉传佛教中,虽然禅宗在开悟见性上最快、最方便,但当今成就的禅师难寻,天台、华严又无更多方便下手之处,唯有净土念佛还实在,所以当今汉传佛教中以修净土、念佛法门的学人居多。又因近年西藏密宗大兴,不少藏地活佛、仁波切来到汉地传法、授教,汉地学习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学人也越来越多。佛法是一个整体,禅、净、密三者是同体无分离,华严、天台各宗也一样,佛法是不二法门,只有次第的不同,没有智慧的高下。一切佛法的次第都是为了接引不同根器的众生而开起的方便之门。
般若的体性为空性,又称空性般若、般若空性。
龙树菩萨讲的是般若之基,弥勒菩萨讲的是般若之道,文殊菩萨讲的是般若之果。我们倡导“智慧生命”、“生命圆觉”,也是介绍般若的基、道、果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外、内、密三个层面。外即般若波罗蜜多的体性,(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内即般若的观修(五道、四重缘起的观修),密即实相般若(如来藏),同时包含了小乘所修的缘起、大乘所缘空性、究竟了义果地所证悟的如来藏。我们将这个体系归纳为“智慧生命,生命圆觉”,所依经续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圆觉经》、《宝性论》、《七十二空性论》、《幻化网秘密藏续——光明藏》、《大圆满心性休息》、《九乘差别略义》、《大圆满三自解脱论》等。
问:般若的体性为空性,如何理解?般若空性含义是什么呢?
答: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介绍五蕴与空性的关系。
人的生命和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与精神两种元素构成的。一切物质现象,佛家称之为色法。一切精神现象,佛家概括为心法。众生为物质现象所迷,称为色蕴;为精神现象所迷,细分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统称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积聚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而成众生,积聚无明烦恼而受生死。
地水火风所造诸色,有形色可见,有体可触,有业可显,属于物质方面的。众生妄认物质实有而为其所缚,是为色蕴;内心生起对外境的种种感受,以领纳为生,谓领纳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是为受蕴;众生对外境内心的了别认识,是为识蕴。
五蕴又名五阴,阴是遮蔽的意思。五阴遮蔽了我们本具的妙明真心,般若智慧不能显现。众生妄执物质与精神为实有,五蕴交互作用,妄加取舍,遂生苦乐得失之见,依此造业不休,辗转受果,于是生生世世永在轮回。
行深观照般若的行持者,明了身心世界都是自性的显现,当下五蕴皆空。空是性空,以五蕴法皆无实性。宇宙间一切法皆非孤立而自有,乃相互依存而有,依他起有,会合多缘而有,诸法无自性、无实体,皆是假名安立,众生却妄执法为实有。依胜义智观察,一切法皆虚妄无实,即见空性。由见空性,即不起实执,于人我上不执实,见其自性无,即生人无我慧;于法我上不执实,见其自性无,即生法无我慧。
空是空其执著心,而不废万法假名安立。由于众生执著心难破,所以往往错解空义,我们执著一个与有相对的空相是空,这是顽空;外道执著断灭空,认为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小乘与中乘是析法真空,尚有偏空的法执。般若空性是指性空,不废一切相而自性本空,于空性中万法自显,空性的智慧没有任何相,但可以显现在任何相之中,这是真空妙有的中道境界,所以通达空性者,知一切法虚幻不实而不废因果安立。
其次,是性相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蕴空,则五蕴空;五蕴空,则诸法空;诸法空、“色不异空”乃破凡夫执色法为真实的常见;“空不异色”,乃破二乘不达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离色断天空,及外道不信因果相循的豁达之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则真俗圆融,色空不二的般若实相。
以上四句也是破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边。色不异空,是对有边的破除,色是代指一切所知法,本来无有自性,虽显现而本体为空性;空不异色。是对无边的破除,由此了知空性不是断灭空,不是于显现外另有一个空性存在,而是于空性当体即显现一切色;色即是空,是指现空双运,破除亦有亦无的俱二边,由此了达显现与空性不是如搓黑白绳一样各成别体存在,而是如金与黄色,水与湿性般无二双运。空即是色。是反映离戏,断除非有非无的二俱非的微细边执,了知现空双运也是非有实体的存在。如此四边破除后,更无任何实执戏论,抵达了诸法之究竟实相。色空圆融的道理既明,受想行识四法也是同样道理,无一法可得,而又具足一切法,当体真空妙有、明空不二。
般若以现空无二为要,即行持者并非将所现为世俗,将空为胜义而分别,而是修习现空无二,即是双运。如果将显现的色与空性分离,则二者都无有建立的基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显现皆为本体,自性空性的显现,即现空的空,此空又为显现所依的空性本体自性。又以现空的空破本体空性的空,即现空与空性本体的空,无二一体无有离合。而未证到现空者,便以信解修,而只是积修道的资粮。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