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常识网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7 20:06:15作者:普门品常识网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启示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启示

  时间:2006年9月9日

  地点:新加坡光明山

  主讲:大安法师

  尊敬的广声大和尚、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很高兴今天晚上有机会来光明山普觉禅寺,与诸位大德共同讨论净土宗一篇非常重要的经典《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是出自《首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篇,是作为净土宗五种经典当中之一。

  这个《念佛圆通章》能作为净土宗的根本典籍,这使我们要感恩印光祖师。在净土宗所依的根本经典当中它是经过一个完成的过程,在隋唐之际一般是讲净土三经,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到了清末的时候,有一位大居士魏承贯,他就体会到《普贤行愿品》导归西方极乐世界,是对净土法门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就把它也列为净土经典,形成净土四经。那么这样的选择印光大师也是认可赞叹它,印祖认为念佛一法最先是从《华严经》开出来的。那么《华严经》的结穴归根是在《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的结穴归根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一代时教都是念佛法门的注脚。印祖进一步地把这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选择出来,认为这部仅有二百二十四个字的《念佛圆通章》,实在是念佛法门最精妙的开示。把它跟前面的四经合在一起开成净土五经的格局,就完成了净土典籍的一大事因缘,凡是修行念佛法门的事理因果性相都在这五经当中具足无遗。

\

  那么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这篇《念佛圆通章》,我先把这个经文给大家念一下:【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好,我们来看这段经文,文句不多,然言简义丰,极为精要。我们知道这部《首楞严经》是我们佛门一部非常重要的大乘经典,号称是开悟的楞严。首楞严的意思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这是从我们感召的现象界的法来说,六根、六识、六尘、七大,这些事相具足着它的空性妙真如性,这是究竟;坚固就是它的不空的这种妙用。在《楞严经》阿难听到佛在七处征心,了解无始以来的妙涅槃性,就好像天王指出了一个华丽的屋子。但怎么进去呢?佛就先让与会的菩萨和大阿罗汉来讲他们因地修行获得圆通的方法,这就是著名的二十五圆通。

  二十五圆通它的排列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列,里面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它首先排列的是六根,其次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然后是六识: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最后是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见)、识。十八界再加上七大构成二十五,这样的事相的法,都能够契入到自性圆通去。

  那么按照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它应该是排列在第二。然而它不是排在第二,是把这个耳根圆通抽出来放在最末第二十五。大势至菩萨的根大圆通,本来应该是排在第二十三,然而把它抽出来排在第二十四。所以你看这两个圆通啊!特别的把它没有按照一般的秩序排列,特别抽出来放在最后,这就表明着佛对于修行的根机的选择具有它特别的含义存在。

  文殊菩萨在选根偈里面明确的表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适合娑婆世界根机的是观音的耳根圆通,这是明选。那么把大势至菩萨根大圆通,也就是念佛圆通特别的也抽出来。这里就把大乘佛法的两个重要的行门把它拈出来,一个是禅、一个净;禅净两门是我们大乘佛教的两个重要行门。耳根圆通能够摄上根利器入流忘所,解六结证六空,上根利器可以担荷。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却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尤其我们看《楞严经》,从它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的修道的因果,以及修道过程当中出现的五十种阴魔的现象来看,更能体会到这个《念佛圆通章》对我们娑婆众生,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的重要性。印祖曾经有这么一个开示,善读楞严者,那么《楞严经》就是一部弘扬净宗的经典。

  那么今天我们对这个《念佛圆通章》谈四点启示:第一点就是以般若智专修念佛三昧;第二佛与众生母子天性相关;第三忆佛念佛必定见佛;第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好,由于我们只是一个讲座的形式,如果要展开谈这个《念佛圆通章》,要从五重玄义,从它逐句逐句谈时间来不及,我们就拈出其中四个主要的启示来给大家加以讨论。

  在这个《念佛圆通章》,我们首先看到大势至菩萨向佛禀白的一个宿世的因缘,这个宿世的因缘代表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光明和智慧这个特点。大势至这个名字,它也是直接跟光明联系在一起的。大势至菩萨从他的这个立名来看,他叫无边光;有的称为是无边炽盛光;他全身的光明可以遍照十方微尘数刹,具有紫磨真金色。跟大势至菩萨有缘的众生或者换句话来说,跟念佛有缘的众生,都能见到大势至菩萨的光明。那么只要见到大势至菩萨一毛孔光,就等于到十方无量诸佛的清净微妙的光明,说明大势至菩萨跟佛的法身同体,一就是一切。

