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旃陀罗杀生作业,如何得成佛?
有人问道:“旃陀罗是杀生作恶业之人,咋能够成佛呢?”
问题很清楚,因为在古印度,旃陀罗就是指屠夫、刽子手、猎人、渔夫,等等之类的,以杀生恶业为生的低贱种性,他们的业力很重,但是,达摩大师却说,他们只要明心见性,就能够成佛。所以,引起了一些人的不理解。
对此,达摩大师如此解答: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作业。纵作业不同,一切业拘不得。
大师解答说“所谓成佛,只需要提倡明心见性,而不需要考虑造业的问题。”
“因为呀,纵然众生所造的业各自不同,不过,任何种类的业,都无法拘束心性法身。”
哎,对于这些,前后文已经反复多次宣讲,那就是说,各位兄弟姐妹,无论您业力多么地严重,也无论您习气烦恼曾经多么地泛滥,嘿嘿,这些都无关紧要。只要您坚持熏修学习,一旦开悟心性,就会发现,心性从来就不曾被任何东西所扰动,它从来就是无拘无束而自在的。乃至于,饥渴、苦乐、病痛,等等,丝毫也影响不了它。
它,才是佛,才是法身如来;咱不是佛,咱是我执所显现的众生啊。因此,一旦咱明了它,就叫做明心见性,到那时,您不会再把这个业报色身当做是我,也不会再把见闻觉知当做是我,因为,色身无常,见闻觉知有漏。
所谓的心性法身,也就是见闻觉知发源之处,那个本然的妙性,见闻觉知从它而起,却又不会随着见闻觉知去攀缘的那个东西,所以说它不是见闻觉知,也不离见闻觉知。它包容一切,显现一切,明了一切,却又无形无相,没有实质。找到它,就是见性成佛;找到它,需要般若智慧。各位兄弟姐妹,咱就好好通过闻思修和禅观,来培植这个般若智慧吧。
关于业力和见性成佛的问题,达摩大师继续给咱解说:
从无始旷大劫来,只为不见性,堕地狱中;所以作业,轮回生死。从悟得本性,终不作业。
“从数不清的无始劫以来,众生只因为不见性的缘故,才会执着身心实有,并为此而造业,堕落在黑暗地狱当中;所以,迷失自性而造作善恶业,就会流转于生死轮回。”
“自从悟得了本性不生灭以后,就不会再陷入业力造作了。”
哎,法义很清晰,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恶行属于造作,善行,也属于造作。因此,佛经上有这样的说法:以无所求心,行一切善法,才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告诉咱大家,即使是行善,也要不着相才可以呀。否则的话,执着于善行,就是造作,也就是造业,终究难免生死轮回。
真正开悟本性的人,不会这样的,因为已经明达本性没有生灭,超越于造作的缘故,所以,这样的菩萨常驻于无为,虽有所作为,而时时不离本性明了,不曾陷入于造作当中,因此,达摩大师说他们“终不作业”。哎,不造业的人,才是菩萨呀,不造业的人,又咋会有业报呢。所以,菩萨能够不离尘世间,而当处超越生死轮回,真是不可思议呀。
反过来呢,如果不见性,就无法超越因果业报,对此,达摩大师说道:
若不见性,念佛免报不得,非论杀生命。若见性疑心顿除,杀生命亦不奈它何。
“如果不见性,即使念佛,也无法免除因果业报,所以,不可以随便这样说:杀害生命也没有关系。”
“如果明心见性很透彻,完全消除了对于“万法唯心”之怀疑的话,即使杀害生命,也没有办法奈何它。”
哎,如果不见性,一切修行,包括念佛在内,都还属于有为法,并不能够免除生死业报。对此,必然会有人提出疑问:
——啊,不对吧?佛经说的,“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呀!咋会免除不了业报呢?
——嘿嘿,那我问您:难道您天天念佛,过去的业报,就统统可以不用承受了吗?那好咧,那咱天天念佛,岂不就完全没灾没病了,也不会有不顺利了,这会实现吗?
——啊,好像不太会实现。可是,“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到底是啥意思呢?
