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恼』,什么是魔?古时候的经典,如果诸位能看到古老的版本,唐朝以前写经的那个卷子,我去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看到,他们收藏的还不少,这些卷子里面写的魔跟现在这个写法不一样。这个魔下面不是个鬼,是石头,「石」,古时候讲的磨是石头,折磨!让我们受苦受难,折磨叫做魔;把那个石头改成一个鬼,这是一个新的字,中国古字里头没有。这个字是谁造的?不是仓颉,梁武帝造的,梁武帝说这个折磨太可怕,就像鬼一样,所以他把那个石头改成一个鬼,那意思也好,像魔鬼一样。这是梵语魔罗的简称。梵语里面的魔罗,障碍、折磨,第一个,它能害我们的生命,无论什么事情能够害我们生命的,是魔;能够障碍我们的善行善事,这也是魔,叫魔障;还有一种,扰乱我们的情绪,扰乱我们的身心,那也是魔;第四个意思是破坏,我们的善行,我们的好事,它在当中用种种方法破坏,让我们不能成就,凡是属於这一类的都叫做魔。所以魔这个字的意思很广,范围很广大。
实在讲,魔难里面最严重的魔难,诸位晓得是谁吗?绝对不是鬼神,决定不是妖怪,最可怕的是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记的有一个故事,我还特别把它节录出来。狐仙,这个狐仙很有道行,常常跟一般人在一起应酬,他也能作诗作对,跟一些文人在一块应酬。有一天在一起喝酒,有人就问,向这个狐仙请教,他说:「你们最怕的是什么?」狐仙说:「我们最怕的是狐狸」,於是大家就奇怪,「你是狐仙,怎么还会怕狐仙?」他说了一番大道理,为什么怕狐仙?他讲的道理是:人最怕的是同行,同行相忌,他来夺命,他来障碍,他来扰乱,他来破坏,是什么?同行的人,他的话讲得有道理。与你不同行,他不会来障碍你,为什么?跟他没有利害关系。所以你要问我的话,你们和尚怕谁?和尚怕和尚,居士怕居士。同行他有利益冲突,於是他才想尽方法来障碍你,不就这么一个道理吗?为什么他会来造业、来折磨你?都没有放下自私自利,都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所以,障难、魔障从哪里发生的?我常讲的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在里头不是外头,里面有魔,外面就造业,我们能把烦恼习气断掉,魔障才真正离开。
心量要大,中国古人常讲:量大福大。量小的人哪有福?学了佛,明白事实真相,我们起心动念舍己为人,为众生造福。为哪些众生?为一家、为一个团体、为一个国家、为一个地球,太小了,你看看诸佛菩萨,他们的范围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要有这样的心量,这一生才能作得了佛,才能够得生净土;没有这个大心量不行,一定要把心量拓开。你有多大的心量,你才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你才能修多大的福报,与你的心量决定成正比例。拓开心量,首先要从容忍做起,要能包容,尤其是包容常常找我麻烦的人,嫉妒伤害的人,首先要把妖魔鬼怪包容,这才叫真功夫。我们包容他,我们教化他、感化他,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们回头是岸,这个心才是真心、才是佛菩萨的心。
佛经里面常常讲的魔王,这是经典上讲波旬的一个别名,波旬这个人是魔王,他有大福报,他也有大神通,也有相当的智慧。他为什么会变成魔?没有放下自私自利,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所以就变成魔,处处障碍真正修行人。我们念到这个地方,自己要有警觉心,我今天学佛,在这里学讲经,将来我到底是佛弟子还是魔弟子?如果我讲经说法,讲得还不错,看到别人比我好的,我就嫉妒他,我就想方法来陷害他,去障碍他,我就变成魔了,那就不是佛。佛决定没有嫉妒心,佛菩萨看到别人好,生欢喜心,看到别人比自己更好,生恭敬心,全心全力成就他,这是佛菩萨;如果我们还有嫉妒,还想去障碍他、扰乱他,自己一定要知道已经堕落成魔了,那你就是魔王波旬的子孙。你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你是来消灭佛法的,你的果报哪里?决定在阿鼻地狱。在这一生当中短短几十年,凭著你的福报,你尽量去障碍,这几十年过了之后,阿鼻地狱等著你。佛跟魔就在你心里头的一个念头,一念觉,魔就成佛了;一念迷,佛就变成魔了。给你说真话,「无佛亦无魔」,只是一念觉迷而已,这句话非常重要,希望我们要常常觉悟。
