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最初之弟子一千两百五十五位另外还有很多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等,而其中之十位最具代表性一般信众常以佛陀-十大弟子称谓。
根据mayingyan relicsand ven.kondanna(介绍佛陀舍利子与十大弟子舍利子的书)所述:
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子其来源就有如佛陀舍利子一样,当神圣佛陀十大弟子神圣身躯火葬后,肉体与血的部份化成灰烬但是骨头部份则遗留下来舍利子,关于其颜色与形状在pitaka经典中并无记载。
据说佛陀的十大弟子在生前即作了一个关于他们死后要不要遗留下来舍利子的决定,如果死后要留下舍利子就会照他们之愿望而遗留下来舍利子,不要者也将如他们所愿而完全没有遗留下来舍利子而化为灰烬。佛陀之十大弟子据记载并非每一位皆有遗留下来舍利子,在众多佛陀弟子中以ananda(阿难陀)为例,根据khaggavisanasuta之评论记载,据说阿难陀之骨舍利子于阿难陀涅盘时其火化后其神韵殊圣双足盘座而显于天际,分化为二置于虔诚佛教信众两旁,然而vendabba(梵波堤)也如阿难陀一样的涅盘方式但就是没有遗留下来舍利子,毫无疑问的如venbakula(薄拘罗)/apadana....等皆如是一般而遗留下来众所认证之阿罗汉舍利子。
文物编号:ar-001
文物规格:4mm~6mm
文物形状:不规则椭圆体状
文物颜色:米色(舍利表面具光泽)
须菩提为梵语 subhuti 的音译,意为“善见”“空生”等含义。他出生于王舍城婆罗门家庭,自幼聪明过人,但性情倔强好嗔。据说他是由山神引导而皈依佛陀的。须菩提也有自己的特长,他“善解空义,志在空寂”,在佛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他常把“空理”贯穿于自己的一切言谈举止中。一次,他在罗阅城耆崛中缝补衣服,佛陀突然来到该城,当地百姓纷纷前去迎接、礼拜。他本来也想前去迎佛,但就在他将要动身的一霎那,骤然一念思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空理,不应以色身去看待佛陀,真正的礼佛是要明了诸法性空的谛理,而没有前去迎接。他的这一作法后来得到佛陀的高度赞许,佛陀称他是“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由于须菩提善解空义,他对一切事物都能不起执着,不起诤讼,胸襟宽广,豁达自在,佛陀因此称扬他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文物编号:ar-002
文物规格:2mm~4mm
文物形状:不规则球体状
文物颜色:深咖啡黑色(接近黑咖啡色)
目犍连-神通第一
目犍连是梵语 mahomaudgalyona 的音译,又称“摩诃目犍连”“大目犍连”“目连”等名。他出家前与舍利弗同学婆罗门教,交往甚密,后遇马胜比丘而一同皈依佛陀。目犍连出家后,刻苦修行,修得非凡的神通本领。他曾以神通力量识破了莲花色女的诱惑,得到了佛陀的极大嘉许。他也因此在佛弟子中得到“神通第一”的称号。目犍连积极地辅助佛陀弘法度生,是佛陀一生弘法的重要助手。因此,佛陀称他与舍利弗为其弟子中的“双贤”。佛陀曾说:“此二人当于我弟子中最为上首,智慧无量,神足第一。
目犍连还是佛教里重孝道的典范。据《目连救母经》记载,目犍连曾以神通力量,得知其生母因生前造大恶业堕入地狱,受大苦难,而求助佛陀。佛陀告诉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以百味饮食置盂兰盆中,供养出家僧众。目犍连依此而作,终使其母得救。后世依此方法为亡灵超度,并形成“盂兰盆会”节日。千百年来这一节日在佛教及世俗社会里盛行不衰,目犍连也因此驰名古今。
文物编号:ar-003
文物规格:3mm~4.5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固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白色
阿难陀-多闻第一
阿难陀为梵语 ananda 的音译,简称难陀,意为“庆喜”“欢喜”。他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是佛陀的堂弟。他幼小时就抱出家之志,曾师事十力迦叶。佛陀55岁时,他皈依佛陀。由于他年轻聪明,又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便被众弟子推举为佛陀的侍从(侍者)。他专心侍奉佛陀,形影不离,直至佛陀涅时止,跟随佛陀前后达25年之久。他长于记忆,凡是佛陀所说教法他都能铭记不忘,在佛陀弟子中数他闻法最多,因此而赢得“多闻第一”的称誉。
