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涉及人类全部精神和心理的、实践性的宗教和学说。一方面,它大讲世俗人生受染污的精神形态和心理状态,并用一个苦字作了总结。佛教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对此进行了细密的论证。当然,佛教讲得更多的还是修行过程中——心灵的纯净和升华过程中的精神形态和心理状态,可以用禅悦或空来作为总结。佛教四圣谛中的灭、道二谛对此也作了细密的论证。
在《心经》中提到了“苦厄”、“颠倒梦想”、“挂碍恐怖”、“一切苦”等人的心理状态;也提到了从“无明”到“老死”的生命流转的十二缘起;还提到了佛教的全部真理,即苦集灭道这个“四圣谛”。这些在《心经》中仅是点到为止的东西,其内涵一旦打开,人类精神和心理的情态就一览无余了。
首先,佛教对人类社会所下的定义是“五浊恶世”。(“五浊恶性”是梵语“娑婆世界”的意译,指全部“欲界”,包括了天人、修罗、人、非人——幽冥众生、畜生、地狱这“六趣”,也就是处在“六道轮回”中的那些众生,有哪五浊呢?这就是劫浊、众生集结浊、命浊、烦恼浊、见浊。
劫浊指的是“依报”于婆婆世界的众生处于长期的、历史性的动荡不安之中,大同至世可望而不可及,战乱、灾疫等破坏此起彼伏,众生不得安宁。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织状态中进行,每前进一步,都是踏着花丛和血腥。但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总是占人口极少数的那些“上层社会”分子,下层劳动大众,包括众多寒酸的知识分子,是难以享受这些成果——特别是物质文明的成果。
黑格尔说过,恶,是惟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杠杆。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看,古埃及文明灭绝了,古巴比伦和玛雅人的文明灭绝了。这些惨痛的灭绝,并非有什么意外,其原因就在于人类自身。从古希腊、古罗马的连年征战到十字军东征;从法国大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在今天,波黑、索马里和卢旺达的内战和难民潮……翻开世界史一看,人类就没有太平过一天。
就中国而言,上有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的“无义战”;从秦汉帝国的崩溃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屠杀,从残唐五代的文化大残破到晚清民国时的列强欺凌。孔夫子所描绘的,老百姓所幻想的大同世界、太平盛世永远是那样的遥远。古今中外的历史,似乎都在有声有色有泪地证明着佛教所痛心疾首的这个“劫浊”。
再说众生结集浊,这是指人与人之间不净的关系,相聚在一起必然产生利害、矛盾和是非。《周易》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社会本身就是人类的大结集。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大的有民族、种族、国家;小的有社团和或明或暗的帮会一一旧中国有青红帮、歌老会等数不清的或义或暴的绿林山寨;西方社会也有黑手党、暴力团等数不清的或义或暴的黑社会。与此相联系,好的叫“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孬的就与走私、贩毒、卖淫、恐怖等有说不清的关系。再小再弱一类的众生结聚,就是指个人、家庭、单位间的扯皮斗殴、官司诉讼等。结聚就难免有争斗,合法的叫竞争,非法的就只有深通此道的才说得清楚了。所有这些。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许多灾难性的社会恶果,就是因此而触发的- 这是形成“劫浊”的“共业”所在。
