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见佛,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锦绣年华,我们执着于己,执着于物。总以为自己在灯火阑珊的世事浓烟里,可以简单自持,放下执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孰知浓郁的世味还是苍白了我旧事的清梦,归于尘埃。
天地宇宙间,万物共处,天空宽阔,小鸟可以自由飞行,飞机也一样能自在飞行,住在这自他皆能自由行动的环境里,我们无权要求飞机不要飞,汽车不要跑,所以我们要“反观自性”,修养自己,使心地自静。
“静”即是心地最佳的风光,离心之外,无静境,一切的静与动完全依心的趋向而定。人生有多长?生死起落之间到底有多少时间与距离?没有人知道,所以应该要及时行善。
现今的社会,给人浮动的感觉,由犯罪年龄降低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年轻人,血气方刚,脾气非常暴躁。据报载,某个学校一位小学生,只为了同学不肯把玩具借给他,一气之下,拿起水果刀,往同学身上刺了好几刀。这孩子才十岁,一生气竟然造下这种滔天的大罪。
在我心中,有一株尚开的菩提,总是令我向往那晨钟暮鼓,安之若素,也许是慵懒,也或者是躁念。亦不重要,只当我每听到琴音悦耳,茶饭而思,久久不去! 它日梦里,薄雾晨曦,推开寂寥的窗纸,感悟碧海潮声,听听庙里的钟鼓。敲开困倦的眼帘,有位佳人相伴在踏卧前,为你抚琴,为你痴心,相守不离。似那秋水银塘鸳鸯戏水,天风玉宇鸾凤和鸣,白客双飞情莫如此!身裹素袍,带着佳人,推开久违的门帘,望河水清清,白梅寒枝,翠绿成荷,你与我静坐石台。一碗清茶,说说旧年的陈迹;一首琴曲,聊聊当下的清欢。不执着于己,亦不执着于物。似醒非醒,似梦非梦;满山花果皆为食。那时,古桥,溪水,山庄,野菜是言语也是风情;就此简静安乐,百年如一。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马祖云:善恶事上不滞,即是修行。也就是于一切善恶、好坏、是非、得失当中,我们的心能够平和自在,如如不动,不受扰乱,就是禅的修行。所以,许多人学佛,以为是加法,从而不断的向外驰求,想证个什么,得个什么,修个什么,结果徒劳辛苦,一无所得。
修行即要时时保持这份“静”的境界,无论什么境界,我们都要将“心境”静下来。安定心念必须靠自己修养的功夫,凡事不计较,则凡事不觉得吃亏;喜欢计较的人,无法心平气和,反而常常吃大亏。
“人生路遥遥,心静观自在。”一次偶然因缘聆听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内心瞬间被诵经声感动,那一刻,极静极静,似听到远处大海的波浪声,似听到近处香炉熏燃声,似听到灵山会上佛陀的拈花一笑。这,极美妙,极美妙!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为了自己,哪怕是为了修行、学佛、行善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痛苦,让人生举步维艰。其实,我们往往只顾着向前跑,却忘了学会退步;只一心想着成佛,却没想到还须做人;只知道积功累德,却忽略了打扫自心。我们的眼光,始终没有找到修学的焦点,不在别处,只在于自心。
心,让我们怨叹、计较,也可以让我们赞叹、宽容。心,可以让我们失衡、是非,也可以让我们心怀平等、泰然。心,让我们患得患失的,也可以让我们不计得失。心,可以让我们爱欲、缠绵,也可以让我们于一切苦难众生,慈悲、不舍。
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以遍洒阳光;心如湖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以净如明镜。心如高山,可以野兽出没,也可以开满山花。
心在哪儿?心,安安分分地聆听着台上的法师,“吃饭的时候,心在吃饭;走路的时候,心在走路;睡觉的时候,心在睡觉。心在哪儿?心在你的生活当下。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那便是心的皈处。”
修行即要时时保持这份“静”的境界,无论什么境界,我们都要将“心境”静下来。安定心念必须靠自己修养的功夫,凡事不计较,则凡事不觉得吃亏;喜欢计较的人,无法心平气和,反而常常吃大亏。
保持“静”的境界现在的社会充满动与乱的形态,心动则一切人事皆乱,因此造罪犯案者愈来愈多。能把心调理得清静,“静定心”即是道场。
然而一切有相,皆归于幻。追忆以前所有事,也只是一场梦罢了,而心皈处,总一直在寻寻觅觅。所以题为“一梦漫言心皈处”,还是作一个偈子。
禅心(原唱:周舟)周舟偈曰:
一梦人来二十秋,心处觅尽事方休。
尔今问我心处地,仍把梦中境界酬。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 留言
版权所有:普门品常识网