  那么大势至菩萨在因地以智慧来选择它的法门,在他成就等觉菩萨的果位,就以他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使他方世界六道轮回的众生,尤其是堕在三恶道的众生得到这个光明的注照,就能够休止它遭受的剧苦的刑罚,就能使他离开三恶道,生到善道。最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快速成佛,得到佛的十种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以光明来自利利他。也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力量,所以大势至菩萨,他以这种智慧光明的力量著称。所以他在行走的时候,十方世界都能六种震动,只要地动震动的当下,就有五百亿的莲华涌现出来。当这个菩萨坐的时候,这个七宝国土也一时动摇,全都摇动。

  你说这个大势至菩萨的力量有多大呢?你想想如果我们在一个屋子里面,从屋顶上自己跳下来,大概能够震动周边几尺的地方。你就是几颗原子弹颗发射出来,也不可能震动得太远。那大势至菩萨能使十方世界一切震动,你看他所出的能量,就是无量个原子弹这样的力量,而且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就是大势有极大势能。由此我们看到大势至菩萨这个名号它是依照什么来建立的?是依照它的德用来建立的。它的德用怎么来的呢?大势至,有同修也常常提问大势至菩萨是什么意思,大势至?你看西方三圣的左右胁士,这个观世音菩萨它的名号也有它的意思,观照世间呼救的声音,来给予及时的救度,在因地当中它观照这个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每一尊菩萨名号的建立一定是有他的意思的,不是简单随便叫一个名字。

  那么大势至这个名号,它确实跟念佛法门具有深刻的这样的内涵在里面。我们一看这个【大】大方广的大,什么才能称得上大?其大无外,周边法界,那唯有心,唯有心性才能够当得起这个大。那么本觉妙心就是如来藏,如来藏里面才具有极大的势能,空能。那心性的势能显发出来,那这个【至】,大家体会一下这个至是什么意思?至有止的意思;止于至善;止就是安立的意思;就叫忍的意思;忍可的意思。怎么叫势至?我们在后面看到大势至菩萨他开发心性的势能是用什么来发的?就是念佛开发的,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在无生无灭的涅槃才有着巨大的势能,他是靠着念佛的这把金钥匙打开的。

  所以从静态的角度来看,这个【至】就是安立忍可,止在这样的涅槃的境界,如如上。如果从他修德的动态来看,他透过念佛这种行持开发他内心的般若智慧的力量,就能够使他到达如来地。到达如来地的第一步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如来或者说涅槃的常乐我净的境界。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唯有念佛一法令他开发到达。如果我们每一个行人都能够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在果地上又能以智慧光摄受念佛众生往生净土,那么这个人他也可以成为大势至;这是从他的德能来立名的。

  这样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个大势至菩萨在这个法会上他可是从西方极乐世界过来的,因为在说《楞严经》的时候他已经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左右胁士了。那么西方三圣观音势至他在西方极乐本土报身不动,然后观察他方世界每一尊佛的这种法会,需要他参赞的、随喜的、帮助的,他马上就分身过来。所以大势至菩萨是从西方极乐世界分身过来的,来襄赞这个楞严一会的。所以这个五十二同伦的菩萨,也就是宿世当中跟他同志同心同修念佛法门的这些菩萨。来共同向释迦牟尼佛禀告,禀告他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要知道念佛一法是极难信之法,它是依靠佛力的加持,来令我们快速地完成修因证果的过程。但一般的行人他往往是相信自己的力量,很难去相信佛力。尤其那不可思议的超出常途因果的这样的法门,就更难相信。所以难信而能信它就属于智慧了,般若智。

  那么大势至菩萨讲他开始发心修行的时候,首先遇到一个大善知识,就是以智慧著称的一尊佛,是这尊佛来传授给他念佛三昧的。所以大势至菩萨说我忆,就是我追忆在往昔恒河沙劫,无量劫的这个之前,有一尊佛示现八相成道。我们注意这些追溯,这个事情都发生在娑婆世界,这尊佛出现,这尊佛是什么佛呢?无量光佛。无量光佛是谁啊?无量光佛就是阿弥陀佛。