第三是命浊。以佛教的标准来看,人类居于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的欲界之中—— 有欲故不净,所以人类这一众生的命根大多“浊乱”——圣贤们在未到佛菩萨的地位尚且不能彻底洁净,何况常人。命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维持生命的手段和方法不洁不净,这是现在因。小的如欺哄骇诈到偷盗抢掠;大的从非法的走私贩毒、偷税漏税到各种“合法”的、隐蔽的贪赃枉法。归根到底,都是私欲膨胀,铤而走险、不守法度、伤生害命等等。第二是指其身体和命运而言,佛教认为这是果,可以分为“现在果”和“未来果”,果即果报,这与前面的因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间接的如前世因得今世果,如身体残陋、命运蹇颓、生计艰难等。直接果即损人者人必损之,害人终害己。命根不净,贪婪凶残的人或许能得逞于一时,但终无长久的安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般中国人长期受佛教因果说教薰习下所得到的常识。这样的人,或恐惧于暗室,或伤残于争斗,或枷锁于监狱。或毙命于刑律。他们虽然自作自受,但对众多守分守法的小老百姓来说,对社会的稳定来说,无疑是不安定的因素,这是造成众生结聚浊的原因和基础。
第四是烦恼浊。佛教认为,烦恼是生死苦海的根本因,是先天含藏与后天薰染的结合体。并与见浊一起狼狈为奸,同流合污而造成命浊众生结聚浊和劫浊。佛教唯识学认为,烦恼的根本依据在于第七末那识,也就是“我”的这个有形或无形的主观观念。这个“我”把自己和世界分割开来,从而使自己陷于了孤立。但“我”并不甘心于孤立,时时刻刻都在想重新与世界和为一体。但这不是小我与大我自然的、本原的融合,而是从小我出发,使用手段对世界的占有,这就是贪;贪而不得,故有嗔;沉迷于贪;故有痴;唯我独尊,故有慢;四顾仿徨,患得患失;故有疑。这贪嗔慢痴疑被佛教称为根本烦恼,五者交融互用,在不同的利害得失、荣辱是非的环境中,就变成了光怪陆离难以揣测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现象。俗话说“江山易政,本性难移”。烦恼是以第七识为根,第六识——人的理性认识对它往往无可奈何,并常常处于受其奴役的状态,于是就形成了见浊。
见浊在五浊中最为危险,因为是“化了妆”,经过打扮:并装上了翅膀的烦恼浊。见在佛教里泛指世间知识和理论,也指一般的所谓“见解”。以佛教的观点来看,世间道或世间法中,除少许崇高的圣人言教外,大多知识理论都是受到烦恼浊污染的、不洁净的。借用中国古人的话来说,这些见浊,就是“增悲导怨”、“纵欲败度”。那些蛊惑人心,败坏风俗,恶化人欲、诽谤正法——包括佛法、王法及世间圣贤言教的知识和理论都可以称为见浊。见浊必然造成人心的混乱,使人们步入歧途,进而引起社会的不安和动乱。因为见浊不同于一般的、显而易见的那些烦恼,它是通过修饰的、美化的,又带有理论性和权威性,所以对社会的危害就特别严重。见浊与烦恼浊结合在一起,如风助火,如火借风,其势就难以遏制了。从佛教修行的角度看,见浊为烦恼浊穿上了盔甲,送上戈矛,能攻能守,要除掉烦恼就相当困难了。
见浊在佛教里称为现薰烦恼;即后天在社会生活中薰习而成的烦恼。与前面那五根本烦恼——俱生烦恼相对应。现薰烦恼也分为五种,一是身见,来源于对自找,对白我这个身体的执着。万事以我为主,以我为中心,以我为准绳——这是人的客观认识现象,也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又叫“我见”。各人的性格、气质、甚至嗜好不同,都可以形成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我见”。二是边见,即偏见,指狭隘偏激,固执一隅,不知全局,不达变通的那些观点和认识,如瞎子摸象一样,相互争吵不休。边见一是因其执着愚痴而引起秀才遇着兵,有埋说不清。一是因其执着贪欲而引起——可以文过饰非,使贪欲合理合法。三是邪见,与真理相对立,邪恶的认识及其理论。在佛教中又指那些不信正法,不信因果、诽谤圣贤、破坏善事的知识和认识。四是禁见,指同为佛法和人类社会公理公法所禁止的危险的认识及其理论。有些认识和理论违反人间正道,破坏人类伦常,妖言惑众。村社会有直接的破坏性、腐蚀性,所以为世间王法所不容而遭查禁。对佛教而言,那些破坏正见。干扰修持,为佛法所禁的知识或理论也称为禁见。五是见见,又叫见取见。见见就是以各仲邪见为见,以不正见为见,泛指一切不善的、非真理的理论系统。在见浊的这五种烦恼见中,身、边、邪、禁四见一般已成为过街老鼠,难以形成太大的危害,唯有见见,一般人是不易察觉其非的,甚至还可以横行一时,如希特勒的法西斯理论,在当时不是也蒙蔽和鼓动了不少的人吗?
