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九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佛说阿弥陀经》。大家请打开经本,请看经文: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一段是本经正中分的第二科劝愿,揭示了净土法门是我们带业往生、一生成佛的大事因缘,表明了整部经的大力用,这是净土法门立教的根本。
阿弥陀佛建立这样清净庄严的道场,不是让我们到那里去享受,是让我们到极乐世界精进修行,一生成佛。所以这一段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难以让人相信的事实:无论是人、畜生、恶鬼、甚至地狱道里的众生,包括九法界一切的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皆是阿鞞跋致,没有一个遗漏的。阿鞞跋致译成中文就是不退的意思,包括三大类的不退:第一是位不退。已断见惑,入圣流,不堕凡夫地。在声闻教,也就是小乘教里面,断见惑证须陀洹果,也就是证初果,这样就不会退到凡夫地了;在圆教,证得初信位就相当于初果的水平,就不会堕到凡夫位了,这叫位不退。第二个呢是行不退。能够修大乘行,已破尘沙烦恼,破法执,不着二乘人自了的空境,发大悲心,入世度众生,不倦不退,这是行不退。通教到九地;别教到十回向;圆教十信位才能证得行不退。藏教,小乘教,没有资格,他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因为他没出假利生度化众生,这个它没有发这样的大乘心,他们着空,所以呢这个尘沙惑又称为空惑,这是菩萨所破的尘沙惑,这个呢才能称为行不退,所以这个行不退呢是非常困难的。
舍利弗在往昔因地大概60小劫以前,发心修菩萨道,行大乘布施。他不但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田宅、财物、所有的这种资产布施于人,甚至呢,连身体生命也愿意布施出来。他发这样真切的愿心惊天动地,所以就有一个天人想来试试他的这种道心,这个天人化现了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舍利弗必经的路上等他,见他来的时候呢他就嚎啕大哭,舍利弗见了呢不忍心,上来安慰他,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那个人就说了,我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医生说一定要用修行人的眼睛来煎药,这样母亲的病才会好,可是谁肯把眼睛捐献给我呢?舍利弗听了以后呢,说道你不要哭了,我把我的眼睛捐给你吧,你给你母亲熬药,这样呢就把他的左眼就给挖了出来,交给那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说不对,错了,医生说了要用右眼珠熬药才管用,舍利弗又把他的右眼珠给挖了出来,交给那个年轻人,随着那个年轻人接过了这个眼珠,接过舍利弗的眼珠连句谢谢都没有,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扔到地上用脚踩,说道,你的眼睛又腥又臭,怎么能给我母亲熬药呢?边哭呢边用脚去踩,舍利弗听到这个年轻人骂他,还用脚踩他的眼珠,心想众生难度,不要再妄想修什么大乘了,还是先修自了吧,可见呢修行不退是非常难的。第三呢是念不退。这个境界更高了,是大菩萨的境界,能分破无明,分证法身,远离空有两边妙契中道,念念都是如来智慧,证得念不退。藏教、通教,因为未破无明,未证法身,所以不能证得念不退;只有别教的初地以上的菩萨、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能证得这个念不退。我们说的三贤十圣位,在圆教里面呢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三贤位,到了十地登地了,这是十圣位,要够这个资格才能修到念不退。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非常难的,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才能是念不退。
这三不退的果位,对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来说,那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方面呢,我们娑婆世界,这个恶友牵缠,群魔恼乱,自然环境污浊不堪,寿命也非常的短促。另一方面,我们的根机陋劣,贪嗔痴非常的严重,心里面充满了这个贪婪、嫉妒、愤恨,要想靠自力来证得三不退,那真的是难于上青天。那法藏菩萨用他的悲愿,给我们解决了这一大难题,他在第四十七愿中说:“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及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那只要我们信愿持名,往生到极乐世界皆是阿鞞跋致,证得三不退。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皆得三不退”。意思是说,具足五逆十恶的众生,只要临终具足十念,发愿往生,皆能带业往生,虽然品位低,但是呢也同样圆证三种不退。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定心丸吃,只要我们信愿持名了,你皆可以往生,往生以后你立刻就证得三不退,三种不退,说在我们娑婆世界证三不退是非常非常难的,我们刚才讲了娑婆世界的这个位次是非常严的,我们刚才讲了从这个位不退,一直到这个念不退,它是非常难的,层次是一步一步地严谨的,非常严的。如果是具足烦恼的凡夫,就不是证得初果见道的圣人,如果是只求自利的二乘人,就不是自他两利恒常度化众生的菩萨,下位绝对不能越上位,如果凡夫说自己是二乘人,那这就是大妄语,我们说的未证,謂证;未得,謂得。但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与阿弥陀佛等同无量光无量寿,一生成佛。已经不是凡夫,不是二乘,不是菩萨。但是呢它又有习气,具烦恼性,也不能称他为佛,这就叫呢一切俱非。那么这些往生者又具足烦恼,所以是凡夫,那这个二乘呢,见思惑已破是二乘,那已经回小向大,恒度众生,是菩萨。往生净土,只要是往生净土的一切众生,是最后身,都是最后身,一生成佛。所以是佛这就叫呢一切俱是,一切俱非,一切俱是,说他是非常殊胜的。所以蕅益大师赞叹:“是十方世界之所无,唯极乐所独有”。这个总结的太好了,唯极乐世界才有这么殊胜的现象的。