  那大家就要问了,我们了解阿弥陀佛是成佛以来已经十劫,那怎么在恒河劫以前还有阿弥陀佛呢?对这一点,净土宗的祖师莲池大师有个很好的解释,阿弥陀佛是这个十劫的成佛是这一期的应化。实在来说,阿弥陀佛尘点劫又尘点劫以前,是早已实成了的一尊古佛。就像释迦牟尼佛,我们不要理解是三千年前,他成佛只有四十九年的一尊佛;释迦牟尼佛也是无量劫以前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在大通智胜如来座下,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同是十六王子——两兄弟。所以佛法的由本垂迹,种种不可思议都是救度众生的方便。

  那么说他是阿弥陀佛还有个印证,就是十二光如来在同样的一劫当中,有十二光如来同时示现。那么其最后佛叫超日月光佛,也是以光的形态表现出来的。光明在佛教里面是智慧之相,那么十二光如来在《无量寿经》给我们讲出了是哪十二光如来。我们体会到大势至菩萨从他初发心以来,修行的过程都遇上了十二光如来,都向他传授念佛三昧。

  那么十二光如来,第一个是【无量光】,无量光是从阿弥陀佛的心量来看,只要有众生的地方,就有阿弥陀佛的慈悲光明照射。众生无尽故,弥陀的光明无尽;众生无量故,弥陀的光明无量;这是无量光。

  【无边光】,是从阿弥陀佛对治众生的这种知见上的颠倒,在光明当中施设的一种功用。【边】,众生都是在边见当中,不是执着有就是执着空;不是执着常就是执着断;在这里面邪知邪见。那么透过这束光明就能令众生离开边见,得到中道的圆融的正见,这叫无边光。

  那么【无碍光】呢,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了达到救度众生的这样的一个功能,它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一切有质碍的东西不能障碍,像铁围山须弥山都不能障碍弥陀的光明,它能穿透过来。这光明非常细微啊!那须弥山你看都是四种珍宝合成,它也密度很密,密度密的东西往往能够挡住很多东西在外面。但弥陀的光明更细微密度更大可以穿透。就好像中微子,可以在钢板里面自由的穿透一样。无碍光不仅有质碍的东西不能挡碍,那么就是众生的无明烦恼也不能障碍弥陀的光明。所以弥陀的光明能够在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无明黑暗当中绽放它的光明,这是无碍光。

\

  【无对光】,对就是对待就是二法,凡夫众生都生活在对待的世界当中,都在二的状态当中,这就是凡夫的知见。无对就是超越这种对待契入到不二,不二就是佛知见,无对光。

  【炎王光】,就是一切光明当中它是王啊!无与伦比的光明炽盛。它为什么要有这束光呢?由于阿弥陀佛要救度阿鼻地狱的众生。要使这束光明在阿鼻地狱最黑暗的地方也能照亮,所以它一定要光中极尊、极强,炎王光。

  【清净光】,这是对治众生的淫欲的心,众生念念离不开这个欲望,念念污染。所以这句名号所传达的清净光,能够使我们心性清净下来,转淫欲火为智慧光,化解火头三昧。

  【欢喜光】,是对治众生的瞋恨,这个瞋恨是由于有人我的分别,有欲望的追求,谁障碍了我欲望的满足,他就会瞋恨。那么欢喜光会让众生有一种同体感,众生的成功是我的欢喜;众生的痛苦是自己的痛苦;同体感它就对治瞋恨,欢喜光。

  【智慧光】,是对治我们的愚痴的心,让我们接纳这光明,透视这诸法的性相因果,种种因缘了了分明。

  【不断光】,是对治我们众生的懈怠,很多同修说,我佛教的理论也懂一些,但是我就是做不到,或者偶尔做一下,但过段时间又放下。凡夫众生都是会间断的,这断时间兴趣来了他去打坐,他去念佛他去诵经,他拜佛很精进,但过段时间都又晾在一边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所以道业永远不能进步。好,这样阿弥陀佛的光明有不断光,使我们精进使我们不间断不放逸。