在这五浊积聚的世俗社会中,在见浊和烦恼浊充斥的人生历程中,人们精神和心理所感受、所承受的是“苦”就不足为怪了。
佛教对人生之苦讲述极多,如二苦——内苦和外苦。内苦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痛苦;外苦则包括了自然的和社会人为所带来的种种不测和灾祸。在二苦的基础上还有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一百一十种苦等无数苦。中国佛教中最常讲的是八苦,分别为:
l.生苦,佛教认为人及众生都是处在六道轮回之中,当人从上一世进入这一世,必先受胎,在母腹中昏天黑地,如水牢一般。加之形体脆弱,六根六识尚在发育,毫无自由可言。母亲的喜怒哀乐、冷暖饥渴都会使之痛苦,生时落地,触身即痛。出身后更是众苦不断,更有老、病、死等自然之苦难以避免。
2.老苦,人至老年,身体衰退,五官失灵,四肢不便,牙齿脱落,因而衣食住行种种不便。且神昏意滞,青春壮年风采荡然无存,无能无依,又直接面对死亡,其苦可知。
3.病苦,分为身病与心病两种。身病是身体头部躯干四肢五脏六腑之病痛伤残,因而成为工作和生活的障碍,不仅身体受苦,也给精神带来痛苦。心病七情内伤,六欲煎熬。心志闭塞,怀绪难开,苦不堪言。
4.死苦,一是自然死亡,人生无常,生命有尽,因老因病,由不得自已半点主张。面临死亡这一陌生的未来,这种痛苦可以说变成了恐惧。还有非自然死亡,一般指凶死。如受极刑、如死于凶杀、自杀,这是人为的;还有非人为的,如雷劈火烧、坠岩堕楼、撞车触电、误食药毒等。非自然死亡所带来的恐怖,则又远大于自然死亡。
5.怨憎会苦,不是冤家不聚头。人们都有亲亲恶恶的习性,对仇怨憎恶之人,唯恐避之不远,但偏偏又聚在一起,其苦滋味可知。如反目成仇,又离不了婚的夫妻,分不了家的兄弟姊妹和必须共事的冤家对头等。
6.爱离别苦,与怨憎会苦恰好相反。“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已的相好、情人、夫妻、父子、朋友、同事原本情深谊长,偏偏老天不作美,要各奔东西,甚至生离死别,进而造成孤独、苦寂等种种伤心之苦。
7.求不得苦,贪欲是人的根本烦恼,其大者有理想、追求,小者有嗜好、惰性,但往往事与愿违,得非所求。欲望浅的痛苦浅,欲望深重的痛苦也深重。
8.五蕴熬煎苦,一切痛苦都是由人身——人生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承受而不能转移的。前面那七种苦,归根结底是精神和肉体这两大类,精神则更是最终的承受者。反过来,因为有了这个五蕴身,就必然在生命——生活过程中产生和承受这七种苦。
依据佛教十二缘起和轮回的学说,以上这八苦还仅仅为一世之苦,即现在世的苦。现在世之前为过去世,现在世之后为未来世,是谓三世、三世皆苦。这样一来,这个苦就被放置在无穷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变成无限和无穷了。我们前面看到的那个《阿毗达磨论》的偈语,前三句“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生诸趣”正是对这个苦的一种说明,也就是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就是“四谛法”中的集谛。“集”是集合的集,人生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组合而成的。苦谛是人生之果,而集谛则是因。这个集谛,集合的是什么呢?集就是集聚上面所谈到的那些烦恼。佛教讲“业力不灭”,那些烦恼及其行为并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消失,它仍然积聚在我们这个五蕴身内,其反复展开就形成了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是佛教论证生命流转的重要理论,是佛教所特有的理论系统之一,其公式如下: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通俗说来就是指愚昧无知。佛教认为,不懂四谛法和般若学说的人,不论世间才智有多高,仍然是处于无明之中。无明指第六识的被污染状态,因其处于第七识的禁锢之中而不得智慧光明。因认识的失误,造成行为的失误,再加上业力不灭,十二缘起就如车轮一样转动不息了。
业力不灭是佛教的一个根本定律。在自然科学中,物质不灭和能量不灭这两大定律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的支柱,没有这两大支柱,科学的殿堂就会崩溃。而业力不灭则是佛教生命学说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支柱是“业感缘起”)。业是指生命的、精神的活动和行为。如果这个业是虚幻不实的,没有延续性的,那么过去就不会延伸到今天,人类文明也谈不上积累。没有业力不灭的这个原则,人们就不可能感知、记忆和回忆,更谈不上发明和创造。人们受想行识这四大功能,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这个业力,与物质和能量一样,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或寄寓于其它形态之中,并因“业感缘起”之故,运转为十二缘起,就建构为过去、现在、未来这样一条生命的环链。十二缘起的次第关系如下:
无明缘行:佛教认为,人和一切众生,因为没有见到真理——万法皆空的道理,而有种种贪欲和执著。行就是世俗的行为活动。这些世俗的行为活动因无明而起,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行缘识:识指人的精神主体,在十二缘起中也指投胎转世时生命的一种超自然状态。行缘识就是因业力不灭,前世的“行”不自觉地使自已的那个超自然的生命载体向相应的、因业感而缘起的环境(父母)受胎投生。
