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 摄影:林恩)
新世纪之所以能够取代旧世纪,是因为新世纪的进步,具体地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没有进步,就没有更新换代可言,新世纪的到来就不会这么令人鼓舞和充满期待。因为人们都相信二十一世纪将比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更加美好、更加进步,所以对自己在新的世纪,以及新世纪本身都充满信心。
二十一世纪对人类社会而言,社会进步的速度将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未曾有过的。物质生活的富足将不再象现在和过去那样是大多数人奋斗的主要目标,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将成为社会的风尚和潮流。
时代的进步是以新替旧的问题,但宗教没有取代的问题,而是如何继承优良传统、使之发扬光大的问题。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经过两千五百多年来历代祖师大德的努力,博大精深的教义可以说历经千锤百炼,臻于尽善尽美。而目前国外某些新兴宗教在绝对神权面前,在不同地域的不同价值观面前,除了附会或歪曲原典,只能靠恐吓、欺骗甚至暴力来获取人们的盲目崇拜。这些手段在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二十一世纪,显然会有黔驴技穷的一天。当世界逐步趋向全球化的时代,历史赋予佛教的机遇多过挑战。佛教能否在二十一世纪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它的内因,也就是它是否仍有一个清净和合、学修并重、具有良好素质的僧团,是否能够住持正法、发挥佛教本身的社会作用。
佛教是一种宗教,这一点勿庸置疑。因为佛教有它修行佛法、弘扬佛法的宗教团体,更准确地说,就是比丘僧团。如果没有住持佛法的比丘僧团,佛教不过是只供学者研究,而没有实践和宗教体验可言的一种哲学。把佛教当作一种简单的哲学是对佛教的讥讽和嘲笑。
比丘僧团是所有比丘的组合体,僧团形象是僧团中每个比丘素质的集体体现。改善和提高比丘僧团形象,是每个比丘的责任,必须从提高比丘的素质开始。
身为一个比丘,最重要、最高尚的目标,准确地说只有一个,那就是 了生脱死 。所谓道心的 道 ,就是了生脱死之道。我们知道佛陀当时出家就是为了了生脱死。如果一个比丘能够如法修行、勇猛精进,那就是一位具有最优良素质的比丘了。
了生脱死 ,是佛陀说四谛法的缘起和根本目的。佛陀当时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对五比丘宣说四谛法,之后又建立比丘僧团来宣扬这四谛法。换句话说,比丘僧团住持佛法,就是依四谛法如法修行,也就是实践 了生脱死 之道。如果不发求得 了生脱死 的心,道心从何说起?比丘的素质从何说起?一个没有道心的人,即使现比丘相,对僧团的形象也只会起到负面的破坏作用。在佛陀建立僧团的初十二年间,僧团里的比丘们道心十分坚固,根机明利,没有任何的毁犯行为出现,所以没有制定戒律的需要。
《摩诃僧祗律》说: 如来不以无过患因缘而为弟子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法。 也就是说,在戒律还没有出现的初十二年间,僧团之所以能够保持清净和合,是因为他们道心坚固,他们作为比丘的素质非常好。因此,道心,或求 了生脱死 的心,才是比丘最根本的素质,是树立良好僧团形象的根本。
如果说现在有些比丘的行为不太如法,不如说是他们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背离了他们应有的道心。一个比丘除了要有了生脱死的道心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与道心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见。对于一个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人,他的价值观只会停留在物质的追求上,认为只有物质生活的享受才能使他的生命有意义、生活有目标,而他的判断能力也会是以物质生活享受的得失为基础,表现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上,就是个人利益上的斤斤计较,和得失时的苦乐无常;对于一个追求艺术上美的意境的人,他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又是不同。这种价值观和不同的判断能力,对一个真正发心求证解脱道的人来说,是在作茧自缚。世俗生活五欲点滴的快乐不过是刀口上的蜂蜜,低调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会令一个比丘的日常举止、待人接物流于庸俗,丧失掉比丘迥异流俗的僧格。