我们看《净土圣贤录》里面有这么一个公案,唐朝有个人叫张钟馗,他是干什么的呢?他是那个杀鸡的,屠夫。临命终时看见一位穿着粉红色衣服的人,赶着一群鸡来到他的面前,而且大叫对着鸡说,啄他啄他,让鸡就去啄这个人去,这群鸡就扑到张钟馗的身上啄他的双眼,使他的双眼流血不止,疼痛难忍。当时呢,有位僧人见到这种情景,于是呢就为他设了佛像,并且劝张钟馗念佛,张钟馗呢依教奉行,持念佛号,突然觉得这个满屋香气,鸡群也都跟着散去了,随即呢他就端坐着,这就坐化了,他就端坐着往生了。这个呢,正是六字洪名一乘愿海不可思议的功德。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在往生极乐,证得三不退的众生当中,很多是一生就可以继补佛位的这种补处菩萨,这个数目不是世间人能够说得出来的,只能用无量无边阿僧祇说来表示。一生补处,就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再把这一品生相无明破尽了他就证妙觉,就是我们说究竟圆满的佛果了,这叫一生补处。就像现在居住在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当来下生,他就是补世尊,补释迦牟尼佛的位。所以呢,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像观音菩萨,那个势至菩萨,这些呢都是一生补处的菩萨。
我们看这个极乐世界的观音菩萨,在阿弥陀佛涅槃的时候,那时间是无量的,他呢是有量的无量,大家这个应该能明白,他是有量的无量,那个阿弥陀佛涅槃时观音菩萨立刻补位。不像我们这个世间有一段的空缺,这个期间没有佛位,那个地藏菩萨代理佛。而极乐世界呢,阿弥陀佛涅槃,观音菩萨马上补位,叫号呢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果名众宝普集庄严,其佛寿命也是无量。那观音菩萨涅槃后,大势至菩萨来补佛位,号呢善住功德宝王如来。
极乐世界的人不仅观音菩萨能一生成佛,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一生成佛,就是三恶道,包括地狱道里面往生的这些众生,也不要经历多生多劫,都是一生成佛。极乐世界的这些众生,不一定要等到在极乐世界成佛,他们呢随自己的愿心,随自己的因缘,可以到他方、十方无量世界去补佛位的。
那么在极乐世界为什么能证得三不退呢?第一往生者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莲花化生,花开见佛,因为常常和阿弥陀佛亲近,所以念念是佛,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永离念退的因缘,证得念不退。第二往生者在极乐世界,不但能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极乐世界的这个风声、水声、鸟声、音乐声都在为往生者宣讲佛法,所以能够永离行退的因缘。在极乐世界证得行不退非常的容易。在极乐世界我们又能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每天和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一起生活、修行,这个见思烦恼不会起现行,很容易就证得了位不退。再加上极乐世界的人,这个寿命无量等等的这些因缘,共同成就了这种不退转阿鞞跋致。
《往生论》中说,极乐国佛、菩萨、国土三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就说明国中一切,无非弥陀的智慧无为法身。极乐世界的本质本体是无为法身,国中的一花一香一尘一毛,都是法身理体的无边妙用。我们看七宝莲池中的这个水,都能够讲种种的法满众生的业,众生需要什么法得度,这个水就能说什么法,而且听了以后马上你就能明了,那我们说这是什么样的水,那这个水就是佛,我们叫水佛,它是阿弥陀佛佛性的这种妙用,那不是佛怎么能有这样的智慧,所以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就是阿弥陀佛的自心,同样也是我们的心。夏莲老居士在《净修捷要》中说:“托彼依正,显我自心”。托,就是依托依靠,就靠了这个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来显现往生者的本心,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一草一木,都是一真法界,各个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的流现显现出来的。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像那一滴水溶入大海,但是呢你也具足了这个,大海的这种体性,大海的属性。