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常识网

中国禅 新兴始

发布时间:2023-11-20 01:24:35作者:普门品常识网
中国禅 新兴始

原标题:中国禅 新兴始

国恩寺香火鼎盛,已成为人们探寻禅宗根源、祈福安康的圣地。

左上:画家劳崇聘创作的《禅宗六祖惠能生平壁画》中,展现惠能金台闻经的场景。

左下:六祖惠能的化身之地——藏佛坑,禅意涌动。

右上:2006年国恩寺池塘内出现的一株并蒂莲。

右下:2006年,国恩寺出土舍利子。

“中国之禅文化,不但是中国佛教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文明及世界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溯其源头,正在六祖生寂圆满之地——新兴县。”近日,中国佛教研究所所长吴立明指出。这足见新兴县(古称新州)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新兴县历史悠久,公元前111年设县,公元315年设郡,是云浮市境内最早设置郡、县级行政区域的地区。两晋六朝时期,宗教文化在新兴县传播甚广。东汉以后,外国僧侣由广州前往西南、西北传道,而新兴县正处于交通枢纽的位置。在六祖惠能出生前,有史可查的,新兴县就有13间寺庙(道观),仅次于韶州(今韶关)、广州。

新兴县是六祖惠能的出生地、感悟地、弘法地和圆寂地,是《六祖坛经》的完成地,是中国禅宗思想的发祥地。新兴县有国恩寺、六祖出生地、金台寺、别母石、夏院寺、藏佛坑、香灯冈等众多的六祖圣迹,更有六祖遗留下的佛宝舍利。

出生夏卢村

“圣地一花开六叶,门庭三宝朝万年。”六祖故居位于新兴县六祖镇夏卢村,古称下卢村,离国恩寺1公里。夏卢村曾是新州辖下的索卢县县治所在地,因地处卢溪河之下而得名。

“新兴卢村,乃六祖出身之所,至今屋址不生草木。近其居者,毛发稀秃。”清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尽显六祖惠能故居奇特之处。六祖故居一直香火鼎盛,处处散落着六祖惠能的传说。

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子时,惠能诞生于此。其母李氏,先梦庭前白花兢发,白鹤双飞,异香满室,觉而有娠,遂诚斋戒。怀娠六年,惠能出生。惠能出生时,满室红光,异常芳香。这一天,正好是天竺释伽牟尼不当王子29岁离家当和尚的圣日。天刚亮,便有两个和尚上门向惠能父母祝贺,对卢行瑫说:“夜来生儿,专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惠者,以法惠济众生;能者,能做佛事。”

惠能年少时,一国师云游名山,寻找龙脉。国师追寻龙脉来到新州龙山时,天色已晚,只好借宿李氏的寮屋。惠能的母亲李氏见这个外乡人虽蓬头垢面,但言谈朴实,和蔼可亲,就将惠能的床让给他睡。由于床板不平整,国师转身时床板吱吱作响,难而入睡。惠能听到后,轻轻地走到床前,用手背垫在支撑床板的桥凳脚底下,国师便很快入睡。

第二天清晨,国师起床,看见用手背垫在桥凳脚底让他安心入眠的惠能,感慨良多,便对李氏说:“你母子俩如此善良,我非常感激。我追寻龙脉来到新州龙山,龙脉就在你寮屋右侧结穴。你家有无逝者尸骨,至今尚未安葬?”李氏说:“不瞒先生,我夫家是范阳人氏,丈夫不幸早逝,因家贫至今未得安葬。如蒙先生指点,能令他有一个好归宿,我母子感恩不尽。”

国师带李氏母子到寮屋右侧,指着穴位说:“穴位如东西坐向,后人可大魁天下,历九代状元。向线改坐寅向申,则能延续万代香烟,不知夫人要九代状元还是要万代香烟呢?”李氏说:“我不敢奢望九代状元,只希望祖祖辈辈安安稳稳过日子,卢家香火不断就足够了”。国师说:“那就按坐寅向申吧!”于是,李氏按寅申走向安葬了惠能的父亲。惠能得五祖衣钵,大开东山法门普度众生,享万代香火,正应国师的一番话。

夏卢村作为六祖惠能的诞生圣地,如同亚州的“麦加”,许多人对其都深情向往和无限崇拜。至今村内还有众多古迹与活文物:开村古井、古荔、众多原始森林树头等。

据悉,这里将开辟成为惠能故里古圣迹文化景区。

感悟金台寺

“南朝开梵刹世事沧海桑田钟声万古鸣圣地,民国渎金身风云梦幻泡影佛寺重光耀新州。”金台寺,是惠能闻经悟道、立志向佛的地方。这座古刹建于公元650年以前,原址在新兴县城南外村坛背坊(今新兴县人民医院内),历史悠久,佛缘深远,是新兴县较早兴建的寺庙之一。