  【难思光】,就是这种光明的妙用,是没有办法用思维去揣摩的不可思议,不可思。【无称光】,这种光明的这种德用,无法用语言去表达,不可称。

  最后就是【超日月光】,这个世间的光明,光源是来自日月。那么日月确实给我们很大的恩惠,滋养了我们大地的生命,草木花果。但是这日月光明,第一它的强度有限;第二它只能照外面,不能照到里面去,不能伏烦恼。那么阿弥陀佛的光明,它的光明的强度像百亿这样日月的强度。而且不仅照亮外面,而能照亮内心,伏烦恼破无明,所以它就具有超日月光的这样的德用。

  那么我们看到大势至菩萨的因缘是跟智慧很有关系的,所以他碰到每一尊佛都是智慧的表达。那么智慧所选择的法门,就跟这个念佛一法非常有因缘。大家知道文殊师利菩萨他有一个修法,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也是修念佛的。端坐一面系想一尊佛,念一佛就等于念一切诸佛。由念佛故得无量陀罗尼、得一切辨才、得一切种智。文殊师利菩萨他也是选择的念佛法门,包括在五台山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在五台山见到文殊普贤的时候,就请教在末法众生这种根机陋劣选择何种法门能够了生脱死?那么文殊菩萨那就在大圣竹林寺,就告诉他:一定要念佛。那法照大师还进一步请示:念哪一尊佛?就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所以在净寺宗有个叫依文殊智修一行三昧,也唯有以文殊这样的般若智慧,才能在一行三昧当中踏踏实实的修下去。因为他了解见一佛,就等于见一切诸佛;修一法就能得无量陀罗尼;这是以佛的果地觉作修行人的因地之心。透过这个念佛能够把佛的这种般若智慧,种种神通妙用全都摄受过来,变成凡夫众生自己的东西,这样就单刀直入快速直捷。

  那么如果念佛,佛号里面就有无量光,就有智慧。把自性光明透过这个已经成就的名号的光明就是显发出来,这就是下手非常快捷。你自性的般若光出来,那当然自性的寂定无量寿也就出来了,因为无量寿和无量光是互为表里的。在这个光明的这种势能当中,它是具有一种弥漫性的,有一种很强的穿透性的。这在我们中国的《周易》里面就有点类似于乾卦的功能,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它能够滋生一切万物。那么这个乾卦的顶点,乾以易知,这个乾的功能是以他的简易作为它的智慧。

  这里要注意了,我们修行择法觉支,七觉分首先要择法,选择什么样的法门能够让我们快速成就,这是需要智慧的。那么这里这个智慧的表达又告诉我们,愈简易的东西愈有智慧。现代的自然科学,像爱因斯坦他也有这样的一个判断,就是判断一个公式是否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其中有一个条件,就看它是不是简洁,愈简洁的愈有真理性;愈有审美价值的愈有真理性;那么简洁也是审美的重要要素之一。

  所以净土法门在这种智慧表达当中,就是至简至易,单刀直入,后面讲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你修行念佛一法,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方便,比如还要参究啊!还要止观啊!还要修多少多少福德啊!还要修多少多少禅定啊!这些都不需要。因为这句名号里面就有着止观、就有着定慧、就有着寂照、这些都需要智慧去接纳去信解的。

  那么这样这十二光如来就给大势至菩萨这个学生传达的就是念佛三昧,让他去念佛的果地上的功德,得到它自性寂定的三昧,三昧是正受正定的意思。这个三昧在正受正定当中,就是契入到自性穷玄极寂尊号如来。而且他不是靠自力,而是靠这个名号契入进去的,名号就有如来的所有的德性。你去念佛就托彼名号显我自性,自性显发出来就能够把正定正受陀罗尼把它显发出来,这就是念佛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果地觉做因地心。这样就因赅果海果彻因源,跟佛的功德互动。我们的发心来念佛的这一念心就通到了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这就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当下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就彻到了传到了我们能念佛的心里来了。因心果觉,佛光我们念佛的光交融一体,就能够让我们快速得到念佛三昧。

  好,这是第一个启示,选择念佛三昧是需要般若智慧,才能够做这种选择的。所以念佛一法在《阿弥陀经》直接向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出来,唯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才能够全体承担下来。在大乘经典就向文殊师利来宣说,都是代表智慧的。

