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利益存亡品第七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地藏菩萨答道:‘长者,我现在承蒙佛陀的慈悲加持,借由佛陀的威威神力,来说一下现在和未来世一切众生在三宝中得利益的事情。长者,未来、现在世的众生们在临终的那天,如果能听闻到一尊佛的名号、一尊菩萨的名号、或者一尊辟支佛的名号,这个临终的人无论有罪无罪,都会得到解脱。’”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如果有男人女人活着的时候没有修过一点点善的行作,而是造作了很多的罪业,他命终后,亲人眷属们无论亲疏远近,能做福德善利来增益他,在所做的一切圣事中,他会获得七分之一的利益,那六分的功德利益则是谁做谁得。因此,未来、现在能够做下诸多善因的人们知道这个道理后,一定要努力地修持善缘圣因,决定是功不唐捐,不会白做的,清晰明白知道自己得到多少利益。”
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念七遍回向的原因——念七遍都回向一个人,他才得到一遍的功德利益,其他的六遍是谁念谁得的。怎么能多给众生些呢?有这样的一个方法:我们在念《地藏经》时,请要给回向的众生来,让他们跟随我们一起来念(用心观想祈请菩萨加持,给每位前来听的众生发一部《地藏经》)。这样做了,我们念七遍回向给他,他自己跟随我们念了七遍,他可以得八遍的功德利益。如果我们在读这么好、利益这么巨大的《地藏经》,没有众生来听,这反而是奇怪的事情,因为众生都想得利,听一遍就有很大的利益了,真听明白所得的利益更加巨大。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
“无常大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来。这个人死后,他的神识混混沌沌、悠悠荡荡,不知道自己会到哪里,在四十九日的中阴身就像傻子聋子一样。这个中阴身的人,在地府的各殿里和冤亲债主辩论业力,审定完他的业力,就要到对应的地方接受投生判罚了。”
“无常”不是一般的鬼,他虽然是鬼身,但是能力相当于菩萨,在六道里的众生,只要是无常想拿的,根本没有一个能逃得出去。这里用了一个“大”字,来表述这“无常”的能力在诸鬼之上,并不是“无常”的身体很大。
在佛教的观点中,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东西。变幻莫测的爱情不是恒常的,亲情亦是短促的,人世间的几十年对我们来说就是全部的人生,而对于我们神识的轮回流转,这几十年如一场梦。成语“黄粱美梦”、“南柯一梦”说的都是这样的一个事情:一觉睡下去,这梦里明明白白地感受、真真实实地悲喜交加,结果自己的一生都过完了,醒来发现原来是一场大梦。“无常”真实展现在我们的每一个层面里,比如物质层面的老化分解、精神层面的迁改、能量层面的起伏波动。
我们能执着什么呢?执着某个物质,这是守尸鬼;执着某个感觉,这感觉能重来吗?过去了就过去了,就是时间、地点、人物、故事重新来一遍,感觉又会不同。就像我们看了一遍过去看过的电视、电影、故事,而那个时候的感觉呢?变化了,没有了。如我们听到的音乐亦是这样的,声音只是一连串的音符,就是一连串的震动罢了,里面的情绪、无边的感受,从哪里来?从我们这个虚妄的心中产生。在能量层面就更加复杂了,因为这里面牵扯到生命实相的部分,按《心经》里“物质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物质、物质现象必然伴随能量现象、有能量现象就会有物质现象”这个理论,物质和能量在能量层面上是一非二的,因为我们的感觉系统太过粗鄙,只能感知很小很窄的一段,因此对广泛的真相是没有办法理解的。现在很多人通过科学仪器依然在研究这些,结果还是不断地证实佛陀的教义是更加科学的。
我们的这个色身在人生旅程里,依然伴随着“无常”,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来。除非我们努力地念佛,得到往生保证,那样当寿命要尽的时候,佛陀会提前来告诉这个人:“几天后你的寿命就要尽了,我来接你,这几天你处理一下后事。”很多人认为“无常”不会轮到自己的身上,这是不明智的。人有生的一天,就有死的一天,寿命只是表示从生到死经历了多久。有的人还没有成形就死了,半岁或是半月,寿命不同。当别人的小孩早夭时,很多人会想:我的孩子才不会早夭!当别人的父母去世时,他想:我的父母很健康!大家要知道,能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这些生死、疾病、衰老等等情况,也同样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不能逃避的一个问题。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真正地面对,才能有能力、有准备去面对,才能从容应对,或许早做打算,还能求得一线生机。
生命价值在哪里?生命意义又何在?在承认生死的前提下讨论生命的意义,这样才算勉强可以;如果没有在生死前提下讨论生命,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讨论的,说了也白说。
【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
“在地府辩论业力深浅轻重、等待定罪的四十九天间,这个人的神识是昏聩暗钝的,千万分的忧愁苦痛,更何况马上就要堕落到众多的大地狱中。这个命终之人在四十九天的中阴身里,还没有投生到下一个场所前,每个念头都是希望自己的骨肉、亲人、眷属、朋友,能够为自己做下点善利福报,来救度自己的苦难。”
【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四十九天的中阴身过后,就要根据自己的业力承受对应的果报。如果是造作罪业的人,就会堕落到恶道中去,在无量百千岁的时间里,没有解脱之期。如果他造作了堕落五无间地狱的罪过,堕落其中,就要不停地遭受种种更惨痛的惩罚,不断受苦,千劫万劫不得脱出。”
在中阴身还算是容易救的,如果中阴身结束,再要救就很麻烦。也不是所有人死亡都会有四十九天的中阴身,大善和大恶之人,是没有中阴身的;另外如果能往生极乐,亦是没有中阴身的。在中阴身的时候,神识的轻灵和色身的笨重原来纠缠在一起,死的那一刻神识离体,一瞬间获得了非常巨大的能量,抛弃了束缚以久的躯壳,冲出身体外,这一个冲击会带来巨大的反作用力,神识在这个冲击下会昏迷。很多人学佛、念佛,不是不精进,而是当临终的那一刻昏迷颠倒,这个心就自己把握不得了。很多人把功德回向给自己在临终的时候能够心念不颠倒,心不颠倒,正念才不会失去。如果在平常的时候就没有保持,临终的时候会很难生起正念。本来就不容易生起正念,再加上临终时候的迷惑颠倒,这一刻想生起正念来确实很难,亡人自然就被业力牵引了。
死是没什么可怕的,有生就一定会有死,但是死后去哪儿?现在很多人不是死后去哪的问题,因为已经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去处,就成了死后能去哪的问题。如果业力不除,又没强大的外力助缘,死后恐怕只能去地狱!这一代人,大人也好、小孩也好,都是这样的,这一辈子只有成功往生极乐,才能摆脱堕落地狱的命运;如果不能往生极乐,来生做动物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不够资格,因为没有条件投生为动物!
