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下)
——怡西法师讲于扬州法海寺
2017年春节初一日
诸位尊敬的法师们、居士同修们,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
前面讲到的三种慈,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蕅益大师说:「此三种慈,生缘乃三乘之所共修。但二乘本无利他宏誓,故为力微,菩萨修之,力用广大;次法缘慈,二乘亦能少分修习,正是菩萨所修;三无缘慈,则中道佛法,不共二乘」。
说生缘慈是三乘共修的,三乘是指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都修学生缘慈。二乘人是指声闻、缘觉,属于小乘。二乘人没有建立度一切众生的弘愿,只求自度,并不求度人,所以他们所修的生缘慈道力就比较微浅。因为发心不够大,道力是随着心量的扩大而扩大的,所以度化父母的能力也就受到了局限,受到自己心量的局限。
《佛说盂兰盆经》里面,目犍连尊者示现的是属于声闻乘,小乘人心量不够大,所以佛只告诉他度他的生母乃至七世父母,没有再说更多,就说到七世父母,这个道力就比较微浅。当然,其实目犍连尊者他是法身大士,他之所以这样示现的深义、密义在于什么?我们一定要发大心,才能救度无量无边的父母。佛菩萨也修生缘慈,他们发的是大乘心,所以这个力用就广大了,力量随着心量的扩展就扩大了,力量不可思议。
第二个法缘慈。二乘人也修习法缘慈,那是指有一类声闻、缘觉的修行人,他们的心量比较大,他可以修习少分,也能够契入少分,可是就般若智慧来讲,二乘人是不足的。菩萨有般若智慧,观一切法是一相,法缘慈这种境界的慈心三昧需要建立在般若智慧的基础上,所以这正是菩萨的正修。
第三种无缘慈,这是中道佛法,那是法身如来证得中道第一义谛,这些人才能够修习到的,[不共二乘],就是说明二乘人没办法修。这是讲到三种慈。
诸佛菩萨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盖就是没有顶,没有比这种悲心更广、更大,无有更上于此悲者。
对于慈悲,诸多经典中都有所论述。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该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
在诸佛菩萨中,弥勒菩萨是经常以慈悲之心来待人的典范。据弥勒菩萨故事中所载,弥勒应化的布袋和尚,平日经常背一个大布袋到处化缘,不论别人给什么他都不介意。经常有小孩子见到他背着布袋乐呵呵的样子,便故意逗他取乐。有的人还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块或者小鱼等不符合出家人所应收的东西时,他也丝毫不生气,还喜笑颜开地将孩子们给的物品收下。即使戏弄他,轻视他,他仍然不改笑容。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弥勒菩萨为了随顺众生,令众生生起欢喜心,他认为能够令众生欢喜就是使诸佛菩萨欢喜。弥勒菩萨之所以能做到这样,一定是对众生怀有无限的慈悲之心。
弥勒菩萨对众生慈悲的另一体现是,化缘所得的东西,他并不是自己享用,相反,他一直心系那些处于痛苦中的人们,常将自己化缘所得的东西分发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摆脱现世生活的困境。
弥勒菩萨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的更重要的表现是,他经常在兜率内院为弟子说法,劝化更多的苦海众生离苦得乐。按照《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所说,弥勒兜率净土和弥勒人间净土都是国土庄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生到弥勒净土的人,不仅自己离苦得乐,而且还可以仰仗弥勒菩萨的威德,度化更多的人离苦得乐。因此我们历代高僧大德,发愿求生弥勒内院的很多,比如玄奘法师、虚云老和尚。
佛教是教育,弥勒菩萨像之所以被摆放在一进寺院山门所看到的第一个位置,就是让我们看到菩萨的形象,能够首先想到弥勒菩萨的慈悲之心,也表明佛门以慈悲当先,从而从弥勒菩萨的慈悲心中得到启示,自己也能常怀慈悲之心,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别人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好。
弥勒菩萨第二种表达的精神是:忍辱。
佛弟子应当具有忍辱精神。纵观佛教历史,从诸佛菩