  第二个启示佛与众生母子天性相关,这是念佛的一个重要的原理。我们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要了解这个阿弥陀佛跟我们这些众生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这个不能了解的话,就觉得我念这句佛号是非常空洞的,佛是佛我是我,我为什么要念他呀!我的痛苦我的这种困难他会知道吗?他有能力解决吗?所以要了解这一点。在这个经文当中就直接把佛跟我们众生的密切的关系,用两种比喻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一是亲友忆;第二是母子忆。

  我们现在在无明黑暗当中迷惑颠倒六道轮回流浪不已,我们已经很大程度上忘记了我们本有故乡,忘记了我们的故乡还有一个大慈悲的父母,在那样地关注着我们,在那样地慈爱着我们。这个亲友啊!二六时中十劫以来都在忆念我们,但是我们却是忘记他,却从来没有一念去忆念这个亲友。是不是这样子啊!我们从早到晚、从生到死,我们忆念什么呀!五欲六尘哪!我们会忆念到还有一个一真法界的实报庄严土的一个这样的佛!这样的关注我们牵挂我们。我们说自己是业障众生,业障的表达就是不知道这桩事情、不闻这件事情、不相信这件事情、不报答这件事情。所以佛在这里非常恳切非常悲悯地说出这种关系,尤其是母子关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啊!我们怎么去体会佛心?佛心是大慈悲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是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亲生子女这样的心。

  那么我们了解佛心有时候又非常的隔膜,非常疏远呢,所以用比喻方法理解你父母的心,先理解父母的心。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就像世间它也会说,世间有一种爱能够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母亲十月怀胎的这种辛苦,生下来三年无微不至的呵护子女拉尿啊!她把子女放在干的地方,自己睡在湿的地方。子女生病了她那种痛苦那种焦虑,就恨不得所有的病都到自己身上来,体会一下这个爱。

  我们可以举两个小例子,有一个研究力学的教授,他研究这个高空的物体高速穿下来的时候,是什么力量都挡不住的。就像空中一只小鸟的身体都能把飞机厚重的钢板撞成一个大洞一样,他常常跟学生讲述这个道理。

  有一天他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这时他的妻子非常恐惧的跑过来说,不得了,他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大概都是还不懂事嘛!就爬到最高的一层楼顶上去了。就在楼顶的边缘在那里走来走去,想学小鸟的飞翔。他的妻子一看见就赶紧跑去给她的丈夫说这个事。这个父亲一听,连鞋子(因为实验室是地毯)他连鞋子都来及穿呢,就穿着工作衣光着脚往外跑。一跑啊就看到他那四岁的女儿站在那高楼顶上,在那里非常危险的走动。这个女儿一看到父母在下面就很高兴,就从楼上真的跳下来了。

  这一跳下来,这个教授的旁边有几个学生都怕他那个……,知道这危险,就把他的手都挽着不让他动。但这时候,这个教授在这关键的时刻挣脱了他的学生的手,赶紧跑到楼下伸出手来接他的那个四岁的女儿。这一接果然就撞在他的胳膊,他的胳膊刚噹一声就断了腿也断了,一下子昏过去了。到医院去抢救,抢救两天他才苏醒过来。苏醒过来,他的妻子他的学生都在它的旁边等候着,看到他苏醒过来就说哎呀我们等你等了两天两晚,你终于苏醒过来了。他说,你不知道这太危险了,这个教授说,他说我知道危险。我搞了半辈子的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但是父女之间,父亲和女儿之间只有爱没有力学。当他说这句话时他也很欣慰的看到他四岁的女儿,很甜蜜的睡在他的旁边得救了,这是父爱。

  你再来看个母爱的这个例子,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啊!就是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场景。这个大地震以后各地的救援人员都去了,就在这个残墙断壁里面去找人。两天之后救援人员正在找人的时候,忽然在一个障碍物下面看到了这么一个场景。有一个母亲用手撑着地,她的背上有很多大石块,很多重量之物压在她的背上,那不知道有多重。她的一个七岁的小女儿就在她的身体下面,她用整个身体支撑着那么重的重量,整整支撑了两天。她一看到救援部队来了,就赶紧哭着喊赶紧救啊!我已经快顶不住了。

