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罪业是使我们沉沦生死海,不得解脱的根源。那罪业又是什么造成的,根源在哪?具体我们该如何忏悔灭罪呢?
佛在《未曾有因缘经》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无数劫前有个寡妇,名叫提违。她十分有钱,可不仅死了丈夫,也没有儿子、父母与别的亲属。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填充不了寡妇提违的孤独与痛苦。
有个婆罗门就对她说:“这是你前世不尊敬婆罗门,不赡养父母,不爱自己的丈夫,对待子女没有慈心早就的恶业。如果再不修行灭罪,后世的苦果会更大,身堕地狱,到时候你后悔就晚了。”
寡妇提违很惶恐,就问:“怎样灭罪呢?”婆罗门回答:“灭罪方法有两种。第一,罪业较轻的人,应剃掉头发,洁净身心,去神庙中忏悔。然后至少供养一百婆罗门。婆罗门教士得到布施会为他们念咒祈祷,不仅能灭罪,更能于后世获得大福报。
第二,如果你的罪业太重,就要把你的全部财富捐赠给五百婆罗门,请他们为你祷告。同时你要去恒河边积薪自焚,才能灭尽罪业,后世无殃。到时候你的父母、丈夫、子女,寿命无量,欢乐无极。”
寡妇提违当下心想:“反正了无牵挂。与其孤苦一生,还不如灭尽罪业,以求来世。”于是将自己的财物全捐赠给婆罗门,并率奴婢上山砍柴,准备去恒河边积薪自焚。
尔时,国中有一得道高人,“精进持戒,多闻智慧。常以慈心,教化天下,令改邪就正、舍恶修善”,其名辩才尊者。辩才尊者听说了提违的故事,心生怜悯,便来到她的身边。尊者问:“你砍柴做什么呀?”提违回答:“我准备往恒河边积薪自焚,灭尽前世罪业。
”时,辩才尊者如是说:“汝身罪业,随逐精神,不与身合。徒苦烧身,安能灭罪?夫人祸福,随心而起。心念善故,受报亦善;心念恶故,受恶果报;心念苦乐,受报亦尔。”罪业在心不在身,不从罪业产生的源头去纠正自己那颗蒙尘的心,是不可能得解脱的!
都是修行人,他那样说你这样说,该信谁的,不会又是来骗钱的吧?此时,寡妇提违茫然无措。
辩才尊者如是说:“汝今幸有欲灭罪意,自有方便。我能令汝不费一钱,乃至不经毫分之苦,灭除殃罪。现世安隐,后更生处,善愿从心。”如果你真有灭罪之意,不用花你一分钱,不要让你受半点苦,我能助你灭除罪业。今生获利,来世得福!
听到尊者如是说,寡妇提违大喜。连忙请尊者为自己及五百奴婢说罪业之源,灭罪之法。
辩才尊者说:“起罪之由,出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果报。”尊者认为,一切罪业的源泉便是身、口、意三业,三业不善,乃有十恶。这十恶造就世间众生一切烦恼,不脱生死海。
那具体该怎样忏悔灭罪呢?辩才尊者说:“我们首先要专心一念,至诚忏悔。前世今生所有造的十罪业,一并忏悔,并立下誓言:今后当行十善,不造恶业。同时,连同自己的父母、丈夫、子女、亲属,所有恶业,应代其忏悔。不仅此生,而且来生,直至成佛为止。”辩才尊者告诉寡妇提违:“这才是悔过灭罪的无上法门!”
佛说:“尔时寡妇提违,便是波斯匿王的皇后;尔时辩才尊者,则是摩诃目犍连尊者。”提违皇后至诚忏悔,不造三业,但除十恶,“直心敬信,随宜供养,欢喜无厌”。寿终之后,往生乐化天……
欢迎关注七叶君,更多有视角的另类佛经故事!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