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三年
前言
光阴无息稍停;转瞬间,法云寺佛学院已走过草创的第一个三年。当时序迈向千禧新世纪之际,法云寺佛学院师生也一路行进,迈入新的里程──走向第二个三年。在此回顾与前瞻,我们体察到无常迁流中相对的变与不变。
变动的是人事与环境:南院从加州迁移到新墨西哥州道师(Taos)城,为建立理想的学教习禅环境,师生胼手胝足,配合工程建筑而付出时间、体力与精神;北院因空间不敷使用,无法容纳新生入学,并考虑院长奔波于南北两院之间的辛劳,也将于八月份迁往距南院45分钟车程的新院址。
然而,在变动中,相似相续而不变的是:教者坚持长期深入经教,以止观(四念住)调伏烦恼,及信解、弘扬大乘佛法的精诚;学者愿意依循教诲,勤恳求法的意志;并且诚恳地欢迎同愿同行者前来共住共学。
迁院在即,而《瑜伽师地论》的学习依旧持续。我们在这一期的《法云》,以「第二个三年」为专题,采访玅境法师,谈一谈他的教学重点与坚持,并对法云寺佛学院的学众应如何学习《瑜伽师地论》作一番提示与劝勉;我们还邀请南院参与工程的法师,介绍禅堂的设计与施工,并报导各项工程进度;接着,报导北院的动向,以告慰诸长老、法师及法友们对佛学院的关怀。
玅境老法师说:「等北院搬到新地方,我们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学习经论,把一年当中的两个假期挪到冬天打三到四个月的禅。」是的!人的身心与大自然的四季交相互动;温暖的季节适合吸收佛法的养份,当萧条清冷的季节来临,正好反刍用以长养道心──随着因缘凑泊,高寒的气候和宽松的环境,使一个教禅并重的理想,轮廓渐渐清晰。
汉传佛教有这么一所佛学院,在美国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成长,而这其中有您的关心与灌溉;且让我们寄予这样的期勉──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开端!
问:法云寺佛学院办学已进入第二个三年,在办学历程中,您坚持的重点是什么?
答:我的想法是:严格的规矩不一定能改变人的身心行为。如果一个人欢喜学习佛法,也欢喜学习静坐,就能在不断的学习中,从止观上策发理智而自发、自律、自然的调转过来。所以,我主张从多静坐修四念住来调整自己。
在佛学院招生面试的时候,我都问过同学,是否欢喜静坐?我认为不欢喜静坐的人很难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纵使有心想要调都有困难。但如果多静坐修奢摩他和毘钵舍那,止观进步、有力量的时候,就是特别严重的习气都能调。
当然,有些同学本身的品德良好,同时也肯用功,心里有多少法义,烦恼来了,心能转向法义,用法义调心,这样虽然也很好,但所能作的调整是有限度的;如果多静坐修止观,所作的调整可以是无限度的,能够由凡而圣。所以我的重点与坚持就是静坐;同学要是不肯静坐,我就会感到失望。
问:在第一个三年之中,有那些经验影响到您在第二个三年的教学方式?
答:第一个三年我们比较宽松,除了回讲,平常没有考试;但在毕业时我们举行了考试,忽然间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在第二个三年要加强这一部份。因为有考试,就必须预备;而出的题目多数是重要的地方:或是用功修止观所需,或是学习教义须要注意的微细之处。假设你特别用了功,经过多少次温习,印象深刻了,将来要用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所以,考试确是非常好。如果你完全不费力气而想要在佛法里面学习有成就,不太合道理,应该要多努力才对!
问:学院自开办以来所教授的课程,初为「四念住」,次为《摄大乘论》,目前是《瑜伽师地论》,将来是否还持续安排学习的科目?
答:四念住就是禅,那里面有止也有观,它是贯通大、小乘佛法的。在第一个三年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撷取《俱舍论》、《瑜伽师地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部分内容,概要的学习了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希望如此的学习,终有一日从幽暗中出现光明。
我们的课表列了几门课程:已学习过的有《摄大乘论》,现在正在学习《瑜伽师地论》,将来还可以继续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般涅槃经》、《摩诃止观》。这些经论的要义都是在说明止观,用以伏断烦恼、清净心行。
其中《瑜伽师地论》对于奢摩他解说甚详;在毘钵舍那方面,《瑜伽师地论》通于三乘,而在〈菩萨地〉中,对于大乘唯识的玄义有独特的发挥,与《摄大乘论》同属于大乘唯识观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属于广明一切法自性空,假名有的性空观;《大般涅槃经》有不同于《大品般若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解深密经》等判教的方式,对于佛性的深义有特别的发扬。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十大章,广引经论发挥禅(止观)的胜义,如欲于佛法中有深入的成就,不可以略过。所以,在《瑜伽师地论》课程以后,还准备学习这几部。
问:既然准备学习这么多的经论,为什么不齐头并进,而每次只安排学习一部经或一部论?