  那个救援人员一看到这个场景都拍照,都很感动,大家都去救,光是扒那上面的石块用了大半天才把它清理完。那么记者从她的手下把她的那个七岁的小女儿把她先扯出来,这扯出来一看,她的小女儿已经断气了。但是她的母亲还在说,我的女儿怎么样?我的女儿怎么样?这时候救援人员都很安慰她说,你的女儿没事,我们已经送到医院去了。生怕说她女儿去世了,她可能当下也就完了。然后把她送到医院,她的这个双手的僵直,就没有办法再弯曲了。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一个特写:这就是母爱。那种父母对子女的爱他是无条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愿意把子女的痛苦担荷在自己身上的,那么作为子女的人是常常不了解的。

  我们看到一般的我们这些众生,从小在父母的恩爱当中他不了解,认为理所当然。然后到了青少年时还叛逆,有段相当长的叛逆时期。等到他父母年老了去世了,这时候他也做了父母了,当他做了父母的时候,他才有点理解他父母的恩。等到理解他父母的恩想报的时候,他父母已经去世了。这时候他就会留着忏悔的眼泪写那些纪念文章,拿到报刊杂志发表得点稿费。所以我们这个世间的一般子女,都很难去理解父母的恩德,很难去报答父母的恩德。

  我看到有个报纸上,也是一个作家写他的回忆他的母亲,这个作家二十岁的时候有一个事故,双腿高位截肢坐上了轮椅。这个青春年华的这青年遇到这样的变故,他心里就很烦躁,他觉得老天这样不公,天天牢骚。他就每天坐上轮椅到那个公园里面,找一个最僻静的地方去消磨时光。当他每天走的时候,他的母亲的那种样子又希望他不要走,但又不敢拦住他,因为他脾气不好。然后就默默的给他准备轮椅推他,推到门口,她出了门口,她的这个儿子也不需要他的母亲跟着,自己就去。

  他从来不知道他走了之后,他的母亲要站在那里,站一两个小时看着他。他是偶尔有一次有事回来拿点东西的时候,一看他的母亲怎么还在小巷里面张望,他第一次发现这个。然后他去了之后,他有时候傍晚都不想回来,因为他觉得太痛苦了。但是他的母亲一看到时间到了,他还没有回来就得去找他。那个公园很大呀!他有时还故意很倔强,坐在那个树木最繁茂的地方,让他母亲看不到,他母亲呢还是个近视眼,还就到处到处找。所以最后他才知道,他的这个轮椅的每一个印子旁边都有他母亲的脚步。等到母亲四十九岁去世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由于自己的变故,他的母亲比他自己更痛苦,这时候他就忏悔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追求事业追求五欲六尘,我们是很少想到父母的。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就是一个不知恩,不报德的这样的众生。

  那么念佛法门,我们知不知道有一个比父母对我们还恩德的一尊佛呀!阿弥陀佛啊!他大国王不做了,出家在世自在王如来座下。他考察他方世界的众生实在是太苦了,轮转六道尤其是三恶道,那种败坏那种苦难;那种众生在里面还不知道这种苦难的愚痴,种种的恐惧。这个大国王就发起了无上菩提之心了,他的出家,他的修行,他的功德,都是为了救度苦难的众生。

  为了实现他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目标,他可是花了五大劫的时间去考察十方微尘数佛刹,种种众生的根性、好乐、苦难种种情况。他要设定一个程序啊!使他这种大愿的蓝图实现之后,在法界当中不留一个众生在轮回里面了。度尽阿鼻苦众生,要把阿鼻地狱的众生全都度尽了,如果不能度尽,他就不成佛呀!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五大劫的思惟,由愿导行,无量劫的积功累德。在无量劫的无量的生命过程当中,每一生命的这样的示现,都为众生献出他的生命,给众生广结法缘。为完成这桩救度众生的大愿,阿弥陀佛确实献出的鲜血多于四大海,尸骨高于须弥山。这些情况我们不了解不知啊!这十劫以来阿弥陀佛就像慈悲的母亲,在门口每天的张望,看着这个轮转了无量劫的浪子什么时候能回头。