萨到历代祖师大德,无一不是从忍辱中磨练出来的。释迦牟尼在因地修行时,为了救度众生不仅有“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大布施之行,即使为了救拔众生的痛苦肝脑涂地,但仍不能令众生满意,甚至有时候还受到嗔心众生的责骂毁谤,就是这样的大辱,佛陀也没有对众生生起嗔恨之心。
我们的情绪,大多数时候都不能心平气和。气不和是由于心不平,经常去比较高下,比的内容很多,往往是拿自己没有的比别人有的,自己握在手里的反而视而不见。甚至见到同事家的儿子比自己家的儿子先找到女朋友都很不平,天天打电话跟他儿子说人家的儿子怎么就比你强。没办法,逼得他的儿子花钱租个女朋友假装说也找到了,哄他父母。
人总怕自己比别人低,心里才不断产生比较。假如自己高了,就自满,假如自己低了,就自卑。想方设法要使自己高起来,乃至最高才好。殊不知,在智者看来,唯有不满才有可能继续满,唯有低下才能海纳百川。
我们是修菩萨行的,菩萨在世间,明知一切如梦如幻,水月道场,但还要在水月道场大作佛事。以前我也不太明白到底如何应用,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学了用得上才对,那怎么用呢?后来有一些感悟,跟大家报告。
梦中空幻的事,本没有实体,其本质上乐也是假的,苦也是假的。梦中得到一座金山,醒来也不会在枕边有一个硬币,梦中再大的伤害,天崩地裂,醒来也不能伤你一根毫毛,早知道就做个顺水人情。
那么就知道在梦境的人生当中,当下可以对种种不如意的人、不如意的事采取忽略的态度,你瞧得起我,或是瞧不起我,于我有什么影响吗?说起忍辱,其实也无辱可忍。你错觉中认为的了不起的事,其实也不过是根本没影响的事情罢了。在梦中选择直接忽略那些所谓的侮辱,按自己认定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佛弟子求佛道就是认定的想做的事,去做就好了,何必太在意梦中的侮辱和不如意。
有不少居士说:我生病了,就怕邻居说学佛的还生病,我怕人家谤佛。
我家有不如意的事,就怕邻居说学佛的家庭还发生这种事,我怕人家谤佛。天天都在怕人家谤佛的状态当中,把自己要学佛的事都忘记了。学佛的人就不能生病,家里就不能发生不如意的事吗?这是不正确的见解。只要在这个世间,不如意事是常态,也正是学佛的动力和理由。进医院的患者,消防队去解救的事故当中,有多少比例是学佛的,有多少比例是不学佛的?不学佛的发生率更多,因为不学佛的人多,基数更大。
发生了是常态,不如意事常八九,当然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但是更关键的是面对不如意的态度。这个时候你再看学佛的和不学佛的就应该有巨大的差别了。
做为佛弟子,这个时候才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时候。人家怎么诽谤,侮辱,在人生的大梦当中直接选择忽略,要做的是大做水月道场的佛事,佛陀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想让人家不谤佛,你做出个大丈夫的样子来,坦荡的,有胸襟的。假如人家还要谤,那是他的因缘果报,你只管做一棵直指苍穹的大树,不必因为光线的原因影子歪了而感到任何的悲哀和畏惧。侮辱的话就当耳边风吧,因为再大的侮辱也伤害不了你的本体,有智慧的人直接选择忽略。大光明大智慧的事都忙不过来,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的话,不是别人的错,是自己的错。
作为菩萨中忍辱的代表,弥勒菩萨的忍辱有其典型意义。弥勒菩萨应化的布袋和尚曾到处化缘,将化来的物品分给穷苦大众。化缘的过程中遇到很多人的白眼,他并不辩解,也不以为意,而是默默忍受下来。我们熟悉的半首偈语:[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就是弥勒菩萨说的,后半首则没有那么熟悉了,后半首是什么呢?[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这四句偈语表现了他的忍辱精神。头两句说他行万里路,吃千家饭,是个游方僧人,一路上都要靠化缘。
“青目”是眼珠子放在正中,正眼视人表示对人尊重。而偈语中说[青目睹人少],意思是正眼瞧他的人都很少,都是瞧不起这位游方僧人的,也就是说布袋和尚经常遭到冷遇。甚至连问一下路,世人都不爱理睬他,那怎么办呢?只好[问路白云头],向白云问路。
世态炎凉,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惯用白眼看人的人,而无论我们如何鄙视见人下菜碟的人,小人得志的人,欺下媚上的人,实际上我们自己又何尝没有以白眼的眼光或者是心态来看待过别人呢?不论自己给人家白眼,或是对于别人给自己白眼耿耿于怀,实际上都是拿不起,放不下。布袋和尚却用问路白云头的方式,一笑置之。
菩萨教给我们事情的另一种解决方式,我要问路,你就不给我问,这是一个僵局。放弃这个僵局,寻找另一种突破,这时候白云做为第三个端点出现了,身边不止有你,还有白云啊!你不给我问,我问白云好了!