如果一个比丘有与道心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那么他所追求的就不会是红尘俗世中的五欲之乐,而是出世的禅悦法喜,他的判断能力也将是以修行办道为中心,以是否如理如法为基础。当然,时代的潮流会影响世人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但身为比丘,除了适应时代潮流,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不变的道心,和与道心相应的人生价值观和待人接物的判断能力,这样的比丘才在根本上具有了一个比丘应有的良好素质。
在佛世时,比丘僧团以佛陀为首,僧团的戒律也由佛陀亲自制定,所以当时的比丘僧团其实是依佛而制律,究竟是以佛为师。但在佛灭度后,比丘僧团依佛遗训,才真正开始以戒为师。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比丘僧团是一个非常正式正规的组织,有着严格的戒律。如果没有戒律,比丘僧团就会象《摩诃僧祗律》中说的那样: 譬如鬘师和鬘师弟子以种种色花着于案上,不以线连之,若四方风吹则随风散。何以故?无线连故。 因为有了戒律,比丘的行为才有了可依据的准绳,比丘僧团才能和合。只有比丘僧团清净和合,正法才能得以久住。佛陀在为弟子说九部法,为声闻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法时,说有十事利益,那就是:
(1)摄取于僧:谓世间有诸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正法中,深生敬信,出家受具足戒,以摄取成清众故。
(2)令僧欢喜:谓于正法律中,修净梵行,令善增长,常怀欢喜故。
(3)令僧安乐:谓由欢喜,便得禅定寂灭乐故。亦由净乐梵行,还信施债,心得安乐故。
(4)令未信者信:谓其未信之人,睹斯清白梵行,即生净信故。
(5)已信者令增长:谓已信者,当善护其信,令增广故。
(6)难调者令调顺:谓有无耻犯戒之人,以此毗尼而为调伏,应治罚者治罚,应驱摈者而驱摈之。
(7)惭愧者得安乐:谓令诸有惭愧修行人,不怀疑悔,亦无诤论,得安隐住故。
(8)断现在有漏:谓现缠烦恼,使不行故。
(9)断未来有漏:谓未生烦恼令不生,已生烦恼令永断其种故。
(10)正法得久住:谓由持梵行,如来正教,得久住世间故。
从这《四分律》所述的十事利益中,可以看出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戒律摄取于僧,使比丘的举止、信仰、修持有一定规范,保持一个比丘的基本素质,以达到使僧团安乐和合、住持正法的目的。这十事利益就是戒律的精神,这些精神必须通过比丘严持戒律来体现。
不能严持戒律就没有所谓戒律的精神,就没有比丘的素质可言。因为比丘戒也称具足戒,就是说只有严守比丘戒,才算具足作为一名比丘的资格。对没有比丘资格的人,如何谈比丘的素质?所以严持戒律是比丘素质的前提,是正法久住的前提,是佛教在二十一世纪发扬光大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前提。在僧团与社会大众之间,戒定慧三学中,通过戒学的接触比通过定学、慧学的接触更直接,所以显得更为重要。
由此可知,僧团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对比丘的素质有严格的要求。若仅仅为了修行,不一定非要出家才行。佛陀从来没有说过在家人不可以修行,在家人依法修行一样可以证果。但为了住持佛法,就非得有良好素质的比丘僧团不可。
佛陀要求对请求加入比丘僧团的人,须问其遮难,即凡是不知自名者、不知和尚名者、年不满二十者、不具三衣者、不具钵者、父不听者、母不知者、自有负债者、为他之奴者、为官人者、非为男子者、有癞病者、有痈疽者、有白癞者、有干痟者、有癫狂者等十六遮,以及犯边罪、犯比丘尼、贼心入道、破内外道、黄门、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非人、畜生、二形等十三难者,一律拒之门外,以确保比丘僧团的高素质。佛陀在世时还曾拒绝接收年纪太老的人进入比丘僧团,这都是出于保证比丘僧团素质的考虑。严格审核要求出家以及求受具足戒的人,对保持比丘僧团的素质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不负责任地滥收徒弟而不教,教授徒弟而不严,是与佛陀希望正法久住的心愿相违背的,势必会给佛教的形象带来不良影响,使二十一世纪佛教发展的道路多有坎坷。所以,为保证比丘僧团的素质,使佛教在二十一世纪能够顺利开展,对要求出家和求受具足戒的人严格要求是十分关键的。
