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扬一下小众,今天行堂的时候没有听到像昨天那样的桶呀、勺呀等等的交响声了,说明只要大家用一下心,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吃饭的人呢,也应该注意不要碗钵作声。洗钵的时候,同样也要小心翼翼的。希望我们能够提起正念,好好地来吃这顿饭。如果你把它当成佛事来做,就能生起殷重心,把它做好。
说到佛事,今天有远地来的居士们要步行朝五个台,我非常地随喜。
朝五台,不管拜也好,步行也好,这也是一个修行法门。我们在家,念佛、拜佛、诵经等等,久久地会变成一种为做功课而做功课,对三宝的殷重心,有时就会减弱。如果适当的时候,安排几天出来朝山拜佛,一下子就能把我们的心劲给提起来。因为这几天出来是专门要朝拜五个台,要来拜文殊菩萨的,甚至我们都有一个急切的心愿,希望能见到文殊菩萨。所以心特别地虔诚,得到的利益也会很大。
很多朝山的人,朝完以后去见我,我都会问他们:有没有见到文殊菩萨?有些居士不敢答,他不知道我问的是见什么样的文殊菩萨,是见寺庙里供的呢?还是真正的文殊菩萨呢?他们大多认为我问的是见到真正的文殊菩萨没有,所以不敢吭气。我告给他们:实际你们见了。如果你把人人都当成文殊菩萨,就不会错过见文殊菩萨的机会。乃至猫呀、狗呀,都不要去轻视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看《清凉山志》里面的记载,文殊菩萨的种种示现,多份都不是金光闪闪空中显现的菩萨身。
这里顺便给大家简略地说一个文殊菩萨在五台山示现的故事。北魏年间,腊月初八供斋,文殊菩萨示现为一个贫穷的妇女,一只手抱着一个小孩,另只手拉着一个小孩,还带着一条狗去乞斋。既然是无遮大斋,就什么都不应该遮止。所以妇女就说:给我一份,二个孩子各一份食,给狗一份,再给我肚子里的孩子一份。施粥的人一听,冒火了,说:“看你贪得无厌,人的给了你,连狗的都给了你,没有出生的孩子怎么吃?”文殊菩萨就感叹说:“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爱憎又若何?”
这是文殊菩萨说我们众生,常常喊要用慈悲心、平等心去待人,但是真正的遇到境界的时候,分辨好坏的心就生出来了。
我们修行,只要没有去除我执,只要认为有个所谓的“我”,就会产生种种的分辩、执著心。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刚开始不能一下子破我,但是可以慢慢地来长养我们的慈悲心,来修证平等,真正能做到,对你所恭敬的人不要有一点的不恭敬,对于普通的人要有十分的恭敬。古人说:无论忙与闲,功课不能忘。为什么呢?因为你定时定点的做功课,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向佛学习,要有慈悲平等之心。同时也是要我们修习定力,培养智慧,先在静中一点一点修,长养圣胎,慢慢再把它运用到生活的当中。遇到境一点一点地克服我们无始劫来习惯的分别执著的心。
所以我们朝山拜佛,如果能够把众生都作为文殊菩萨想,那你朝台一定能够见到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没有一时一刻离开我们,他一直在守护着我们,但中间有一个感应道交的问题。如果你的心能趋于文殊菩萨的慈悲心、平等心的时候,就能见到文殊菩萨。如果不能相应,文殊菩萨再着急,也没有办法。所以希望大家,真正能够发起来慈悲心、平等心。
古德说,朝山拜佛最起码要达到两种作用,一种要忏悔我们的业障。拜也好,走路也好,没有点毅力,不吃苦,是走不下来拜不下来的。虽然就这么三五天,只要能用上心,也能达到消除业障。另一种作用是亲近善知识。随朝到的寺庙里能亲近到那些善知识给你开示。你遇到的善知识,也应该都把他看成文殊菩萨为了接引你而安排的。我们知道,文殊菩萨在你来的时候,千里之外就接你去了,走的时候要送八百里,所以你来到五台山的一切,都是他老人家安排的。
愿居士们朝山拜佛,法喜充满,业障消除,真正能够亲近到善知识,亲近到文殊菩萨给你修行的指点。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