有时候你会发现打破僵局怎么那么简单,他就以这种忍辱的方式,不仅不给人难堪,还使自己保持了平和的心态。
我们有些同修因为家里人不学佛,不吃素很是苦恼,天天一定要让人家如何如何,气氛很紧张。固然学佛吃素是好事,但人家不愿意的情况下,何不问路白云头呢?你可以把对家人一定要吃素学佛的执念化为积极推动佛教教育和素食理念,给那些肯听话,肯学佛,肯吃素的人,也就是对着机缘成熟的人来劝化更好一些。时间久了,原来不听的可能就听了,愿意吃素学佛了,那个时候水到渠成。
弥勒菩萨的忍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弥勒《忍辱偈》中有说:[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他也省力气,我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这知消息,何愁道不了。]
这首偈语不仅表明弥勒菩萨对生活少欲知足,一切随缘,而且还能够忍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奇耻大辱,我们世间人常说士可杀,不可辱,把不能受辱看得特别重要,可是菩萨是怎么样的呢?当有人骂他时,他只说好;有人打他,他自睡倒。有人吐痰在脸上,他也任其自干,并且心中没有丝毫嗔恨之心,如同前面讲过的释迦牟尼佛因地与歌利王的事。
所以,弥勒菩萨和释迦牟尼佛乃至诸佛菩萨都修忍辱,对于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侮辱,我们一定要有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忍辱精神,这样不仅能够使自己全身远祸,而且还可提高心性修养。
弥勒菩萨经常劝人要学忍辱,他的另一首《忍辱偈》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笑声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能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
实际上,不能忍辱还是因为有强烈的“我”在做怪,不能当下堪破强烈的我执是激发嗔恨,鼓动身口意造恶的原因。对方骂我,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他在骂谁?而骂我的对方,也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谁又在骂我?
骂出来的那些语言,一切的言说、文字都是人为被冠以的名相,比如说骂你是狗,你生气了,实际上,是因为你执着于名相,认为人是高贵的,狗是低贱的,可是想想,人是人为的命名,狗也是人为的命名,假若说以前就把狗定名为人,人定名为狗,那说你是狗,你就认为是正常的,就接受了。那些小孩子,他们还没那么多的“我执”,你叫他们小狗狗,叫他们小宝宝,他们都很高兴。等到长大一些了,他们就不愿意再叫他们小狗了,为什么不愿意了呢?是因为他会分别了。
生活中不过分计较个人恩怨,“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容之心待人”。对于别人有意或无意加给自己的屈辱,要学会忍耐,不要动不动就怒发冲冠,把本来可以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东西,弄得一发不可收拾。对于一个佛弟子来说,忍辱本身就是菩萨六波罗密之一,是菩萨必修功课。
三、宽容
宽容也是佛教的基本精神,是佛弟子应当具有的基本修养。所谓宽容就是对别人的过错不予计较,给予原谅。诸佛菩萨都是善于宽容别人过错的典范。
释迦牟尼住世时,由于佛陀的威德,有一大批外道弟子跟从佛修行,一个外道听说了心里就非常憎恨。于是他特意选了一个时机来羞辱佛,在佛陀向众弟子说法时,指着佛陀大骂。佛陀听着外道的咒骂默不作声,等到外道骂够了,佛陀说:“你送给别人东西,别人若不收,这些东西是谁的?”外道说:“当然是我的。”佛陀说:“你骂我,我不收,你骂的还属于你自己的了。”外道哑口无言,连连向佛陀道歉。
面对外道的责骂,佛陀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以智慧来化解。正是由于佛陀宽容了外道,并且采取了方便善巧的方法来对待外道,才使外道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为自己的行为忏悔。
作为诸佛菩萨中宽容形象的代表,弥勒菩萨更是以宽容著称。如上面偈语中所介绍,别人对他的打骂和侮辱,他非但不予回复和说明,反而任由别人所为,这不仅是忍辱的表现,更是对他人极大的宽容。