答: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一部经或一部论的课程是属于闻,应该安排专精思惟及学习修慧的时间,故不能齐头并进再安排其它的经论。
《维摩诘所说经》有言:「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这即是修止观,亦即是修慧。所以在佛学院的功课表里,静坐也是一门正式的课程。一方面由止观调伏烦恼,同时加上奢摩他帮助我们专精思惟文义,使令我们能更深刻的契会佛法。
我们作二件事:一、学习佛法,成就正见;二、学习止观陶冶心行,心调柔了,烦恼现行的力量渐渐减弱,身心便得以净化。这样能提升修得慧,也就是有了思慧与修慧,藉此以达到解脱;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因此,佛学院的经论课程单一,目的在于希望学习者能充分的在内心涵泳、抉择法义,深刻、细密的把现前这部经论学习一遍(自己有时间、有余力,还要多复习);最好还要把与自己相应的、有助于止观的经论文句背诵下来,随时随地的用在止观上,这样才没有空过光阴。
问:您的教育理念之一是:依循经论学习四念住以趣求圣道。请问,这样的理念如何能落实在教与学之中?
答:要有出离的愿──是为了修学圣道而学习佛法;这样的愿要贯彻在学习里面。
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从〈修所成地〉到现在的〈声闻地〉、〈菩萨地〉,详细说明在正式修行之前要准备什么,这些事情都是在净化自己的身口意;并且还注重到动机──为什么要修学佛法?弥勒菩萨在〈修所成地〉中开示佛教徒,要「以涅槃为上首」而学习佛法。由此看出,发出离的愿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出离的愿,学习经论与修习四念住才有趣向圣道的功能。
问:《瑜伽师地论》是一部解说全面佛法的论著,卷数庞大,初学者应当如何学习才不致于陷入见树不见林的窘境?
答:《瑜伽师地论》确实不是一支一节、少部分的法语。本论全面、详细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大小乘佛法、道前方便、障道因缘,如何能随顺圣道,帮助我们获致完备的修道方便,依之修习可以成就圣道之果,这么圆满的阐释是其它经论很难看到的。
要是不静坐、不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或许可能做到见树亦见林;也可能林树皆不见。由于此论卷数庞大,需要用很多心力,于是容易心生畏惧。然而多静坐的人则既能见树、也能见林,原因是有了定慧的力量,记忆力、观察力强,便不会因卷数多而感觉艰难。并且《瑜伽师地论》每一大段都先总标大义,而后广说,最后再总摄纲要。
所以,想要知道是林、是树──明了其总别的意义,不是难事;但这必须用止观(而不是用散乱心)来学习本论。若能如是学习而有所领会,应非是浅薄的悟入。
问:那么,所依止的奢摩他要修习到什么程度才能使学习者感觉到记忆、观察力都进步?
答:到欲界定的「等持」以上就有记忆力、观察力增长的感觉。达到这个程度,学习《瑜伽师地论》就不会因为卷数庞大而感到困难,何况是未至定以上!
同时,因为你有出离的愿,愿意明白怎么修行,也愿意用功修行,用这样的心情去读《瑜伽师地论》会生欢喜心,因为它能满足你这个要求。如果你没有真正用功修行的心,自然也不会特别去注意什么才是正确的修行道路,于是就可能会嫌多而感到厌烦。
问:通达《瑜伽师地论》对修行人有何帮助?
答:南传佛教关于「大乘非佛说」的批评,动摇了许多大乘佛教徒的信心,而转习南传佛教的佛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大乘经论所开示的成佛之道,非小乘佛法所能及;但是,如果对小乘佛法有信心,努力修习小乘的四念处,也能断烦恼得解脱。然而,若学而不能契入,同时又对大乘佛法退失了信心,两者都落空,则令人深感惋惜!