金台寺的由来极为神奇。公元520年,为中国南朝时期,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渡海西来,于今广州西关华林寺上岸。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布施造寺供僧,并身体力行,自觉功德无量。其得知印度高僧来华,专程派使臣南下迎接。使臣与达摩乘船沿西江逆水而上,至端州,遇滂沱大雨,山洪暴发,江水汹涌泛滥,被迫转西江支流允水,直抵新州暂避。于新州境内,达摩见沿途绿树苍翠,翠竹遍布两岸,远山不高但逶迤错落有序,将大地划分成小块平原,不由感叹此地天地灵气汇聚,如同世外桃源,堪为坐禅面壁的好地方。“如此福地,集天地灵气,为修禅之地也”,达摩脱口而出道。又喃喃自语“百年之后,此地将出圣人也”。使臣向梁武帝报告新州为圣地,将出圣人,梁武帝马上令新州官员择地建寺供僧奉佛,新州百姓亦纷纷响应,捐款建寺,名为金台寺。

唐初,新州信佛的人很多,佛寺比比皆是。金台寺位于新州城南外,寺前是买卖柴草等山货的地方。惠能经常到寺前卖柴,卖完柴后常常到寺里听诵经。久而久之,他渐渐领悟了佛经的要义。

一天,惠能送柴到城里的旅馆,听到一位客人在诵经。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时,他深有感触,上前询问是什么经文。诵经人答道:“是《金刚经》,从蕲州黄梅东禅寺(今五祖寺,在湖北省黄梅县冯茂山)五祖弘忍大师处得来。《金刚经》,全称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者,是不坏之喻,而‘般若’者,是智慧之指,‘波罗蜜’是到达的意思。‘经’者即道之指,行之谓也。看你慧根非凡,如诚心相佛,今后必成正果。”听毕,惠能心中涌起北上礼佛的念头。

由于金台寺是六祖闻经开悟、感悟佛法之地,金台寺被誉为“中国禅宗源头之源头”。

如今的金台寺于寺门匾额上雕“金台古寺”四字,大雄宝殿写有楹联“金刚开顿悟,镜台证菩提”和“金台卖柴闻经悟道,黄梅舂碓作偈传衣”等,寺内安放三宝佛及六祖塑像,供人朝拜,香火鼎盛。

作为惠能的开悟之地,金台寺经历了1000多年的沧海桑田,期间多次重建和修缮。据清代《新兴县志》记载,金台寺古已有之,到清代有所扩建。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任县长的梁翰昭将县公署搬到金台寺。共和国成立后,金台寺先后为新兴县委、县政府的机关驻地及南街小学。1964年,改为新兴县人民医院。自此,这座新兴古寺便踪迹难觅,仅剩下一口弥足珍贵的金泉古井。

到上个世纪30年代,陈光燕的儿子、民国期间广东著名画家陈耀宸,曾创作《六祖金台闻经图》以传后世。此画也成为新兴现存对原金台寺最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之一。

弘法国恩寺

龙山山势逶迤如蛟龙出海,栩栩如生,因此得名。位于龙山东面的是凤山,形如展翅凤凰从天而降。二者相互辉映,形成“群凤伴真龙”的独特格局。

六祖惠能与母亲就结庐于龙山之麓,得其灵气,惠能悟佛,得传法物,于龙山建寺报恩,并圆寂于此,印证了“落叶归根,因果归一”的禅喻。

国恩寺又名龙山寺,始建于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它与六祖惠能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曲江曹溪南华寺鼎足而立,并称六祖三大祖庭。国恩寺既是六祖肉身菩萨的故居,又是六祖弘法、示寂以及辑录六祖“法宝坛经”的圣地,名扬海内外。其原名报恩寺,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赐名“国恩寺”,成为全国第一个用国字命名的寺庙。

唐先天元年(712年),六祖在韶州宝林寺(今南华寺)弘扬佛法时命门人回新州建报恩塔,至次年夏建成为木塔。报恩塔的命名是取六祖“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国恩、众生恩)之意。与龙山报恩塔同时建成的,还有一座已消失了的夏院塔。它所在的夏院寺位于县城东南隅擢秀坊(今新城中心市场一带),当时为国恩寺的下院,是六祖惠能出入新州休息的地方,后人也称它为“六祖禁足之地”。

为什么六祖在去世前派门徒修建两座塔呢?历史的谜团在若干年后解开了一半。夏院塔在南宋年间改建时,在旧塔基中挖掘出银匮及佛宝舍利。2006年,龙山国恩寺从原报恩塔地下塔心(今报恩塔西侧)出土了7颗神秘的珠状物,经鉴定为舍利子。