宽容是难得的质量,有人觉得对人说“对不起”很困难,但是你是否知道说“原谅你”更困难呢?有太多的人将几十年的恩怨一直背负着,不肯一笑泯恩仇,即使别人说了对不起,仍然无法原谅,不肯接受道歉。当然,他们不肯原谅的理由听起来也似乎有道理,他们说我受了这么大的伤害,岂是一句对不起就能了结的?这个理由能理解,确实是很难用一句话就抹平巨大的伤害,但是假若选择不原谅,伤害一直继续,只会更大。
要知道任何一个因都会结成一个果,假若选择不原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种行为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对上一次伤害的报复,报复完了,是不是整个事情就终止了呢?并没有,这一次的反击是下一次对方再反击的理由,也就是前面的因产生后面的果,后面的果又成为更后面的因,如此循环往复,大家都处在一个互相报复的圈子里出不来。
《菩萨戒》当中,佛告诫弟子们,即使有世间人所说的那种天大的仇恨,杀父杀母的仇,都不得加报,目的就是不使再种苦因。更何况一个事情的发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如果被人所杀,一定有前世的因果在里面,如果你能看得远,就会发现不能接受的那些偶然都是必然。
弥勒菩萨所展现的大肚能容的宽厚形象,就是告诉世间众生,对别人所做的各种令自己不满的行为要宽容。宽容他人是自己高尚的修养,同时也能让他人从你的宽容行为中得到教益。
宽容并不表示自己无能、软弱,而是表示一个人的慈悲仁爱之心和大无畏精神,能宽容他人的过失,能容纳各种不同的见解,能为利益他人忍受痛苦甚至牺牲自我。我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及“虚心能容万物,大海不择细流”等,就是要我们学会弥勒菩萨的这种宽容精神,很多时候,退让不等于不向前。
古人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有道理。比如开车,两车相遇在一条不太宽阔的路上,有一个车懂得退让一下,另一个车也就能顺利通过,待它过去,整条路都是你的了,你当然可以安然通过,海阔天空。难道退让不是前进吗?如果都不退,僵持在那里,只有互相把路堵死,谁也不能向前。
古时候,“将相和”的故事,廉颇和蔺相如成为一段千古佳话,并没有人认为谁是懦夫,他们两个人都被后人称赞。
弥勒菩萨有首《插秧偈》说:[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
这首偈是以农夫插秧劳动这一后退是向前的动作,来启示我们:与人相处时,应当多怀有宽容之心。特别是与人发生争执时,应当谦虚退让。不要把退让当做是吃亏,自己的所做所为都是培植自己的福田,当你做出谦让之举时,往往会使对方受到感化,从而也学会对人宽容。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
有很多人因为学会了对人宽容,产生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佳话。清代礼部尚书张英在京为官时,张英家人在老家修治府第,因地界的问题与邻居发生了争执,两家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谁也不甘示弱。家人修书将此事告诉了张英,张英知道此事后,遂即修书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的家人接信后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让出了三尺土地,以示谦虚退让,不再与邻居相争。邻居看到张家的举动,自觉也有不妥之处,遂仿效张家也让出了三尺土地,于是两家之间便出现了一个六尺宽的巷道。两家处理邻里纠纷的做法被传为美谈,安徽桐城的六尺巷至今都使人们受到退让宽容的启迪。
四、乐观
弥勒菩萨展现给人的另一种象征意义是乐观。不论身处何境,都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布袋和尚一直过着“一钵千家饭”居无定所的生活,只有一个布袋随身,生活并不富足,但他一直以乐观的心态为人处世,无论身处何境,随缘自在。
弥勒菩萨曾经作过一首《布袋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这首偈说的是拿起和放下同样随缘自在,该拿起的时候拿起,该放下的时候放下。
布袋和尚作为一位出家人,四海为家,无产无资,只有一只化缘用的布袋随身携带,这只可容纳万物的布袋,他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从不离身。所以说,[行也布袋,坐也布袋。]虽然这只布袋很重要,但是并不是只能拿起,不能放下,虽然拿起来可以得到资身的用具,但是放下它,可以得到自由,并不是说放下它就一无所有了,自由难道不是可拥有的宝贵财富吗?
