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常识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六)

发布时间:2024-08-29 01:24:49作者:普门品常识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六)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六)

下面,在“十八界”当中,接着看第四组:以“舌界”和“味界”为缘生“舌识界”,这三者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开示: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阿难,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以‘舌根’和‘味尘’为助缘,就产生了‘舌识’。”

“那么,这个‘舌识’,到底是因为‘舌根’而产生的,以‘舌界’做为它的‘舌识界’;还是因为‘味尘’而产生的,以‘味界’做为它的‘舌识界’呢?”

关于“舌识”的非生灭性,就是说,为何“舌识”不属于因缘所生,也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否缘于“舌根”所生,以“舌界”作为“舌识界”;第二种,是否缘于“味尘”所生,以“味界”作为“舌识界”;第三种,是否缘于“舌根”和“味尘”共同所生,并形成“舌识界”。

首先,来看看第一种,“舌识”是否缘于“舌根”所生,以“舌界”作为“舌识界”。世尊说道: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

“阿难,如果‘舌识’是因为‘舌根’而产生的,那么,世间上的种种东西,如甘蔗、酸梅、黄连、食盐、细辛、生姜、桂皮等等,就都没有味道了。嘴里没有了这些东西,请你尝尝自己的舌头,它到底是甜,还是苦呢?”

【乌梅】经过熏制的梅子,黑褐色,有清热、驱虫的功效,也叫做“酸梅”。

【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色小花,茎高四寸至一尺,根茎味苦,入药健胃,兼抗菌消炎。

【石盐】即“食盐”,属于矿物质,所以也叫“石盐”。

【细辛】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形,花色暗紫,根很细,有辛辣味,入药可治疗头痛、牙痛等。

【桂】桂皮,香料兼调料,味涩。也可以入药,能够祛寒止痛。是“桂皮树”的树皮,常绿乔木,卵形叶子,开黄花。

这七种东西,是人世间常用的七种调料,按着顺序,分别是:甜、酸、苦、咸、辛、辣、涩,正好是七味。

显然,嘴里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咱的舌头本身,谈不上是啥味道。非要说它有味道的话,那就叫做“淡味”。可是,如果有人钻牛角尖,偏要说舌头自己会产生味道,“舌识”就产生于“舌根”,以“舌界”作为“舌识界”,该咋驳斥呢?

世尊接着前面尝舌头的问题,进一步论述:

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假如说舌头的味性是苦,到底是谁来品尝舌头,而知道它是苦的呢?要知道,舌头是无法品尝自己的,那个能够‘知味’的到底是谁呢?”

“假如说舌头的味性不是苦,那就没有啥味道了,说明‘味觉’无法从舌头自然产生,那么,‘舌识界’如何建立呢?”

显然,除了咱的“舌根”,找不到另外能够“知味”的东西了,因此,说舌头的味性是苦,不成立。

反过来,假如说舌头的味性不是苦,而是没啥味道,说明“味觉”不会自己从舌头产生,也就证明,“舌识界”无法从“舌根”建立。

所以,第一种情形,“舌识”缘于“舌根”所生,以“舌界”作为“舌识界”,不能成立。

其次,来看看第二种情形,“舌识”是否缘于“味尘”所生,以“味界”作为“舌识界”。世尊说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如果‘舌识’只因为‘味尘’而产生,那么,‘舌识’自己也就是‘味尘’了。如同‘舌根’无法品尝它自己一样,‘舌识’也理应无法品尝自己,即无法品尝‘味尘’。那么,它又如何识别有味或者无味呢?”

所谓的“舌识”,最基本的定义就是“识别”味道,既然已经无法识别味道了,那它也就不是“舌识”了。这就反证出,“舌识”单单产生于“味尘”,不能成立。

另外,以“味界”作为“舌识界”也同样不成立。世尊继续论证: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

“另外,各种‘味尘’,并不是由一种东西产生的。既然‘味尘’由很多东西产生,而‘舌识’又产生于‘味尘’,那么,‘舌识’就应当有许多个自体了。”

因为,许多个“味尘”,都可以产生“舌识”,岂不就有了许多个“舌识”吗?

——这样的话,哪个才代表“舌识界”呢?

这个结论相当荒谬,也就说明,以“味界”作为“舌识界”并不成立。

可是,如果有人钻牛角尖,非要说“舌识”只有一个自体,它就是由许多“味尘”共同产生的。该咋驳斥呢?

