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阴恶,就是虽然作恶却不为人知。这样的恶,恶报特别沉重,因此首先应该引起警觉而断除。《感应篇·举恶章》的“分说恶行”部分首先宣说了七种阴恶:“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这段话中的“虚诬诈伪”四个字是对阴恶所具备的外在特点进行概括,“刚强不仁,狠戾自用”则是对阴恶者内心世界的精确描述。
第一种阴恶:阴贼良善。贼,是“陷害”之义;阴,是指“阴暗、隐蔽、不为人知”;阴贼,就是暗中陷害;良善,是指心地善良、德高望重之人。阴贼良善,是指暗中陷害善良有德的人。例如,暗中纵火、制造车祸或溺水等假象杀害他人,指使别人设局阴谋诬陷他人,背后说人坏话等等,都属于暗中陷害他人的例子。暗中陷害他人的特点是,使他人遭到伤害,但被害人乃至公众都不知道或者错误地认知了伤害的真正来源。阴贼良善的人,其伤害他人的恶业因为以下两个原因而变得特别沉重:一是因为所伤害的对境是善良有德之人;二是因为暗中伤害他人,不为人知。
善良有德之人,无论在哪里,都是那里人的希望与福报。在国家任职,是一国之福;在地方做事,是一方之福;在一个家庭,是家庭之福;与人相处,总是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谋福利。陷害这样的人,就等于损害了一群人的福利,使大众失去了依靠,失去了原有的福报;而且会给大众一种错觉——做善人好像也没有好报,这样在无形之中就败坏了大众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律的信心,形成一种“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的错觉。所以,伤害善良有德之人,罪莫大焉。
其次,一个人做了坏事,如果大家都知道是此人所为,这是阳恶;但如果做了坏事,没有人知道是此人所为,那就是阴恶。阴恶与阳恶相比较,感受恶报的程度要沉重得多,就像不为人所知的阴善所感受的善报,远比为人所知的阳善所感受的善报绵长永久一样。凡是一种心态,隐藏就会积聚,就会有力量,阴恶所积聚的恶业种子,其力量远远超过了暴露在外的阳恶所积聚的恶业种子力。
一般来说,暗中陷害他人的人,都是比较聪明的人,他们甚至会嘲笑那些公然跳出来与他人搏斗的人,认为他们有勇无谋。然而,在他们未来受恶报时就明白,正是他们的聪明,使得他们所感受的痛苦也悠远绵长。所以,世间真正的聪明就是深信因果而仁慈待人,其它一切为着自私目的伤害他人的所谓“聪明”,实际上都是极大的愚痴。《格言联璧》中说:“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章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章功名适济其奸。”聪明用于利益他人,越聪明越好;聪明用于陷害他人,越聪明越可怕。所以,我们应该在内心深处一次又一次地发愿:“愿我生生世世深信因果,将一切聪明才智用于利益他人、不用于自私自利,愿我一切所作所为于一切众生丝毫无害。”
人为什么会阴贼良善呢?是因为内心的“贪嗔痴慢嫉”等烦恼作怪。例如,因为贪爱善良者的财富而陷害,因嗔恚善良者的行为而陷害,因愚痴而随顺他人一起陷害,因傲慢、嫉妒而陷害等等。
第二种阴恶:暗侮君亲。暗,“暗中、人所不见”之义;侮,“因轻慢而欺骗”之义;君,是指国君;亲,是指父母亲。暗侮君亲,是指内心深处看不起君王(现在可以引申为领导)、父母亲,外在以言语行为欺骗他们。
暗侮君亲之人,在上级领导或父母面前表面上比较恭敬随顺,但内心深处却很藐视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内心深处的藐视当然不能公然表现出来,所以只能以欺骗他们的方式不知不觉地显露出来。例如,外在虽然说着奉承领导的话,内心却看不起领导,甚至转头便说领导的坏话;对领导下达的指令不以为然,表面顺从,内心反对,并用种种方便回避不执行;看不起父母,认为父母迂腐过时、没有文化、没有能力,对他们的请求与劝告等爱理不理,而人前却摆出很孝敬父母的姿态,以博取虚名;常常以谎言蒙骗领导或父母等等。这些都是暗侮君亲的例子。
暗侮君亲之恶之所以沉重,一方面因为是不为人知的阴恶,另一方面是因为作恶的对境是恩德之田——领导与父母。佛经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其中“四重恩”是指君王之恩、父母之恩、佛陀之恩、众生之恩,由此可见,“君亲”这二者是极其重要的念恩与报恩之对境。国王乃至领导对自己的恩德非常深厚,没有他们的摄受与接纳,自己连生计都要犯愁;父母的恩德也无与伦比,没有他们的辛勤养育、咽苦吐甘,自己怎么能够长大成人、接受教育呢?对于这两个殊胜的恩德之田,不但不去念恩与报恩,反而内心藐视,言语与行为上欺骗,这是断失善根的颠倒之举,久久这样下去,内心必然会越来越邪恶,以致会堕落至痛苦的三恶道。
我们应当知道,念恩是一切善法的前导,是上升善趣的唯一路径;而忘恩念怨是一切恶法的前导,是堕入恶趣的基本原理。念恩者心中装着的是他人的好处,于是内心就会越来越快乐,外在也会越来越好;而念怨者心中装着的都是他人的不好,因此内心会越来越痛苦,外在也会越来越衰败。这就是无欺的因果之道,想离苦得乐者不可不知。
培养念恩习气要从忆念父母的恩德开始。我们要经常思惟父母对自己的辛苦养育之恩:十月怀胎,母亲就为我吃了很多苦头,走路不便,忍受种种难忍的妊娠反应;刚生下来,虽然我十分丑陋,母亲却不嫌弃,抱着我用肢体安慰,并用自己的乳汁喂养我;我稍有不适而啼哭,母亲就竭尽全力地护卫,去除痛苦;每次大小便,都要麻烦父母擦洗;稍稍长大,就要想到教育我知识,为我寻找好的学校与老师;好的食物,自己舍不得吃,先给我吃;好的衣服,自己舍不得穿,先尽量满足我;外出在外,母亲内心常常挂念;即便长大,母亲仍将我当作孩子照顾;甚至生下子女,还要麻烦父母照料……,总之,父母对自己的恩德无量无边,今生今世都无法报尽,因此应当生起报恩之心,这样不断思惟,就能尊敬父母,对父母真诚相待。同样的道理,我们应当经常思惟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恩德,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与摄受,我们很难获得生活资具,因此应该心怀感恩,尽力将他们吩咐的事情做好。
第三种阴恶:慢其先生。慢,就是藐视、看不起的意思;先生,就是老师的意思。慢其先生,就是内心看不起自己的老师。一个人往往表面上会尊敬自己的老师,但内心深处却藐视,所以,慢其先生往往也是一种阴恶。当然,也有理智失控而出言不逊、行为怠慢的情况。
传授世间与出世间道理的老师,也是重要的恩德之田。父母养育了我们的身体,老师则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没有世间老师的辛勤培育,我们很难掌握世间的知识与道理;没有出世间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也很难明白出世间的道理。所以,从对自己获得安乐贡献大小的角度来讲,老师的恩德甚至更加超胜父母养育身体的恩德。对于这样的恩德之田,不生感激之心,而生藐视之心,实属颠倒。
此外,内心一旦对老师生起藐视与傲慢,就关闭了自己的进步之门。因为傲慢者的眼中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点与自己的优点,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就很难再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知识与道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说,三个人走在一起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老师,更何况已经成为我们老师的人呢?我们应当眼睛看着老师的长处与优点而学习,而不是盯着老师的缺点而生起傲慢,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