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前面须菩提问云何应住,佛简单地做了回答,做了开示,这句菩萨应如所教住,是对这一段回答开示的一个总结。就是说呢,初发心的菩萨,应当依照如上所说,无住相而行布施,就能够安住真心。
大家听到这里,也就应当明白,发起菩提心之后,要想不退失,要想安住在菩提心上,并不是说,我们要离开人群,不是说你要躲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你放不下心里的执着,躲到哪里也没有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躲到哪里都没有用的,就是在世间去行菩萨道,和众生打交道,天天去行布施。经济条件好的,我们用物质,用物质去帮助众生,生活不富裕的呢,我们可以用体力劳动,可以用自己的特长,可以用自己的时间,尽心尽力地去为众生服务。无论是哪一种布施,在布施时,能够了达施者、受者、还有所施之物当体即空,三轮体空,这些都是了不可得,心里没有一丝的执着,这就是安住真心的妙方。那讲到这里,有人就会想,这个修行的方法,我们能听明白,也听明白了,但是因为自己的习气太重,我执的习气太重,整天不是执着这个就是执着那个,再怎么努力,这一生都很难做到无住相。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习气重,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著有《金刚经讲义》的江味农居士,他生前常说,教宗般若,行在弥陀。他一生持诵《金刚经》,对于《金刚经》呢,他可以说独具心得,在讲义中,他把他的金刚经注解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他主要还是修念佛法门,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在他病重的时候,他的同修道友为他助念,终日佛号不断,江居士安卧在床,随着大家的默念,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对身边的人说,金光遍照,佛来接引了,然后在诸位道友和家人的助念佛号声中安然往生。末法时期,我们众生的根器薄弱,确确实实是的,要想靠自力修行得解脱,的确是非常之难。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净土靠二力法门,我们只要信愿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就来接引我们,所以在修行方法上,我们最好还是选择念佛法门,深信切愿,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就像印光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入大觉海。那么我们的心呢,就直接进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功德大海当中,依靠弥陀的大愿,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横超三界圆证不退。《金刚经》虽然不是我们净土法门的专经,但是对我们求生净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要想往生的话,就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明朝的传灯大师说,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而不得生,更何况多爱呢,众生正是因为执着爱境,就像对儿女妻子父母,功名利禄等等,有一物放不下都会障碍往生。而去除心中贪爱的方法是什么呢?传灯大师说:“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亦非闭目不观也,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万法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就是说要除心中的贪爱,不是把你所贪爱的境界除掉,也不是闭起眼来不去看,而是要了知诸法的空性。《金刚经》正是帮助我们,认识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使我们看清自己所贪爱的一切,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再怎么贪爱,你也是得不到的,反而耽误往生净土的大事。那你既然什么都不可能真正的得到、真正的拥有,那你心里自然就会轻轻松松的放下,而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了。这两节课呢,是佛对须菩提所问的,如何应住,如何降伏其心,做简略的开示,从下节课,是对这两个问题详细的回答,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学习。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