三皈依头一条,觉而不迷,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你就不迷,不会堕在魔道。一念不觉,一念就堕了;一念觉,又回过头来,转回来了。我们学佛,出家的同修,每天还不就在魔跟佛里头打转转,一会儿是佛一会儿是魔,这个帐好好的算算,到底这一天我作魔的时间长,还是作佛的时间长?如果作魔的时间长过作佛的时间,前途很危险;作佛的时间长过作魔的时间,你还有救。你自己修行有没有把握?靠不住,为什么?临命终时一个恶念起来,就变成魔,不可靠。我们要常常记住,安世高那个同学,说老实话,我们不如他,我们比他差远了。那是一个好出家人,明经好施。明经,讲经说法的法师,又喜欢布施,毛病出在什么地方?每天出去托钵,你看看人家的生活,三衣一钵,真的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这样的修行人,托钵托的饭菜不如意的时候,心里头有一点不高兴,这一顿饭不太好吃,还是要吃,就这么一点点不高兴,堕落到畜生道。我们今天有没有不高兴的事情?
他堕畜生道,因为他是个讲经法师,又喜欢布施,有智慧有福德,所以在畜生里头做龙王。我们想想,恐怕我们将来堕畜生道变什么?小虾米,我们做不了龙王,我们的智慧、福德、修行不如他,我们所造的业障,比他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我们要拿这个事实来做比较,想想我们是什么前途,不需要问人,问自己就清楚就明白了。我们有没有把握真正往生极乐世界,都要看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想些什么,念些什么,干些什么。佛法不欺骗人,大乘经给我们讲事实真相。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我们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活著干什么的?将来到哪里去?有没有认真想想?如果认真多想一想,对我们的修学、对我们学佛大有帮助。不可以醉生梦死,每天糊里糊涂过日子,这不是办法,这就是轮回心,还是造轮回业,学佛、念佛、讲经还是在造轮回业。安世高那个同学不就造轮回业吗?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不造轮回业?那就是要认真干,历事练心,日常生活当中要学随缘,绝不攀缘。每天我们遇到的一切人事物,别人供养我们的,好坏不要分别、不要计较,欢欢喜喜,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我们才有救。对这桩事情欢喜,对那桩事情厌倦,这是轮回心,这是轮回业,解决不了问题,念佛求往生,到临终可能造成障碍。真正希求往生的人,必须要把这些障碍排除。
这是魔王的略说。经中还给我们讲到,像《八大人觉经》给我们讲到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讲四种,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五阴」: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能生种种苦恼,所以也把它称之为魔。我们在欲界、在色界,色界就有身,有身你就有这种障碍,就有这些苦;无色界,五阴魔没有了;色界、欲界那是没法子避免的。我们这个身是五阴身,如何减少我们这个身的痛苦?必须在饮食、日常生活当中多加注意,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佛教给我们守口如瓶,不但是说话要守口如瓶,吃东西也要守口如瓶,不能贪吃,贪吃吃出一身病出来,这是五阴魔。「烦恼」是魔,这个大家容易懂。「死」是魔,寿命短,我想学东西还没有学完成,寿命到了,来生纵然有缘,但是当中断的这一段时间,不容易接起来。「天魔」,天魔是讲外面环境的诱惑,这个诱惑的力量很强,你能不能不受诱惑?这是四种魔的略说,下一次我再详细跟诸位报告,因为它对我们的妨害真的是太严重,我们要认识它,才能够预防它。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二四集) 2001/6/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24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