  这个慈母思念子女的心早已成就,众生在那里受苦,阿弥陀佛就如箭入心。就好像一个慈母看到她的子女得了癌症倍受挣扎,那种化疗把头发都化掉的情况,你看看那个慈母在旁边是什么心情。我们在无明的大梦里面不断地做着各种恶梦,我们在梦里面喊救命哪!苦啊苦啊!然而我们不知道救命到那儿去求救啊!我们以为在轮转的过程当中只有自己的孤独啊无助啊!实际在法界当中,早已成就了一种救度我们的力量就在当下。十劫以来,阿弥陀佛那双接引的手就在我们的手边。然而我们确实昏迷得太久了,不了解。很多人在这个世间,尤其在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他会对自己力量的孤弱,对环境的恶化表现出很大的绝望,他也许去自杀,他也不了解原来还有一种力量是可以得到拯救的。这种拯救是无条件的,就好像父母帮助小孩不会谈交换条件一样。但问题就是我们在这种众生的知见里面都是分别的,对这种同体的慈悲没有概念。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市场经济当中,都是要讲交换的,都是要讲条件的。我们不会领会还有一种无条件的慈悲,存在在我们的法界,存在在我们的每个念头里。这就是我们的业障,这就是我们怀疑的罪根。只要我们把这个障碍突破了,我们能够相信,我们这个浪子能够也像母亲思念子女一样去思念我的母亲啊!那这样这两种思念就耦合起来了,就互动起来了,这就叫感应上了。而且很容易感应的,因为母子的天性是那样的密切相关啊!这种相关这种感应,一方面是靠佛已经成就的慈悲;另一方面要靠我们众生的纯孝之心——孝心;如果这两者具足,阿弥陀佛那边已经具足,现在就看我们是不是具足,一具足就感应道交难思议。

  在儒家有一个孝子叫曾子,他有一个瞎眼的母亲。为了奉养他的母亲,他就辞官不做,在家里砍柴得点薪水,来赡养他的母亲。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曾子正好上山去砍柴了,古人都很厚道,客人来了就要热情招待。曾母呢就希望给这个客人准备一餐丰盛一点的饭食,但她自己的眼睛瞎了又没有能力,所以她就希望好的儿子赶快回家来招待客人。那么那个时代又没有手机,打个手机过去,没有。那怎么传达这个信息呢?唉!曾母有办法了,她就咬自己的中指,这一咬啊!这个山上的曾子就感到自己心口疼痛,这一疼痛呢,他就想到这可能是我母亲叫我有事,就赶紧下山。果然是他母亲叫他下来,母子连心呐!不仅是母子之间,就是世间相爱到一定深度的男女,他都有这些感通啊!

  大家看一个文学名著《简爱》,简爱和罗切斯彻之间的爱情。简爱知道罗切斯彻有妻子,毅然出走,但是他们之间是有感情的。罗切斯彻碰到家庭的变故起火了,自己去救火,也是双眼瞎了,这时候一个贵族也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人。在这时候他就在呼唤简爱,是用他内心在呼唤,唉!在遥远的那个简爱呢,就听到了罗切斯彻的声音,她就来到了罗切斯彻的身旁。这种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众生的心性感通是不可思议。

  那么阿弥陀佛他忆念我们这些众生的力量很大,所以有一个比喻,就像强大的磁场,一块大的磁铁。这个磁铁对任何金属的东西都能够吸过来,但是一定要金属的东西吸过来。如果是一根草它吸不过来,如果是一块玉,它也吸不过来,一定是一根针。所以这就要用我们的念头转化,我们思念弥陀,我们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愿意母子重逢,我们的心变成了跟磁铁相应的同质了。如果我们没有这一念信心,还是在五欲六尘里面挣扎,在这种六道轮回里面造作种种的恶业。恶业造得愈来愈重,轮转在三恶道的这种时间愈来愈长,这就是舍父逃逸愈来愈远。这个父母事相上是表已经成就了的西方极乐世界;从理性上来说就是我们自性本具的佛性,天然的父母。我们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在这个心意识里面,愈来愈粗糙愈来愈逃逸,回不去了。