有推测指,此舍利子正是唐代王维的《六祖惠能禅师碑铭》中提及“禅师遂怀宝迷邦、销声异域”、“世界一花,祖宗六叶。大开宝藏,明示衣珠”中的“宝”和“珠”。

究竟,这两处出土的舍利子是属于谁的?是不是同一人的?六祖惠能心系故乡,把异常珍贵的佛教文物留给了新兴,也把谜团留给后人。

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大雄宝殿两边供奉的罗汉一般都是十六或者十八个,而六祖惠能故居国恩寺的大雄宝殿两边却供奉着二十罗汉。原来为使祖师所创的禅宗正旨流传于世,以神会、法海为首的众弟子便在国恩寺成立“录经堂”,把六祖一生所弘扬的正法眼藏整理辑录成书。就在《六祖法宝坛经》将要辑录成书之际,恶魔趁夜深人静大部分护法弟子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便放火烧“录经堂”,妄想把《六祖坛经》全部毁灭。神会奋不顾身地跳入火海并用身体遮住经书,随后法海等弟子把火扑灭了。经书被神会用身体保住了,而神会的身体和脸部却被烧伤了。众弟子为了表达对两位高僧的崇敬,均称其为护法罗汉,并把他们的法相供奉在国恩寺大雄宝殿两旁和其他罗汉一起永为供养。

历经千年,这座古刹仍保持唐代的建筑风貌,古寺精巧别致,布局独特,古朴庄严,寺内供奉40余尊佛像。殿内六祖惠能慈祥端坐,寺左侧是惠能手植古荔枝繁叶茂,寺右侧是六祖惠能父母坟(卢氏祖墓)。寺后的田野上,宋朝的“龙山”石刻历经岁月洗礼,韵味犹在,七颗佛舍利更为国恩寺蒙上一层庄严而神秘的面纱。

自古以来,僧侣善信、黎庶士子结缘龙山,听法悟佛,今日游人亦纷纷到此朝拜,探幽寻胜,追忆六祖的足迹,细品“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玄机。

化身

藏佛坑

藏佛坑位于广东新兴县六祖镇寺田村东侧的袈裟岭下,距国恩寺3公里,山谷长约2公里,两山对恃,石壁峭立,迂回曲折,峡谷流水潺潺,山上林木茂密。

相传在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农历八月初三,六祖惠能大师于国恩寺召集众门徒传法告别,他端坐三更时,就对众弟子说:“我去了”,说完便只见一道华光升天而起,直往南方而去,白光过后,六祖惠能大师的身体不翼而飞,众门徒大惊,慌忙走出国恩寺,沿白光逝去的方向寻去,直到寺田村时发现在一条坑中,六祖端坐在一方大石上,脸色安详,后人称之“藏佛坑”。

其实,是六祖的大弟子法海、神会因担心六祖的真身圆寂后被人抢夺,故在惠能坐化圆寂后,趁众弟子打瞌睡抱走送到藏佛坑。法海要藏匿六祖真身,为什么会选择藏佛坑呢?那里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玄机可以保存六祖真身不腐?

到过藏佛坑的游客都会感受到神清气爽,肌肤柔滑。坑内林壑幽深,绿荫山色相映成趣,泉溪淙淙,坑内浅流飞瀑,奇岩怪石。此地维持了原始的自然生态,使得山谷常年空气湿润,气温恒定。坑内有一道瀑布从峭壁上飞泻而下,数米以下是一个大深潭,潭边有一个岩洞。法海原本想把六祖真身藏在这个石洞中,但由于当时洞口被沙石堵塞,便把六祖安放在瀑布顶上的大石上。天一亮,很快就被四处找寻六祖的和尚发现。此后,人们便把安放六祖真身的大岩石称为化身岩,把直竖朝岩、形若韦驮护法的奇石称为韦陀石。

六祖圆寂的消息很快传开,新州、广州、韶州三地的官员以及僧侣争迎六祖的真身。相争之下,谁也不肯让步。相持到最后,有人提议:“六祖惠能的真身何去何从,应尊重本人意愿,可用焚香的办法听取神谕,烟飘向哪个方向,他的真身就送去哪里。”提议得到大家认可。公元713年11月的一天,三郡的官员、僧侣、信众在上卢村(今上流村)侧的灯崃山边上(今称香灯冈,在龙山温泉泉眼旁)点燃香烛,商定如果清烟向上为新州国恩寺、向东为广州光孝寺、向北为韶州宝林寺。只见一阵南风吹来,清烟北飘,直指曹溪。韶州的官员和僧侣见此情景,为迎到六祖真身心生敬意。

新州的官员、僧侣、百姓因为留不住六祖惠能的真身悲伤恸哭。地方豪族亦心有不甘,试图留住真身。当晚,国恩寺的和尚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六祖惠能坐在蒲团上对他们说:“你们不要悲伤,我是身在宝林心在新州。”同时留下一偈:“任凭天下旱,新州一半收。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

公元713年11月13日,新州官员、僧侣依依不舍地恭送六祖惠能真身到韶州曹溪。半个月后,六祖真身回到他生活了37年的弘法道场——宝林寺(今南华寺),印验了惠能大师在七月初八离开宝林寺,回答弟子问何时返来的一句话:“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新兴的山山水水孕育出一代硕儒高僧,六祖禅宗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兴人。弘扬六祖思想文化,追求心性修养,和谐相处,新兴将世代传承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并在传承中将之发扬光大。

本版撰文 张钰妍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


Warning: mysql_close(): no MySQL-Link resource supplied in /www/wwwroot/pumenpincs.com/m.pumenpincs.com/index.php on lin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