世尊如此说道: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如果说‘舌识’只有一个自体,而且它确实是‘味尘’产生的,是由咸味、淡味、甜味和辛辣味,等等,各种‘味尘’混合在一起共同产生的。”

“像这样,各种差异极大的‘味尘’混合成了一种味道,舌识就应当无法一一分别了。既然连分别都没有了,就不能再叫做‘舌识’,又怎么能够叫做‘舌识界’呢?”

【舌味识界】“舌识界”或者“味识界”,是同体异名。

所谓的“舌识”,其定义就是能够识别味道。既然各种味道已经混淆,已经无法分别,也就无法形成“舌识界”了。

那么,虚空可不可以替代各种“味尘”,而产生“舌识界”呢?显然不可能,这有悖于生活常识。因此,世尊特意点出了这种情形,同时也证明,“舌识界”不属于自然而有。

世尊说道: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

“总不会是虚空,产生了你的“舌识”吧?”

【心识】本意是指“八识心王”,在这里,则特指其中的“舌识”。

最后,再来看看第三种情形,“舌识”是否缘于“舌根”和“味尘”共同所生,并形成“舌识界”。世尊说道: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如果说‘舌识’是由‘舌根’和‘味尘’和合而共同产生的。那么,在这两者中间,一个属于有知,一个属于无知,非此即彼,非彼即此,它们无法中和,根本就没有确定的自性可得,如何能够形成‘舌识界’呢?”

因此,第三种情形,“舌识”缘于“舌根”和“味尘”共同所生,并形成“舌识界”。同样不能成立。

综上所述,“舌识”不是“舌根”所生,不是“味尘”所生,也不是“舌根”和“味尘”所共生。因此,它非因缘所生,乃是幻有。

另外,“舌识”也不可能从虚空里面凭空发生,不可能是某种“自然而有”之存在,否则,咱的“舌识”自动就会现出各种口味,而且,永远也不会再消失。这,太荒谬了。所以,世尊并未加以具体论证。

同时,“舌识”也绝不属于断灭和虚无,它确实有着种种识别作用。因此,“舌识”和前面“十二处”当中的“舌根”与“味尘”一样,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对此,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虽说以‘舌根’和‘味尘’为助缘,产生了‘舌识界’,而实际上,这三处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因此,‘舌界’与‘味界’,以及‘舌识界’,这三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及舌界三】其中的“舌界”是“舌识界”的略称。

下面,在“十八界”当中,接着看第五组:以“身界”和“触界”为缘生“身识界”,这三者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开示: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阿难,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以‘身根’和‘触尘’为助缘,就产生了‘身识’。”

“那么,这个‘身识’,到底是因为‘身根’而产生的,以‘身界’做为它的‘身识界’;还是因为‘触尘’而产生的,以‘触界’做为它的‘身识界’呢?”

关于“身识”的非生灭性,就是说,为何“身识”不属于因缘所生,也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否缘于“身根”所生,以“身界”作为“身识界”;第二种,是否缘于“触尘”所生,以“触界”作为“身识界”;第三种,是否缘于“身根”和“触尘”共同所生,并形成“身识界”。

首先,来看看第一种情形,“身识”是否缘于“身根”所生,并以“身界”作为“身识界”。世尊说道: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离、合,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阿难,如果说‘身识’只是因为‘身根’而产生的,必定没有了‘离’、‘合’这两种‘触缘’的参予,也就不会形成‘觉’和‘观’这两种‘触觉’。那么,如何产生‘身识’呢?”

【必无离、合,二觉观缘】必定没有了“离”、“合”这两种“触缘”的参予,也就不会形成“觉”和“观”这两种‘触觉’。

“身根”与“触尘”的接触有两种情形:一是“离”,即“分离”,也就是不接触,此时,没有“触觉”产生。二是“合”,即“相合”,也就是接触上了,此时,就会产生两类“触觉”,一是“觉”,指比较粗略的触觉感受;二是“观”,指比较细致的触觉感受。

显然,仅仅有“身根”还不足以形成“触觉”,更无法形成“身识”。因此,第一种情形,“身识”缘于“身根”所生,并以“身界”作为“身识界”,不能成立。

其次,来看看第二种情形,“身识”是否缘于“触尘”所生,并以“触界”作为“身识界”。世尊说道: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如果说‘身识’只是因为‘触尘’而产生的,必定没有了你这个‘身根’的参予,难道谁会有一个既不是你的身体,又能够具备触觉,而知道离、合触缘的东西吗?”