——嘿嘿,那是说呀,您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因为这个善根,在您未来的无量劫生死重罪当中,就会减少“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换句话说,您将会提早“八十亿劫”成佛呀。
问题是,一切众生,如果不见性的话,未来的生死轮回是多少亿劫呢?嘿嘿,无量无边,完全数不清呀。所以,“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听起来蛮多的,其实呢,在未来的无量劫当中,也只不过是一刹那间而已。
但是,真正明心见性的人就不同了,“若见性疑心顿除,杀生命亦不奈它何”,达摩大师告诉咱,透彻地明心见性之人,完全不会再怀疑“万法唯心”,那么,他也就实证了“如幻三昧”,实证了如如法身,因此,而超越了一切造作,到达了“造作皆空”之妙境。此时,他已经是法身大士,已经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摩诃萨了,如果需要的话,纵然他去杀害生命,嘿嘿,也未尝不可;因为,因果业报,已经奈何不了“它”了。
各位兄弟姐妹,请注意,杀害生命的,是“他”,而如如不动,丝毫不受业报的,是“它”。他呢,并不曾把他当做是自我,哎,实证了“他”如幻的缘故。因此,他随时随地都不曾离开它,也不曾迷失它,这就叫做常觉不昧;那么,随便他如何造业,都是“幻起幻灭”,它这个主人公,是不会随着业报而起灭的。
但是,这个造业的他,虽然如幻,还是要在幻化当中,延续因果业报之幻相的。哎,这太好了,菩萨因此而不离生死轮回,长度众生,天台宗当中,把这叫做菩萨“留惑润生”。留啥惑呢,不过是留着这个幻化因缘罢了。
比如南泉禅师斩猫之公案,恰恰彰显了南泉的不可思议之证量,要不是亲证如如法身之人,是不敢做的。哎,这个不敢,那是就修行人来说的,要是对于咱中华大国的美食家们来说,嘿嘿,那有啥不敢地,啥好吃,就杀啥呗。虽然都是杀,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咱大家,不可以学南泉,没修行到那程度,只要还有一点儿嗔恨心,或者是杀害之心,嘿嘿,将来,风水轮流转,您就等着被杀吧。
《血脉论》到了这里,即将圆满了,达摩大师顺便给咱讲一下,大师来咱东土的目的,最后再总结一下“即心是佛”的传心妙法,大师继续说道:
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递传心印。吾今来此土,唯传顿教大乘,即心是佛,不言持戒精进苦行。乃至入水火,登于剑轮,一食长坐不卧,尽是外道有为法。
“自从大迦叶尊者承佛慈嘱,直到般若多罗尊者,前面这二十七代祖师,只是一代代地传承心印而已。”
“如今我来到这个国度,也只是传播大乘顿教,所谓即心是佛,而不标榜持戒、精进与苦行。”
“乃至于,如果不明了即心是佛,就算能够有不怕水淹火烧的本领,能够沿着锋利刀剑做成的梯子往上爬,能够日中一食,长坐不卧,而行头陀苦行,等等,这些都还是外道的有为造作之法。”
哎,禅宗法脉,从摩诃迦叶尊者,直到菩提达摩大师,就是西天印度的二十八代祖师,传承到中国以后,以达摩大师为初祖,后面还有五代祖师,即: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六祖惠能大师。
到了六祖惠能大师以后,祖师的位子就不再传递了,而只是传递心印之法,这是因为,人的根基越来越陋劣的缘故,许多人会拼命地争夺祖师的位子,反而不利于法的弘扬了。
那么,从世尊到大迦叶尊者,再一代代传递到般若多罗尊者(尊者乃是达摩大师的师父),到底传了个啥呢?这个问题,只有达摩大师最有发言权,大师说道:“只是递传心印”,二十七代祖师,只是代代传递了“心印”而已。达摩大师也是如此,作为第二十八代祖师,不远万里来到咱东土,就为了把这个“心印”继续传递下去,以便利益更多的有缘众生。
这个“心印”到底是啥呢?达摩大师说了,就是“顿教大乘,即心是佛”。所谓“顿教”,就是顿悟的教法,也就是说,之前学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咱大家目前的阶段了,哎,无论您闻思修也罢,禅修也罢,等等,总之,都是在循序渐进地积累福慧资粮,都是在为“顿悟”做准备。所谓“大乘”呢,就是说,这个顿悟的教法,能够适合广大众生的根机,可以说,只要相信,人人都可以修学,人人都可以顿悟呀。
禅宗见性成佛之法,被许多人误解了,以为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可以修学,其实,是人人可学,人人可以顿悟的。问题就在于,信与不信,学与不学,修与不修了。那些望而生畏的人,自然是没份儿;那些高推圣境的人,嘿嘿,一句话:可惜了;那些自甘堕落的人呢?哎,人是自由的,人家喜欢生死轮回,咱管不着呀。
而且,即便是其它宗派,也不可能离开“顿悟”,因为,修学积累到了某个阶段以后,“顿悟”是自然会发生的。如果不发生,就无法见性,也无法见道;见性的一刹那,见道的一刹那,都是顿悟,而绝不是思维理解。例如:声闻人见空性,是顿悟;菩萨行者见佛性,是顿悟;唯识宗见圆成实性,是顿悟;天台宗见诸法实相,是顿悟;华严宗见一真法界,是顿悟;大圆满见赤裸觉性,是顿悟;大手印见实相大印,是顿悟,等等,一切佛法当中的觉悟,最终,都是顿悟。
于是,问题来了:顿悟和顿悟有差别吗?
