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文学的影响与接受研究方面,作者着重在佛经汉译与中印佛教文学交流、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文学变异学、异域形象学等前人研究比较薄弱的领域进行开拓,其中关于中印佛教文化和文学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中国佛教文学中的印度形象研究,具有开创性。
在佛教文学主题学研究方面,作者不仅开创性地发掘出能够体现佛教独特修道方式、独立思想体系和特殊问题关切的文学主题,如山林栖居、净土往生、众生平等、业报轮回等进行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而且运用新兴的生态批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现代性阐释。作者对偈颂赞歌与佛教歌诗、佛传僧传与佛教传记文学、变文与佛教说唱文学、志怪传奇与佛教小说等具有佛教文学特点的文体进行文类学研究,充分体现了比较文学与佛教文学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旨趣。该书在具体的文学现象与主题阐释上颇有新意。例如,《佛教文学主题学研究》一章的《山林栖居与山水情趣》一节,主要对印度和中国佛教文学的山居诗进行比较研究,梳理了佛教山林栖居现象与印度古代森林文明的渊源关系以及中印两国山林文学特别是山居诗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山居诗所体现的山水情趣与修道体验相结合的特点,进而发掘其表现人与自然亲缘关系、发现和表现自然之美等诗学意义。《佛教文学文类学研究》一章的《变文与佛教说唱文学》一节,从佛教说唱文学的生成、发展演变、文类特征等几个层面或视角,对六朝梵呗、唱导讲经、变相、俗讲、转变、说话、敦煌变文和佛曲、目连戏、话本、经本、评书等极为丰富的文类进行述论结合的研究,从而梳理或还原了印度佛教文学影响中国佛教文学的局部历史,总结出程式固定的叙事模式、韵散交错的行文方式、口语为王的语言特色、多维转换的时空架构等佛教说唱文学的主要文类特征。这种基于文本细读却不拘泥于琐细现象介绍的研究方法,使作者在寻常的文学现象中发现和挖掘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从而使其结论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可信性,体现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该书第四章《佛教诗学研究》中,作者提出佛教诗学概念,抽绎了境界、妙悟、圆通、寂静等佛教诗学范畴,对前人研究较多的“境界论”和“妙悟论”,从佛教诗学的角度作了新的梳理和解读;对前人研究不多的“圆通论”和“寂静论”等,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凸显了综合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方法探索中印佛教文学相合与相离关系的学术旨趣。
《比较研究》具有非常清晰的方法论意识和理论自觉。作者充分运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比较意识贯穿于总体规划和研究过程始终。根据国内外佛教文学研究中比较研究尤其是平行比较研究薄弱的现状,该书在本体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方面则突出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等平行比较研究,且都有新的发现和深的开掘,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系四川大学研究员)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