——在咱的“身根”之外,并没有那样一个有触觉东西。换句话说,“身识”不可能离开咱的身体而存在。

因此,第二种情形,“身识”单单缘于“触尘”所生,并以“触界”作为“身识界”,不能成立。

再来看第三种情形,“身识”是否缘于“身根”和“触尘”共同所生,并形成“身识界”。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

“阿难,你要知道,物体(即:触尘)不会因为与身体(即:身根)接触而有知觉;而身体一旦发生知觉,就说明‘身根’和‘触尘’有了接触。”

——这说明,“身根”和“触尘”都不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这正是龙树菩萨《中观论》所说的“诸法不自生”。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

“让‘身根’产生知觉的,正是‘触尘’;而知晓‘触尘’存在的,正是‘身根’。‘触尘’本身不是‘身根’,‘身根’本身也不是‘触尘’。”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说明“身根”和“触尘”两者不会混淆,也不会产生对方。这正是《中观论》所说的“亦不从它生”。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说明“身根”和“触尘”两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们并不是共同产生的。当然,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也不是无因而生。这正是《中观论》所说的“不共不无因”。

于是呢,和龙树菩萨的结论“是故知无生”一样,世尊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

“因此,‘身根’和‘触尘’这两个法相,本来就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当‘触尘’与‘身根’相合的时候,它就成了‘身根’自身体性的一部分;当‘触尘’离开了‘身根’以后,那就和虚空一样,与‘身根’没有关系了。”

这意味着,接触发生的时候,在“身根”和“触尘”之间,其实是无法分出“内”和“外”的。因为,它俩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的。一旦区分开呢,所谓的“接触”,也就结束了。

因此,说在它俩“中间”产生了一个所谓的“身识”,只是一种方便之谈,那个“中间”,其实是不可得的。

世尊继续论述: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既然内部的‘身根’和外部的‘触尘’都无法成立,它们中间产生的那个‘身识’,又怎么能够成立呢?中间的‘身识’既然无法成立,所谓的内外根尘,也就本性如空了。那么,你的‘身识’纵然生起,又从哪里确立‘身识界’呢?”

因此,第三种情形,“身识”缘于“身根”和“触尘”共同所生,并形成“身识界”。不能成立。

综上所述,“身识”不是“身根”所生,不是“触尘”所生,也不是“身根”和“触尘”所共生。因此,它非因缘所生,乃是幻有。

另外,“身识”也不可能凭空发生,不可能是某种“自然而有”之存在,否则,咱的“身识”自动就会现出各种触受,而且,永远也不会再消失。这,太荒谬了。所以,世尊并未加以论述。

同时,“身识”也绝不属于断灭和虚无,它确实有着冷、暖、涩、滑等种种识别作用。因此,“身识”和前面“十二处”所说的“身根”及“触尘”一样,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对此,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虽说以‘身根’和‘触尘’为助缘,产生了‘身识界’,而实际上,这三处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因此,‘身界’与‘触界’,以及‘身识界’,这三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及身界三】这个“身界”是“身识界”的简称。

下面,在“十八界”当中,接着看第六组:以“意界”和“法界”为缘生“意识界”,这三者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开示: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阿难,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以‘意根’和‘法尘’为助缘,就产生了‘意识’。”

“那么,这个‘意识’,到底是因为‘意根’而产生的,以‘意界’做为它的‘意识界’;还是因为‘法尘’而产生的,以‘法界’做为它的‘意识界’呢?”

关于“意识”的非生灭性,就是说,为何“意识”不属于因缘所生,也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否缘于“意根”所生,以“意界”作为“意识界”;第二种,是否缘于“法尘”所生,以“法界”作为“意识界”;第三种,是否缘于“意根”和“法尘”共同所生,并形成“意识界”。

首先,来看看第一种情形,“意识”是否缘于“意根”所生,以“意界”作为“意识界”。世尊说道: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阿难,如果说‘意识’只是因为‘意根’而产生的;那么,在你的‘意根’当中,必须要有所思维的内容,即‘法尘’,才能够发起你的‘意根’之思维。”

“如果没有当前所对应之‘法尘’的话,你的‘意根’之思维就无法产生。‘意根’一旦离开了‘法尘’之缘,就没有形迹了,就算它生起了‘意识’,又有什么用呢?”

所谓的“意识”,其定义就是对于“法尘”的思维分别。因此,一旦没有了“法尘”的参予,“意根”就不会发起思维,而那个分别之“意识”,也必然是了不可得。

这就论证出,“意识”缘于“意根”所生,并不成立。下面,再接着看看,以“意界”作为“意识界”,是否成立。

世尊继续说道: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

“另外,你的那个第六‘意识’心,与第七识‘意根’所具有的种种‘思量’,及‘了别性’,是相同还是不同呢?如果相同的话,那‘意识’也就是‘意根’了,哪里还需要产生呢?”

