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弘化禅寺,有大酉宫(东房)、崇福宫(西房)、隆兴宫(中房)。一般叫东、中、西房。据老法师们说是清代中后期的建筑物。如果把弘化禅寺现代硬件建设,即工程修建、改建在时段上来加以区分,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上世纪80-90年代。主要是以三房各自的建修时期。记得当时的老山门有一次改建,建筑是殷祖姓肖的老板施工。当时,山门前面建起两个商业亭子,是当时的老山门位置,不是指现在山门的位置。放生池在山门外,当时的池子十分简陋,其实基本是自然的,仅是一个小池塘而已。四周有茂密的树林,有三四棵大树,特别的耀眼。石台阶的山路,显得苍老而有古意。古刹、古木、石阶,十分古朴自然。后在扩大放生池的同时建起了天王殿。大门前是围墙,墙上有两条水泥仿作的二龙戏珠。可惜在1990年左右一场大火毁于一旦,听说几分钟就烧光了。记得施工老板是刘家贩人,名叫刘树维。大火之后,我上山看过,只见四大天王,在大火之后似有满面的泪痕。还有一栋房子是个两层楼,这在当时很有个性,有人叫他炮楼,后来不知何故拆掉了。还有一栋就是现在的斋堂和一栋两层楼的客房,这些都是在乐天周师公和透华师叔手中新修起来的,也就是当时的东房。
老山门西边有台阶向上,有一座叫西游宫的房子,是当时山上村民们的,至于是由哪一方修建的不得而知。
老方丈室旁边是一堵高高的院墙,这是家师修造。墙外是一条水泥台阶,向西到白果树即千年银杏树,向北上拜经台和北凉亭。
第二时期是1990-1997年之间。这阶段在正念师手中重修了新山门,即现在的三楚第一山的庙门。这是弘化禅寺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物(八十年代以前的山门,都是张家湖张姓家族捐资兴建改修,是人人皆知的庙史)。现在这个山门是寺庙三房统一之后由寺庙独立修建起来的。这是一件值得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是庙史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建筑物。随后新建钟楼、鼓楼,天王殿、观音堂和现在客堂靠方丈楼的一层楼部分。
这个建设时期,据我所知,也是建设环境最复杂的时期。景区为了经济利益和周边个别山民的个人利益,不惜与寺庙及建筑商为难,建设环境十分艰难,不过寺庙方面的发展却十分迅速。这个时期寺庙里的长老们所付出的代价是最值得称道的。
第三时期是我回山之后至现在。即上世纪末的1997年至本世纪初2005年这个阶段。首先是1998年拆除老方丈室围墙院后的厕所,不过把这片竹林也破坏了。
新建起一栋三层楼的新客房,因此也就成就了1999的首次东方山弘化禅寺传戒大法会。随后拆除方丈室、西方三圣殿、客堂、地藏殿、斋堂等老建筑物,建成现在的客堂、接待室、客房、电脑室、图书室等建筑物,又在东坡新建一栋两层寮房、西坡建起方丈室、家师常乐上人灵塔,还有法藏寺的大殿、南面建一栋两层客房。2005年下半年拆除以前中房的五百罗汉堂和客房、大食堂、锅炉房,建成现在新修的一层600多个平方米的新型大食堂、念佛堂、新斋堂、锅炉房、澡堂、上客堂等。
期间,先后两次对祖师殿和大殿分别进行维护维修。因为祖师殿己有倾斜,大殿也向东倾斜。2005年夏,拆迁东边最后一栋由老当家透华法师亲手修建的老玉佛殿,改修为观音堂。我任方丈之后,为传戒作临时斋堂,拆除这一栋房子。后面是一栋客房,老当家住在二楼。拆去房子时,老人家十分地舍不得,内心很难过。因为住在这里近二十年之久,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历史的脚步声,有时总是催促着人们向前迈进,无情的万物,有情的人生,把人交织在矛盾之中左右为难,构成人生百态的一张无形网络,让人十分的无奈!故有谓:“世间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人啊!有时想一想,虽然是焕然一新了,但对于以前的老地方,总是十分的怀念,其实在回来不久,我的心中有一个整体规划,把弘化禅寺分成老区、新区,亦即保留老地方,重新建起一个新的区域,可是事与愿违,现实与理想有时就是矛盾,因为土地等各种因素,还是把老房子拆除了,说起来十分的遗憾,这也许是现实吧!至今回想起来,仍十分可惜。如今都是全新的,可老的东西总是在脑海中浮现,如老丈室、老三圣殿、念佛堂等建筑,一切都成为历史,那么只有全凭历史来评说了吧!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