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功、禅定是伏烦恼,它是先得定,因戒得定,所以戒就很重要。戒是学佛必须具备的条件,戒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道学起。十善业道在佛法里,无论大乘小乘,它叫根本戒。具足十善业道,才能入佛门。具足十善业道,在佛家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才有资格、有条件礼佛为师,拜佛为老师,做佛的学生。在拜师的时候,老师把三皈传授给他。三皈是什么?是佛法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你修什么,总纲领、总的原则教给你。古时候人都是这样的,就把你一生修学的目标告诉你,你路可不能走错。三皈就是觉正净。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传授皈依,我们早年初读这部书,那时候还没有真正学佛。我是在一个朋友家里,是我父亲抗战期间的同事,他是一个将军,到台湾来的时候我们又遇到了。新年度假的时候,他邀请我到他家里住了一个星期。他的书架上有《六祖坛经》,丁福保的《笺注》,线装本。我翻开来看得很有趣,我一个星期居然把它看完了,非常欢喜。
《坛经》里面讲的三皈跟我们一般佛法不一样,六祖说三皈的时候,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是这么说法的。接著他有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他这么一解释,前面首先提出来觉正净。我们以后学佛就想到这个问题,他为什么这样说?一般传授三皈都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没有讲到觉正净。这使我们联想到惠能大师出世的时候,佛法是东汉时代传来的,到能大师那个时候将近一千年,佛法大概传的有问题了,一般人提到佛法就会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经典、出家人,这就产生莫大的误会。这三样,佛灭度之后称之为住持三宝,它是表法的。见到佛像就要想到觉而不迷,这是真皈依、看到经书就想到正而不邪,这经书,再把这个引申,无论看到什么书,只要看到书本就想到正而不邪,它起这个作用;看到出家人,不管是老是少、是男是女,马上就想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懂得这个表法的意思,你就晓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它时时刻刻根本就没有中断,在那里提醒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必须有十善业的根。
现在佛法衰了,衰在哪里?衰在我们把根疏忽掉。对大乘非常欢喜,大乘没有小乘的基础是学不到的,你所学的是什么?知识,如来真实义远之远矣。开经偈说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没有根,你怎么晓得如来真实义?所以今天佛法要恢复难,难在什么?难在没有根。谁肯在扎根上下功夫?那个根,功夫要是扎得不深,它就不相应,或者我们说,它就没有感应。根愈深就愈有感应,我们跟佛菩萨就通气了。现在你说经教,有人喜欢学,年轻的人很多,你叫他去修十善业,他没兴趣,甚至於他受不了。那我们就晓得,他搞的这个经教是知识,於他的身心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真没有利益。有根的人有利益。所以这个根,今天我们还要把根之根加上去,那就是《弟子规》、《感应篇》,中国传统文化这三大类的根都要学好、修好。《弟子规》是儒的根,《太上感应篇》是道的根,《十善业道》是佛的根。
佛这个根是建立在儒道的基础上,没有儒道,这个十善业道做不到。我们很清楚,中国唐朝以后就不要小乘了,不修小乘,用儒跟道代替,成果卓著。如果没有儒道,又没有小乘,你直接学大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释迦牟尼佛自己说过,「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我们一般人学佛一定要听话,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祖师大德们有智慧,用儒道代替小乘,这个实验成功了。这一千多年来实验成功,我们可以接受,一点都不怀疑。虽然依照这个方法修学,小乘经应该还是要看几部。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小乘经大概学了有二十多种。李老师也重视儒跟道,小乘经也要看看,这是扎根。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0七集) 2011/5/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07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