我们总是把累积看做是得到,所以总是费劲心思去增加更多,殊不知放下也能获得,这个事情听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可是想想远行的人,负重的人,放下一些就轻松一些,或许放下成为了你到达终点的保证。
我们的生活到底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不管遇到再多的是非爱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要悲观失望,即使身处绝境,千万不失去信心,一定会迎来峰回路转的转机。
宋代无门慧开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即使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也有那么多动人的美景。
我们每个人,不管遇到如何不开心的事,多想想生活中的希望,想想佛菩萨那样大智慧的人对我们的教言,仔细想想自己所遭遇的痛苦和烦恼是不是庸人自扰,心中没有繁杂琐事烦恼的时候,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生活简单,心态乐观,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其中的代表。颜回的生活十分简朴,他却自得其乐。孔子向人说起颜回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在这些话语中,孔子对颜回自甘淡泊的品格给予高度评价。
在我们周围,我们常见到有一些人,他们虽然过得并不富足,但他们却勤勤恳恳。脸上经常挂着笑容。他们对人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喜爱为人排忧解难,仿佛在他们身上从来没有忧愁烦恼,看到他们,我常想,快乐幸福与出身无关,与贫富无关,乐观开朗,心系他人时,虽然贫穷,但仍富足;被烦恼束缚时,物质富足,精神上仍然是贫乏的。
弥勒菩萨作为诸佛菩萨的形象代表,他的形象不只是让我们产生恭敬之心,更重要的是,他所象征的慈悲、忍辱、宽容和乐观的深刻含义。我们要向弥勒菩萨学习,培养自己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的品格。
接下来的一点时间,讲两宗弥勒菩萨在中国的应化事迹给大家听。选取的是为人熟识的两宗,都是发生在浙江省。
一、在六朝时的梁朝,就是梁武帝的那个梁朝。弥勒菩萨于今浙江省义乌,现居士身,化名傅翕,当时人都称他为“傅大士”。傅大士与梁武帝关系非常友好,常被诏入京,于皇宫中大开法筵,皇室及文武百官有不少人听他讲佛法而成为佛教信徒。
武帝的爱妃郗氏,不信佛法,毁谤三宝,因其业障深重,终于急病暴毙,堕入蟒蛇之身。一日夜间托梦向武帝悲哀哭泣,说:“我因生前毁谤三宝,故遭此大蟒蛇之身,请代我礼请高僧大德超度,否则我永不得脱。”武帝惊醒后,即咨询灭罪之法,傅翕介绍武帝亲往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礼请宝志禅师,启建忏悔法会四十九天,即今日之梁皇宝忏。
其后,郗氏又托梦告知武帝:“得蒙汝礼请宝志禅师,承造功德,已获超脱蟒身,得生三十三天。”这时傅大士游化他方,不知所踪,曾着《心王铭》和《法身颂》留传下来,时人深信傅翕为弥勒菩萨之化身。
梁武帝对佛法很拥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武帝对佛教的拥护。这与弥勒菩萨应化的傅大士,在朝庭为佛法传播所做的铺垫是有很大关系的,当时朝野之士受其影响,深信佛教,使佛法得以流传。
二、后五代时,也是梁代,弥勒又应化于浙江省奉化,作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契”字,在佛经中的解释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布袋和尚身材胖胖的,终日袒胸露腹,出语无定,常布袋游化四方,故世人称为布袋和尚。
有一次,他于浙江天童寺,闻寺中梆响,随众僧到“五观堂”过斋,他笑呵呵的模样,老实不客气的就坐到方丈和尚正中间的法座上,僧值师请他下来,他不理睬,于是又叫行堂的把他拖下来,无奈他稳如泰山,拖也拖不动。
僧值师很生气,揪住他的耳朵,想把他拉下来,僧值师拉住他的耳朵只顾向前走,并没有回头看后面是什么情况,只有布袋和尚的耳朵跟着僧值师拖了一丈多长,身体还坐在法座上丝毫不动。坐在两旁的大众看见了这个情况,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时候正好方丈和尚来了,僧值师就把这件事给他汇报。满以为法座上的布袋和尚要被方丈责备,哪想到方丈对布袋和尚说:“请慈悲大众的无知愚昧吧!就请您坐在这儿。”布袋和尚回答说:“我天天坐在这里!”
恐怕方丈对于这位布袋和尚的真实身份,早就有所认识了,只是他也不挑明而已,方丈于是就另立座位坐在旁边,从这天之后,那位布袋和尚,只要在这个寺院,每天午斋时就来了,而且老实不客气的就坐在中央的法座上!
我们去寺院,看到五观堂中,中央确实是供奉着弥勒菩萨像的,弥勒菩萨确实是应该坐在这个位置。
到了梁贞明三年,布袋和尚当时挂锡于岳林寺,因为他本期游戏人间的因缘已尽了,就向大众告辞,结跏跌坐在大雄宝殿前的石头上。等到寺中大众都云集而来,他留给大众最后的偈语是:[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单从上面所说这两段公案,足见弥勒菩萨与中国真有大因缘,除了这两宗之外,弥勒菩萨在中国的应化事迹还有很多,我们不一一举出来了。
今天是弥勒菩萨圣诞,我们以讲说弥勒菩萨的方式来恭祝菩萨圣诞,实在是因缘殊胜。将来菩萨下生成佛,龙华三会喜相逢,我们都会因为与菩萨的因缘而再一次相逢在那个时空态里面,相逢在广度众生的大愿里面,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讲的太多,大年初一,祝所有大众合家喜乐,健康平安。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