  所以诸佛如来来到轮转的世间示现八相成道,就是要把这桩事情传达出来。这些昏迷的颠倒的子女不了解他有父母,不了解父母对他有多么的慈悲,不了解父母有多少万贯家财等着他去继承,所以就得要宣说这桩事情。所以净土经典首先就要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正报庄严、依报庄严,就要阐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就要把阿弥陀佛跟我们众生是什么关系说出来。跟我们众生是超越父母的爱啊!为什么超越父母的爱?我们今生的父母他只是这一世对我们的恩爱啊!但是下一辈子各有各的轮转的道路,各有各的业力,对面不相识。然而阿弥陀佛对我们的爱,是生生世世的是无量劫的,他不仅有恩爱,而且他有智慧有能力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净土法门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无问自说?这桩事情是阎浮提众生想不到问不出来的。释迦牟尼佛他来到这个世间也是要开佛知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要令一切众生离开三界的火宅。离开三界火宅最直接的方法,让大家归投阿弥陀佛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一条诸佛如来救度苦难众生的妙庄严路。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像大悲慈父,在这个世间告诉我们这个世间的五恶五痛五烧娑婆世间种种的苦难,让我们生起厌离心。然后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让我们生起神往之心。此土是大火炬,彼土是清凉池;此土是八苦交煎,彼土是无有众苦,但受极乐;此土是魔界,无一安身之所,彼土是一真法界,令我们快速成佛。两个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只要有一点智慧不愚痴,我们舍娑婆取极乐,应该是一个正常心智的选择。

  那么释迦牟尼佛就发遣了,你们赶紧出离这个世界呐,赶紧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啊!这是发遣。但众生有时候他还是业障重,这个世间虽然苦啊!他也感觉到苦。但是呆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习以为常,甚至不以苦为苦,还以苦为乐。他觉得五欲六尘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啊!你让他离开这个世间,他还舍不得呐。你看有很多念佛行人,临命终时听到佛号他不高兴,你们赶快给我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让我病好,他不愿走啊!如果见到阿弥陀佛真的来了,他还想能不能请几年假啊!我还没有活够,他是这样。所以这个出离心对我们众生就很难呐!如油入面烦恼重重。但是出离心出不来的话,这就跟木桩子,这条船就动不了呐!一定要有出离心。

  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这里讲的非常苦切啊!你这里造了什么罪,要下地狱;造了什么罪,要到恶鬼;多少多少劫,多么多么苦,要这样去说,让他有种畏惧感,觉得这个地方真不可惹啊!还是走为好啊!然后阿弥陀佛在彼土的慈悲的呼唤,你们赶快过来吧!就像善导大师讲水火二河白道比喻,在那个狭小的白道上行走,那念佛人都不敢走,走上去怕掉到水火二河去。那么这时阿弥陀佛都是就这样的慈悲,啊呀!你只要一心念着名号过来,我能保护你呀!不会让你掉到瞋恚的火河和贪欲的水河里去。这种保护是很重要的,就好像一个年轻的母亲保护她的婴儿一样,不让他摔倒一样。阿弥陀佛是有这种保护的智慧和有这种保护的慈悲的,所以这样一种慈悲是无条件的,实在是慈悲到了极点了。然而我们这些子女还是逃逝,还不相信,阿弥陀佛再慈悲也没办法了,再忆念也没有作用了,因为毕竟要我们用信愿持名来感应来呼应的。

  所以今生有幸,我们闻到了释迦的遗教,听闻到念佛法门。又去了解到阿弥陀佛像慈母一样,十劫以来无量劫以来,都忆念着我这个苦难的子女。这就好像在这种旅途潦倒憔悴的时候,忽然接到了一份家书,是母亲寄来的,要我们赶快回去。这时候他在外面已经历经无限的沧桑和心酸了,这时候对外面的世界他不再感觉到是精彩幸福了,他觉得是苦难重重了,他又了解到故乡的美好。这时候他就终于这一念就转化过来了,浪子终于回头了。这一回头也就思念他的母亲了,母亲早已在思念我们,只要忆念思念母亲就感应道交,这就是无量劫以来稀有难逢之一时。是我们苦难的浪子得救的一时,是阿弥陀佛内心欢喜的一时,是和弥陀慈母相见的一时。

  所以我们念佛行人要有这份如子忆母的情怀,归投到弥陀慈母的怀抱。我们就解脱一切苦难,我们就得到一切快乐,我们最终就能得到大乘的涅槃了。阿弥陀佛无量劫积累的财富就无条件地恩赐给我们了,我们这个穷子当下就骤然大富了,一到西方净土就是阿鞞跋致了。你看这是多么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却竟能被我们碰到了,那真是快乐无有极了。好,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


Warning: mysql_close(): no MySQL-Link resource supplied in /www/wwwroot/pumenpincs.com/m.pumenpincs.com/index.php on lin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