佛教最为突出也是最为可贵的一点,就是教义可以通过修行实践去亲身体验。《法句经》说,即使一个人能讽诵所有三藏经典,不如只知道一个法偈而能依之修行。没有修行,纵然学尽了八万四千法门,仍不能脱离生死的缠缚,得不到真实利益。一个比丘仅有渊博的学识是不能令正法久住的。即使佛教教学开展得好像古印度的那烂陀大学一样,若没有真正修行佛法、严持戒律的比丘,佛教仍是免不了十三世纪在印度大陆消亡的悲剧,这是没有真修实证佛法的历史教训。难道那样的悲剧不足以令我们引以为鉴?学习研究佛法固然重要,但那是永远不够的。只有注重修行的道风盛行,佛教才能真正兴盛。提高比丘僧团的宗教修持与体验,是提高比丘素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中国比丘僧团文化素质较低,有着社会和历史的因缘。南传佛教的出家众除了寺院教育外,社会学校也为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与南传佛教国家相比,虽然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内不少学校却拒绝接受或有条件地接受(比如改换俗装)有资格学力的出家众注册入学,这样的规定是与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和每个公民有受教育权利的条文相违背的。出家众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公民,根据法律是有权利在社会上的学校注册入学的。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申二十年后的今天,仍有社会学校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拒绝接受出家众注册入学,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出家比丘除了应该提高世间学问的文化素质,更应该深入经藏,从佛教典籍当中,从善知识身上,努力地学习佛教的教理。世间学问越渊博,就越能通过知识界所熟知、所能接受的方式,向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弘扬佛法。目前具有高学历的佛教人才人数十分有限,使得佛教在西方乃至国内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影响与作用。
从整个僧团来看,每一百个出家众中,谈得上有文化素质的还不到四分之一,世间学问素质好的还不到十分之一,而佛学素质好的,在一百个人里面也不过两三个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是整个僧团达成共识,共同努力来提高出家众的文化素质,在全球化的新世纪,佛教即使占尽天时地利,也无力去开展利乐有情的事业。通过社会学校来提高基本的社会文化素质,通过佛学院的学习和自己的努力来提高佛学素质,对二十一世纪僧团的形象和佛教的开展是极为重要的。佛教讲因果,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努力,种下使未来佛教产生良性循环的因。
比丘的素质除了道心,与道心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律仪、文化素质外,还必须要有悲愍心和慈爱的素质。不但要对困苦的众生在物质上给与布施,更要给所有的众生予无畏布施,进一步以佛法开示引导,行法布施。
比丘有了良好的素质,僧团自然会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当然,在僧团内部,更应该发挥六和精神。不论比丘个人素质好到如何地步,僧团不能和合共住,佛教都必将渐渐衰落乃至消亡。六和精神是僧团真正强盛的原则,是佛教生存的原则。六和精神不是仅由个人来体现,而是一种团体精神,是所有比丘都应该具有的共同认识。和合的比丘僧团,是每个比丘都具有良好素质的另一种体现。
比丘僧团是四众弟子的模范,在一个较高素质的比丘僧团带领下,佛教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他出家、在家弟子的综合素质。在内,继承巩固佛教的优良传统,建护法城;对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拓展佛教的社会影响,使佛教从内到外打成一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扩展的新世纪佛教复兴的新气象!(本文选自2001年《法音》)
原标题:应当切实加强出家众的素质教育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