说它的宽广无边,它的巨大的力量都具足了,那我们也就是有了和阿弥陀佛一样的神通道力,一样的紫磨真金色身,一样的无量光无量寿,不要说证得三不退,就是成佛也是指日可待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凡夫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就等于生到上三土?因为我们每天和生到方便有余土的这些大阿罗汉们,和生到实报庄严土的大菩萨们,还有常寂光土的这个阿弥陀佛,共同居住在一起,这就叫圆净四土。蕅益大师发自肺腑地赞叹:“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意思是说,如果不是众生的妙明真心,持名的奇异功德,弥陀大愿的弘力,如何能有这种殊胜的妙果。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段经文是释迦牟尼佛特劝众生,得闻如上所说,一生成佛无上大事因缘的法门,应当发愿求生极乐净土。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就是说世尊为什么出兴世间,到人间来说法,来度众生,开演种种的教化,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说弥陀如来的本愿。世尊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为什么说他主要的原因就是说弥陀的大愿呢?智者大师把释迦如来从开始讲华严到涅槃,所说的法、所说的经典,这些判为五时八教,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这个八教呢,是化仪四教、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化法四教,我们讲过藏、通、别、圆,这是我们佛教的知识,叫五时八教。在这五时当中,只有最初的华严时和最后的法华时,讲一生成佛的,其余的都无此意。《华严经》中,我们看《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开始参法,参法文殊师利菩萨的根本智,最后参法五十二位善知识得差别智,到了最后在《行愿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愿望导归极乐: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那由此可知,善财童子成佛之因是在极乐世界,而不是圆满于娑婆。我们再看《法华经》药王本事品中说:“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这说明《法华经》也是导归极乐,对吧。说古德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众生究竟成佛,所以说弥陀愿海,竖赅五时横彻八教,五时八教。
我们今天有幸听闻如此殊胜的法门,确实应当发愿求生极乐净土的,千万不要把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的劝导再当成耳边风,一旦错失良机就又要受这个轮回之苦。
极乐净土是由法藏菩萨的愿力所成,临终往生也全仗愿力,这个愿包括两个方面:愿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件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呢,并不容易的,否则呢,也不会出现我现在所见到的,念佛的多如牛毛,往生的少如牛角。很多人对极乐世界的殊胜感到陌生,因为没有这个切身的感受,而对于这个世间的生活大家又都非常的熟悉,以至形成了依赖,虽然认为极乐世界也很好,但是呢又不肯放下这种名利的追逐,还是呢一味地争名夺利,对于家庭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安全感难以舍离,还有对于这个夫妻儿女之间的这个情执,更是纠缠不清,恋恋不舍,以至于呢,耽误了发愿往生这件大事。
为了劝众生精进修道,求生极乐,佛在《无量寿经》中劝导我们:“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只能说的这么明白了。那我们执着于欲望上的追求,但是一旦命终,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哪一样又是我们的?我们又能带走什么呢?我们哪一样也带不走的。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置当之,无有代者,谁也代替不了的。我们讲了爱不重不生娑婆,世间人都沉溺于这个爱欲之中,其实就是儿孙满堂又能怎么样,是不是,当你在享受欲望的时候提醒自己能不死吗?是不是,你们当想想,是不是在你们挣大把钞票的时候你们想想能不死吗?是不是,生是孤身来,死是独自去,临终分手就成永别,各自随自己的这个善恶业力去受报,谁也不能代替谁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重逢,谁也不认识谁的。
我们前两天就有一个例子,是不是,好多居士受到一种震憾,真是受到一种震撼了。居士们都来找我,师父,一定要好好念佛了。曾经经常到我们寺院里面来念佛的,她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往生,就是想为了多挣钱,叫冤亲债主别来找她就是为了多挣钱,最后着魔,着了魔以后自己受,中午还到寺庙来,师父劝她去念念佛吧,师父讲了不是去说她不好,而是呢引以为戒,借着他这个示范、示现,我们自己引以为戒。