【诸思量】指第七识“意根”当中的种种微细思量,它们念念不停,相续不断,住持着生死轮回。

所谓的“思量”,大约就是更加微细的“思维”,本质上都是“念头”。如果把“思维”比作是“波浪”的话,那么,“思量”就好比“波纹”。显然,先有“波纹”,后有“波浪”;同理,先有第七末那识的“思量”,在此基础上,才会形成第六意识的“思维”。

——因此,第六识叫做“意识”,而第七识也叫做“意根”,“意识”之根也。

【了别性】八识心王的功用,通名为“了别”。这里,则特指“意根”之“了别”性能。

所谓的“了别”,与“分别”略有不同。“分别”是指建立在思维基础上的“认识”;而“了别”则是指不假思维,当下予以“认识”。

从前六识,到第七末那识,以及第八阿赖耶识,其基本功用都是“了别”。那就意味着,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其实都具有当下“认识”的能力。

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当前的“了别”,而偏要习惯性地,把“了别”演化为一系列思维“分别”,并对“分别”的结果进行“执着”,再由于“执着”而发生一系列“造作”,并产生种种“烦恼”。这就是生死轮回,这就是凡夫心的状况,苦不堪言。

——反过来呢?也就是修行方法了,那就是:

既然咱感受到了种种“烦恼”之苦,想要超越它,咱就找找它的来历,哦,通过经论的指导,慢慢懂得了,“烦恼”来自于“造作”与“执着”,那就好办了,咱把它们放下就是了。

要想放下“执着”,必须放下杂乱的“分别”思维,这个过程不容易,需要长期学修,要么读经习论,要么持咒念佛,要么参禅观心,等等。只要持之以恒,逐渐就会做到。至少,在修学的时候,应该可以做到:调顺内心的思维,剔除其中的“分别”与“执着”,从而拥有“正念”。

这时,“烦恼”就会逐渐被“伏住”,而不再总是发作,修行开始上路了。之后呢,需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这点儿功夫远远不够,必须要发起“大心”,去求证“本来面目”,乃至于去“转识成智”。

此时的下手处,就是要找到当前那个不假思维的“了别”,它其实就是“识性”。“识性”通于“根性”,“根性”通于“心性”,本是三无差别。有智慧的人,在一刹那间瓦解了思维分别,就会透过“识性”而达于“心性”,得以“明心见性”。此后,自己的“识心”自然也就开始向“智慧”转化了。

所谓的“转识成智”,就从学会运用当前的“了别”开始,不要让它总是依赖于思维之“分别”,也不要拒绝自在之“了别”,这就是“妙观察智”之开端。此时,你、我、自、他等等执着尚未发生,那么,也就是“平等性智”之开端了。

在凡夫地如此修行,直到初地,则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初地至八地,第七“末那识”逐渐转为“平等性智”;最后到等觉菩萨之“金刚地”,第八“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同时,前五识转为“成所做智”而成佛。

然而,凡夫的“识”,和圣者之“智”,并不存在本质差别,转来转去,不过是剔除了其中的“迷惑心”而已,其本质并没啥好转的。

当年,憨山大师梦游兜率,关于“识”和“智”,得到弥勒菩萨如此开示:

“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

过了两百来年,憨山大师辗转又来了,那就是虚云老和尚。关于这一点,虚老为憨山大师肉身像拈香上供时,曾说过:“今德清,古德清,今古相逢换了形;佛法兴衰听时节,入林入草不曾停。”憨山大师法名“德清”,虚云老和尚字号“德清”,如虚老所言,本是一人,历经几世,换了身形又来了,为法而来。

虚老晚年,再次梦游兜率,弥勒菩萨接着上次开示的内容,如此补充道:

“识智何分,波水一个;莫昧瓶盆,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麻绳蜗角,疑成弓影,病唯去惑。

凡身梦宅,幻无所着;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镜鉴森罗;空花凡圣,善恶安乐。

悲愿渡生,梦境斯作;劫业当头,警惕普觉。

苦海慈航,毋生退却,莲开泥水,端坐佛陀。”

前两句就说得很清楚,“识”与“智”本无差别,只是需要去除迷惑而已。啥是“迷惑”?认假作真是也,遗忘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也,陷入了分别执着是也。

明心见性之人,时时不离心性明了,才可以逐渐做到去除“迷惑”,乃至于转识成智,这也就是见性后的修行历程,有待于咱大家亲身实践。

世尊这个问题:“意识”与“意根”的思量及了别,是否相同?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相同,那么,如此段经文所说,相同的话,“意识”也就是“意根”了,哪里还需要产生呢?