回答:毫无疑问,必有千差万别。
再问:那么,啥样的“顿悟”才是究竟的顿悟呢?
回答:嘿嘿,您问着了,如达摩大师所说,只有顿悟了“即心是佛”,才是究竟的顿悟,这就是禅宗一脉传佛心印的根本内容。而且,这个即心是佛,不需要依赖于“持戒、精进、苦行”,不需要依赖于任何外相,而是本来如此。
——各位兄弟姐妹,您千万不要错解了,以为要舍弃“持戒、精进、苦行”,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那些都是福慧资粮,无关根本呀。如果有人慧根足够猛利,一听闻达摩大师所传“即心是佛”之法,一学习这部《血脉论》,便直下承当,嘿嘿,一念顿悟心本是佛,当下脱落攀缘妄想。那么,这样的人,不需要持戒,也自然不犯戒;不需要精进,也自然不懈怠;不需要苦行,也自然不会贪着享乐啊。
——这样的人,就叫做见性成佛,他们心常在道,不离如如法身。
否则的话,如果不曾顿悟即心是佛,反而向外面追求各种功夫和神通能力,这样的人,纵然能够自在地出入于水火当中,纵然能够刀枪不入,乃至于能够行持十二头陀的苦行,等等,达摩大师说了,“尽是外道有为法”呀。因为,心外求佛的缘故。
接着,达摩大师,继续给咱总结传佛心印之妙法:
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汝即诸佛心。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若识此法,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尘,觅佛终不得也。
“如果能够当下认出,自己平时各种作为和运动当中的灵觉之性,那么,你才会知道,你自己的灵觉之性,就是一切诸佛之本来心呀。”
“前面的佛也罢,后面的佛也罢,只是标明以心传心,此外,再也没有其它法了。”
“如果能够认出这个以心传心之法,这个人纵然是凡夫,纵然连一个字都不认识,他也是佛。”
“如果不认识自己的灵觉之性,即使他能够把身体弄破,破碎得如同微尘一样,到里面去寻找佛,终究也是找不到的呀。”
哎,达摩大师都给咱说透了,咱就老老实实地去观察和认识,咱自己的灵觉之性吧。虽然咱大家是凡夫,这没关系;虽然咱大家没有多大学问,这也没关系;虽然咱大家还有许多习气毛病,哎,这还是没关系。
只要呢,只要您一念回光返照,认出自己的灵明觉性,莫管它什么五识、六识、七识、八识,难道,谁还会有七、八个心吗?不会的,究其根源,就是一个灵觉之性,在在处处都是它,只要咱当下不攀缘,不胡思乱想,不陷入自我执着,哎,就在此时此刻,自性又不曾死去,那,不就是灵觉之性么。
——那也就是马鸣菩萨《起信论》所说的“心体离念”,乃至于“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它“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啊。
——哎,说来说去,莲花生大师总结得妙:“不论安它什么美妙的名称,实际就是当下的那一点灵知而已”呀。
下面,达摩大师继续为咱总结传佛心印之法:
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无形相,无因果,无筋骨,犹如虚空,取不得。不同质碍,不同外道。
此心除如来一人能会,其余众生迷人不明了。“所谓的佛,也叫做法身,也叫做本心,这个心没有形相,没有因缘果报,没有筋骨血肉,就好像虚空一样,终究不可得。”
“它不同于有质碍的事物,也不同于外道所谓的梵我,或者断灭空。”
“这个心,除了如来一人能够明白,其余的一切众生,都是迷惑之人,他们尚未明了。”
哎,实际上,达摩大师是在重复并总结前文,法身也罢,本心也罢,它既是平平常常的,又是不可思议的。它没有形质,所以,不属于“有”;它不会断灭,不会消亡,所以,也不属于“无”。它也不同于外道所说的“梵我”,并不存在那样一个清净不变的大我,因为,它可以随缘现起一切法,而终究不可得;它也不同于断灭空,因为,它本来不曾产生,终究也不会灭亡,它的作用,更是无处不在。
甚至于,就算是因果业报,也无法束缚它,实际上,假如把它比喻为大海的话,那么,因果业报,乃至于一切生死轮回,都好比大海里的浪花。各位兄弟姐妹,咱的本来心如此广大而包容,咱却不认识,这实在是太可惜了,也太冤枉了。
这个本心,只有如来完全明了,达摩大师就是这样的见性成佛之如来,哎,为了帮助咱认识本来佛心,大师继续给咱开导:
此心不离四大色身中,若离是心,即无能运动。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身是无性,因何运动。若自心动,乃至语言施为运动,见闻觉知,皆是动心动用。
“这个本心,不曾离开四大所组成的色身,色身也不曾离开本心;如果色身离开这个本心的话,就没有种种的运动能力了。”
“这个色身本来没有知觉,就如同草木、瓦块、石头一样;色身是没有灵性的,怎么会运动呢。”
“如果自己的心动了,色身才会动;因此,一切语言及色身的一切作为和运动,包括见闻觉知在内,都是本心在动,以及本心动了以后的作用。”
哎,咱大家色身的物质成分,来自于各种食物和水,也都间接地来自于土壤,其成分呢,土壤里面都有。但是,土壤不会运动,也不会见闻觉知,更不会思考,咱的色身却会动,会跑,会见闻觉知,大脑甚至会思考,这是为啥呢?