佛陀涅后,迦叶尊者为保存佛法,召集了499名已证得阿罗汉的佛弟子结集佛法,阿难因未证得圣果被拒绝在外。他为此生大惭愧,便于当夜勇猛精进,终于在一夜之间证得阿罗汉果,加入了结集佛法的队伍。在结集大会上,阿难诵出了包括《四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在内的全部修多罗(修多罗是梵语,意为佛经)圣典。他对佛陀一生言教的结集和后世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阿难在佛弟子中不仅才华出众,佛学渊博,而且人品也高洁不凡。当他被推为佛陀侍者时,为避免嫌疑,他提出“佛陀的新旧衣服他决不穿”等三个要求,受到佛陀的称扬。他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诚恳。在佛弟子中他的人缘最好,尤其是女众更喜欢与他接近。他曾请示佛陀恩准其姨母波波提夫人出家。佛教僧团中比丘尼的产生与阿难在佛前奔走呼吁是分不开的。
王舍城结集后,阿难四处弘法。20年后,他接大迦叶尊者之法,成为僧团的领袖。这时他66岁。当活到120岁时,他目睹人世我执深重,不依佛法行事,佛的大弟子又相继离去,于是便决意涅。相传在他即将入灭之时,位于印度恒河两岸的摩揭陀与毗舍离两国为争他的舍利,关系骤然变得紧张起来。为了平息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阿难利用神通力量在恒河上空入灭,将身体化作两半,分与两国供奉,一场战火平息于未燃。阿难临涅时还为众生着想,正是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
文物编号:ar-004
文物规格:3mm~5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圆球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白色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是梵语sariptra的音译,又称舍利子,出生于王舍城附近一个婆罗门教家庭。父亲是婆罗门教的大学人。因自幼受家庭熏陶,他对婆罗门教十分精通。长大后他与其亲友,也就是后来同他一起出家的道友目犍连志同道合,一起在乡里传道授业,各自拥有数千门徒。一次他与目犍连外出旅行,路遇释尊的弟子马胜比丘,闻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之偈,产生了对佛教的信仰。不久,便率众弟子皈依了佛教。舍利弗未出家时已是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学人,他的出家使当时佛陀的声望与威德大大增强。舍利弗皈依佛陀后,“持戒多闻,少欲知足,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深受佛陀称扬。他有很多的美德,其中尤以智能渊深广大而著称,佛经中称他“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辅翼圣化,聪明圣众”,所以在佛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称号。
舍利弗跟随佛陀达40余年,辅助佛陀弘法度生,对佛陀教法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他不忍看到恩师佛陀涅,请求先佛入灭,得到了佛陀的允许。入灭时,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同他的80老母见了最后一面,并为故乡民众作了最后一次说法,然后安祥进入涅。他的这一举动反映了佛教也是重视人间骨肉亲情的。
文物编号:ar-005
文物形状:不规则圆球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白色(舍利表面含淡灰色状)
阿那律(阿譨楼驮)-天眼第一
阿那律是梵语 aniruddha 的音译,意为“如意”“无贪”“无灭如意”。佛经中常称“阿楼陀”。他是佛陀的堂弟、佛陀叔父甘露饭王(即白饭王)的儿子。佛陀成道6年回到他的家乡迦毗罗卫城弘法时,他随佛陀出家。在佛弟子中他以“天眼第一”著称。他得到这个神通还有一段很不名誉的历史。有一次,阿那律听佛陀说法,因疲倦打起瞌睡,佛陀发觉后,严厉地批评了他。为此,他深感惭愧,发愿从此不再睡觉,精进修道。经七日七夜,他的两眼便熬瞎了。佛陀得知此事,非常怜悯他,就教他修定。他遵照佛的教导,终日不怠,勇猛精进,终于心眼大开,修得天眼通,“见阎浮提,如视掌中庵摩罗果”。
阿那律还具有积极救世的大乘思想,他曾对佛陀说:少欲知足,常行精进,是修道者的必备条件;忘计小我,弘法利生,是佛弟子应尽的职责。他的言行得到了佛陀的极大赞赏。针对他的大乘根机,佛陀还专门为他宣讲了大乘经典《八大人觉经》,为他演说了修大乘行的8件要事。另外,阿那律还参加了佛教第一次佛典结集,也是佛教的重要奠基人。
文物编号:ar-006
文物规格:3mm~7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圆球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白色
十八罗汉的第十二位,为梵语 nagasena。意「龙军」,常称「那先比丘」。是佛学理论家,二十岁具足戒,后修证阿罗汉果。那先比丘到古印度西北舍竭国见国王弥兰陀,应国王的问,以各种比喻广泛说明人生无常,善恶报应等佛法,以及佛教徒修行等问题,所有都加载《那先比丘经》里。是对佛教基本教义的最大阐发。又称「挖耳罗汉」。