面对南传佛教的冲击,中国佛教徒应该努力地深入学习大乘经论,确立对大乘佛教的信心。如果进一步能配合止观,再加上多年的修行,多少有所体验,信心会更坚定!在这方面,相较于其它的大乘经论,《瑜伽师地论》则有特殊的功德。
从教理方面说,《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等三地,对四谛中的苦、集二谛有所说明,使令人发出离心。从〈三摩哂多地〉到〈声闻地〉详细地谈到修行的事,也是通于声闻乘的。而本论的〈摄事分〉,抉择契经宗要,是《杂阿含经》的部份议论,让我们能了解声闻佛教。但是,在《阿含经》里已含有大乘佛教的思想,修行的法门也通向于大乘,要是能细心地学习《瑜伽师地论》,也能在这方面得到消息。
最胜子在《瑜伽师地论释》中说明《瑜伽师地论》:「用十七地为宗要,虽复通明诸胜境等,然说论者问答抉择诸法性相,意为菩萨令于一切法皆得善巧,修成佛果,利乐无穷。是故此论属菩萨阿毘达磨,欲令菩萨得胜智故。」这一点,指出了弥勒菩萨安排《瑜伽师地论》内容的用心,也看出大乘佛教徒广学佛法的必要!
从修行方面说,有道心想要修行的人,若对于修行方法一知半解是难以悟道的。《瑜伽师地论》既说明了什么是禅、如何学习禅,并把世间禅、出世间禅解说得明明白白。因此,如果通达了《瑜伽师地论》,这个修行人就能处理自己在用功修行时所遇到的问题与障碍,更进一步还能帮助别人用功修行。但这必须努力配合止、观来学习本论,才可以具有这样的能力。
问:您认为本论的纲领、精要在那里?
答:〈声闻地〉与〈菩萨地〉。
〈声闻地〉是小乘的四念住,我认为小乘佛法也很重要;学习苦、空、无常、无我是非常正确的!佛教徒如果退失了向道意愿,就是因为对苦、空、无常、无我圣谛的认识不够。
〈菩萨地〉是大乘唯识的四念住。其精要在于观一切法都是内心的虚妄分别──遍计所执是无所有、毕竟空的;而依他起是自相有、缘起有,当瑜伽师修真如观,众相不现时,也就除遣所缘诸相;没有所缘境,能缘的虚妄分别心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说:「由于今时非见谛者,于诸行相不能除遣,然能除遣。」又如《摄大乘论》说:「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这大乘唯识学的四念住是利根人所修习的法门,这位利根行者也还必需具备安住净戒、学习根律仪、悎寤瑜伽、于食知量、正知而住等道前方便,同时能长时期的用奢摩他、毘钵舍那训练自己,才能真正契入胜义谛。
如果只是口头讲说而不想实践,那就永远是个门外汉,既不得其门而入,岂能知道《瑜伽师地论》的精要之义?
我认为,由文字的诠释而明了《瑜伽师地论》的精要之义是很浅薄的事;非得要修止观,调伏虚妄分别才能契入,这时候的境界是不同的!就算没能得到无生法忍,却也有了暖,或者顶、忍了。
我们只在文字上用功的人说苦、空、无常、无我,而那位得到暖、顶、忍、世第一的人在讲说佛法的时候也是用苦、空、无常、无我的字眼,但义味不同。所以,古代学习如来禅的大禅师,如达摩、慧可、道信等,他们说法的威力甚大,那就是在他们几十年的定慧功夫里见真章的;如果你本身程度不够,就可能听不懂,也领会不到了。
问:能否请院长提示学习者,如何有效地结合理论与实践?
答:如果只学习文义而不静坐学习止观,那就只是得到一点闻慧而已;要是进一步由闻慧进入思慧、修慧,能认真的静坐、修四念住,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遇见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老法师,我劝他念佛。他平常可以随着大众念佛,但是自己念就念不来;等到有病的时候劝他加紧念佛,还是不能念,就这么走了!
现在说修止观,可能也有这种情形:你要他讲、要他写──什么叫做止、观,什么叫做四念住,他可能做得到;但是你要他去实践,就有困难。如果是自己想做而做不来,这无疑是有烦恼或是业、报障碍,可以经由诚心的忏悔去慢慢转变。若不肯拜忏,这个人就没有希望了!
佛在世时,罗怙罗尊者请求佛陀教导他修习四念住。佛叫他先为人讲蕴、处、界无我,等到程度相宜了,佛才为他宣说四念住法门。这表示在修行圣道之先,要有前方便,不然会有困难。
〈优波毱多尊者传〉(《阿育王传》,T50.111b)曾记载诸多类似的事迹。尊者洞察来人所欠缺的是何种前方便,善巧的观机逗教,使令对方契入圣道。从这些事迹可以窥知,前方便也有多种差别相貌。
佛有一切智智,知道众生根性各异,能随其所宜而为开示。我们现在不知道根性,但可以推测这是有业障,于是我们多拜佛、多忏悔,消除诸障,然后想要用功修行就会比较顺。
问:佛法的闻思修习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古来把学习教理、记诵繁多名相讥评为「入海算沙」;而现代人讲求效率,喜欢速成,视繁多的名相为畏途,对此您有何看法?