——嘿嘿,因为,咱的本来心,和色身在一起,不曾离开啊。色身所有的语言和运动,以及见闻觉知,等等,其实,都是咱的本心在动,它一动,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作用。
那么,咱的本心,和种种运动以及作用之间,是啥关系呢?或者说,咱大家,如何才能够从日常生活当中,观察到本心呢?对此,达摩大师继续给咱开示:
动是心动,动即其用。
“所有的运动,都是本心在动;这些运动,也就是本心的作用。”
——因此,咱大家不可以离开运动与见闻觉知,另外去找本心。
动用外无心,心外无动。
“在各种运动和见闻觉知等作用之外,没有另外的本心了;在本心之外呢,也不可能有运动和作用。”
——因此,咱大家需要认清楚,色身的运动,心的见闻觉知,等等,和本心是同在的,相互交融的。
动不是心,心不是动。
“各种运动状况,不是本心;因为,本心是没有动相的。”
——接着前面,虽然同在,虽然相互交融,但是,运动有相,而本心无相,所以,本心不等于运动,它们是不会混淆的。
动本无心,心本无动。
“各种运动本身,里面没有本心;而本心呢,是从来就不动的。”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运动,都是虚妄的,而本心,并非虚妄;本心当中,没有任何虚妄的动相。
动不离心,心不离动。
“但是,所有的运动,都不曾离开本心;本心呢,也不曾离开运动。”
——这是说,运动虽然虚妄,却不在本心之外;本心虽然无相,却不妨借着运动而显现幻相。
动无心离,心无动离。
“一切运动,都不会被本心所离弃;本心,也不会被运动所离弃。”
——因此呢,所有的运动,所有的见闻觉知,等等,当体就是本心。它们,互融互摄。
动是心用,用是心动。
“各种运动,都是本心的作用;各种作用,也都是本心动念之相。”
——就好比,波是水波;所有的波澜起伏,无非都是水的涌动而已。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涌动之相”,并不是水呀。
同理,一切运动和见闻觉知,都是本心之心念功用;这些功用,都源于本心的动念。但是,那些“动念之相”,并不是本心呀。
动即心用,用即心动。
“只要运动,就说明本心在作用;只要作用,就说明本心在动念。”
——哎,现象界的一切,都源于无相本心的“念动”;于是,本心本无相,随念而纷然万象了。不过,嘿嘿,纷然万象,终非本心;然而,也不离开本心,真是奇哉、妙哉。
不动不用,用体本空。
“既不运动,也不作用的时候,那个动用之体,也就是本心,当体本空。”
——这就是返本还源之路,各位兄弟姐妹,您不造作的时候,不攀缘的时候,不贪着见闻觉知的时候,就在此时此刻,本心空无形相,却是自知自明,为啥,就不认识呢。
空本无动,动用同心,心本无动。
“本空之中,本来没有运动和作用;所有的运动和作用,与本心都是同体的;然而,本心,却本来就没有动相。”
——啥叫本空?眼不见心外之色,则色本空;耳不闻心外之声,则声本空;鼻不嗅心外之香,则香本空;舌不尝心外之味,则味本空;身不觉心外之触,则触本空;意不知心外之法,则法本空。
若能如此,才知道六尘本空,而不需要灭掉六尘;世界本空,而不需要等到世界毁灭;法界本空,而不需要推理论证呀。
此时,一切运动和身心作用,统统如幻;而这如幻的一切万象,与本心从来就同体不二;虽然同体不二,本心,却从来不曾动过,它如如。
到这里,达摩大师已将传佛心印之法,淋漓尽致地给咱小结完毕,后面,大师引用经文,作为证明: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