识缘名色:名指精神或心,色指生命的物质结构。“名色”合称在十二缘起中就是指处于母体中的有精神有生命的胎儿。这里,无明、行和识都重新聚积在母胎之中。
名色缘六入:六入即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名色缘六入,指混沌的无明、行、识和名色得母体养育,发育出不同的认识器官——这就是十月怀胎的过程。
六入缘触:触指对外在环境的感触。胎儿诞生后,其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接触交流,并终其一生都处在这种根尘交融的状态中。
触缘受:受指感受、接受和储存。即把六根六尘交融所得的信息感受和储存。这是业力不灭的重要论证。
受缘爱:爱泛指贪欲、追求等。因有主观的感受,必然会产生对外部事物的种种贪爱和追求。
爱缘取:取指对所贪爱和追求的对象产生的行为——现在的业行活动。
取缘有:有指业,即业力活动由动态转为静态,因业力不灭而把种种发生过的业行转化为凝固的信息状态,并储藏在第八识——人们的生命之中。
有缘生:生指来世之生,由于前面的种种业行活动的积累和储存,产生柑应的果报,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
生缘老死:从生至死是一切生命的必然状态,是谁也避免不了的客观规律。
这十二缘起,由于业力不灭的缘故,辗转感果,所以称之为因;它们之间又互为条件,所以又称之为缘——十二缘起又称为十二因缘。这十二缘起,深刻地说明了众生生死流转这个生命流动的动态形象及其因果关系。佛教认为,任何有情有识的生命体,在没有修持佛法得到解脱之前,这条生命的因果链是不可超越的。
佛教依据业力不灭、业感缘起这个十二缘起作为基础,也根据深入禅定,达到超意识状态所观察的结果,向人们介绍了世界生命的层次和结构:即三界、六道轮回这一总体性的宇宙生命——精神之网。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六道即天人、人、阿修罗、畜生、幽冥众生(鬼类)和地狱众生。六道的差别在于善恶的业行和业报;色界、无色界高居于欲界天之上,有十七层色界天和四层无色界天,都是须修持甚深的四禅八定才能进入。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四定再加无色界的四无色定。以四无色定来看,修“空无边定”进入“空无边天”,修“识无边定”进入“识无边天”,修“无所有定”进入“无所有天”,修“非想非非想定”进入“非想非非想天”。一切都“唯识所变”,一切都与自己的主观精神相契合。浩瀚的佛法,全都离不开人们心意识的活动,人们的善恶行为,导致其善恶不同的果报。
色界和无色界离我们太远了,也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何况佛教对他们也未必推崇。对我们生死有密切关系的是六道轮回,变人变天人当然令人接受,但变为畜生,或坠落在幽冥世界成为孤魂野鬼、饿鬼,或被打入地狱那就苦不堪言了。
佛教认为世间苦是根本苦、决定苦,并不是着不见世间行光明的一面。但人生之乐,种种幸福和舒适都是虚幻和不实的,是空。人们不可能不修佛法而得到永恒的精神幸福,许多人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痛苦则是任何人都会敏感、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而与幸福的那种薄弱感受形成鲜明的对照。何况幸福的感受几乎立刻会转化为贪欲——更多的占有,这样就必然成为痛苦的源泉。
佛教对人生是苦归结为苦谛,并在“三法印”的“有漏皆苦”中加以确认——这是众生的实际存在。在《心经》中还有“挂碍”、“恐怖”和“颠倒梦想”这些不同层次的心理现象。下面分别略作解释。
佛教把挂碍分为五种,一是对物质生活的挂碍,二是对情欲的挂碍,三是对名誉的挂碍,四是对地位的挂碍,五是泛指一切精神生活的挂碍。这五种挂碍,实际上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所讲的人们的那些动机和需要。佛教因这些属于贪欲不净的范畴,故称之为挂碍。
佛教把恐怖也大致列为五种,一是造诸恶业而带来的恐怖。二是受诸痛苦而带来的恐怖。三是对失势的恐怖——这是特指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的一种心理障碍。四是对讼事官司的恐怖——老百姓怕见官,作奸犯科的人则更怕见官,这是中国人常见的心理障碍。五是对死亡的恐怖。这五种恐怖,实际上是挂碍和苦的极端心理效应,其根源在于人们的烦恼浊和见浊。心地清净善良的人们,奉公守法的人们,也有一般的精神挂碍和生活之苦,但恐怖对他们而言,则相对要轻得多。对恐怖敏感的人,往往是缺德事、过恶事做得太多的人。所谓上有天理,下有王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恶贯满盈的人,逃得了恐怖吗?
什么是颠倒梦想呢?颠倒就是颠倒见、不正见,前面见浊中所谈到的现薰五种烦恼就是颠倒见。没有修持佛法的人,没有具备佛法正知正见和世间圣贤正知正见的人,则免不了从生至死都浸泡在颠倒见之中。使自己的精神和行为反复污染,带来难以摆脱的困苦。
人们在颠倒见的支配下,在欲贪烦恼的带动下,就会产生种种违背现实的梦想。梦想当然是不真实的,没有依据的、不能实现的,而且是非分的。小的方面,不外酒色财气,大的方面,则是称王称霸,甚至成仙成佛。
这只是就《心经》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精神心理状态方面所作的略说,在后面的章节中,还要就精神、心理、认识等许多功能作进一步的介绍,但仅这一些,也可以看到《心经》的分量。
编辑:心晶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