答:人多好简,太多了就厌烦。「视繁多的名相为畏途」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十住毘婆沙论,T26.41a》发无上菩提心者是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的精进,「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惜身命的学习佛法,大藏经几千卷尚且要去阅读,《瑜伽师地论》的百卷之文又何足畏惧!
有人仰慕高僧的道德智慧,他的著作再多也愿意披读,而这部《瑜伽师地论》是等觉大士弥勒菩萨所说的圣教法语,为玄奘大师千辛万苦取来的,怎么反而视为名相繁多而不好乐学习?
「入海算沙」出于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原文:「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这位禅师与南泉普愿禅师相似,是学过经论的,不过当时学而不修,故诃之为「数他珍宝有何益」。
「海」,表示经论的广博;「沙」,譬如佛法中的法义名相;「算」,指的是学习法义。学习佛法本应如实的修习止观、四念处等,能断惑证真,转凡成圣得大利益。如果只是学习教义而不实践止观,就是入海算沙徒自困,无益可得,所以说:「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虽然「讨疏寻经论」还是门外汉;然而,由此可以明白「入海算沙」这句话是讥嫌佛教徒但学而不修的过失。假若能教观并运,闻思修三慧具足,其成就是难可测量的,不应该再用此语来诃责他。
其次,学习佛法的人能阅读经论文句,思惟其中的义理,就能熏习其心,栽培善根。纵使还没能够修习止观,也能作为久远以后成就圣道的因缘,这是「入海算沙」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正面的意义是针对学而不修的人表示深刻的惋惜,并不是教人不要学习佛法;如果后人以为这句话含有蔑视学习佛法的意思,那恐怕是错会永嘉禅师的原意了!
世间某些言论往往言不及义,但文辞华靡而能引起阅读的兴趣,大多数人还是愿意读的。至于佛法,是佛及佛弟子所说的法语,具足无量胜义,能超越世间,出离生死大苦,绝非世间有言无义的戏论可以比拟。而《瑜伽师地论》是弥勒大士等觉菩萨所宣说的法语,文义并美,有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怎么能用「入海算沙徒自困」这句话来诃责呢?
现代人开展社会事业讲求速度效率,喜欢速成,我们学习佛法的态度如何?也应该注意速度效率,不应懈怠,久久无成。儒者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佛教徒的本愿是希求圣道,「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致力于无为,理应精勤用功止观胜义。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序文中说道:「若心称言旨,于一瞬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这不是以取着心说实相法的文章所能及的。反省自心,攀缘未断,颠倒大患方殷,岂可虚度时日浪费光阴而不讲求速度效率!
今日的社会仍是以道德为尊贵的。我们佛教徒如果只是在文字上用功,不愿以法御心,我们的素养与大众相去几许?学习佛法而好简恶繁,好高骛远,得少为足,难以具足闻慧。若不能确立见地,又缺实践,圣教岂能不衰亡?佛教徒应深思慎行!
问:在这正在进行中的第二个三年,您有什么期许?
答:就目前的情况说,在道师城南院(男众部)的禅堂已经在二月下旬完工。我们在八月二十八日到九月三十日(秋假期间)安排了三十四天的禅七,除了本院的同学以外,我们还欢迎对禅修有兴趣的僧俗道友们来共同坐禅。同时,南院的建筑工程已经完成三分之二,空出了十间新寮房,因此还可以再招收十位新生入学。
等北院(女众部)搬到新墨西哥州,那里的环境宽敞,有三十六栋寮房,卫浴设备齐全;有了足够的空间,我们欢迎更多愿意学习佛法、欢喜静坐的人来共住共学。等一切安定以后,我们可以合并一年两次的假期,挪到冬天打三到四个月的禅,专心修止观;气候暖和的季节则照常一方面学习经论,一方面静坐调心。
从长期来说,我希望同学们沉住气,耐心地、努力地学习教义和静坐,只要能双管齐下,时间久了,一定会有进步。有了进步的时候,心里没有我、我所,没有名闻利养这些烦恼的污染,一切时、一切处心情都是安乐自在的;唯有如此,方能堪为弘扬佛法的法器。这是我愿意和我们的同学互相勉励、共同学习的地方,也就是我的期许!
——登载于二○○○年六月法云杂志第七期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