假如回答说“不同”呢,世尊接着说道:

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如果‘意识’与‘意根’的思量及了别不同的话,它就应当没有识别能力了。假如没有识别能力的话,怎么能说‘意识’产生了呢?”

“如果‘意识’有识别能力的话,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意识’,哪个才是‘意根’呢?”

“因此,无论‘意识’与‘意根’相同还是不相同,两者的体性尚且无法分清,‘意识界’又将从哪里建立呢?”

【云何识意】“云何是识,云何是意”的省略,意思是:到底哪个才是“意识”,哪个才是“意根”呢?

【二性无成】“识性”与“根性”尚且无法分清。

这就论证出,第一种情形,“意识”缘于“意根”所生,以“意界”作为“意识界”。不能成立。

其次,来看看第二种情形,“意识”是否缘于“法尘”所生,以“法界”作为“意识界”。世尊说道: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

“如果说‘意识’是因为‘法尘’而产生的,世间的一切‘法尘’,都离不开色、声、香、味、触五尘。你来仔细观察这一切色法、声法、香法、味法和触法,它们各有其相状,各自清清楚楚,分别对应着眼、耳、鼻、舌、身五根,显然,都不属于‘意根’摄取的范围。”

【世间诸法不离五尘】世间的一切“法尘”,都离不开色、声、香、味、触五尘。

所谓的“法尘”,正是前五尘落在识心当中的影子,它随着心念而生生灭灭,一旦回忆起来的时候,“法尘”就随念而生了;遗忘了以后呢,“法尘”就随念而灭了。因此,“法尘”并无实体,它本身就了不可得。

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

“如果你的‘意识’确实是依赖于‘法尘’而产生的,如今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法尘’之‘法相’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法法】指各种“法尘”之“法相”。

既然说“意识”由“法尘”产生,那么,首先要把“法尘”找出来,然后才好进行观察。世尊继续论述: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

“实际上,如果离开了‘色尘’的色空之相、‘声尘’的动静之相、‘香尘’的通塞之相、‘味尘’的合离之相,以及‘触尘’的生灭之相,离开这些相状以后,终究没有什么‘法尘’可得了。”

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

“当‘法尘’产生的时候,其实是随着色空等等五尘诸法,如影随形而生;当‘法尘’消灭的时候,也是随着色空等五尘诸法,形消影灭而灭。”

“既然说‘意识’是因为‘法尘’而产生的,可是,它所产生的这个因,即‘法尘’,尚且像影子一样,毫无真实可言。那么,因为这个‘法尘’影子所产生的‘意识’,又该是什么形相呢?它连形相都没有,所谓的‘意识界’如何形成呢?”

这就论证出,第二种情形,“意识”缘于“法尘”所生,以“法界”作为“意识界”。不能成立。

关于第三种情形,“意识”是否缘于“意根”和“法尘”共同所生,并形成“意识界”。世尊并未加以论述,因为,其中的道理比较简单,前文已经有过类似的论证。大意可参考:

“意识”属于有知,“法尘”属于无知,一个有知,一个无知,两者无法融通。因此,所谓的“中间”,要么没有了确定属性,要么就会对立夹杂,而无法形成“意识界”。

综上所述,“意识”不是“意根”所生,不是“法尘”所生,也不是“意根”和“法尘”所共生。因此,它非因缘所生,乃是幻有。

另外,“意识”也不可能凭空发生,不可能是某种“自然而有”之存在,否则,咱的“意识”自动就会现出各种妙法,而且,永远也不会再消失。这,太荒谬了。所以,世尊并未加以论述。

同时,“意识”也绝不属于断灭和虚无,它确实有着种种识别作用。因此,“意识”和前面“十二处”所说的“意根”及“法尘”一样,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对此,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虽说以‘意根’和‘法尘’为助缘,产生了‘意识界’,而实际上,这三处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因此,‘意界’与‘法界’,以及‘意识界’,这三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及意界三】这个“意界”是“意识界”的简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


Warning: mysql_close(): no MySQL-Link resource supplied in /www/wwwroot/pumenpincs.com/m.pumenpincs.com/index.php on lin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