文物编号:ar-007
文物规格:3mm~6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固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黄色
薄拘罗-寿命第一
薄拘罗-(巴库拉)他就是很少说话,只喜欢襌定,所以他被称为「寿命第一」。而且他也持不杀戒,他戒杀,不杀生。在一生当中,他有几次的不死,就是放在盘子裹面也烧不死他(烧他的时候并没有死),在水里面不死,被煮也煮不死,被一只很大的鱼咬,他也没有死,大鱼把他吃到鱼肚里面,然后又出来所以不死。有五种不死。
这位薄拘罗尊者的身体也很少生病,所以除了「寿命第一」以外,他又有一个外号叫做「无病第一」。这个无病,人不生病,表示他修行修得很好,因为他经常襌定,身体的机器保养得很好,所以他这个....反正就是很少有毛病啦!我很欣赏无病第一,我本来开囗讲大话说:来到美国都没有病;现在呢,也不能开囗讲大话了,因为到美国来,六年之中至少也有一次感冒,而且牙齿也崩了一块。碓然讲我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但牙齿实在也是一个病。这个弟子很好,知道我牙齿不好,他买了一个自动洗牙机来给我。两位从多伦多搬来温哥华的,他们买了洗牙机给我。我也是每天洗牙,并没有说没洗,那个自动洗牙机我儿子拿去洗,他每天跟我抢着一起洗。这位尊者他也是不生病的,喜欢襌定的人,他会长寿,而且他也不容易生病,因为襌定到最高深的程度的时候,他的人就会转化成为虚空。因为他的人已经转化成为虚空了,你想想看,虚空有什么病?风吹来的时候,就可以穿过他的身体;火烧虚空的时候,火自动会熄:水要来淹虚空也淹不了:拿金属的东西要来打虚空,虚空也没有损害。一个人在襌定之中,经常把身体转化为虚空,他什么毛病都没有。
能够襌定的人也就不会有烦恼,因为世界上的事情,也影响不了虚空。你想想,虚空又有什么烦恼呢?所以只要人「在襌定中领略到空的道理」,才会得到真正的「无我」,那无我思想一产生出来,才是「真正的襌定」。所以现在呢,能够得到真正的襌定是,有事也好,没有事也好,自然能够得到真正的大智慧的自在。
文物编号:ar-008
文物规格:2mm~3.5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固体状
文物颜色:牙黄色(舍利子表面点状带有灰色
罗侯罗-密行第一
罗侯罗尊者,罗是梵语 rahula 的音译,又译为“罗侯罗”“罗云”等名,意译“覆障”“障月”“执月”等名。他是佛陀的亲生儿子。其母叫耶输陀罗。他7岁时随母见佛,15岁时从舍利弗出家,是佛教僧团中最早出现的沙弥。罗罗刚出家时十分顽皮,喜欢打妄语,经过佛陀严格调教后,善根萌发,痛悔前非,从此严持净戒,依教修道。凡是佛教戒律中规定僧侣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都严格守持,从不放逸违犯。因此在佛弟子中获得“密行第一”的称号。他除守戒严密外,还具有忍辱的美德。《大智度论》记载说,有一次,他游方归来,他的宿舍被别的僧侣侵占了,衣钵等物全被扔到了门外。按当时佛律,比丘为大,沙弥为小,沙弥不得与比丘同宿一室。因此,他只能另觅住处。当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他只好躲到厕所里坐禅,忍受着臭气和雨水的侵袭。又有一次,他外出乞食,路遇一伙歹徒袭击,他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不嗔不怒。罗罗7岁时曾向佛陀乞遗产,佛陀当时答应留给他“七圣财”。这7种财产是:信、精进、戒、惭愧、闻舍、忍辱、定慧。综观罗罗的一生,他严持净戒、忍辱精进,应该说完全继承了佛陀留下的这份遗产,没有辜负佛陀的期望。
文物编号:ar-009
文物规格:3mm~3.5mm
文物形状:规则圆球固体形状
文物颜色:淡黄咖啡色(舍利子表面灰色点状特征)
富楼那-说法第一
富楼那是梵语 purnamaitrayaniputra 的音译,意译“满愿”“满祝”等。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一个婆罗门长老家中,与佛陀同日而生。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他从佛陀出家。他在佛弟子中以“说法第一”著称。他得此称号,主要是因为他擅长说法。据记载,他说法时,“先以辩才唱发妙言,使众生欢喜;次以苦楚之言,使闻者结解”。可见,他说法采用的是层层深入、循循善诱的方法。富楼那还是佛弟子中有名的布教师。为了传播佛法,让众生普沾法益,他不畏艰辛,甚至不惜生命,东奔西走,广播法雨,使无数众生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当时印度西部有个偏僻的“输卢那国”,那里文化落后,人性暴戾,佛法没有传入,是难以弘法的地方。富楼那为了拯救那里的愚顽众生,知难而进,请示佛陀准许他去那里弘法。须菩提尊者对他进行了一番考验,知道他确有为法忘躯的精神,就同意了他的请示。临行之时,佛陀还专门为他送行。富楼那去到该国收了500名弟子,并建了500座僧伽蓝(庙宇),获得了布教的成功。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