每个人都在无量生以来造作了无边的罪业,这罪业要消才行,无量无边的罪业导致了我们在这一生投生到这个世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众恶集结、肮脏混乱、迷惑颠倒、认贼作父,投生到这样的世界中是因为我们造作过这样的业力,所以谁能独善其身?这巨大共业必须背负。如一个五口之家欠下了一百万的债务,他们都要负责偿还,每个人就要承担二十万债务。这百万只是家里共同债务,而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各自的债务,或四十万,或八十万,在努力偿还自己债务的同时,还必须要负责偿还共同债务的部分。
地球现在的共业非常巨大,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就像天文数字一样。几年前官方统计,一年被宰杀的动物有四千亿之多,这仅仅是官方渠道,若真实数字会翻很多倍,最少是亿万的杀业,这只是每年新增长的。若再按人均七十岁寿命算,人这一生新产生的共业里的杀业,我们已经无法负担了,再加上累生累世的杀业,这个数字完全是天文数字,这还只是杀业,其他的业力若都计算就无量无边了。
你能造作多少善,来偿还分摊到你头上亿万杀业的共业呢?大家要思维,这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不能往生极乐就没有可能得畜生身的根本原因。有人悠哉游哉地不精进、不信受、以疑惑心学佛,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进程,过往在因地上的修行,在圣因缘上的积累程度不同,是不能要求一致的。很遗憾你投生到这来了,来了就不要跑,你自己的债务要如何解决?在偿还自己债务的同时,不要忘记还有分担到你头上的共业,这也要你来偿还。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有债务要还,于是他还在肆无忌惮地造作罪业。
共业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越往后共业的压力越大,我们想从这个世界里成功脱身的可能性就越低。在中国,有信仰的人占人口总数不到5%,可以说是无信仰的国家,在这样没有信仰的国家里,对善的推行、恶的禁止更多是依靠法律,而道德的约束理论几乎没有功效,信仰的规劝也因为比重太低无法奏效,谁来承担这些不断增长的共业?“大德们”首当其冲,要来承担,这例子我们说过很多次了。这个“大德”住世,风调雨顺。当他舍报后,灾难四起,不是“大德”不慈悲,而是“大德”们承担的越来越重,也有承担不了的时候啊! 【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
“大辩才长者,还有这样的事情,这些造作罪业的众生命终后,他的眷属、骨肉、亲人能够为他修福,置办斋僧等事来资助他的路途。这些人要注意的是,在斋食没有结束、或刚刚结束时,不把米汤、泔水、菜叶丢弃在地上;食物没有供养僧人或佛像前,大家都不能先吃。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些,或者不精勤营办,这个命终的人不会在斋僧供佛的事情中得到一点点的利益,更不会被救拔出恶道的。”
【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如果能够细心勤恳地保护斋食过程的清净,也能先把食物供奉在佛僧前,这样命终的人就会获得所有利益的七分之一了。因此,长者,南阎浮提的众生如果能够在自己的父母眷属命终之后,为他们设置斋食供养三宝,发出真诚恳切的心来营办,真能这样去做的话,不管是死去的人,还是在世营办者都会得到利益的。”
被回向者得功德的七分之一,七分之六就是营办的人自得了,所以说这个方法是双赢的,亡人得利益,在世人也得利益。
【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说到这时,忉利天宫中有成千上万亿那由他数量的阎浮提鬼神们,都发起了广大的菩提心,这位拥有大辩才的长者听到这,很恭敬地对地藏菩萨和佛陀行礼,慢慢地退了下去。”
“那由他”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而这里用那由他做基础单位,数字就更加庞大。
《地藏经》共有十三品,为什么唯独这一品中有如此多的众生发菩提心?而且还是阎浮提的鬼神这一类的众生?经文开篇就交代了无量无边的佛菩萨汇聚忉利天,这些圣者们自然早已经发菩提心了。在法会里没有发菩提心的众生也有很多,他们不知道如何发心,不知道如何行做,虽然心存善念,却没有地方释放,虽然想皈依投靠佛法,却没有着力点释放力量,而这一品中长者询问如何帮助众生,这些与会鬼神才明白要怎么去做,并且晓得在其中怎样做是最好的。
这些鬼神有的就在接受人类的祭拜,当地藏菩萨说这样做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的时候,他们知道了事实真相,收摄了傲慢,也懂得以后要如何去做,就像从迷雾里找到正确方向一样,有了从原先境界脱离的手段,有了护持大众的具体行做方向,他们自然很希望在自己行做中有所收获。
这一系列的原因促成了无量鬼神们,要发心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愿帮助他人得到究竟的离苦得乐,这就是菩提心了。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