如果你们要是能好好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给她修了福报了,她的示现我们已经有了作用了,她受的苦我们已经能够作为我们往生的因了,所以这个她就非常好的,是不是。师父劝她念佛,她说她不能念,只想身体好,只想挣钱,那师父没有办法,到我们这儿来,师父只会劝大家念佛,发愿求生净土,信愿求生净土是不是,师父达不到她(的要求)最后晚上走了,不是极乐世界,往生,也是往生,但是呢不知道生到哪一道了,是不是。你说这个时候这个儿女亲人,对她一点帮助都没有的,一点点帮助都没有的,真是独来独去,孤身来独自走,谁也帮不上的。苦自己受是不是,挣的钱带不走,带不走一分,唯有业随身,多可悲。所以我们人,真的,你不学佛都是非常的愚痴的,认为这个身可以永恒,认为挣了钱可以给你带来一切,带不来的,唯有恢复我们的这个本觉,恢复我们的觉性,是不是,我们趁着现在还清醒,还有能力,赶紧给自己做好准备求生净土。我们有的居士让师父也非常感动的,是不是,自己上外边去做业务去,看中一件旗袍舍不得买,最后怎么想,把钱捐给寺庙,留建讲堂,留弘法,留建讲经堂,留给大家去念佛求往生,真的,这种居士非常让师父感动的。所以师父呢,也发心努力讲好经,也为了和大家共同往生,这是我们大家应该做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这种贪嗔痴,是不是,家庭我们一定要照顾好,照顾好家庭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更好地求生净土,大家千万一定把这个层次一定要摆明,家庭我们要尽自己的责任,对社会要有自己的担当,但是在做这些的过程当中,一定体现出我们是净土学人,我们是,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不要把这个我们的目标给搞错了,不能背觉合尘的。所以我们,师父一再地讲,这个人身是帮助我们什么,帮助我们去增长去圆成佛道的。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一定抓住这个机会的是不是。你们今天又闻到净土法门,又遇到宏圆法师是不是,非常幸福的,非常幸福的居士们是不是。蕅益大师说,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我们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我们真正要厌离的是我们心中贪念、嗔念、痴念,真正要欣求的是清净心。所以用求生净土的心来念这一句弥陀圣号,置换掉我们心里的这种贪嗔痴,也就等于厌离娑婆,欣求净土,欣求极乐了。其实这一刻你们要听明白了,真的对极乐世界是一种向往的,它是给我们所带来的这种利益非常大的,而且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好,我们看最后末尾的结尾那个经文,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为什么要劝众生往生呢?因为到了那里,就能和许多的上善人俱会在一起。上善人指的是等觉菩萨,上善,等觉菩萨。我们能和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们形影不离,那还愁不能一生成佛嘛。说俱会一处,就是凡夫和圣人同居一处进求佛道,也就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我们凡夫带业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就等于横生上三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我们等于横生,时时刻刻都能够亲近圣贤,亲受大菩萨们的教诲,而且呢,大菩萨们呢非常多,星罗棋布,到处都是随往生者的愿,你想见到哪尊菩萨,立刻你就能见到。
所以我们现在也是,我们现在呢,也是生活在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虽然有圣人,第一非常少,第二你想见,非常难。有的即使见到了圣人,但是他们示现完了就走了。我们从好多公案上师父也经常讲,见到了圣人以后,他们示现完,教化完,立刻就走。像五台山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菩萨,丰干是阿弥陀佛,是不是。但是我们也只是听过,即使有人见过,你们知道他们的身份了,转脸就走的。
但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它是弥陀愿力所成就的,随时都可以见到这些诸大菩萨们,听诸大菩萨们的教诲。所以我们当务之急就是发愿,求生净土一生成佛,而不是为了得人天福报,享受荣华富贵,这些都是短暂的,都是使我们堕落的。我们有贪念、情执,所以那样的话就把这个佛号,就是我们要(是)有这种贪图的这种心,贪图享受的心,就把这句佛号呢,你即使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透,如同这个铜墙铁壁,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到极乐世界。还有呢,是把这句佛号作为功夫来念的,有的人持咒,有的人参禅,他呢念佛,他念佛是为了当功夫,想清静的,而不是呢靠信愿求生极乐世界的,那这样你就把这个功夫做得再好,你可以得一心,但是和往生净土没有关系的,是不是。
往生与否皆在信愿之有无,哪怕你没有功夫,你有信愿十念皆可往生。所有我们现在一定当务之急,要提起信愿的心,愿生极乐世界,你这种真心切愿,十念皆可往生的,哪怕是五逆的罪过你都可以往生的。所以太方便了,方便中的方便,就这么一个法门。
净土十二祖彻悟大师说:“若炽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也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如果能这样来发愿,才能称为恳切发愿,不会被世间顺逆境界所转,定能往生极乐净土。
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